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地理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战强 黄存忠 +1 位作者 孟晓丽 柳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9,共4页
面对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以往凭经验决策的规划手段已暴露出多种不足,城市规划需要加强科学分析,强调设计与科学的结合。形成了面向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地理设计流程与方法,以某快速城市化的中等城市为例,通过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城... 面对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以往凭经验决策的规划手段已暴露出多种不足,城市规划需要加强科学分析,强调设计与科学的结合。形成了面向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地理设计流程与方法,以某快速城市化的中等城市为例,通过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出构建生态格局的关键节点,可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提出的地理设计方法的特点为:1)地理科学与规划设计的结合;2)多方利益的公众参与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理设计 生态敏感性 景观生态安全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龙门山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薛飞 党安荣 +1 位作者 朱战强 杨锐 《风景园林》 2016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将地理信息与空间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地理设计理念为乡村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探索该理念对乡村景观规划的适用性与优缺点,本文利用了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景观要素分析的方法,将量化的信息与规划的空间紧密结合。通... 将地理信息与空间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地理设计理念为乡村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探索该理念对乡村景观规划的适用性与优缺点,本文利用了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景观要素分析的方法,将量化的信息与规划的空间紧密结合。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处理,提取出了林盘样本场地的量化特征以指导规划;确定了研究对象在集水单元与汇水区两个尺度的边界;综合叠加了"山水林田路居"六项景观规划要素。规划过程显示,以地理设计理念展开的多尺度、多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可以对信息少、面域大、边界复杂、地理环境有特色的乡村地区展开更加深入的规划研究,对我国类型多样的乡村规划提供更广泛的规划支持。但地理设计理念的多情境管理、循环评价等内容亟需在乡村规划中配合开展参与式规划以发挥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规划 地理设计 乡村景观 景观要素 林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在线地理编码服务分类优化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廖薇薇 柳林 +3 位作者 周素红 宋广文 李秋萍 刘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利用在线地理编码API解决海量中文地址快速编码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规则对编码结果进行清洗、标记,最后通过基于系统聚类与随机森林的分类优化模型,将多平台编码结果分类处理、优化。利用广州市盗窃案件地址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 利用在线地理编码API解决海量中文地址快速编码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规则对编码结果进行清洗、标记,最后通过基于系统聚类与随机森林的分类优化模型,将多平台编码结果分类处理、优化。利用广州市盗窃案件地址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相比未处理的编码结果,经模型优化过的编码结果整体位置误差距离减小。高德的地理编码服务有着最好的编码质量,但训练样本的高德编码误差均值仍高达590.43 m,经模型优化后,样本的编码误差均值降至173.73 m,验证样本编码误差均值由554.88 m(高德)降至180.04 m,降低了67.49%,高德90.08%的异常编码结果被清洗优化。对于训练样本与验证样本,模型优化效果相似;对于地址类型不同的案件、位于市区与市郊的案件,模型优化效果相似,说明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该模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海量社会经济信息转化为空间数据,提高编码精度,为地理大数据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地理编码 数据清洗 系统聚类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ldView-2数据和支持向量机的红树林群落分类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唐焕丽 刘凯 +3 位作者 朱远辉 王树功 柳林 宋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红树林进行群落级识别在红树林的资源详查、利用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orld View-2卫星影像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及纹理特征信息,结合实地调查中红树林植物的生长区位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 利用遥感技术对红树林进行群落级识别在红树林的资源详查、利用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orld View-2卫星影像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及纹理特征信息,结合实地调查中红树林植物的生长区位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方法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大围湾片区的红树林植物进行群落分类,对比分析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两种方式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尽管红树林群落之间光谱反射特征相似度较高,但拥有8个光谱波段的World View-2数据在此分类中仍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多尺度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84.2%(kappa系数0.794),高于单一尺度分类结果的69.8%(Kappa系数为0.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群落 面向对象 支持向量机 多尺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柳林 杨刚斌 何深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7-906,共10页
基于2007年在广州、武汉、西安3个大城市的低收入社区开展的大型入户调查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了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住房分异情况,并分析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如户口、邻里类型、雇主类型等)和市... 基于2007年在广州、武汉、西安3个大城市的低收入社区开展的大型入户调查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了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住房分异情况,并分析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如户口、邻里类型、雇主类型等)和市场因素(如社会群体、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等)对住房产权和居住条件的影响。