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静荣 王中正 +3 位作者 王亚 邱晓林 张珂 李景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8,共10页
为了解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全面认识碳酸泉形成过程,为碳酸泉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河源断裂带地区采集了5组碳酸泉样品及18组非碳酸泉样品,开展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及δD、δ^(18)O、^(14)C、δ^(13)C和~3He/~4He多... 为了解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全面认识碳酸泉形成过程,为碳酸泉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河源断裂带地区采集了5组碳酸泉样品及18组非碳酸泉样品,开展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及δD、δ^(18)O、^(14)C、δ^(13)C和~3He/~4He多种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酸泉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_3型。δD、δ^(18)O同位素分别介于-43.32‰^-41.72‰和-7.06‰^-6.55‰,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在1 000~1 300 m。通过^(14)C法测年及修正后的δ^(13)C年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碳酸泉的年龄在21~26 ka。碳酸泉点δ^(13)C的变化范围在-1‰~2‰之间,R/Ra(样品~3He/~4He与大气~3He/~4He之比)比值介于0~2.5,表明河源断裂带碳酸泉中的CO_2为幔源与变质混合成因,并以变质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碳酸泉 水化学 环境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邙山黄土古土壤S_2沉积以来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立业 张珂 +3 位作者 傅建利 梁浩 李肖杨 李忠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3,共10页
地处黄河三门峡段下游冲积平原附近的邙山黄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厚度近100 m,远大于洛川、渭南等典型黄土剖面的同期堆积。前人从沉积速率、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测邙山黄土堆积可能源于三门峡段下游的冲积物,但尚无微量和稀土元... 地处黄河三门峡段下游冲积平原附近的邙山黄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厚度近100 m,远大于洛川、渭南等典型黄土剖面的同期堆积。前人从沉积速率、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测邙山黄土堆积可能源于三门峡段下游的冲积物,但尚无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对黄土中古土壤S_2沉积以来的邙山黄土及三门峡地区黄土进行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并与黄土高原、淮南等地区典型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黄土高原等典型黄土相比,邙山黄土明显富Zr、Hf贫Th、Cs,在Zr/Hf、Nb/Th、Y/Th、La/Th等元素比值上差异显著;La-Th-Sc和Th-Sc-Zr/10三角图解也显示,邙山黄土与黄土高原等典型黄土的投影区域明显不同。在稀土元素特征上,邙山黄土在ΣREE及表征REE内部分馏程度的LREE/HREE、La/Eu上与黄土高原等典型黄土存在明显不同,10*Hf-Ce-Yb和La-Zr/10-Ce三角图解中的投影区域也与其他典型黄土有显著区别。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邙山黄土与黄土高原等典型黄土的物源可能并不完全一致,邙山黄土可能相当一部分源于近源冲积物。邙山附近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可能是S2以来邙山黄土巨厚堆积的重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邙山黄土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伶仃洋ZK19孔全新统有机物δ13C和C/N值特征及东亚季风演变记录 被引量:6
3
作者 陶慧 王建华 +2 位作者 陈慧娴 瓦西拉里 吴加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了深入探讨珠江河口区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区ZK19孔全新统开展年代学、有机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多指标的研究。年代测试结果分析显示:钻孔早、晚全新世沉积完整,缺失高海平面期的中全新世沉积,研究认为该地层缺失... 为了深入探讨珠江河口区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区ZK19孔全新统开展年代学、有机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多指标的研究。年代测试结果分析显示:钻孔早、晚全新世沉积完整,缺失高海平面期的中全新世沉积,研究认为该地层缺失是因水下侵蚀导致。钻孔δ^13C和C/N值分析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沉积物中偏负的δ^13C值和逐渐增大的C/N值,指示早全新世东亚强夏季风不断增强,不断增强的降水使钻孔区含较多的陆源有机质;而晚全新世逐渐偏正的δ^13C值和变小的C/N值表明,东亚夏季风不断减弱,降水量逐渐减小,陆源有机质输入逐渐减少,但这些指标在1.5calkaBP开始受人类活动影响,近500年来影响较显著。早、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趋势主要与岁差相关的北半球日照量相关,而在东亚夏季风整体变化趋势下,还存在千年-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周期,与太阳活动强度和周期的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洋 全新世 Δ^13C C/N 东亚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三维地电场有限元方程的网格分析
4
作者 王威 李景富 刘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优化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三维地电场有限元方程的效率,通过系统的网格分析,提出在常规六面体网格基础上二次剖分得到四面体网格的方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均匀网格,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法(ICCG)和超松弛预条件共轭梯度法(SO... 为了优化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三维地电场有限元方程的效率,通过系统的网格分析,提出在常规六面体网格基础上二次剖分得到四面体网格的方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均匀网格,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法(ICCG)和超松弛预条件共轭梯度法(SORCG)均可成功求解;对于非均匀网格,六面体剖分会导致ICCG的预条件因子不符合条件而求解失败,但采用新的四面体剖分ICCG不仅成功求解而且相对六面体网格可以节省约50%的内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分析 预条件共轭梯度 有限元 三维地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