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5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学术创新、学术风格和社会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司徒尚纪 许桂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7,共12页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创新,由此反映地理学岭南学派所具有的博采包容、长于野外考察、为社会服务的务实学术风格,指出其对推动中国地理学前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大贡献,并以此彪炳于中国地理学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新 学术风格 社会贡献 中山大学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举行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
2
作者 魏清泉 《城市规划》 1983年第6期44-44,共1页
中山大学地理系与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联合举办的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从九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外学者七十多人。
关键词 城市规划教育 中国城市规划 中山大学 香港大学 研讨会 城市研究 地理系 人材培养 参加会议 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前区空间特征分析及建议
3
作者 林琳 林敏慧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7期58-64,共7页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功能的校前区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区 语义差别法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细分法的校园声景评价因子提取——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竹颖 林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5-288,共4页
目前,声景研究的区域大多为城市公园、园林等公共开敞空间,对于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声景研究较为欠缺,对于校园声景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运用语义细分法,选取涵盖声景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17对... 目前,声景研究的区域大多为城市公园、园林等公共开敞空间,对于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声景研究较为欠缺,对于校园声景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运用语义细分法,选取涵盖声景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17对语义指标对校园声景进行五级尺度评价,发现影响校园声景评价的3个主要因子为生活、交流与空间感,这三个因子对总变量的覆盖率仅为60%左右,但其对于校园声景的分析与评价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也显示出校园声景的复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声景 评价因子 语义细分 中山大学南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徐同仁 刘绍民 +8 位作者 李小雁 王佩 徐自为 胡霞 马育军 朱忠礼 柴琳娜 陈锡云 赵少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生态水文学是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过程变化及其水文学机制的交叉学科,水资源则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旨在建设以干旱半干旱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监测、机制分析、模型... 生态水文学是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过程变化及其水文学机制的交叉学科,水资源则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旨在建设以干旱半干旱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监测、机制分析、模型模拟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综合集成研究为特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本文介绍了研究中心10余年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研究中心在陆表水热碳参量综合监测、尺度转换与数据融合、多尺度生态水文过程与机制研究、高寒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获得了省部级奖励3项,研究成果为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热碳参量综合监测 尺度转换与数据融合 生态水文过程与机制 植被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色空间对放松情绪与偏好的影响研究——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与眼动技术的神经科学实验
6
作者 罗玮菁 袁媛 +1 位作者 王琳婷 黎均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蓝色空间作为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关键对象,不仅是疗愈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抓手。大量横截面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已证实蓝色空间具有生理心理健康效益,但尚未厘清不同类型城市蓝色空间及其景观要素的疗愈作用... 蓝色空间作为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关键对象,不仅是疗愈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抓手。大量横截面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已证实蓝色空间具有生理心理健康效益,但尚未厘清不同类型城市蓝色空间及其景观要素的疗愈作用与景观偏好。以广州市不同类型蓝色空间作为视觉刺激材料,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与眼动技术开展神经科学实验,测量46位参与者的大脑活动信号、眼动指标和主观感知指标,分析不同类型城市蓝色空间及其具体要素对放松情绪和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在观看滨海景观时相对较低,在观看湿地景观时相对较高;观看不同类型城市蓝色空间的总注视时间、平均瞳孔直径和眼跳次数存在显著差异;滨海景观的放松和偏好主观评分最高,滨湖景观次之;人注视城市蓝色空间景观要素产生的视觉行为能够解释放松情绪14.1%的变化和偏好16.9%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蓝色空间提升改造、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水空间 心理健康 感知 大脑活动 视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AI探索大地理尺度的传统聚落形态演变
7
作者 陈栋胜 李筠筠 +1 位作者 许伟攀 李郇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7-1167,共11页
传统村落的聚落形态蕴含着所属民系的“基因”信息,其演变过程可用作揭示历史迁徙的侧面证据。但是当前仍然缺乏在大地理范围内研究传统聚落形态的手段,难以获得整体普遍的规律。本研究提出一个遥感AI探索大地理尺度的传统聚落形态演变... 传统村落的聚落形态蕴含着所属民系的“基因”信息,其演变过程可用作揭示历史迁徙的侧面证据。但是当前仍然缺乏在大地理范围内研究传统聚落形态的手段,难以获得整体普遍的规律。本研究提出一个遥感AI探索大地理尺度的传统聚落形态演变的思路,可以自动从村落遥感影像中提取其聚落形态的民系原型信息,结合村落背后的民系迁徙过程,以还原聚落形态演变的过程。研究发现韩江、梅江流域存在客家村落和潮汕村落的聚落形态原型,并沿着迁徙路径呈现出形态渐变规律。本文结合数据驱动结果和历史资料,从聚落形态和地理空间2个角度论证出,客家和潮汕2种聚落形态原型在民系迁徙驱动的文化融合过程中衍生出一种过渡聚落形态即“百鸟朝凤”型,兼具客家和潮汕原型特征,从而补充现有的聚落形态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形态 传统村落 历史民系迁徙 遥感影像 人工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地理学:人口、经济与社会文化视角”专刊序言
8
