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活性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段连宁 陈纯 +6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魏菁 包蓉 李艳 韩红星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5-632,共8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和脐血移植 (UCBT)后该KIR分子变化和HLA Cw相合或错配与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是PBSCT或是UCBT ,移植后CD3+CD15 8a+和CD3+CD15 8b+T细胞均增高并以CD8+CD15 8b+细胞升高为主。发生急性与慢性GVHD组CD3+CD15 8b+细胞均呈不同程度升高 ,在急性GVHD病例中升高最明显。急性GVHD期 (即移植早期 )KIR表达增高 ,慢性GVHD阶段 (即移植后期 )KIR呈减低趋势。CD94主要表达于CD3+CD8+T细胞 ,在UCBT或PBSCT后CD94在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均明显增高。 5例HLA Cw相合者无 1例发生重症GVHD ;2例HLA Cw不相合病例 ,有 1例发生急重症GVHD ,并死于间质性肺炎 (IP) ,另 1例为AML(M5) ,完全植入 ,无重度GVHD发生 ,但于 5 3天后复发。 4例相关相合移植中 2例无急性GVHD ,而无关相合者 4例均发生不同程度GVHD。结论 :GVHD的发生与KIR表达有一定关系。CD15 8b分子可能是移植后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调控分子。从T细胞表达KIR来理解GVHD发生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对T细胞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纯 黄绍良 +3 位作者 段连宁 李浩威 温冠媚 魏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4-53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抗CD4 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 0 CD4 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供鼠 (C5 7BL 6 H 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受... 目的 :探讨应用抗CD4 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 0 CD4 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供鼠 (C5 7BL 6 H 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受鼠 (BALB CH 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设单抗组 (加抗CD4 0L单抗 )和对照组 (不加单抗 ) ,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 7天 ,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 ,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 γ、IL 2、IL 4、IL 10等的水平 ,第 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 T和CD8+ T细胞上CD2 5、CD6 9、CD4 0L和CD4 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 ,第 1、3、5天采用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 ,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 + T和CD8+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单抗组中CD4 + CD2 5 + T、CD4 + CD6 9+ T、CD8+ CD2 5 + T、CD4 + CD4 0L+ T和CD8+ CD6 9+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CD8+ CD4 0L+ T和CD4 + CD4 5RA +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 4和IL 10几乎无法测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CD40L T细胞表型 细胞因子 分泌作用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陆丽 郑振声 +3 位作者 伍贵富 吴伟康 张苗青 谢焕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冠心病患者 体外反搏治疗 angiotensin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 ANGⅡ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血流动力学 指脉波 循环血液 治疗前后 CP治疗 心肌梗死 同时监测 质量浓度 上升趋势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2基因转染对肝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超 郭爱林 +3 位作者 吴伟康 罗红鹤 钟佛添 张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89-2193,共5页
目的:研究PRL-2基因增强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PRL-2基因表达质粒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转染肝细胞分泌MMPs酶谱变化,W estern b lotting及RT-PCR... 目的:研究PRL-2基因增强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PRL-2基因表达质粒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转染肝细胞分泌MMPs酶谱变化,W estern b lotting及RT-PCR检测转染肝细胞MMP-2、MMP-9、TIMP-1和TIMP-2的变化。以PRL-2磷酸酯酶特异性抑制剂处理转染细胞,观察抑制PRL-2活性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8周G418筛选及RT-PCR和W estern b lotting鉴定,获得稳定表达PRL-2的细胞亚系PRL-2-CL1。转染后的CL1细胞分泌MMP-9、活性型MMP-9和MMP-2,均显著高于转染前CL1细胞的MMPs分泌(P<0.01);使用特异性抑制剂后,MMP-9、活性型MMP-9和MMP-2活性显著降低(P<0.01)。W estern b lotting及RT-PCR检测显示PRL-2-CL1细胞MMP2、MMP9蛋白及mRNA含量均较转染前显著升高(P<0.05),TIMP-2则显著降低(P<0.05);使用抑制剂后,可以逆转上述变化。结论:PRL-2在永生化肝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PRL-2基因增强肝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与其提高细胞MMP2、MMP9表达,降低TI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转染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血间质干细胞分离培养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美玲 胡燕芬 +4 位作者 温冠媚 雷俊霞 李浩威 陈汝光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43-1744,共2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胎盘血间质干细胞(hMSC),为hMSC探寻新来源。方法采用羟乙基淀粉(HES)方法分离、富集胎盘血有核细胞;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纯化、扩增hMS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和吲哚美辛定向诱导hMSC样... 目的分离培养人胎盘血间质干细胞(hMSC),为hMSC探寻新来源。