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nestin-ir神经元的发现-形态、化学、投射和功能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东培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这些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estinir神经元)的许多特性尚需阐明,如这些nestin-ir神经元的化学属性是什么?是否为投射神经元?投射的靶区何在等.近几年来,本实验室针对这些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及其可能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现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神经元 形态特征 免疫阳性反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灵 袁群芳 +2 位作者 谢瑶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为了探讨成年雌雄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成年雌雄SD大鼠及去势2周和4周的雌雄SD大鼠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斜角带水平支(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的... 为了探讨成年雌雄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成年雌雄SD大鼠及去势2周和4周的雌雄SD大鼠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斜角带水平支(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正常雌雄大鼠MS、vDB及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十分接近(P>0.05);而去睾丸2周大鼠组MS、vDB、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则明显高于去卵巢2周大鼠组(P<0.05,P<0.01);去睾丸4周大鼠组vDB、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依然明显高于去卵巢4周大鼠组(P<0.05),但两组MS间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差别不大(P>0.05);各组大鼠的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均相似。以上结果表明,正常成年雌雄大鼠基底前脑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不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去势与否,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始终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去势后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提示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性别差异不仅与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雌雄个体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密切相关,而且还可能是促使学习记忆出现性别差异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大鼠 基底前脑 nestin阳性神经元 性别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 激素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b761对SAM P/8小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海虹 袁群芳 +4 位作者 谢瑶 李光武 洪衍波 汪华侨 姚志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加速老化鼠 P/8(SAM-P/8)基底前脑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月龄雄性 SAM-P/8小鼠28只,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 EGb...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加速老化鼠 P/8(SAM-P/8)基底前脑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月龄雄性 SAM-P/8小鼠28只,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 EGb761组、HAT 组和老年组;另选3月龄雄性 SAM-P/8小鼠10只,作为年轻组。EGb761组饮水中加入0.08%EGb761,HAT 组 HAT 用量为每只每日0.0125mg。动物喂养期为6.0~6.5个月。用避暗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并对隔区切片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化染色,并对 ChAT 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和图像分析。【结果】老年 SAM-P/8小鼠 MS-DB 区ChAT 神经元明显受损。Egb761对 MS-DB 区 ChAT 神经元损害有显著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 ChAT 神经元数量的增加和ChAT 阳性物质的增加(灰度值的降低),这种改善作用与 HAT 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ChAT 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小鼠避暗试验测得的 STL 和 STS 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或 P<0.01)。【结论】EGb761有促进 SAM-P/8鼠脑胆碱能系统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 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老化小鼠 银杏 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能神经元 学习记忆 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佐剂Aβ_(42)及其亚单位疫苗可有效诱导大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金家 汪华侨 +3 位作者 林贤 曲怀刚 徐杰 姚志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铝佐剂AB42及其C端亚单位肽Aβ36-42疫苗接种大鼠能否产生特异性抗Aβ42抗体。[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β42肽疫苗、Aβ36-42肽疫苗和对照组,每组8只。将Aβ42肽疫苗及Aβ36-42与七聚赖氨酸耦联制成的亚单位疫苗分别接种于S... [目的]探讨铝佐剂AB42及其C端亚单位肽Aβ36-42疫苗接种大鼠能否产生特异性抗Aβ42抗体。[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β42肽疫苗、Aβ36-42肽疫苗和对照组,每组8只。将Aβ42肽疫苗及Aβ36-42与七聚赖氨酸耦联制成的亚单位疫苗分别接种于SD大鼠,对照组用等体积PBS加铝佐剂。用间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匀浆上清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的脑、肝、脾和肾组织学变化;用接种后血清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第3次接种后ABβ42和Aβ36-42组鼠的血清均开始有抗Aβ42抗体产生,抗体滴度随接种次数的增多而增高,第6次接种后两组鼠血清的抗ABβ42抗体滴度均达到1:1 600以上,同时脑匀浆上清液也检测到低滴度的抗Aβ42抗体,血和脑匀浆的抗体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Aβ42组和Aβ36-42组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4.81±17.06、43.18±18.70和52.27±15.13,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Aβ42组和Aβ36-42组鼠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百分比分别为59.78±5.68、65.14±4.98和61.34±4.19,各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3组鼠的脑、肝、脾和肾均未出现病理性变化;Aβ42组鼠的血清能结合AD患者脑组织中的老年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淀粉样蛋白 疫苗 铝佐剂 老年斑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外周血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水平的依龄性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志勇 汪华侨 +4 位作者 张革 林贤 谢瑶 袁群芳 姚志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和临床过程,抗A8抗体在AD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测定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的水平将有助于了解AD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9岁共2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以1... 