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对中国外汇市场的风险溢出研究
1
作者 黄佳耿 张年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8,共16页
突发事件冲击会强化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进而通过汇率渠道向全球进行风险溢出传导。构建时变溢出指数识别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对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原油市场主导了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和变化,而外汇市场主要... 突发事件冲击会强化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进而通过汇率渠道向全球进行风险溢出传导。构建时变溢出指数识别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对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原油市场主导了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和变化,而外汇市场主要充当风险接收方角色。在时间维度上,流行病传染、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冲击会强化原油市场对汇率市场的风险传导;在空间维度上,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是风险输出方,而上海原油期货(INE)和人民币外汇市场是风险输入方。在作用机理方面,突发事件冲击会加剧投资者非理性,这会增强原油期货市场波动进而对中国外汇市场产生风险溢出;此外,市场微观结构差异是导致风险溢出产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其中市场成熟度提高会增加原油期货市场的汇率市场风险传导,而市场深度提升则会抑制总市场风险向汇率市场输出。现阶段,INE原油期货上市并未能够显著降低境外原油期货市场对中国外汇市场的风险溢出传导,仍需要提升其市场深度和成熟度,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风险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期货市场 中国外汇市场 突发事件冲击 风险溢出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金融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艳艳 谢家泉 王东明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90,80,共11页
利用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结合稳健性检验和分时段VAR就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利差、汇差、资产价格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而且其影响效应具有时... 利用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结合稳健性检验和分时段VAR就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利差、汇差、资产价格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而且其影响效应具有时变性;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影响程度稳步加深;利差和汇差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金融危机前汇差的影响相对较大,金融危机后利差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因此,金融监管部门短期内需在不同时期关注汇差等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而中长期则应当着眼于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降低金融风险,引导国际资本有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金融发展 金融风险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冲击、政府担保与最优宏观审慎政策——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
3
作者 殷红 张龙 叶祥松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143,共19页
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增强,宏观审慎与政府担保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构建含有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政府担保及宏观审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来探索风险冲击下的最优宏观审慎政策,以及政府担保与宏观审慎间的政策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增强,宏观审慎与政府担保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构建含有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政府担保及宏观审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来探索风险冲击下的最优宏观审慎政策,以及政府担保与宏观审慎间的政策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应同时盯住资本价格、融资溢价等多个信号源,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应盯住资本价格单一信号源.第二,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均可削弱风险冲击,其中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可直接影响企业和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调控效果更优.另外二者的混合搭配虽会产生“叠加效应”,但对经济的提振效果十分有限.第三,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也会带来资源错配和挤出效应的不利后果,兼顾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有效削弱政府担保的负面影响.最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并不会显著影响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文章顺应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方针,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冲击 宏观审慎 货币政策 政府担保 金融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极端风险传染研究
4
作者 杨科 刘鑫 田凤平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为防范和化解我国房地产业和银行业间的极端风险传染效应,以房地产指数和银行业指数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多元多分位自回归风险价值模型,并运用分位数脉冲响应函数考察市场冲击对不同市场极端风险的动态影响过程.研... 为防范和化解我国房地产业和银行业间的极端风险传染效应,以房地产指数和银行业指数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多元多分位自回归风险价值模型,并运用分位数脉冲响应函数考察市场冲击对不同市场极端风险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考察期,由于房地产业对银行业资金供给的高度依赖性,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行业具有单向的极端风险传染效应,而两者在平稳期和危机期具有显著不同的极端风险传染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风险管控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银行业 风险传染 MVMQ-CAViaR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创造视角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文献述评——兼谈中国情景下的研究展望
5
作者 李善民 周珏廷 +1 位作者 黄志宏 王彩萍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9,共23页
现有研究就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结论呈现分散化特征,亟需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推动并购重组实践的持续创新,诱发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而中国情景下... 现有研究就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结论呈现分散化特征,亟需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推动并购重组实践的持续创新,诱发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而中国情景下的并购重组新问题和新现象具有其独特性。从实践推动和理论应用两条路径梳理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研究的分析逻辑,追溯并购重组经典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归纳主并方特征、标的方特征、交易特征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对并购重组价值创造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并购重组“价值创造之谜”,提出未来应基于中国特色的制度、文化、经济以及利益相关者维度构建中国情景下的并购重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价值创造 影响因素 中国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晨明 屈奕帆 +1 位作者 郭晓凌 陈增祥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55,共20页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扩张,多样化的人工智能(AI)服务应运而生。然而,关于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将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引入AI服务营销领域,旨在探讨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和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扩张,多样化的人工智能(AI)服务应运而生。然而,关于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将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引入AI服务营销领域,旨在探讨AI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和作用边界。研究从三方面展开:第一,依据道德双元性理论,系统区分了AI服务对消费者倡导性道德行为和禁止性道德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第二,基于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从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揭示了AI服务影响道德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内在机制。第三,从AI本身、消费者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研究了AI服务影响双元道德行为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福祉,并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制定针对性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服务 道德行为 双刃剑 道德双元性 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关联、风险溢出与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36