作者 古恒宇 高权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推进亟需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与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确立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核心目标。面对二十届中央财经... 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推进亟需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与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确立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核心目标。面对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会议揭示的少子化、老龄化与区域人口分化的新趋势,在人口连续3年负增长、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转型关口,通过“人才红利”的深度开发实现发展动能转化成为关键任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突破2.18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 000万人,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知识型劳动力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人口普查 社会文化视角 全球竞争力 人才地理学 动能转化 少子化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模拟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黎夏 叶嘉安 刘小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4,共6页
提出了地理模拟系统(Geographicalsimula-tionsystems)的概念,认为它可以弥补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模型功能方面的不足,可以有效地模拟、预测、优化和分析复杂的资源环境系统。利用地理模拟系统技术,包括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可以对复杂... 提出了地理模拟系统(Geographicalsimula-tionsystems)的概念,认为它可以弥补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模型功能方面的不足,可以有效地模拟、预测、优化和分析复杂的资源环境系统。利用地理模拟系统技术,包括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可以对复杂的城市系统进行模拟及调控实验,为城市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拟系统 元胞自动机 多智能体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代人”时代的新型智能产业空间需求与规划响应——以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成 陈赛男 +2 位作者 邱可盈 沈静 朱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1,共8页
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先进制造业地区加速以“机器代人”为表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由此引发诸多产业空间新现象的出现。捕捉“机器代人”背景下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机器代人”将从新业态推动空间功能多元化、... 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先进制造业地区加速以“机器代人”为表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由此引发诸多产业空间新现象的出现。捕捉“机器代人”背景下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机器代人”将从新业态推动空间功能多元化、新劳动力结构促进环境提升、新设施引发智能载体的出现、新生产组织改变用地构成等方面驱动产业空间变革。基于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从产业结构升级、智造载体供给、智慧物流引进和宜业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机器代人”时期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我国未来产业空间的有序布局与规划建设提供前瞻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代人 生产变革 产业空间 规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趋势——旅游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旅游学院院长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九霞 王学基 黄秀波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旅游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当代旅游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正逐步从应用学科到理论与应用并重;从新兴领域到与传统学科整合。旅游研究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当代旅游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正逐步从应用学科到理论与应用并重;从新兴领域到与传统学科整合。旅游研究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江门市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研究 旅游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旅游科学 中国 论坛会 综述 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智 陈逸敏 刘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0-63,共4页
人工智能(AI)开启了智能时代新篇章,对地理信息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以往教学痛点,探索面向AI时代国际前沿与最新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本文提出了以“大思政”引领的“三全育人”为核心、以“课赛融通”为依托... 人工智能(AI)开启了智能时代新篇章,对地理信息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以往教学痛点,探索面向AI时代国际前沿与最新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本文提出了以“大思政”引领的“三全育人”为核心、以“课赛融通”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结合问题导向和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兼顾“知识-创新-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地理信息科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保继刚 翁时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地理学的融合发展,使得地理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在远离地理学主干的细枝末节上越走越远,逐渐淡忘了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时所倚赖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加强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地理学应走融合发展道路。应加强地理学综合教育,尽快建立中国地理学的引领性问题体系,围绕问题体系,指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走向融合的具体路径,并发挥“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评选活动的引导作用,借此传播地理学融合发展的方式、机制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乡融合的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研究进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忍 林元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面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演化与空间重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亟需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发现:1)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研究的主... 面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演化与空间重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亟需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发现:1)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都市农业发展转型评价及类型划分、都市农业多功能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空间组织与生产组织方式、都市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及竞租机制、都市农业发展问题及其多维效应等5个方面。2)都市农业地域系统与城乡地域系统间的要素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内在作用逻辑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石。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化和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有待深入探索,亟待强化基于地域系统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土地竞租、土地权属和相关利益主体等研究。