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马丽 朱邦豪 +1 位作者 周家国 文艳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4-556,59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灯盏花素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后,在第12-13周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各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灯盏花素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后,在第12-13周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各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M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糖尿病组大鼠CRA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在灯盏花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与糖尿病组相比CRA的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1),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12周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已开始出现血流灌注不良和血流减少,但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增加血流量和灌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灯盏花素 搏动指数 视网膜血流 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视网膜中央动脉 流动 降低 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差异显示PCR克隆大鼠脑缺血相关基因KIAA0280 被引量:5
2
作者 臧林泉 银巍 +3 位作者 皮荣标 邱鹏新 苏兴文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组织与非缺血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出与脑缺血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荧光差异显示PCR(FDDPCR)从同一例大鼠大脑皮层缺血组织和非缺血组织中筛选出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片段,经反向Northernb...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组织与非缺血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出与脑缺血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荧光差异显示PCR(FDDPCR)从同一例大鼠大脑皮层缺血组织和非缺血组织中筛选出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片段,经反向Northernblot杂交,将杂交阳性的片段且经RT-PCR反复验证,选取差异明显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处理,选取同源性低的EST片段R6,利用cDNA5'端快速扩增PCR(5'RACE法)进行基因全长的克隆。【结果】利用5'RACE法成功地克隆EST片段R6至编码区,扩增并获取全长4821bp及完整的可读框(ORF),RT-PCR及Northernblot印迹结果证实了克隆的结果,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ORF与人大脑中已知的KIAA0280基因高度同源,同源性96%,编码166个氨基酸,为结构及功能未明确蛋白质,该基因定位于大鼠第11号染色体长臂(11q.13)。【结论】应用荧光差异显示PCR成功地自大鼠体内克隆到与人KIAA0280相似的基因,其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中明显上调,该蛋白质结构及功能均未见报道及研究,其显著地差异表达提示其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差异显示PCR 克隆 大鼠 脑缺血 KIAA0280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动物模型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对苯妥英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灵芝 苏兴文 +4 位作者 银巍 江伟健 黄亦俊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 观察咖啡因 (caffeine)对苯妥英 (diphenylhy dantoin ,DPH) 10 0 μmol·L-1处理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granularneurons ,CGNs)存活率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 8d的CGNs,同时给予 10 0μmol·... 目的 观察咖啡因 (caffeine)对苯妥英 (diphenylhy dantoin ,DPH) 10 0 μmol·L-1处理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granularneurons ,CGNs)存活率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 8d的CGNs,同时给予 10 0μmol·L-1苯妥英和 1 2 5~ 2 0mmol·L-1咖啡因 ,4 8h后行凋亡分析 ;采用dantrolene(2 0 μmol·L-1)、2APB (5 0 μmol·L-1)、nifedipine(10 0 μmol·L-1)和nimodipine(10 0 μmol·L-1)、MK80 1(4μmol·L-1)、KN93(1μmol·L-1)以及MEK1抑制剂PD980 5 9(5 0 μmol·L-1)分别预先孵育 30min ,再与10mmol·L-1咖啡因和 10 0 μmol·L-1苯妥英共孵育 4 8h ,测定CGNs存活率 ,观察咖啡因的作用与 [Ca2 + ]i 的关系 ;Westernblot法检测咖啡因对磷酸化c Jun和磷酸化ERK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 1 2 5~ 2 0mmol·L-1咖啡因可浓度依赖性抑制 10 0 μmol·L-1苯妥英引起的CGNs凋亡 ,显著提高CGNs存活率 ;②dantrolene、2APB、nifedipine和nimodipine、KN93、MK80 1和PD980 5 9均不能取消 10mmol·L-1咖啡因对 10 0 μmol·L-1苯妥英引起的CGNs凋亡的保护作用。③咖啡因可明显抑制苯妥英诱导CGNs中c Jun磷酸化水平的升高 ,但不影响被苯妥英抑制的ERK的活性。结论 一定浓度的咖啡因可保护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苯妥因 小脑颗粒神经元 凋亡 胞外信号反应激酶(ERK)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神经元体外缺氧诱导凋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臧林泉 苏兴文 +2 位作者 邱鹏新 伍宇平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4-1245,1248,共3页
目的:在不改变细胞生长环境条件下,建立一种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诱导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取新生鼠培养第8d的皮层神经元,采用不改变原培养基成分,将细胞置于缺氧环境(密闭容器内,抽取成真空并维持30min,然后充95%N2、5%CO2)中分... 目的:在不改变细胞生长环境条件下,建立一种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诱导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取新生鼠培养第8d的皮层神经元,采用不改变原培养基成分,将细胞置于缺氧环境(密闭容器内,抽取成真空并维持30min,然后充95%N2、5%CO2)中分别培养0.5、1.0、2.0、4.0、8.0、12.0和24h后,于不同时间取出,Hochest33258神经元核染色观察凋亡小体及凋亡细胞核,抽提DNA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梯形条带,以明确导致皮层神经元凋亡的缺氧时间。结果和结论:缺氧0.5h后即可见DNA梯形条带形成,缺氧1h后即可见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细胞核凋亡小体形成。在不改变细胞培养基及其它成分的条件下,平均缺氧1h即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成功地建立起一种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诱导神经元凋亡模型,而且重复性好,可以作为体外缺氧/缺血诱导神经元凋亡的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缺氧 细胞凋亡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294002对热预处理抗低钾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林 江伟健 +3 位作者 苏兴文 曹德雄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醇3位羟基激酶(PI3-K)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对热预处理抗低钾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凋亡的影响。