7
作者 周天芸 杨子晖 余洁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49,共7页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解析金融机构关联性与风险传染之间的机制,运用非对称Co 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证券、银行、保险等机构的风险溢出水平,实证研究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具有非...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解析金融机构关联性与风险传染之间的机制,运用非对称Co 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证券、银行、保险等机构的风险溢出水平,实证研究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的特征,负向冲击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要比遭受正向冲击时大,银行机构的风险贡献程度比其他机构小,证券部门的风险贡献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风险溢出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出口韧性塑造:挑战、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新飞 郭瑞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0,229,230,共15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出口韧性是维系国际循环稳定与深化开放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革命与绿色能源转型叠加贸易摩擦与新冠疫情冲击,推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传统经济发展路径与国际竞争格局正在改写。中国出口贸易遭遇短期波动与...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出口韧性是维系国际循环稳定与深化开放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革命与绿色能源转型叠加贸易摩擦与新冠疫情冲击,推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传统经济发展路径与国际竞争格局正在改写。中国出口贸易遭遇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抑制,地缘政治风险放大出口布局不确定性,产业链“长鞭效应”与传统优势产业外迁形成产业结构双重压力,新兴业态发展亦存在诸多挑战。为了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新特征,中国需内优外拓,把握出口韧性新导向:从内部看,应强化要素协同与精准供需对接,依托平台赋能重塑竞争优势;从外部看,应挖掘本土市场潜力,深化互惠关系,抢占新兴产业市场先机,实现多元布局。为构筑中国出口贸易韧性体系,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新常态,应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国内循环规模效率;依托外贸协定,提升国际循环治理参与能力和水平;布局新兴产业,拓展有效市场增长空间;构建跨境平台,彰显有为政府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重构 出口韧性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建设与广东科技金融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麦均洪 金江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34,共9页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推动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广东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推动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广东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背景深入审视了自贸区建设对广东科技金融发展带来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思路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科技金融 发展体系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竞争力、信贷过度扩张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汪玲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71,共14页
传统的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未能区分金融发展水平的真实提高与过度金融化。因此,本文分别使用金融竞争力指标以及信贷过度扩张指标度量该差异,并且在116个经济体2006年~2015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竞争... 传统的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未能区分金融发展水平的真实提高与过度金融化。因此,本文分别使用金融竞争力指标以及信贷过度扩张指标度量该差异,并且在116个经济体2006年~2015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竞争力、信贷过度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且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时影响更大;信贷过度扩张会显著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时具有较大影响.该结论在次贷危机后子样本、发展中经济体子样本、不同金融竞争力子指标、不同信贷过度扩张虚拟变量设定以及系统GMM估计下均保持成立.因此,改善中国当前金融竞争力不足与信贷过度扩张共存的问题,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竞争力 信贷过度扩张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基于TVP-FAVAR和TVP-VAR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科 郭亚飞 田凤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84,共15页
本文基于8个维度的48个基础经济金融变量,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指标,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全球16个主要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风... 本文基于8个维度的48个基础经济金融变量,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指标,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全球16个主要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风险溢出状况展开研究,并运用TVP-VAR模型从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两个层面检验EPU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机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与EPU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溢出效应,并以EPU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为主,发展中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EPU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程度更大;EPU冲击下,发达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溢出方,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风险接受者,并且这一现象随着全球EPU水平的提升而更加显著;各金融子市场和经济部门受EPU直接冲击的时间和程度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一步攀升;全球EPU对我国EPU的显著冲击更使得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风险净溢入水平也远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本研究对于应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染机制 TVP-FAVAR TVP-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基于S大学的评教数据 被引量:26
12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2,共5页
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由此大多数高校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以反映和跟踪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很多高校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化现象。本文基于S大学的课程教学评价数据,应用... 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由此大多数高校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以反映和跟踪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很多高校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化现象。本文基于S大学的课程教学评价数据,应用统计方法检验影响高校课程评教的结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学生评教异化现象的表象与原因,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价高校的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学生评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期转弱背景下双支柱调控有效性研究
13
作者 陈良源 林建浩 程纪源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共20页
在预期转弱已成为各类负向冲击加速器的背景下,研究其对双支柱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可能影响,有助于为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实证支撑。首先,本文基于新闻文本大数据和非完全信息SVAR模型准确识别预期冲击,刻画预期转弱现象。其次,本文基于平... 在预期转弱已成为各类负向冲击加速器的背景下,研究其对双支柱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可能影响,有助于为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实证支撑。首先,本文基于新闻文本大数据和非完全信息SVAR模型准确识别预期冲击,刻画预期转弱现象。其次,本文基于平滑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不同预期水平下双支柱调控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预期转弱的影响下,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明显制约,体现为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变得有限,宏观审慎政策在调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时的效力亦受到削弱。最后,本文研究结论为提升双支柱调控有效性,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提供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转弱 双支柱调控 政策有效性 文本分析 区制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至中国上下游价格的时变传导效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周恒 李静鸿 王明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102,共13页
