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草甘膦基因aroAM12及抗虫基因Bts1m的转基因棉株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福永 谢龙旭 +1 位作者 田颖川 徐培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构建了一种新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AM12 s1m ,其上携带有通过基因优化 (geneshuffling)技术获得的抗草甘膦突变基因 (aroAM12 )和抗虫人工合成重组Bt基因 (Bts1m)。aroAM12基因表达由CaMV35S启动子控制 ,Bts1m基因表达由2E 35S启动子和... 构建了一种新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AM12 s1m ,其上携带有通过基因优化 (geneshuffling)技术获得的抗草甘膦突变基因 (aroAM12 )和抗虫人工合成重组Bt基因 (Bts1m)。aroAM12基因表达由CaMV35S启动子控制 ,Bts1m基因表达由2E 35S启动子和Ω因子控制。以棉花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roAM12和Bts1m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2 1中 ,以aroAM12基因作为选择标记 ,草甘膦为选择剂直接筛选获得 5 2棵再生植株。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再生植株均整合有aroAM12基因 ,其中 38棵植株同时整合有aroAM12和Bts1m基因。Northernblot、Westernblot分析进一步证明整合到植株中的两个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进行了有效表达。离体叶片草甘膦抗性和虫试实验证明 ,获得的转基因棉花对草甘膦和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草甘膦 aroAM12基因 Bts1m基因 选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范云 刘兵 +2 位作者 王宏斌 王树启 王金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中国的一个胡萝卜品种进行了冷诱导前后幼苗总蛋白组成的比较、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对分子质量 36 0 0 0附近有一条蛋白带的差别。由此推测实验的胡萝卜品种在冷诱导过程中有抗冻蛋白 (AFP)表达。根据相关... 对中国的一个胡萝卜品种进行了冷诱导前后幼苗总蛋白组成的比较、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对分子质量 36 0 0 0附近有一条蛋白带的差别。由此推测实验的胡萝卜品种在冷诱导过程中有抗冻蛋白 (AFP)表达。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设计引物 ,以胡萝卜幼苗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得到了长 10 99bp的抗冻蛋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公布的afp序列仅有 3个碱基的差别。将此抗冻蛋白基因克隆进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4T1,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出了含有AFP的约 6 0 0 0 0的融合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冷诱导 抗冻蛋白基因 AFP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植物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番木瓜的抗病性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长明 魏祥东 +2 位作者 陈东红 蓝崇钰 朱利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因NP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抗病性 检测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波炉和煮沸法快速制备大肠杆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 被引量:12
4
作者 赫然 张颖 +5 位作者 王强 李刚 王智学 崔亮 刘秋云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80-81,共2页
利用微波炉和煮沸法可以简单、快速、有效地制备大肠杆菌基因组DNAPCR模板。用该模板做PCR具有很高的效率和良好的特异性。
关键词 微波炉 煮沸法 基因组DNA PCR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1-3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幸妍 盛节 +1 位作者 张添元 罗进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5,共3页
将人纤溶酶原kringle 1- 3 (K1- 3)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 - 17b ,获得重组质粒pET -K13 ,转化E coliBL2 1(DE3) ,在IPTG诱导下 ,人纤溶酶原K1- 3基因在E coliBL2 1(DE3,pET -K13)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表... 将人纤溶酶原kringle 1- 3 (K1- 3)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 - 17b ,获得重组质粒pET -K13 ,转化E coliBL2 1(DE3) ,在IPTG诱导下 ,人纤溶酶原K1- 3基因在E coliBL2 1(DE3,pET -K13)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存在 ,Westernblot证明重组蛋白对人纤溶酶原抗血清有特异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溶酶原K1-3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WESTERN BLOT 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化突变体G蛋白α亚基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费小雯 邓晓东 +2 位作者 王永胜 刘良式 徐增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利用γ-Co60辐射诱发水稻特光矮-2(Oryza sativa L.cv.TGA-2)产生变异,获得一种稳定遗传的新型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dwarf69和TGA-2及其杂交后代F1、F2、F3成熟期的株高数据表明矮化表型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dwar... 利用γ-Co60辐射诱发水稻特光矮-2(Oryza sativa L.cv.TGA-2)产生变异,获得一种稳定遗传的新型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dwarf69和TGA-2及其杂交后代F1、F2、F3成熟期的株高数据表明矮化表型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dwarf69和TGA-2的G蛋白α亚基基因(Rice G protein alpha-subunit,RGA)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只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但RGA在野生型TGA-2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突变体dwarf69中的表达量。