探讨磷酸肌醇3位羟基激酶/AKT(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了热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 【目的】观察磷酸肌醇3位羟基激酶(PI3-K)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对热预处理抗低钾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凋亡的影响。探讨磷酸肌醇3位羟基激酶/AKT(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了热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低钾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为模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Hoechst33258核染色分析神经元凋亡,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热预处理(44℃,1h)可以保护低钾诱导的CGN的凋亡,使神经元存活率由(33.2±4.1)%上升至(76.1±5.6)%(P <0.01),核染色出现的核固缩和凋亡小体减少,DNA凝胶电泳DNA梯状条带明显减弱。LY294002(20μmol/L)可以明显抑制热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使神经元的存活率降至(37.4±3.5)%(P<0.01),核染色出现的核固缩和凋亡小体,DNA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热预处理可使HSP70、磷酸化AKT增高。LY294002可以抑制磷酸化AKT(p-AKT)的增加,而对HSP70则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低钾诱导CGN凋亡的模型中,LY294002可以抑制热预处理的抗凋亡作用,并可抑制p鄄AKT的增加,显示PI3鄄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热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但该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H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预处理 LY294002 低钾 凋亡 小脑颗粒神经元 诱导 大鼠 激酶 DNA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钾”诱导神经元凋亡过程中ARNT2上调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林光 银巍 +4 位作者 苏兴文 程文芳 江伟健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9-483,共5页
目的 :观察“低钾”诱导大鼠神经元凋亡过程中ARNT2的表达变化 ,探讨ARNT2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低钾”诱导神经元凋亡模型 ,应用RT -PCR分析ARNT2在凋亡过程中mRNA的表达变化 ,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间接... 目的 :观察“低钾”诱导大鼠神经元凋亡过程中ARNT2的表达变化 ,探讨ARNT2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低钾”诱导神经元凋亡模型 ,应用RT -PCR分析ARNT2在凋亡过程中mRNA的表达变化 ,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确定亚细胞定位。结果 :“低钾”诱导 30min后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ARNT2mRNA表达水平即明显上调 ,1h后上调表达最明显 ,并持续至“低钾”诱导后 12h左右 ,ARNT2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相似 ,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分析显示ARNT2蛋白定位于正常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核内。结论 :ARNT2分布于正常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核内 ,在“低钾”诱导的凋亡过程中ARNT2mRNA与蛋白均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基因 ARNT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拮抗秋水仙碱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晓卉 朱小南 +2 位作者 许燕 陈汝筑 汪雪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3,167,共5页
【目的】研究烟碱对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至第6天的皮质神经元中以不同浓度(1 μmol/L,10μmol/L,100μmol/L)烟碱预孵2 h,再加入0.1μmol/L秋水仙碱作用24 h。通过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Hoechst33258核荧光染色进行凋... 【目的】研究烟碱对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至第6天的皮质神经元中以不同浓度(1 μmol/L,10μmol/L,100μmol/L)烟碱预孵2 h,再加入0.1μmol/L秋水仙碱作用24 h。通过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Hoechst33258核荧光染色进行凋亡率计数和测定乳酸脱氢酶相对释放量(LDH)的实验,再测试10μmol/L 预孵不同时间(0.5,2,8)h的烟碱对秋水仙碱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结果】秋水仙碱可诱导皮质神经元调亡,烟碱可拮抗秋水仙碱的此种作用。其中10μmol/L烟碱预孵2 h保护作用最强。【结论】烟碱可拮抗秋水仙碱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皮质神经元 秋水仙碱 凋亡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HSP70过表达对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林 毛海萍 +5 位作者 苏兴文 银巍 伍宇平 刘爱伶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导型HSP70过表达对低钾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granuleneurons,CGN)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5d的CGN共感染含人诱导型HSP70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AdTR5/HSP70-GFP)和四环素调...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导型HSP70过表达对低钾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granuleneurons,CGN)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5d的CGN共感染含人诱导型HSP70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AdTR5/HSP70-GFP)和四环素调控的启动子(AdCMV/tTA),或共感染含GFP的腺病毒(AdTR5/GFP)和AdCMV/tTA(对照组)。48h后,采用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法检测HSP70的表达,或者换成无血清含5mmol·L-1KCl的培养基以诱导神经元凋亡。24h后,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神经元凋亡,以观察HSP70过表达对低钾诱导的CGN凋亡的影响。结果共感染了AdCMV/tTA和AdTR5/HSP70-GFP的CGN过表达了HSP70,抑制了低钾诱导的CGN的凋亡:使神经元存活率由45·5%±5·2%提高至82·3%±5·2%(P<0·01),核固缩减少,DNA的片段化减轻。结论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导型HSP70的过表达抑制了低钾诱导的CGN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凋亡 腺病毒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差异显示RT-PCR技术对大鼠脑缺血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臧林泉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与非缺血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以及差异表达基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寻找新的防治脑缺血的靶点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不同时间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限制性差异显示RTPCR技术(restrict...