【目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和临床过程,抗A8抗体在AD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测定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的水平将有助于了解AD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9岁共2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9组。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所收集人群的血清中抗Aβ抗体的相对滴度,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Aβ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健康人外周血中普遍存在抗AB抗体,并且随年龄血清中抗Aβ抗体水平逐渐增加,回归分析呈现线性关系;在6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P<0.01)。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抗Aβ抗体可以识别β-淀粉样蛋白。【结论】健康人群血清中存在着特异性的抗Aβ抗体,抗体的滴度呈依龄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自身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转基因模型Tg2576鼠阳性子鼠的病理和认知行为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国营 汪华侨 +2 位作者 胡金家 徐杰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PSWE-),分别在4、7、9月龄时经Y迷宫及15月龄时经水迷宫检测其行为学变化和脑内病理变化,并对皮质和海马的淀粉样斑块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hAPPSWE-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9月龄时两者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在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脑组织切片上免疫组化染色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9月龄时均观察到明显的淀粉样斑块沉积,但hAP-PSWE-鼠无论在任何1个月龄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3)定量结果显示9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皮层淀粉样斑块占整个皮层面积的0.21%,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0.14%,而15月龄时其淀粉样斑块的数量和面积增加明显,占整个皮层面积的4.26%,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2.51%。上述结果表明子一代hAPPSWE+鼠的行为学变化及脑内淀粉样斑块出现的时间、部位、类型与亲代一致。因此,子一代hAPPSWE+鼠和其亲代一样可用于AD研究,本实验的定量结果也为评价AD的干预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动物模型 病理 认知行为 Tg2576鼠/hAPPSWE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段金海 徐书雯 +6 位作者 莫建伟 向绍通 方运勇 汪华侨 莫思杰 胡涛 姚志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57,共3页
目的:纯化并鉴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方法:选择A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测定抗体含量,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清得到IgG粗品,Aβ42免疫亲和柱层析对粗品IgG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 目的:纯化并鉴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方法:选择A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测定抗体含量,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清得到IgG粗品,Aβ42免疫亲和柱层析对粗品IgG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IgG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用CNBr活化Sephrose4B柱层析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纯度可达到90%。结论:CNBr活化Sephrose4B层析柱可有效地从人血清中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便于对自身抗体进一步研究,为AD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自身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不同片段肽疫苗免疫鼠后血清对Aβ_(42)诱导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李国营 胡金家 +3 位作者 林贤 徐杰 汪华侨 姚志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4,109,共4页
【目的】探讨Aβ42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鼠后其血清对Aβ42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为其体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用间接ELISA法测定Aβ42和K7Aβ36-42疫苗接种鼠后的血清中抗体滴度;②将不同浓度的Aβ42和K7Aβ36-42加入培养有PC1... 【目的】探讨Aβ42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鼠后其血清对Aβ42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为其体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用间接ELISA法测定Aβ42和K7Aβ36-42疫苗接种鼠后的血清中抗体滴度;②将不同浓度的Aβ42和K7Aβ36-42加入培养有PC12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检测其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③用不同浓度的Aβ42及K7Aβ36-42疫苗免疫鼠血清加入含Aβ42的培养基中,与PC12一起孵育培养,7d后用MTT法和酶标仪测定存活细胞的A值。【结果】①Aβ42和K7Aβ36-42疫苗接种后血清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6800和1∶4600;②10mg/L和20mg/LAβ42组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各浓度K7Aβ36-42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浓度为20mg/LAβ42的培养基中加入Aβ42疫苗或K7Aβ36-42疫苗免疫鼠血清,各浓度的免疫鼠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Aβ42疫苗和Aβ亚单位疫苗免疫鼠后,其血清均能在体外抑制Aβ42对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疫苗 免疫血清 细胞毒性 老年性痴呆 细胞毒性 间接ELISA法 老年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反应的量效关系
9
作者 杨志勇 汪华侨 +2 位作者 谢瑶 袁群芳 姚志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探讨Aβ亚单位疫苗诱发体液免疫反应的量效关系和时程。方法采用C57BL小鼠,依据滴入Aβ15的量将其分为50、25、12.5μg3个组,每周1次经鼻粘膜滴入Aβ15亚单位疫苗,观察1年之中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水平的变化;取脾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 目的探讨Aβ亚单位疫苗诱发体液免疫反应的量效关系和时程。方法采用C57BL小鼠,依据滴入Aβ15的量将其分为50、25、12.5μg3个组,每周1次经鼻粘膜滴入Aβ15亚单位疫苗,观察1年之中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水平的变化;取脾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Aβ15,用MTT法观察脾细胞增殖情况。结果3组小鼠的外周血内均有抗Aβ抗体产生。25μg组和12.5μg组产生抗体较50μg组早,3组峰浓度抗体水平分别为1∶6720、1∶6222和1∶3565。脾细胞增殖实验表明0.5μg和5μg的Aβ15具有较强的刺激脾细胞增殖的作用,而50μg的Aβ15对脾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反而下降(P=0.042;P=0.021)。结论Aβ15亚单位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因接种的剂量不同而异。高浓度的Aβ15可以引起免疫耐受,使抗Aβ抗体产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