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主义与“联俄与仇俄”之争——五卅运动中北方知识界对俄态度之解析(下) 被引量:9
1
作者 敖光旭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苏俄对五卅运动之态度及运动所昭示之大变局,直接导致"联俄与仇俄"之争。国内局势之无序及反帝爱国运动之勃兴,促成醒狮派异军突起,国家主义亦大行其道,并成为论争中之最强音和主旋律。研究系、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右翼知识... 苏俄对五卅运动之态度及运动所昭示之大变局,直接导致"联俄与仇俄"之争。国内局势之无序及反帝爱国运动之勃兴,促成醒狮派异军突起,国家主义亦大行其道,并成为论争中之最强音和主旋律。研究系、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右翼知识分子,以及相当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国粹主义者,在对俄问题上与醒狮派逐渐合流。包括亲俄派在内的所有论者,均承认苏俄推行世界革命有其自利之目的,绝大部分认为它有帝国主义之可能。此点又成为否定世界主义,提倡国家主义之现实依据。除醒狮派以极右、无政府主义派以极左之面目指苏俄为中国之敌外,一般知识界在列强与苏俄之两相比较中,仍以苏俄"比较的是我们的朋友"。绝大部分反对对俄采用"亲善主义",而赞同施用"外交政策"。称北方知识界整体转向"仇俄",并不符合实际。从五四时期之"友俄"、"亲俄"狂飙,到五卅时期反思并否定"亲善主义"以及"联某国"之思维,一般知识界对俄态度之所以发生巨变,多缘于其对莫斯科内政外交(尤其是对华外交)之观感,以及对中国向何处去之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知识界 “联俄与仇俄”之争 国家主义 五卅运动 “亲善”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广东的社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绪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81,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明清广东社学的发展概况、明清广东社学在建制规模、经费学田、教学内容、社师遴选等方面的特点 。
关键词 广东 社学 发展状况 明朝 清朝 办学经费 教师 教学内容 办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关洋员包腊与晚清中国外交 被引量:4
3
作者 潘一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128,160,共8页
海关介入晚清中国对外关系在世界外交史上实属独特现象。除了总税务司大搞"业余外交"外,海关其他中高层洋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外交。英国人包腊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近代海关任职的洋员,深受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重用,187... 海关介入晚清中国对外关系在世界外交史上实属独特现象。除了总税务司大搞"业余外交"外,海关其他中高层洋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外交。英国人包腊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近代海关任职的洋员,深受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重用,1872年出任粤海关税务司。在赫德的安排和指导下,他参与了两次重要的中国外交活动——1866年斌椿使团出访欧洲和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展。包腊参与中国外交的动机和目的对中国是友好的,在参与过程中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最终达到了促进中西相互了解、改善关系的效果,由此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下海关介入晚清中国对外关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腊 海关洋员 赫德 晚清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复的“三民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家有 赵立彬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严复 辛亥革命 国民程度 新民德 开民智 复集 维新运动 救国方案 鼓民力 维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文化论战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立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8-103,共6页
继1934、1935年文化论战后的抗战时期的文化论战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思想界的一些特征 ,对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文化论战 中西文化 陈序经 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科举的场次与选才 被引量:2
6
作者 安东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5,共11页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有识之士呼吁扭转科举考试专重首场的习气,以二三场求取真才实学:一是要重视第二场的五经文,选拔通经致用的人才;二是变通第三场的策问,容纳刑名、时务等实用性的学问;三是整饬首场的四书文,剔除固有积弊。经过潘祖荫...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有识之士呼吁扭转科举考试专重首场的习气,以二三场求取真才实学:一是要重视第二场的五经文,选拔通经致用的人才;二是变通第三场的策问,容纳刑名、时务等实用性的学问;三是整饬首场的四书文,剔除固有积弊。经过潘祖荫、张之洞等考官的积极实践,科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新风气,甚至在乡试第三场的策问中考试天文算学。甲午战后,张之洞等官员又总结科场衡文的弊端,提出调整三场文体格局和分场去取的新方案。科举新制变更了文体格局,却摒弃了分场去取的程序,背离了新方案的本意。这或许也是张之洞最终转向停罢科举的另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文体 二三场 张之洞 分场去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孝全索赔事件及其影响
7
作者 吴义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2-69,共8页
18 4 7年 5月 ,罗孝全在广州的住所和教堂失窃。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治安事件 ,但在处理时却升格为关乎条约权利的交涉 ,因为其所失财物的索赔对象不是偷盗者而是中国政府。罗孝全的索赔要求经过长达 1 1年的争论 ,经过几任美国公使的努力... 18 4 7年 5月 ,罗孝全在广州的住所和教堂失窃。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治安事件 ,但在处理时却升格为关乎条约权利的交涉 ,因为其所失财物的索赔对象不是偷盗者而是中国政府。罗孝全的索赔要求经过长达 1 1年的争论 ,经过几任美国公使的努力后 ,最终由新的不平等条约予以满足。这是近代传教士与西方列强政治势力相互利用、攫取侵华权益的典型事例。本文对这一国内学界未见讨论的事件的发生、交涉过程及其影响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孝全 清朝 索赔要求 中美交涉 历史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