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与汉语哲学的文化机制 |
秦际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笛卡尔动力因概念的三种特征——哲学史承袭与文本确认 |
唐诗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走进古典世界 传承文明精神 |
陈建洪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羞耻与民主公民性:对努斯鲍姆政治情感的批判性分析 |
花晓雅(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论妇产科领域的认知不正义 |
刘思甜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论《庄子》内外篇的划分及其影响 |
毛凤祥
邓联合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论费孝通的无为政治概念 |
陈建洪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以神道统治人道——论《老子想尔注》的政教思想 |
赵佳佳
邓联合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汉语政治哲学语境中的《当代政治哲学十论》 |
孙向晨
韩潮
陈建洪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2 |
0 |
|
10
|
审美经济现象的哲学意蕴 |
杨震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1
|
现象学与中国哲学——兼论中国现象学建构的可能性 |
蔡祥元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论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心学”翻转 |
陈建洪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做中国哲学与加减法 |
陈建洪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
蔡祥元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荀子“诗性伦理”思想研究 |
王堃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康德判断的量与量的范畴对应关系——一个发生学的破解 |
钱捷
何珊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何种先天条件?——一项拆解《既给予》中马里翁对胡塞尔之批评的尝试 |
董俊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非支配审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性概念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自由、共在与责任--法国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伦理主体 |
卢毅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剧场性:前卫还是回归?——一个基于当代艺术的分析 |
杨震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