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的MRI评价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梁少波 刘立志 +4 位作者 毛燕萍 唐玲珑 林爱华 刘孟忠 马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1-365,共5页
目的:应用MRI评价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共924例。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结果:MRI三叉神经侵犯为315例(34.1%)。MRI三叉神经侵犯而无三叉神经麻痹的... 目的:应用MRI评价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共924例。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结果:MRI三叉神经侵犯为315例(34.1%)。MRI三叉神经侵犯而无三叉神经麻痹的患者占MRI三叉神经侵犯总病例数的85.4%。在88条发生麻痹的三叉神经分支中,79条(89.8%)发现MRI显示相应的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受侵。T3患者MRI三叉神经侵犯阳性组较MRI三叉神经侵犯阴性组的3年总生存率(OS)明显降低(80.0%:88.1%,P=0.016),经N分期调整后,两组3年OS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鼻咽癌T3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子分别为MRI三叉颅神经侵犯(P=0.035)及N分期(P=0.000)。MRI三叉神经侵犯阳性的患者中,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侵犯组与三叉神经颅外或颅底段侵犯组3年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S)及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无差别(P=0.672,P=0.993,P=0.672),三叉神经麻痹组较无三叉神经麻痹组3年OS、FDMS及LRFS亦无差别(P=0.707,P=0.283,P=0.542)。结论:鼻咽癌MRI三叉神经侵犯发生率较高。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侵犯是导致三叉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MRI对显示三叉神经侵犯的定位更精确,并可应用于判断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RI 三叉神经侵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