1
|
当代大学教育与外语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
夏纪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2
|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语境关系顺应——基于语言顺应论的实证研究 |
廖慈惠
李向奇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发展研究:教材的视角 |
贾蕃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及其启示 |
谢曼华
|
《高校教育管理》
|
2010 |
4
|
|
5
|
作者声音的篇章构建——高水平大学生英语论辩写作功能解析 |
齐曦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6
|
称名哲学比较——俄国语言本体论流派与维特根斯坦 |
萧净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生成机制、叙事模式与核心特征:对西方学界城市文学观的几点反思 |
王桃花
黄美琪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中英两所大学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现状 |
钟伟珍
|
《北京图书馆馆刊》
|
1998 |
1
|
|
9
|
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的中国问题——以米勒“文学终结”说的中国传播与接受为例 |
梁丹丹
许德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试论外语教育学的价值及学科建设 |
夏纪梅
王哲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1
|
“重译”案、目标读者与爱情的教诲——以李金发翻译诗集《古希腊恋歌》为中心 |
陈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新文科背景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 |
詹成
黄静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3
|
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连贯与翻译 |
王东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4
|
文本内外:《钟鼓楼》英译传播多元行为者之“众声”研究 |
邵璐
李伟超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5
|
地球与人类的共享、共振与共识——杰米辛《破碎的星球》三部曲中的生态共同体 |
曹金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场景与银幕之间:早期罗马尼亚电影与重新发现“消失的”女性电影先驱 |
安娜·葛雷吉克(文)
冯芃芃(译)
吕睿(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现代汉语中的施动受动问题 |
王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封面、文本与社会思潮:《甘蔗》封面之百年演变史 |
曹金蓉
许德金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真实和想象的地方”:论巴拉德《混凝土岛》中的第三空间 |
王桃花
黄锦豪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唯有为内容去定外形”——周作人的早期译诗考释 |
蔡凤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