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发现,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住房分异情况都较显著,但群体内部的差异较群体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住房条件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制度因素对住房面积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住房条件的作用较市场因素更显著,而市场因素对于住房设施等较易改变的住房条件的影响要比制度因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制度 市场 住房分异 低收入邻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三类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迁居意愿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何深静 齐晓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7-1336,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总体上受社区归属感、住房所有权、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较大,且与在本居住区居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迁居意愿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居住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传统老城区家庭总月收入越低,居民对现住房越满意,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高学历者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城中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其中社区归属感越强烈,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意愿受户主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迁居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这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复杂的住房构成和住房市场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居 居住满意度 迁居意愿 居住流动性 传统老城区 城中村 商品房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裔移民在穗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基于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嘉玲 何深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8-318,共11页
宗教地理是文化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在中国相关实证研究仍不多见。结合半结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发展快... 宗教地理是文化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在中国相关实证研究仍不多见。结合半结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发展快于地方依赖;非裔移民较强的圣地地方依恋同时存在较强的空间可替代性,但又由于区位等因素存在宗教功能之外的非可替代性;圣地地方依赖则因被宗教教义视为功利性而被掩盖。回归分析表明,社交和场所互动时间是指示地方感的最显著指标。随着非粤宗教文化的融合发展,宏观政治环境以及语言文化隔离等外生因素正对宗教地方感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依赖 非洲裔跨国移民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薛飞 朱战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9,共5页
林盘是川西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景观,其传统景观特色的保护模式研究关系着地区符号的保留与传承,对于区域特色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选择成都市大邑县出阝江镇三坝乡地区尝试进行新林盘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聚焦于将传统乡村之美与现... 林盘是川西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景观,其传统景观特色的保护模式研究关系着地区符号的保留与传承,对于区域特色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选择成都市大邑县出阝江镇三坝乡地区尝试进行新林盘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聚焦于将传统乡村之美与现代生产生活之便紧密结合,在景观生态学"集聚间有离析"等理论的指导下,发掘林盘景观的要素格局特征,借鉴中国古代田园的艺术意境,从规划、景观和建筑3个层次探讨了新林盘景观的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盘 乡村景观要素 景观 生态学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绿道旅游景观意象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东升 朱战强 黄存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95,共11页
广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但观光旅游对城市旅游发展的贡献有所下降。近年来,针对观光旅游资源相对欠缺的现象,广州市致力于打造更多优质观光旅游资源。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绿道建设的城市,广州市绿道建设较为完... 广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但观光旅游对城市旅游发展的贡献有所下降。近年来,针对观光旅游资源相对欠缺的现象,广州市致力于打造更多优质观光旅游资源。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绿道建设的城市,广州市绿道建设较为完善,大力发展绿道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对提升城市观光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旅游目的地意象对研究旅游者行为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旅游者对广州市绿道的景观意象特征,进而探讨广州市绿道建设与旅游开发状况。对广州市绿道旅游者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将广州市绿道旅游景观意象分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人文要素3类,分析旅游者的绿道意象特征,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城市绿道旅游整体评价较高,体现在正面词汇较为集中,负面意象相对较少;(2)绿道旅游景观意象词汇分散,尚未形成一个比较认可的"公众意象";(3)相比于高频词汇,低频词汇更加关注绿道建设的细节,这些针对性较强、指向明确的意象词汇对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绿道旅游 景观意象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种植潜力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芳 卓莉 +3 位作者 覃新导 李少英 杨朝辉 黄鸿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76-284,共9页
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是发展液体生物能源产业,解决产业原料供应瓶颈问题和缓解碳减排压力,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准确评价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种植潜力是合理利用边际性土地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适宜性评价模型... 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是发展液体生物能源产业,解决产业原料供应瓶颈问题和缓解碳减排压力,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准确评价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种植潜力是合理利用边际性土地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适宜性评价模型多以线性为主,容易造成单生态因子的评价结果的高估或低估问题。该文建立了边际土地开发非线性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专家知识,利用高斯曲线去拟合边际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能源植物种植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利用最佳生态位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以贴近度作为适宜性划分的标准测度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来界定能源作物的边际土地的种植潜力。将模型应用于广东省,选取木薯、麻疯树、油桐和黄连木4种广东省最具潜力的液体生物能源植物进行边际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边际性土地资源丰富,良好的水热,土壤等生境条件使得其具有较高开发适宜性。适合4种能源植物的边际土地为62.15×104 hm2,占总边际土地面积的58.44%。麻疯树和黄连木2种植物生态适宜度最高,并且具有相似的生态位,在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其次是油桐树;木薯在4种能源植物中高适宜度范围最小,主要适合种植在粤西台地平原和粤东滨海丘陵台地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种植 土地利用 边际性土地 生态适宜度模型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形特征及复杂性 被引量:42
11
作者 宋志军 关小克 朱战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60,共9页
