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牙周炎病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倩茹 吕芳丽 +3 位作者 黄博 陈莹 刘曼 黄世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牙周炎病理中的意义。方法:将自愿接受研究的受试者分为3组:轻度慢性牙周炎组(轻度组,17例)、重度慢性牙周炎组(重度组,18例)、正常对照组(15例)。取牙龈活检组织制作连续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牙周组...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牙周炎病理中的意义。方法:将自愿接受研究的受试者分为3组:轻度慢性牙周炎组(轻度组,17例)、重度慢性牙周炎组(重度组,18例)、正常对照组(15例)。取牙龈活检组织制作连续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牙周组织的组织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状况;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牙周组织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慢性牙周炎组的牙周组织中肥大细胞显著增多(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较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均明显升高(P<0.01),牙周组织纤维化程度更加严重(P<0.05)。结论:肥大细胞的募集、脱颗粒和纤维化程度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在牙周炎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肥大细胞 脱颗粒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在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蓝田 吕芳丽 +3 位作者 李娟 陆达明 黄博 黄世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观察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牙周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68例自愿接受本研究的牙周炎患者按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分成3组:轻度牙周炎组(23例)、重度牙周炎组(2... 目的:观察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牙周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68例自愿接受本研究的牙周炎患者按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分成3组:轻度牙周炎组(23例)、重度牙周炎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取牙龈组织标本,4%中性甲醛液固定48 h以上。制作牙龈组织的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牙龈组织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各实验组牙龈组织TLR4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慢性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TLR4的表达及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2)重度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TLR4表达的数量及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5)。结论:TLR4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量随着牙周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TLR4,特别是肥大细胞TLR4可能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肥大细胞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及血清乳酸脱氢酶1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世光 王晓歌 +6 位作者 潘倩茹 黄博 吕芳丽 叶秀华 杨云珍 郭柳婷 练楚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4-9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炎的致病机制。方法:清洁级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炎的致病机制。方法:清洁级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单纯应激组:牙周不作特殊处理,给予应激刺激;(4)牙周炎+应激组:按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并予以应激刺激。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后第2、4、6和8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5只。大鼠处死前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浓度、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的炎性变化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1)单纯应激组及牙周炎+应激组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在2和4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在6和8周时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仍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高(P<0.01);(2)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水平在各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1水平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3)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牙龈及牙槽骨均无明显改变;牙周炎+应激组牙龈组织的炎症及牙槽骨破坏程度在4、6和8周时明显高于牙周炎组。结论:应激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组织氧代谢水平加重大鼠牙周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模型 动物 心理应激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IgG_1和IgG_(2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倩茹 吕芳丽 +1 位作者 宋宁 黄世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TGP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l)正常对照组;(2)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5-0丝线结扎小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牙颈部建立...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TGP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l)正常对照组;(2)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5-0丝线结扎小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牙颈部建立牙周炎模型;(3)TGP治疗组:同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TGP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第4、6、8和10周处死,每组各时点处死动物数为5只。处死动物前测量牙龈指数(GI)和牙周附着丧失(AL);制作颊舌向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清IgG1和IgG2a水平。结果:(1)GI改变:牙周炎组GI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P治疗组GI水平从第6周起较牙周炎组显著下降(P<0.05)。(2)AL改变:牙周炎组AL在各个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GP治疗组(P<0.05),TGP治疗组AL在6、8和10周时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3)组织学改变:牙周炎组牙周炎症破坏明显;TGP治疗组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且牙周组织出现明显的修复反应。(4)血清抗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下降,IgG2a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TGP治疗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IgG2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TGP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炎的Th1细胞反应及提高Th2细胞反应,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对牙周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模型 动物 抗体 白芍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甙对牙周炎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饶利佳 卢嘉健 +2 位作者 吕芳丽 李东健 黄世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黄芩甙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予以黄芩水提取物灌胃治疗。实验采用SPF级12周龄雄性KM小鼠27只,随机...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黄芩甙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予以黄芩水提取物灌胃治疗。实验采用SPF级12周龄雄性KM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ura等的方法,复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黄芩甙治疗组:复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于建模后5周开始用黄芩水提取物灌胃。各组小鼠分别在建模后第4、6、8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数为3只。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性牙周炎小鼠外周血IL-6和IL-4的水平。