本文采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国内总产出、货币政策变量和上下游价格数据,通过构建多个TVP-VAR-SV模型考察了1997—2017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上下游价格的时变传导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受到来自国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类价格变... 本文采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国内总产出、货币政策变量和上下游价格数据,通过构建多个TVP-VAR-SV模型考察了1997—2017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上下游价格的时变传导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受到来自国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类价格变动趋势异质性、上下游价格传导路径异质性和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构性变动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上下游价格的传导效应呈现时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上游价格传导稳定,但对下游价格传导长期下降,这解释了我国PPI和CPI走势的偏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游价格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时变传导效应 TVP-VAR-S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消费悖论”:财务稀缺心态阻碍共享消费
15
作者 刘晓敏 王雪 +2 位作者 向虹宇 陈增祥 苏凇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1294,I0007-I0010,共18页
基于资源稀缺的自我调节模型,本文探索了财务稀缺心态对共享消费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通过6项研究发现,尽管共享消费具有单次花费低、效用多样化的优势,能够为财务稀缺个体带来诸多益处,但是具有财务稀缺心态的个体更不愿意参与共享消费... 基于资源稀缺的自我调节模型,本文探索了财务稀缺心态对共享消费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通过6项研究发现,尽管共享消费具有单次花费低、效用多样化的优势,能够为财务稀缺个体带来诸多益处,但是具有财务稀缺心态的个体更不愿意参与共享消费,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共享消费悖论”。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稀缺心态主要激活控制恢复路径,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所有权需求,从而阻碍共享消费。本文还发现“强调产品归属性”可以消除财务稀缺心态对共享消费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共享产品的价格优势凸显或个体作为共享物品的提供者时,这种负面影响也会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稀缺 共享消费 资源稀缺的自我调节模型 心理所有权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欧洲债务危机的传染与蔓延——基于金融一体化的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天芸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欧元区作为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典型,其对本次欧洲债务危机传染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金融一体化会否促进欧洲债务危机在欧盟内部的传染,金融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是否会遭受更严重的危机,本... 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欧元区作为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典型,其对本次欧洲债务危机传染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金融一体化会否促进欧洲债务危机在欧盟内部的传染,金融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是否会遭受更严重的危机,本文试图运用事实和数据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上论述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分析金融一体化促进金融危机传染的途径,并运用欧盟27国数据与MIM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金融一体化程度与其危机的严重程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债务危机 金融危机传染 金融一体化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与双边对外直接投资头寸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邱婉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本文通过合并CDIS、UNCTAD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构建了2009—2014年83个投资母国在126个东道国投资的双边FDI头寸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框架论证了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因素对双边FDI的影响。实证结果显... 本文通过合并CDIS、UNCTAD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构建了2009—2014年83个投资母国在126个东道国投资的双边FDI头寸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框架论证了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因素对双边FDI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投资母国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程度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FDI资产头寸,而投资东道国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度的发展则可以显著提高FDI负债头寸;其中,金融竞争力的影响显著存在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中,而金融开放度的影响则主要集中于集约边际。上述结论在金融竞争力子指标检验、FDI项下管制指标检验、分位数回归以及内生性问题处理等一系列的稳健性分析中均保持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FDI 金融竞争力 金融开放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度、集中度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基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数据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性 银行竞争度 银行集中度 新兴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背景下的股市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风险溢出研究
19
作者 黄佳耿 张年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9,I0008,I0009,共18页
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陆续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一系列制度,这不仅增强了内外股市的互通互联,同时还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进而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冲击。在此,本文构建包含沪市、深市、港市和汇市的拓展投资组合模型,... 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陆续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一系列制度,这不仅增强了内外股市的互通互联,同时还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进而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冲击。在此,本文构建包含沪市、深市、港市和汇市的拓展投资组合模型,并通过时变溢出指数来识别互联互通下的内外股市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影响。研究表明,互联互通机制会增强股市风险溢出,其中人民币汇率市场是风险溢出的净接收方。从改革的影响看,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推出均在短期内增强内地股市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而2018年港股IPO改革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这也增强了港股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溢出影响。从作用机理看,互联互通下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的规模变化会直接增强内外股市对汇市的风险溢出,而地缘政治风险和股市恐慌情绪则通过信息渠道强化风险冲击。此外,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以及失业率上升等基本面利空会加剧股市波动,进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风险溢出。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股市风险溢出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互通 股市波动 人民币汇率 风险溢出 跨境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多样性与城市风险抵御能力
20
作者 李世刚 张梦悦 高涵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3,共14页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尤为关键。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产业多样性对城市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尤为关键。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产业多样性对城市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多样性能显著提高城市风险抵御能力,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多样性通过分散风险和聚集人力资本提高城市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城市不存在高增长速度与低风险之间的权衡;对于经济增长及城市风险应对,均不存在最优的产业多样性程度;反事实测算表明,如果各城市的产业多样性程度提高或降低,将会对城市生产总值增长率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的研究对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和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多样性 风险抵御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