在多种发展功能相融合的背景下,以形状属性的空间演变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城郊区域总体、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波谱分析显示,在近中郊、远郊、山区3个基本圈层的基础上,以前门为中心3种区域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周期... 在多种发展功能相融合的背景下,以形状属性的空间演变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城郊区域总体、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波谱分析显示,在近中郊、远郊、山区3个基本圈层的基础上,以前门为中心3种区域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周期交错分布。分形和Hurst指数的分析进一步显示,虽然城郊区域总体农村居民点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空间结构复杂但却不具有分形特征;而地形单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原区(7-76km)、乃至深受城镇化、产业化、农区非农化影响的近郊平原区(7-49 km)的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具备分形特征。后2种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演变与其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进程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北京农村居民点处于承接大都市空间扩展与农业、农村、农民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规划的策略也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斑块 空间序列分析 区域特征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远辉 刘凯 +3 位作者 艾彬 周霞 张虹鸥 何执兼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利用新丰江流域1988、1998和2011年3个时期的遥感、土地利用、气象和DEM等数据,建立了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在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和... 利用新丰江流域1988、1998和2011年3个时期的遥感、土地利用、气象和DEM等数据,建立了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在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较好,主要受到水热气象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和土地覆盖因子的影响;1988―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占据了80%以上的面积,质量等级"差"占据的面积均低于5%;新丰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质量较差的区域是以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的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新丰江流域的西部和东部地区,表明其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推移有轻微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迅速准确地判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主成分分析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近相似性考虑的犯罪热点密度图预测准确性比较——以DP半岛街头抢劫犯罪为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冲 柳林 周素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2,共8页
在无时空考虑的密度估计算法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案件点之间的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的考虑,利用DP半岛2006~2007年的街头抢劫犯罪数据为基础计算无时空临近相似性、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 在无时空考虑的密度估计算法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案件点之间的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的考虑,利用DP半岛2006~2007年的街头抢劫犯罪数据为基础计算无时空临近相似性、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4种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犯罪热点图,并以之预测2008年的街头抢劫。通过Natural breaks(Jenks)分级方法和等比例面积选取两种方式来划定热点区域进行预测并进行PAI指数得分比较,结果表明时空临近相似性的密度估计算方法在犯罪预测的优势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相似性 犯罪制图 密度估计 街头抢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育填 刘鲁论 +1 位作者 柳林 陈蔚珊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64-670,共7页
利用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采用位序变动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格局及商品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广东省对外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 利用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采用位序变动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格局及商品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广东省对外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如港澳台、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如东欧、中亚、蒙俄地区的贸易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对外出口贸易额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出口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占广东省进口贸易额比重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较小的发达国家(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和位次均有所下降;3)广东省对外出口商品结构以装备制造产品、纺织服装、通用设备及仪器为主,受沿线贸易国(地区)需求结构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东省 对外出口贸易 商品结构 产品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广州门禁小区家庭入室盗窃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刚斌 柳林 +1 位作者 何深静 徐冲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10-618,共9页
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和社会失序理论,利用2012年10―12月在广州门禁小区进行的大规模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从社区内部环境角度对广州门禁小区家庭的入室盗窃受害情况及其发生的环境机理进行研究。通过5个多层次... 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和社会失序理论,利用2012年10―12月在广州门禁小区进行的大规模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从社区内部环境角度对广州门禁小区家庭的入室盗窃受害情况及其发生的环境机理进行研究。通过5个多层次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家庭被盗情况主要受到家庭的住房特征和人口特征的影响,小区变量对家庭变量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住房特征、公共空间使用率、家庭人口特征和小区的正式控制机构失效度对家庭是否被盗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环境形象和人口流动性、小区开放度和功能混合度通过对家庭特征的间接影响而影响家庭的被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禁小区 家庭入室盗窃 环境因素 多层次模型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在减轻城市洪涝灾害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勇 柳林 +3 位作者 王先伟 刘凯 黄华兵 张韶月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4,共7页