结果:实验性牙周炎组牙周组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炎症破坏,而黄芩甙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修复反应明显;牙周炎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黄芩甙治疗组(P<0.01);黄芩甙治疗组血清IL-6的含量在6和8周时显著低于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组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黄芩甙治疗组(P<0.01),而黄芩甙治疗组血清IL-4的含量在6和8周时显著高于牙周炎组(P<0.01)。结论: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调密切相关,表现为IL-6升高,IL-4降低;黄芩甙通过降低牙周炎IL-6的含量,增加IL-4的分泌量,纠正牙周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调状况,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类 黄芩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9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中敏 陆家海 +2 位作者 陈慧红 徐劲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7,13,共4页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序列资料 ,进行序列分析 ,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囊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 (protoscoleces) ,提取RNA和DNA ,用特异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EG95基因 ;并将其克隆...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序列资料 ,进行序列分析 ,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囊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 (protoscoleces) ,提取RNA和DNA ,用特异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EG95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以基因组为模板获得一个基因 ,长度为 12 5 3bp ,以cDNA为模板获得两个基因 ,长度分别为 112 1bp和 833bp ;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 :来自新疆羊源EG95基因序列和澳大利亚羊源EG95 2基因同源性为 98% ,有 13个碱基变异 ;从cDNA获得的EG95基因 (EG95 -like)和DNA来源的EG95相同 ,只是EG95序列的一部分 ;从cDNA获得的另一个EG95基因 (mEG95 )和澳大利亚源EG95 2同源性为 99% ,有 2个碱基不同。分析表明EG95是一个基因家族 ,可能是虫体发育到六沟蚴阶段特定表达的基因。结论 EG95是一个基因家族 ,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95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在不同程度人牙周炎组织中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娟 尹小萍 +4 位作者 蓝田 吕芳丽 黄博 陈柯 黄世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2-896,共5页
目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1,TIM-1)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分子,能影响肥大细胞的功能。TIM-1在牙周炎过程中是否在肥大细胞上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TIM-1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肥大细胞上的表达,探... 目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1,TIM-1)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分子,能影响肥大细胞的功能。TIM-1在牙周炎过程中是否在肥大细胞上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TIM-1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肥大细胞上的表达,探讨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接受研究的患者按慢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分成3组:(1)正常对照组27例;(2)轻度牙周炎组34例;(3)重度牙周炎组31例。牙龈组织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48 h以上。牙龈标本经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龈的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牙龈组织中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牙龈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与慢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趋势一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轻度慢性牙周炎组(P<0.05)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P<0.01)牙龈组织中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重度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的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数量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数量与牙周炎程度的趋势相一致,提示tryptase和TIM-1双阳性肥大细胞可能参与对慢性牙周炎发病过程的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成虫RPEF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咏莉 余新炳 +3 位作者 吴德 吴忠道 毕惠祥 陈明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成虫RNA聚合酶Ⅱ延长因子 (RPEF)基因重组质粒 ,分析其编码序列 ,并进行大肠杆菌原核重组表达和免疫鉴定。方法 根据RPEF基因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用常规PCR技术从华支睾吸虫质粒文库模板中扩增RPEF基因片段 ;...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成虫RNA聚合酶Ⅱ延长因子 (RPEF)基因重组质粒 ,分析其编码序列 ,并进行大肠杆菌原核重组表达和免疫鉴定。方法 根据RPEF基因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用常规PCR技术从华支睾吸虫质粒文库模板中扩增RPEF基因片段 ;将目的基因PCR产物和空质粒 pGEX 4T 1同时用BamHⅠ和Sal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 ,纯化回收后建立连接反应并转化大肠杆菌BL2 1。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 4T 1 RPEF双酶切、PCR、测序鉴定正确后在BL2 1中诱导表达 ,SDS 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其原核表达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出RPEF基因原核重组质粒 pGEX 4T 1 RPEF。SDS PAGE分析显示RPEF基因在大肠杆菌BL2 1系统中得以高效表达 ,其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 4 5kD ,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此RPEF融合蛋白可被山羊GST单抗所识别 ,融合蛋白具有GST免疫反应性。结论 筛选到华支睾吸虫RNA聚合酶Ⅱ延长因子 (RPEF)基因 ,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及在E .coliBL2 1系统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RPEF基因 重组质粒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CsSCCRO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蛋白纯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玉利 胡旭初 +3 位作者 徐劲 胡凤玉 谢红艳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鳞状上皮癌相关肿瘤基因(SCCRO)全长编码区序列,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功能研究做好准备。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cDNA文库中识别出与人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的同源序列及其全长编码区,将... 目的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鳞状上皮癌相关肿瘤基因(SCCRO)全长编码区序列,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功能研究做好准备。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cDNA文库中识别出与人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的同源序列及其全长编码区,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结果华支睾吸虫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长度为1 218bp,其全长编码序列长度为780bp,编码259个氨基酸,1-22位为分泌信号肽,在羧基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区域。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的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达总蛋白的39%,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8%。结论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的PET-30a(+)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以稳定高效地表达可溶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鳞状上皮癌相关肿瘤基因(SCCRO)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