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重三角关系抑或阵营化:国际体系演化逻辑及其前景 |
孙兴杰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18世纪英国视域中的路易十四——兼论18世纪英法关系 |
徐桑奕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亚太秩序演化、地缘框架与中美关系 |
孙兴杰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神圣罗马帝国与超越“欧洲中心论”的国际关系史编纂 |
孙兴杰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单一但分层的国际秩序的根源及其演化 |
孙兴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他者”在香港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实证比较研究 |
庞琴
蒋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7
|
体系压力、利基平台与亚太“中等强国”的战略分化——基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案例研究 |
毕颖达
滕如雨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小岛屿国家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逆向领导力”成因分析 |
李骏
宋昱洋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外国媒体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提问特征与话语策略分析 |
杨黎泽
穆璨
|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美国“印太战略”涉缅甸布局及其影响 |
张添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从流行音乐看美国大选:极化年代的“狗哨政治” |
李优
|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代际政治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转向:以菲律宾和缅甸为例 |
张添
梁倩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中柬关系:对外援助关系下的风险分析 |
陈世伦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6 |
8
|
|
14
|
国际难民的整合认同:越南归难侨多重身份研究 |
黎相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论辽与内陆亚洲的关系 |
魏志江
杨立中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安全化与互动协同理论视阈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模式创新 |
李晓凤
王艳婷
欧阳吟靖
王心达
赵金利
钟海波
彭雯昕
赖浩
蔡榛
陈佳为
郭智慧
邹华春
李骏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7
|
“区域”概念的形成与合法性问题:基于分类框架的比较 |
李优
张宇权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8
|
财政-军事国家兴起与大国兴衰逻辑的变奏 |
孙兴杰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互联互通体系与东北全面振兴的时空框架 |
孙兴杰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及其亚太“二轨外交”实践研究 |
刘奕玮
|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