方法采用羟乙基淀粉(HES)方法分离、富集胎盘血有核细胞;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纯化、扩增hMS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和吲哚美辛定向诱导hMSC样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胎盘血来源有核细胞,在DMEM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出具有塑料粘附特性的梭形细胞,阳性获得率2917%(7/24),该细胞传代培养达6个月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59、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CD45、CD80、CD86表达阴性;加入脂肪细胞诱导剂,细胞在形态上向脂肪细胞转化,胞内出现脂滴、脂泡,油红O阳性。结论人胎盘血可以分离培养出hMSC,是hMSC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心肌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劲平 吴伟康 曾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心肌相关蛋白表达谱。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心室肌进行二维凝胶电泳 ,利用PDQuest7 1 1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心肌组织可得 5 12± 5 2个蛋白点 ,心肌缺血后有 10个蛋白表达发生了... 目的 :研究缺血心肌相关蛋白表达谱。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心室肌进行二维凝胶电泳 ,利用PDQuest7 1 1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心肌组织可得 5 12± 5 2个蛋白点 ,心肌缺血后有 10个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 (pI/Mr:4 . 72 /46 . 16kD ,5 .6 0 /32 . 35kD ,7 .17/5 3 .14kD ,7 .93/12. 78kD ,6 . 5 9/35 . 72kD ,8 .5 6 /12. 4 7kD ,8. 6 8/37. 4 9kD ,6 . 31/13 .19kD ,6 . 5 1/6 0. 2 9kD ,5. 86 /13. 0 7kD)。其中表达增强的有 6个蛋白 (pI/Mr:4 . 72 /46 . 16kD ,5. 6 0 /32. 35kD ,7 .17/5 3 .14kD ,6. 5 9/35. 72kD ,8 .6 8/37 .4 9kD ,6 . 5 1/6 0 . 2 9kD) ,表达降低的有 4个蛋白 (pI/Mr:7. 93/12 . 78kD ,8. 5 6 /12 . 4 7kD ,6 . 31/13. 19kD ,5 . 86 /13 .0 7kD)。结论 :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可能在心肌缺血后的保护与损伤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泳 凝胶 双向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4A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7
作者 程超 郭爱林 +3 位作者 巫国勇 吴伟康 罗红鹤 钟佛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获取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4A2(PTP4A2)基因并高效表达纯化,对于产物的体外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RT-PCR技术,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总RNA中,获得编码PTP4A2基因功能片段的DNA。测序后,通过酶切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 【目的】获取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4A2(PTP4A2)基因并高效表达纯化,对于产物的体外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RT-PCR技术,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总RNA中,获得编码PTP4A2基因功能片段的DNA。测序后,通过酶切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E.coliBL21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GST融合蛋白。对重组融合蛋白过谷胱甘肽琼脂糖柱进行纯化,western印记进行鉴定,质谱检测蛋白分子量。通过其对底物磷酸多肽的去磷酸化反应,鉴定其活性。【结果】获得编码肝癌细胞PTP4A2(全长氨基酸)的基因序列,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基因序列相一致。重组GST融合蛋白经western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45000处,有特异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柱进行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质谱检测其分子量为45470.6。底物多肽去磷酸化反应表明纯化产物具有较强活性。【结论】成功克隆人PTP4A2基因,并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高纯度GST融合蛋白,质谱检测分子量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化产物具有蛋白磷酸酯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基因克隆 表达 纯化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2基因转染对肝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8
作者 程超 郭爱林 +5 位作者 巫国勇 吴伟康 罗红鹤 钟佛添 马俊 何伟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29-2233,共5页
目的:研究PRL-2基因对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PRL-2在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蛋... 目的:研究PRL-2基因对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PRL-2在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蛋白定位,MTT法检测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细胞周期素A、D1、E以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p21WAF1及p27Kip1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21WAF1 mRNA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RL-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L-2。脂质体转染细胞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PRL-2的细胞亚系PRL-2-CL1。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证实,PRL-2-CL1细胞系PRL-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MTT法检测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p21WAF1在转染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素A、D1、E及p16、p27Kip1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PRL-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在永生化肝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PRL-2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降低p21WAF1蛋白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