对矮化突变体dwarf69和野生型TGA-2的RGA基因5'上游区的序列分析表明,dwarf69 RGA 5'上游区比TGA-2RGA 5'上游区多出1 076 bp。首次报道水稻矮化突变体中的RGA 5'上游区序列与其野生种的RGA 5'上游区序列存在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化突变体 G蛋白α亚基 5’上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爱联 罗进贤 +1 位作者 张添元 罗学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扩增了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将克隆的基因重组进酵母质粒pPIC9K获得含该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A3。用电激法将质粒pPIC9K转化毕节酵母GS115 ,经PCR检测获得含人血管抑制素基因的酵母工程菌GS115 (pPIC9KA3)...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扩增了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将克隆的基因重组进酵母质粒pPIC9K获得含该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A3。用电激法将质粒pPIC9K转化毕节酵母GS115 ,经PCR检测获得含人血管抑制素基因的酵母工程菌GS115 (pPIC9KA3)。再用G418筛选法 ,在含不同浓度的G418平板上筛选高拷贝整合的转化子。对高拷贝整合的转化子进行发酵培养和诱导表达。SDS_PAGE及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约占胞外蛋白的 43% ,相当于 94mg L ,并具有免疫活性。并能抑制bFGF诱导的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还对用G418筛选高拷贝整合转化子的方法做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抑制素 基因表达 毕节酵母 G418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基因组DNA的两个简易制备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樨 刘秋云 +2 位作者 何康泽 赫然 李宝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基因组DNA 简易制备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活习性下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与GC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瀚 黄亚志 张尚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显示,基因组GC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和氧气偏好性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探索基因组大小与GC含量的相关性是否受原核生物生活习性的影响,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11种原核生物(包括古细菌与真细菌),分别从最适生长... 对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显示,基因组GC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和氧气偏好性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探索基因组大小与GC含量的相关性是否受原核生物生活习性的影响,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11种原核生物(包括古细菌与真细菌),分别从最适生长温度、氧气偏好性、运动特性、水生特性和寄生特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因组大小与GC含量的相关性确实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寄生原核生物中显示出最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生物 基因组大小 GC含量 生活习性 相关/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转基因番木瓜遗传性和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祥东 蓝崇钰 +1 位作者 卢志菁 叶长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01-3306,共6页
对T4代转基因番木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番木瓜均为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突变体基因(RP),且对PRV抗性达到了高抗或免疫,RP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能稳定遗传至后代并在RNA水平上表达.在田间种... 对T4代转基因番木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番木瓜均为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突变体基因(RP),且对PRV抗性达到了高抗或免疫,RP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能稳定遗传至后代并在RNA水平上表达.在田间种植时,转基因木瓜的生长状况普遍好于普通番木瓜,尤其在生长后期(10月以后),普通番木瓜100%发病(大规模种植时),而大部分(约91.8%)转基因植株生长良好,果实较多且表面光洁、基本上无环斑.与非转基因亲本相比,T4代转基因番木瓜的果实长度增加2.6%~5%,果实直径变小0.6%~1.5%,果肉厚度增加了12%~15%,因而果实形状与亲本相近或更好,且信用价值更高.转基因番木瓜果实中水分、蛋白质、氮、脂肪、还原性糖、维生素A、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对照都无显著性差异,即转基因番木瓜与亲本具有实质等同性,这表明转入的外源基因对番木瓜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分子检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定位序列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烟草中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竹梅 李华平 +4 位作者 陈谷 黄定华 李志芳 刘荣维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活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检出 ,因而近年已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用作报告基因 ,这样可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活体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定位序列对改良 gf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将...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活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检出 ,因而近年已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用作报告基因 ,这样可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活体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定位序列对改良 gf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将GFP直接在细胞质中大量表达会对植物细胞产生毒性 ,从而影响植物细胞的分化 ,而将其定位在线粒体中 ,则从转化细胞产生植株的频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定位序列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植物 烟草 基因表达 荧光强度 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umstatin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体制备