城市洪涝的频发引发了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然而,目前流行的低冲击开发技术(LID)、最佳城市管理措施(BMPs)等工程措施与我国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占据大面积城市区域的建筑物对洪涝过程产生... 城市洪涝的频发引发了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然而,目前流行的低冲击开发技术(LID)、最佳城市管理措施(BMPs)等工程措施与我国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占据大面积城市区域的建筑物对洪涝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构建好的城市洪涝模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6种情景,选取多个积水过程指标来定量化地对比分析了建筑物对于城市洪涝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存在以及屋顶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延缓积水发生,降低积水最大深度和体积,并缩短积水持续时间。然而建设屋顶排水系统的收益呈倒"U"型分布。最后依据分析结论,从建筑规划角度出发,对减轻城市洪涝灾害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城市洪涝灾害 情景模拟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市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春霞 柳林 周素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8-1226,共9页
利用ZG市老城区2015-2016年具有个人属性的诈骗警情数据,分析女性和男性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相对接触型诈骗的发生概率,建立多层次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别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的相对发生概率均受制于个体和社区... 利用ZG市老城区2015-2016年具有个人属性的诈骗警情数据,分析女性和男性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相对接触型诈骗的发生概率,建立多层次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别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的相对发生概率均受制于个体和社区两个层次因素的影响,且社区层次均发挥主要作用。其中,女性和男性在个体层次的影响因素类似,表现为本地户籍的高水平受教育者在白天更易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的侵害。但在社区层次的影响因素迥异,在外来人口少、银行网点少、离婚丧偶率低、有高校的本地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女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高;而在租房比例高、农业人口少、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少、低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少的外来中高收入白领为主的社区,男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则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型诈骗 被害发生概率 被害性别差异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封闭社区居民社区依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汪坤 刘臻 何深静 《热带地理》 2015年第3期354-363,共10页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广州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封闭小区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量居民的社区依恋情感强度;并基于社区情感研究的"社区失落""社区继存"和"社区解放&qu...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广州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封闭小区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量居民的社区依恋情感强度;并基于社区情感研究的"社区失落""社区继存"和"社区解放"3种观点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居民社区依恋情感。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社区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3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社区依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州封闭社区依然存在较强的社区依恋情感,基于地缘关系的传统社区并未解体,但作为"社区继存"只是在居民心中"有限存留"。在影响因素方面,年龄、婚姻状况和居住时间等个体层面特征,邻里关系、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等社会环境因素,居民对社区建成环境的主观评价等因素对社区依恋影响较大。除封闭程度以外,社区建成环境的客观测度与社区依恋并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区居民 社区依恋 社区失落 社区继存 社区解放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覆被类型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定量关联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廖顺宝 汪珂丽 蒋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6,共7页
以全国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全国公里网格DEM数据和县级行政区划数据为基础,首先,在国家尺度上宏观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宏观格局受海拔高度、坡度、地表起伏度的影响明显,而与坡向的关... 以全国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全国公里网格DEM数据和县级行政区划数据为基础,首先,在国家尺度上宏观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宏观格局受海拔高度、坡度、地表起伏度的影响明显,而与坡向的关系并不显著;其次,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统计分析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在国家和区域两个尺度建立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占比与主要地形因子之间的定量模型,在6类土地覆被类型中,除草地以外,其他5类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占比均与地形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显著性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森林、农田、荒漠、聚落和湿地水体;最后,以相关性最好的森林的空间分布为例,说明了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栅格单元上某种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占比估算的可能性,虽然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特别是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占比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分布格局 地形因子 DEM 土地覆被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育填 刘婧 刘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46,153,共4页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生态限制开发区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低,部分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枯竭和地域功能的转变,矿产资源产业逐步退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生态限制开发区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低,部分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枯竭和地域功能的转变,矿产资源产业逐步退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门头沟区的矿产资源产业在地区功能定位由"能源矿产基地"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转变、矿产资源枯竭导致开发成本高等推力因素,以及当地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安置等阻力因素的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逐渐退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提供了重要保障。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是地域功能、产业特性和政府管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限制开发区域 矿产资源产业 产业退出 北京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