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便携式电化学测量装置研制
1
作者 马英明 包宇 +1 位作者 刘振邦 牛利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1-1958,共8页
该文研制了一种微型多通道便携电化学测量装置,可实现人体汗液中多组分物质含量的实时在线检测,该装置具有多通道、低成本、便携等优点,能够同时进行两通道电流时间曲线及三通道开路电位时间曲线测试,文中详细阐述了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微... 该文研制了一种微型多通道便携电化学测量装置,可实现人体汗液中多组分物质含量的实时在线检测,该装置具有多通道、低成本、便携等优点,能够同时进行两通道电流时间曲线及三通道开路电位时间曲线测试,文中详细阐述了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微型化电化学测量装置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该文所研究的装置通过调节电流电压转换(Current-to-Voltage Converter,I-V)电阻可得到4种不同增益,电流测量范围为10 pA~100μA,施加电位范围为±1.25 V之间,施加电位精度小于1 mV,开路电位测量范围为±1.25 V之间,电位分辨率可达0.1 mV,满足绝大多数丝网印刷电极在线检测需求。对电路的激励信号输出精度,模拟信号采样精度进行了测试验证。采用课题组成员合成的GC/rGO-MoO_(3)、rGO作为转导层制备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开路电位功能,制备葡萄糖及乳酸传感器,用于验证装置电流时间曲线测试效果。同时通过该装置对人体运动过程中汗液成分(葡萄糖、乳酸、K^(+)、Na^(+)、pH值)的含量变化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微型多通道便携电化学测量装置不仅在技术参数上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其在传感器适配性和人体汗液检测中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其在生理指标实时监测领域的巨大潜力,为后续开发更先进的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推动个性化健康管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电化学测量 汗液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诗琪 骆怡琳 +3 位作者 万建文 胡琼 韩冬雪 牛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核酸适体是一类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由于具有可人工批量合成、价格低廉、易于功能化修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异小、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分析化学、疾病... 核酸适体是一类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由于具有可人工批量合成、价格低廉、易于功能化修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异小、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分析化学、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备受关注。结合代表性案例,该文综述了核酸适体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首先简要概述了核酸适体及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特点,分类阐述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在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外泌体、循环肿瘤细胞(CTCs)以及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相关检测方法的原理、分析特性以及所应用的信号放大策略,最后对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 适体传感器 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 循环肿瘤细胞 病原微生物 信号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巯基-烯光交联3D打印有机硅弹性体研制
3
作者 吴海波 沈琪力 +7 位作者 何懋沂 庄展航 李淑娟 强娜 罗青宏 莫烨强 刘珠 方岩雄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4,共11页
光敏树脂的性能和交联机制是影响3D打印物的功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传统丙烯酸酯类光敏树脂固化过程易出现氧阻聚,难以形成均匀的交联网络。因此,本研究通过水解-共聚法制备了甲基巯基硅油、单苯巯基硅油、双苯巯基硅油和三氟巯基硅油以... 光敏树脂的性能和交联机制是影响3D打印物的功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传统丙烯酸酯类光敏树脂固化过程易出现氧阻聚,难以形成均匀的交联网络。因此,本研究通过水解-共聚法制备了甲基巯基硅油、单苯巯基硅油、双苯巯基硅油和三氟巯基硅油以及甲基巯基硅树脂、双苯巯基硅树脂和三氟巯基硅树脂。然后将不同官能团巯基硅油与硅树脂同乙烯基苯基硅树脂进行巯基-烯光聚合得到光固化有机硅弹体,并对其光固化动力学、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三氟巯基硅油和三氟巯基硅树脂的巯基物质的量比为1∶1,配方内的巯基与乙烯基物质的量比为0.8∶1,且光引发剂(TPO-L)加入量为硅油和硅树脂总质量分数的1%时,得到的3D打印弹性体具有较佳力学强度、热稳定性及较低收缩率,其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邵氏A硬度及固化收缩率分别为0.465 MPa、56.2%、28.3 HA和2.2%,且质量热损失率为5%时温度为440℃。通过此配方制备的3D打印耗材,可得到各种具有较高打印精度且轮廓清晰的实体。该方法可拓宽3D打印技术的材料选择范围,为3D打印行业提供新的光敏树脂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光敏树脂 有机硅树脂 紫外光固化 点击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某导管架平台的阴极保护延寿修复技术方案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尹鹏飞 刘福国 +6 位作者 张国庆 韩冰 张伟 杜翠薇 李向阳 李金梅 赵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南海某在役导管架平台牺牲阳极服役到期后需要延期服役15a,以在役平台的结构特征和服役环境为依据,从安装、可行性、可靠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技术延寿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延... 南海某在役导管架平台牺牲阳极服役到期后需要延期服役15a,以在役平台的结构特征和服役环境为依据,从安装、可行性、可靠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技术延寿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延寿修复技术更加经济和便捷,采用阳极电缆拉伸和阳极远地安装方式,兼具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牺牲阳极 外加电流 延寿修复 导管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1200 m深海环境Al-Zn-In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庆 张伟 +1 位作者 钱思成 于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5,共9页