12
作者 顾取良 罗进贤 +1 位作者 张添元 官文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89-192,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肺cDNA文库中扩增tumstatin基因编码序列,克隆至pET_3c载体构建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_3c_tum,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经SDS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分离、切胶回收后免疫新西...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肺cDNA文库中扩增tumstatin基因编码序列,克隆至pET_3c载体构建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_3c_tum,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经SDS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分离、切胶回收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ELISA效价高达1∶1000的特异性兔抗人tumstatin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抑素 基因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表达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13
作者 陆幸妍 张添元 罗进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5-837,841,共4页
目的:研究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K1-3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构建含K1-3基因的表达载体pBV-K13;转化E.coliDH5α;热诱导表达菌株E.coliDH5α(pBV-K13)的K1-3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溶解、复性和纯化后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C... 目的:研究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K1-3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构建含K1-3基因的表达载体pBV-K13;转化E.coliDH5α;热诱导表达菌株E.coliDH5α(pBV-K13)的K1-3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溶解、复性和纯化后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活性分析和小鼠B16黑色素瘤抑制实验。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K1-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对人纤溶酶原抗血清具有特异免疫活性,并抑制CAM毛细血管生成及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结论:原核表达的K1-3蛋白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溶酶原K1-3基因 基因克隆和表达 血管生成抑制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寡聚核苷酸频率组分差异的进化信息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远妍 王军鹏 +2 位作者 蓝一杰 文明 张尚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利用不同基因组全序列中寡聚核苷酸频率组分差异信息构建系统树,并与传统方法的建树结果比较,分析以寡聚核苷酸频率组分差异信息构建系统树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在获得194种原核生物基因组全序列寡聚核苷酸频率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寡聚核... 利用不同基因组全序列中寡聚核苷酸频率组分差异信息构建系统树,并与传统方法的建树结果比较,分析以寡聚核苷酸频率组分差异信息构建系统树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在获得194种原核生物基因组全序列寡聚核苷酸频率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寡聚核苷酸组分的保守性构建权重矩阵,对寡聚核苷酸组分差异加权,并尝试用绝对值距离、Lance距离、欧氏距离三种方法计算距离矩阵,再用距离法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科以下分类单位的建树与传统方法的建树基本一致,而对科以上的分类单位较难区分。首次利用寡聚核苷酸频率保守性进行加权,通过非比对的算法用基因组全序列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全序列 寡聚核苷酸 频率 系统树 信息分析 数据发掘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摇床发酵过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建忠 翁丽萍 +1 位作者 杨惠英 计亮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研究了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摇床发酵过程的动力学 ,建立了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酶合成的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Logistic方程、Luedeking -Piret方程能够很好地分别描述黑曲霉细胞的生长和发酵产酶过程 .葡萄糖氧化... 研究了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摇床发酵过程的动力学 ,建立了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酶合成的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Logistic方程、Luedeking -Piret方程能够很好地分别描述黑曲霉细胞的生长和发酵产酶过程 .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发酵合成是生长耦联的 .此外 ,还建立了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 .并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黑曲霉 发酵动力学 发酵法 生产 数学模型 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和古细菌16S rDNA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许飞 戴欣 +3 位作者 陈月琴 周惠 蔡剑华 屈良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用细菌 1 6SrDNA通用引物和PCR扩增等方法 ,构建了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 1 6SrDNA文库 ,并通过RFLP酶切分型对所获得的 70个克隆进行测序。