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拼装体理论重新思考乡村旅游地演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红罡 李劼 王玉婷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1,共13页
乡村旅游地的演化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结合已有旅游与乡村实证研究,搭建拼装体理论下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分析框架,将乡村旅游地概念化为具有多重特性的旅游拼装体,组成拼装体的包括人、非人、话语和符号等要素,这些异质... 乡村旅游地的演化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结合已有旅游与乡村实证研究,搭建拼装体理论下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分析框架,将乡村旅游地概念化为具有多重特性的旅游拼装体,组成拼装体的包括人、非人、话语和符号等要素,这些异质性要素具有与其他要素形成多种外部性关系的潜力,通过领域化、去领域化等过程,呈现出根茎式演化路径的特点。拼装体理论的关系性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强调动态生成、非人类能动性和符号性等特点,为理解乡村旅游地动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非线性、偶然性、多元性、不稳定性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聚焦生成论的前沿思想,推进旅游目的地的理论建设更好地走向对现实问题的把握、阐释和干预,促进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研究,推动拼装体理论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拼装体理论 旅游目的地演化 季节性 非人类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旅游知识生产中的运用、贡献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学宏 徐红罡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二元认识不利于对旅游现象的理解和旅游知识生产。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为突破旅游知识的二元结构带来新的可能性,因而被逐渐引入旅游研究中。目前的相关研究处于早期阶段,呈现出研究主题广泛但研究深度不足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研究... 二元认识不利于对旅游现象的理解和旅游知识生产。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为突破旅游知识的二元结构带来新的可能性,因而被逐渐引入旅游研究中。目前的相关研究处于早期阶段,呈现出研究主题广泛但研究深度不足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以深化ANT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本研究首先回顾了ANT与旅游研究结合的理论基础,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ANT理论概念在现有旅游研究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ANT对于旅游知识生产的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1)基于ANT的本体论假设对于旅游研究中已有概念的再概念化;(2)基于ANT的能动性与广义对称性原则对旅游中的物与物质性的研究;(3)基于转译与秩序化对旅游目的地演化与治理的探讨;(4)基于后ANT的多重性对旅游中的多重现实的分析。最后,本研究呼吁未来研究应当将继续以ANT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引入跨学科的讨论,探讨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旅游与新质生产力等旅游中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知识生产 二元结构 ANT 理论脉络 多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要快,还是要慢?——基于AI行程分析的不同旅游节奏游客情感差异比较研究
3
作者 王楚涵 张朝枝 +1 位作者 杨羽菲 徐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旅游转型发展时期,究竟应该发展“快旅游”还是“慢旅游”的争论凸显了旅游节奏研究的必要性.该文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借助大语言模型的信息抽取能力和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对旅游节奏与游客情感进行测度,探索了不同旅游节奏的游客情感差异.... 旅游转型发展时期,究竟应该发展“快旅游”还是“慢旅游”的争论凸显了旅游节奏研究的必要性.该文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借助大语言模型的信息抽取能力和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对旅游节奏与游客情感进行测度,探索了不同旅游节奏的游客情感差异.研究发现,旅游节奏快慢对游客情感有显著影响,慢节奏旅游者的正向情感更高、负向情感更低,但快节奏旅游者在正向、负向与整体情感的多样性更高.该研究深化了对不同旅游节奏下游客情感规律的理解,并对业界关注的旅游快慢之争进行了回应,对旅游目的地产品优化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节奏 游客情感 旅游行程分析 文本挖掘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评测:文化氛围的视角与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朝枝 王楚涵 徐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1,共8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究竟如何评测文旅融合的“深度”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文化氛围概念的提出为评测文旅融合深度提供了需求端的理论可行性,但如何将该概念进一步操作化有待探索。本文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 党的二十大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究竟如何评测文旅融合的“深度”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文化氛围概念的提出为评测文旅融合深度提供了需求端的理论可行性,但如何将该概念进一步操作化有待探索。本文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文化叙事、文化身份认同等理论角度阐释了以文化氛围测量文旅融合深度的理论原理和框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文化氛围测量文旅融合的三个维度及其指标体系,即身体体验(感官体验、躯体体验、身体参与)、情感体验(情感触发、共情移入、情感延伸)、精神体验(地方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氛围 文旅融合 理论基础 测量维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在线旅游评论的语言积极性偏见研究
5
作者 刘逸 肖文杰 +2 位作者 关僖 高璇 郑子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66,共19页
以旅游评论为代表的大数据的使用在当前旅游研究中日趋重要,但是与传统数据相比,非结构化的旅游评论数据是否能够客观地、无偏差地代表旅游者想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是广大旅游研究者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文章从旅游评论清洗校正问题入手,... 以旅游评论为代表的大数据的使用在当前旅游研究中日趋重要,但是与传统数据相比,非结构化的旅游评论数据是否能够客观地、无偏差地代表旅游者想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是广大旅游研究者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文章从旅游评论清洗校正问题入手,试图捕捉评论数据中语言积极性偏见存在的方式与程度,并测定语言积极性偏见系数。文章在控制目的地、时间、情感属性、评分等重要变量的基础上,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分组检验语言积极性偏见现象,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揭示评论评分对偏见系数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组估算语言积极性偏见系数。结果表明:(1)语言积极性偏见在旅游情境中普遍存在。(2)偏见系数与分位段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于低分位(正负面词汇比例小于或等于1)的评论而言,评分对偏见系数影响微弱;反之,随着分位数的提升,评分对偏见系数的影响越明显。(3)偏见系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程度较弱,其值基本稳定在[2.00,2.50]区间。文章是对语言类大数据挖掘研究的一次有效推进,为数据清洗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语言心理学中语言情感表达偏差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大数据 乐观主义倾向 语言积极性偏见 旅游在线评论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红色旅游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
6
作者 李圆佳 韩秋晨 +1 位作者 胡静 尹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为实现区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综合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和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丰裕度差距明显,呈“单核集聚,次核逐级递减”的空间特征;(2)区域... 为实现区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综合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和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丰裕度差距明显,呈“单核集聚,次核逐级递减”的空间特征;(2)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发展不均匀,呈“单一中心,整体较低”的格局,旅游走廊尚未形成,缺乏旅游经济发展主轴;(3)区域整体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存在微弱空间错位现象,多数市(区/县)红色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低质量发展;(4)通过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引领,找准区域红色旅游合作发展的定位,构建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支撑区、重点发展区、融合发展区的三大错位发展分区,打造红色主题鲜明、经济融合发展的“双核三区”区域红色旅游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红色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空间错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广义路径
7
作者 李师娜 刘贤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共4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强调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本文将从产业发展以及防范返贫风险和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强调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本文将从产业发展以及防范返贫风险和生计角度讨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广义路径,具体将从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生计的双重路径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中央一号文件 产业发展水平 就业帮扶 全面振兴 规模性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