目的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Al-Zn-In合金阳极在南海环境条件下的腐蚀形貌及电化学容量、电化学效率等性能参数,为深海工程装备的阴极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我国南海1200 m深海试验架上搭载阳极阴极保护测试装置及数据... 目的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Al-Zn-In合金阳极在南海环境条件下的腐蚀形貌及电化学容量、电化学效率等性能参数,为深海工程装备的阴极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我国南海1200 m深海试验架上搭载阳极阴极保护测试装置及数据采集、存储系统,采用自放电测试(Free Running Test,FRT)试验方法研究了阳极在110 d长周期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其表面腐蚀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1#—3#阳极下水后工作电位均快速活化,整个试验阶段,平均工作电位分别为-1.029、-1.033、-1.098 V(Ag/AgCl/海水);电化学效率分别为81.62%、78.02%、87.90%。仅自主设计的3#配方阳极的开路电位和电化学效率达到了UNE-EN 12496-2013阴极保护设计标准的要求。结论与模拟深海环境下的恒电流测试(Galvanostatic Test,GST)短期试验(4 d)结果相比,同一配方阳极在深海110 d长周期FRT测试条件下的电化学效率分别降低15.13%,18.87%和8.14%。长周期FRT试验更接近实际阳极服役状态,可为深海阴极保护设计参数选择提供可靠性参考。相较于1#和2#阳极,3#阳极In元素增加了1倍,使得工作电位更负,溶解区域晶粒细化,电化学效率更高。但是3#阳极表面却发现了局部未溶解区域。可见,仅通过增加In含量对于改善铝合金表面腐蚀形貌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装备 深海腐蚀 阴极保护 牺牲阳极 电化学性能 Al-Zn-In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在新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靖琳 冯小盈 +2 位作者 韦纯英 郑娟 欧阳钢锋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2-755,共14页
基于新污染物的痕量存在、广泛分布、多样化物化性质,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其高效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有新污染物检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固相微萃取技术日趋成熟,是一种集采样、萃取、富集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凭借高效、溶剂少、... 基于新污染物的痕量存在、广泛分布、多样化物化性质,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其高效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有新污染物检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固相微萃取技术日趋成熟,是一种集采样、萃取、富集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凭借高效、溶剂少、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在新污染物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果主要与涂层材料和萃取装置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了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萃取装置,为进一步推动固相微萃取的发展及其在新污染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固相微萃取 涂层材料 萃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BaZr_(0.1)Ce_(0.7)Y_(0.2)O_(3)–δ电解质烧结行为及电导率的影响
7
作者 张婧慧 陆晓彤 +2 位作者 毛海雁 田亚州 张山林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BaZr_(0.1)Ce_(0.7)Y_(0.2)O_(3)–δ(BZCY)作为质子导体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典型电解质材料之一,具有高质子电导率及高稳定性等优点。然而,BZCY电解质的烧结活性较差,通常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来实现致密化,而过高的烧结温度不利于电... BaZr_(0.1)Ce_(0.7)Y_(0.2)O_(3)–δ(BZCY)作为质子导体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典型电解质材料之一,具有高质子电导率及高稳定性等优点。然而,BZCY电解质的烧结活性较差,通常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来实现致密化,而过高的烧结温度不利于电池的制备及应用。本研究旨在降低BZCY电解质的烧结温度,通过引入NiO、Fe_(2)O_(3)、ZnO与CuO等烧结助剂,探讨了烧结助剂对BZCY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除Fe_(2)O_(3)外,其余氧化物均能有效促进BZCY烧结体的晶粒生长。其中,添加CuO对BZCY烧结过程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在BZCY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CuO(BZCY-2%CuO)后,即使烧结温度降低至1250℃,烧结体仍能保持高于98%的相对密度。此外,在600℃的加湿H_(2)气氛下,BZCY-2%CuO的电导率高达2.7×10^(–2)S·cm^(–1),且在加湿H_(2)下的电导率相较于加湿空气高出近5倍。更为关键的是,BZCY-2%CuO电解质在电池工作条件下的电子导电性可以忽略不计,保持了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导体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BaZr_(0.1)Ce_(0.7)Y_(0.2)O_(3)–δ 电解质 烧结助剂 烧结行为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时骏 张成喜 陈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2-541,共10页
近年来,利用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和择形性作为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已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催化剂可将催化活性中心原子利用率提高至理想的100%,显著改善催化性能。对分子筛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催化性能、结构... 近年来,利用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和择形性作为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已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催化剂可将催化活性中心原子利用率提高至理想的100%,显著改善催化性能。对分子筛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催化性能、结构表征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与系统性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结构特点及其对应表征方法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分子筛负载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在规模化合成和先进表征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单原子催化 热稳定性 择形性 结构特征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刻蚀法辅助制备超疏水材料及其油水分离应用