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调取相关序列 ,以PAUP4 0分析软件构建序列同源性矩阵和系统发育树图... 采用细菌 1 6SrDNA通用引物和PCR扩增等方法 ,构建了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 1 6SrDNA文库 ,并通过RFLP酶切分型对所获得的 70个克隆进行测序。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调取相关序列 ,以PAUP4 0分析软件构建序列同源性矩阵和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 ,与细菌文库中克隆相似的微生物属于 4个细菌类群 :变形细菌 (Proteobacteria) (6 0 % )、革兰氏阳性细菌 (Gram positivebacteria) (1 3% )、浮霉菌 (Planctomycetes) (1 0 % )和无硫绿细菌 (Greennon sulfurbacteria) (6 % ) ,其中变形细菌 (包括δ 、γ 和α 变形细菌 )是明显的优势类群。采用Blast程序对所有序列基因数据库进行搜索 ,发现只有一个克隆与已知序列完全相似 ,说明文库具有极高的多样性。但是对古细菌文库中所获得的克隆子进行二级结构和序列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些克隆子均为海洋未获培养的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洋沉积物 细菌 古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囊藻赤潮原因种的分子鉴定和起源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月琴 王宁 +4 位作者 周惠 屈良鹄 杨练锋 吕颂辉 齐雨藻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03,共5页
测定了发生于我国东南海域赤潮原因种Phaeocystissp.及相关种类P globosa和P pouchetii18SrDNA序列,并以Phylip35分析软件构建序列距离矩阵和分子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该赤潮原因种与球形棕囊藻P globosa18SrDNA序列完全相同,从分子... 测定了发生于我国东南海域赤潮原因种Phaeocystissp.及相关种类P globosa和P pouchetii18SrDNA序列,并以Phylip35分析软件构建序列距离矩阵和分子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该赤潮原因种与球形棕囊藻P globosa18SrDNA序列完全相同,从分子水平鉴定了该原因种为P globosa.分子系统发育树图表示的P globosa和P pouchetii的分化顺序表明,分布于我国东南海域的P globosa可能是一种本地起源的暖水种.Phaeocystisglobosa不同株系的形态差异,可能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对有害赤潮藻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设计用于有害赤潮藻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探针,对赤潮的监控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鉴定 起源分析 棕囊藻 赤潮 分子生物学 分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过程的优化 被引量:59
18
作者 刘建忠 熊亚红 +1 位作者 翁丽萍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32-137,共6页
生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工业生物催化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生物过程优化的目的在于提高终产物的产率 ,它是生物技术产业化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综述了国际上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生物过程优化... 生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工业生物催化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生物过程优化的目的在于提高终产物的产率 ,它是生物技术产业化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综述了国际上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生物过程优化技术 ,包括非统计优化技术 (如单次单因子法 )和统计优化技术 (如Plackett_Burman设计法、部分因子设计法、中心组合设计法和Box_Behnken设计法等响应面法 )两大类。在多因子实验中寻找其最佳条件时 ,响应面法是一个比单次单因子法更加有效的优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过程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培矮64S愈伤组织形成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范钦 许新萍 +1 位作者 黄小乐 李宝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469-1473,共5页
研究了早籼稻品种培矮 64S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条件。调节培养基中的2 ,4- D、KT及 NAA等激素浓度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达到 48.5% ,愈伤组织再生频率接近 60 %。结果表明 ,合适的激素浓度可显著提高籼稻组织培养的效率。
关键词 早籼稻 培矮64S 愈伤组织形态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极度分蘖突变体的分离和遗传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永胜 王景 +2 位作者 段静雅 王金发 刘良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39,共5页
通过 EMS诱变处理栽培稻粳籼 89(Oryza sative L .indica JX89)种子 ,从 M2 代植株中筛选得到一株突变体 ,其植株形态表现为叶细、色谈、植株矮化和极度分蘖。在将近一年的营养生长过程中 ,分蘖总数达到 2 0 0 0多个 ,命名为极度分蘖突... 通过 EMS诱变处理栽培稻粳籼 89(Oryza sative L .indica JX89)种子 ,从 M2 代植株中筛选得到一株突变体 ,其植株形态表现为叶细、色谈、植株矮化和极度分蘖。在将近一年的营养生长过程中 ,分蘖总数达到 2 0 0 0多个 ,命名为极度分蘖突变体 (Excessive tillering mutant) ext37.ext37自交所得 M3和 M4 代植株表现同一表型。突变体自交及其与 JX89和丰矮占 5号 (FAZ- 5 )杂交的 F1 、F2 代结果表明该突变为显性遗传方式 ,可能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为了观察突变基因对下游基因表达影响的程度 ,取生长期 4 4天的亲本 JX89和突变体 ext 37的节间分生组织提纯细胞总 RNA,进行基因表达谱差异显示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与亲本的基因表达模式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可能是处在上游调控基因的突变影响了下游许多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度分蘖突变体 EMS诱变 差异显示PCR 遗传分析 水稻 分离 筛选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