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与非缺血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以及差异表达基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寻找新的防治脑缺血的靶点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不同时间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限制性差异显示RTPCR技术(restrictiondisplayRTPCR,RDRTPCR),研究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血后各时间点分别出现上调的EST片段有32条、下调的有13条。其中7条在缺血0.5、1.0、4.0小时均出现变化,分别系同一对引物所扩增且分子量相同,其在脑缺血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利用RDRTPCR技术成功获取了大鼠脑缺血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揭示了部分基因在脑缺血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变化,为进一步筛选、鉴定与克隆表达这些与脑缺血密切相关的基因,阐明脑缺血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限制性差异显示RT—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神经元Arnt2亚细胞定位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林光 银巍 +4 位作者 黄奕俊 程文芳 苏兴文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分析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Arnt2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方法:利用CBS生物信息资源,根据Arnt2氨基酸序列(LOCUS:NP_036913)进行真核生物亚细胞定位预测,并寻找Arnt2核输出信号(NES);最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M)确定Arnt2在正常大... 目的:分析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Arnt2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方法:利用CBS生物信息资源,根据Arnt2氨基酸序列(LOCUS:NP_036913)进行真核生物亚细胞定位预测,并寻找Arnt2核输出信号(NES);最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M)确定Arnt2在正常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预测Arnt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为细胞核定位,并具有线粒体定位的可能性;预测结果还显示Arnt2氨基酸序列上存在着核输出信号,具体位置为氨基端第143位亮氨酸;LSM分析结果证实Arnt2定位于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核内。结论:Arnt2定位于正常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核内;Arnt2具有线粒体定位的可能性,并存在核输出信号,提示在某些诱导因素作用下,Arnt2存在线粒体定向转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Arnt2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上钙通道与氯通道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京力 关永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属于非兴奋性细胞,覆于血管腔内表面,其胞浆膜富含离子通道,构成其独特的信号传导功能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内皮细胞上钙离子和氯离子通道在内皮细胞功能中的角色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探讨心血管疾病与离子通... 血管内皮细胞属于非兴奋性细胞,覆于血管腔内表面,其胞浆膜富含离子通道,构成其独特的信号传导功能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内皮细胞上钙离子和氯离子通道在内皮细胞功能中的角色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探讨心血管疾病与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钙通道 氯通道 心血管疾病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颗粒神经元低钾性凋亡过程中Arnt2核浆转位的分析
12
作者 孙林光 银巍 +4 位作者 程文芳 黄奕俊 苏兴文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分析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低钾”性凋亡过程中Arnt2亚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W estern b lotting法分析“低钾”性凋亡过程中CGNs核抽提物中Arnt2蛋白质的表达变化,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M)分析Arnt2蛋白... 目的:分析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低钾”性凋亡过程中Arnt2亚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W estern b lotting法分析“低钾”性凋亡过程中CGNs核抽提物中Arnt2蛋白质的表达变化,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M)分析Arnt2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变化。结果:在CGNs细胞核抽提物中,“低钾”诱导30 m in后Arnt2蛋白质已明显表达上调,1 h后达至峰值水平,“低钾”诱导6 h后上调表达的Arnt2回落至正常对照水平;LSM分析显示位于正常CGNs细胞核内的Arnt2在“低钾”作用下逐步向胞浆转移,并在CGNs凋亡末期与胞浆线粒体定位的HSP60完全重叠。结论:Arnt2在小脑颗粒神经元“低钾”性凋亡过程中发生了核浆转位;结果提示,Arnt2很可能是通过传递“低钾”诱发的细胞凋亡或存活信号而直接参与小脑颗粒神经元“低钾”性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基因 Arnt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大鼠DNA多聚酶β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建辉 银巍 +3 位作者 藏林泉 江伟健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为探讨DNA多聚酶β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PC12细胞中表达。【方法】RT-PCR获取大鼠DNA多聚酶β(POLβ)的编码序列,TA克隆测序,酶切POLβ基因并连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电转至含腺病毒p... 【目的】为探讨DNA多聚酶β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PC12细胞中表达。【方法】RT-PCR获取大鼠DNA多聚酶β(POLβ)的编码序列,TA克隆测序,酶切POLβ基因并连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电转至含腺病毒pAdeasy骨架质粒的大肠杆菌BJ5183。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olβ)和Lipofectamine2000转染293细胞,用重组腺病毒感染PC12细胞。【结果】10个TA克隆中有3个克隆的序列与GENE BANK中大鼠POLβ cDNA序列完全一致,同源重组检测时30个克隆中有8个含目标条带。DNA序列正确的POLβ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后,感染Ad-polβ的293及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重组腺病毒Ad-polβPCR鉴定含目标条带,Ad-polβ感染PC1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到POL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多聚酶β 腺病毒载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