9
作者 刘海峰 刘伟鹏 +3 位作者 禹筱元 肖勇 王伟贤 曾晖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以棉织物为主要材料,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低表面能物质,采用纤维素酶刻蚀法和浸涂法制备出了超疏水棉织物。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接触角154.4°)、耐洗涤性和抗污性,以该材料作为分离膜的油水分离装置... 以棉织物为主要材料,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低表面能物质,采用纤维素酶刻蚀法和浸涂法制备出了超疏水棉织物。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接触角154.4°)、耐洗涤性和抗污性,以该材料作为分离膜的油水分离装置实现了多种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对四氯化碳-水、正十六烷-水混合液重复工作循环25次后的分离效率仍能达到95%以上。该实验方法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纤维素酶 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棉织物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for Calcium Ions and Manganese Ions Based on MXenes Quantum Dots
10
作者 HUANG Wei ZHONG Shuang-yu +3 位作者 LI Chang LIN Chun-xiao RONG Ming-cong NIU Li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9-1899,共11页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is significant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human health.In this paper,blue fluorescent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MQDs,λ_(em)=445 nm)are prepared using Ti_(3)C_(2)MXene as the precursor.Through the chelation effect of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a blue and red dual-emission fluorescent probe,MQDs-EDTA-Eu^(3+)-DPA,was constructed.Herein,dipicolinic acid(DPA)acts as an absorbing ligand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ropium ions(Eu^(3+))at 616 nm through the“antenna effect”.The blue fluorescence of MQDs serves as an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2+)can quench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Mn^(2+)can be excited to emit purple fluorescence at 380 nm after coordinating with DPA,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 serves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Based on the above two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hanges,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are established.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616)/IF_(445))exhibi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a^(2+)in the range of 35-120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98μmol/L.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380)/IF_(616))shows good linearity with Mn^(2+)in the range of 0-14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8.6 nmol/L.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2+)and Mn^(2+)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ineral water(Nongfu Spring,Ganten,and Evergrande),with recovery rates of 80.6%-117%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of 0.76%-4.6%.Additionally,by preparing MQD-based fluorescent test strips,visual detections of Ca^(2+)and Mn^(2+)are achieved.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QDs in the field of visual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ions in wat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ion manganese ion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visual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道有序排列高容量S@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白延群 王存国 +5 位作者 李雪 樊文琪 宋鹏豪 顾圆春 刘法谦 刘光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6-1312,共7页