3)聚焦于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变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亟待开展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其一,基于城乡连续体的视角,厘清都市农业系统地域功能演化的内源性和外部性驱动力间的交互联动和耦合作用机制;其二,揭示都市农业地域系统空间重组的核心机理,以及利益主体的作用关系与土地竞租的内在逻辑;其三,探索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功能转型 城乡融合 生态环境效应 农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导向下的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开发理念与规划管控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成 谭景柏 +2 位作者 沈静 张俊 何卓书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以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在分析纬壹科技城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纬壹科技城创新导向下的开发理念和规划管控经验,研究发现: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在多年的运营建设中建立了“跨部门、综合性”的园区开发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引... 以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在分析纬壹科技城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纬壹科技城创新导向下的开发理念和规划管控经验,研究发现: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在多年的运营建设中建立了“跨部门、综合性”的园区开发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的公私合营开发模式,构建了“规模共享、以租代售”的低成本园区网络。从园区开发管理主体、产业规划设计引导、微观创新空间营造3个层面对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转型升级与新时期规划管控提出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开发理念 规划管控 纬壹科技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规划 增强韧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翟国方 黄弘 +6 位作者 冷红 罗翔 马东辉 魏杰 谢映霞 修春亮 周素红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6,共8页
开场致辞当前国内外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时也会很多。例如,2021年7月郑州发生的“7·20”洪涝灾害,造成河南省16市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2021年美国东海岸发生的“艾达... 开场致辞当前国内外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时也会很多。例如,2021年7月郑州发生的“7·20”洪涝灾害,造成河南省16市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2021年美国东海岸发生的“艾达”飓风也造成近百人死亡。但是,如果发生同等规模的灾害(hazard),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海岸 洪涝灾害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绿化地理场景的动态符号设计与多尺度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乐宜 赵小阳 +1 位作者 吴凯华 孙颖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4,共7页
作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绿化采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测绘手段,为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基于人对空间图形的认知规律和地图的空间表达能力,使用地图符号对科学绿化核心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可提高大众对城市绿... 作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绿化采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测绘手段,为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基于人对空间图形的认知规律和地图的空间表达能力,使用地图符号对科学绿化核心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可提高大众对城市绿化的整体认知,使科学绿化理念深入人心。地图符号表达在科学绿化领域中的研究较少,传统方法在具体设计中多以模拟示意为主,难以传达专题特性。本文基于地图学新概念“地理场景”,以动态地图符号设计方法为指导,构建多尺度科学绿化动态场景:依据省级大尺度、区域级中尺度、地块级小尺度的场景特征,通过多符号设计参量组合,基于各尺度动态特性实现绿化要素动态符号设计;为使受众有更优的阅读体验,遵循信息详细程度与视点观察距离呈反比规律,构建连续多比例尺场景实现自适应切换,从而为科学绿化场景表达提供支持,辅助绿化管理部门分析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绿化 地理场景 动态符号 符号设计 多尺度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水文科学与近40年中国地理范畴水文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灿 焱木 叶锦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11,共7页
介绍世界的和我国地理范畴的水文科学研究概况.前者分别介绍:①水文科学体系的形成由水文学(基础理论)工程水文学和水资源(应用学科)3门学科组成.②世界水文科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国际水文10年和水文计划4个阶段的主要... 介绍世界的和我国地理范畴的水文科学研究概况.前者分别介绍:①水文科学体系的形成由水文学(基础理论)工程水文学和水资源(应用学科)3门学科组成.②世界水文科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国际水文10年和水文计划4个阶段的主要研究计划,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研究情况.后者介绍:①我国3个全国性水文学学术组织.②40多年来我国地理范畴水文研究内容:地理环境对水文和水资源效应,水文地理和区域水文,全国及各省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活动地理环境对居民瞬时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玲玲 周素红 +2 位作者 关美宝 柴彦威 齐兰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地理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地理学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尽管地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幸福感如何表现为一种短暂的情感经历并与日常活动时空地理背景相联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EMA)获取实时的幸福感,... 地理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地理学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尽管地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幸福感如何表现为一种短暂的情感经历并与日常活动时空地理背景相联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EMA)获取实时的幸福感,通过GPS和移动传感器收集活动地的即时环境数据,来探索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瞬时幸福感体验受到活动地点即时环境的影响,适宜的温度、POI密度可以促进幸福感,而噪音、PM_(2.5)、人口密度、POI类型和交叉路口不利于幸福感。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的关系也受到时间和空间要素的调节,相比工作日,休息日的活动地即时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而活动的离家距离会削弱建成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证实了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相关,并受到时空行为特征的调节,为指导中国城市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幸福感 地理环境 日常活动 EMA 移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绿地现状调查与规划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芝元 蒋华平 +1 位作者 李贞 王永喜 《风景园林》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本文结合中山市城市绿地规划实例,从生态的角度探索研究解决城市绿地问题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规划对策,为建设生态城市提出解决问题、保护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 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