用氨水对木材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木质素,再经过高温碳化和活化处理,得到孔道有序排列的多级孔径三维碳材料,于150℃下熔融吸附硫,得到高容量S@C复合电极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及表面吸附实验等测试结... 用氨水对木材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木质素,再经过高温碳化和活化处理,得到孔道有序排列的多级孔径三维碳材料,于150℃下熔融吸附硫,得到高容量S@C复合电极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及表面吸附实验等测试结果表明,该碳材料呈现各向异性多级孔径的三维结构,孔道与树干生长方向平行有序排列;经过KOH活化后的碳材料孔道内壁上出现较多微孔,从而具有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以S@C复合材料作正极组装了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595 mA·h/g,接近于硫电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167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木炭 碳基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In-Si牺牲阳极在模拟海水及海泥环境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晓竣 方翔 +2 位作者 梅英杰 范志宏 张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7-305,共9页
目的分析A13型Al-Zn-In-Si牺牲阳极在海水、海泥中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恒电流极化进行4 d的加速实验,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电化学腐蚀过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三维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分析腐蚀形貌及表面化... 目的分析A13型Al-Zn-In-Si牺牲阳极在海水、海泥中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恒电流极化进行4 d的加速实验,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电化学腐蚀过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三维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分析腐蚀形貌及表面化学成分,对比研究了Al-Zn-In-Si牺牲阳极在模拟海水和海泥环境下的腐蚀形貌、电化学性能。结果在模拟海水和海泥环境中,尽管Al-Zn-In-Si牺牲阳极都满足DNVGL-RP-B401的要求,但在海泥环境中,其电化学效率仅为65.97%,远低于海水环境中的89.43%。牺牲阳极在海水环境中发生均匀腐蚀,而在海泥环境中却呈现严重的不均匀腐蚀现象,表面腐蚀坑为疏松多孔蜂窝状。结论在海泥环境下,Al-Zn-In-Si牺牲阳极的腐蚀产物扩散困难,局部呈现腐蚀坑,自腐蚀速率高,导致电化学效率降低。溶解过程中,由于组织脱落,自身消耗增加,电化学容量降低,从而导致阳极在模拟海泥环境中的电化学性能低于海水环境,并揭示了阳极在模拟海水、海泥环境中的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In-Si牺牲阳极 海泥 海水 电化学容量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控释技术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旗清 陈强 +3 位作者 赖宏达 李彦之 黄敬亮 李伟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4-38,共5页
海洋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污损生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材料表面涂覆防污涂料是目前广泛采取的防护措施,以此来抑制污损生物的附着和生长。然而,防污剂“爆释”现象一直是防污研究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针... 海洋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污损生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材料表面涂覆防污涂料是目前广泛采取的防护措施,以此来抑制污损生物的附着和生长。然而,防污剂“爆释”现象一直是防污研究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针对涂层中防污剂释放速率不稳定的现象,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控释技术在海洋防污中的应用,并对海洋防污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防污剂 “爆释”现象 缓控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素馨 况逸馨 +1 位作者 郑娟 欧阳钢锋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对映异构体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毒理学和生理学性质,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色谱是分离对映异构体的主要方式之一,色谱分离的关键在于固定相的选择。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结晶... 对映异构体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毒理学和生理学性质,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色谱是分离对映异构体的主要方式之一,色谱分离的关键在于固定相的选择。有机框架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结晶多孔材料,具有结构高度有序、孔隙丰富、孔结构和尺寸可调及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对映异构体的色谱分离方面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后修饰或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一系列具有高结晶度和丰富手性识别位点的有机框架材料已经被成功研制。基于动态涂覆或原位生长等方法,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可被成功固定于气相色谱柱的内表面,从而实现多种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高分辨分离;与商用手性色谱柱相比,部分自制的手性有机框架材料色谱柱具有更优异的选择因子和分离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机框架材料在分离领域所展现出的优势,之后分别论述了手性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式、相应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性能,最后总结了手性有机框架材料在未来手性材料领域的突出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异构体分离 手性共价有机框架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气相色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刻蚀制备超疏水材料及其油水分离性能分析的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海峰 刘英菊 +3 位作者 禹筱元 肖勇 王伟贤 曾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221,共9页
该文秉持绿色环保理念,利用酶的高效性,将酶刻蚀制备超疏水材料实验引入综合实验教学。实验通过纤维素酶刻蚀织物表面,再利用HDTMS对其低表面能进行改性,得到超疏水棉织物。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对所提供的5种油水混合物... 该文秉持绿色环保理念,利用酶的高效性,将酶刻蚀制备超疏水材料实验引入综合实验教学。实验通过纤维素酶刻蚀织物表面,再利用HDTMS对其低表面能进行改性,得到超疏水棉织物。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对所提供的5种油水混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对粘度小、流动性好的油类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该综合实验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学生的科研体验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探究兴趣。实验内容涉及多种化学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超疏水性 油水分离 实验设计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动性约束的原油全产业链生产调度优化模型
16
作者 刘华林 乔跃 +4 位作者 魏志伟 包亚岭 王丽洋 李硕森 何畅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00-6710,共11页
常见的原油产业链生产调度优化模型主要针对产业链中的局部环节,并且模型通常只涉及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单一目标线性规划。本文对原油全产业链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精确描述,建立了能全面反映系统多目标生产调度的优化模型,并采用了... 常见的原油产业链生产调度优化模型主要针对产业链中的局部环节,并且模型通常只涉及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单一目标线性规划。本文对原油全产业链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精确描述,建立了能全面反映系统多目标生产调度的优化模型,并采用了ε-constraint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另外,在传统调度模型中,由于未能准确描述各周期内加工量和运输量的波动性,导致加工波动和运输波动量过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模型引入了辅助变量和约束,对波动性因素进行惩罚,从而减少各周期内加工量和运输量的波动性,使得模型求解结果更接近实际调度情况。结果表明,考虑波动性约束的原油产业链生产调度优化模型能够在满足实际调度需求的同时,使综合成本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调度 线性规划 加工波动 运输波动 ε约束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型自修复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鹏 顾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0,共6页
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层因其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环境友好性,对提高涂层的耐用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涂层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概述了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合成策略、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层因其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环境友好性,对提高涂层的耐用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涂层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概述了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合成策略、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自修复机制主要基于动态共价键和动态非共价键,不同键能和特性的动态共价键可以赋予水性聚氨酯不同程度的自修复能力,不同的动态非共价键也存在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尽管在合成工艺、成本效益和长期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本征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有望在未来的材料科学和工业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水性聚氨酯 动态共价键 动态非共价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染料废水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纳滤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青芸 黄畅 +3 位作者 李佳稳 汤强 张宏发 李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9,共7页
染料废水处理是实现染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滤膜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膜材料,因其具有渗透选择性易调节、抗污染性优良、制备简单可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分析染料废水的特点出发,重点总结了针... 染料废水处理是实现染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纳滤膜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膜材料,因其具有渗透选择性易调节、抗污染性优良、制备简单可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分析染料废水的特点出发,重点总结了针对染料废水处理的GO复合纳滤膜的设计要求、制备条件、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滤膜 染料废水 分离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正反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依梦 陈运全 +2 位作者 何畅 张冰剑 陈清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17-4823,共7页
解决化学反应动力学建模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研究有助于更深地理解反应机理,降低实验成本。本研究以一维填充床甲烷无氧芳构化(MDA)反应为案例,利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将化学反应机理方程耦合到损失函数中,以此构建动力学建模和参数反... 解决化学反应动力学建模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研究有助于更深地理解反应机理,降低实验成本。本研究以一维填充床甲烷无氧芳构化(MDA)反应为案例,利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将化学反应机理方程耦合到损失函数中,以此构建动力学建模和参数反演的求解框架。首先,通过正问题求解确定最佳神经网络超参数方案,结果表明构建的正问题模型在求解MDA反应动力学方程上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训练和外推的L2误差分别为0.19%和0.95%。在此基础上,在0、0.1%、0.3%高斯噪声下,利用标签数据反演反应速率常数,训练得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对误差均在0.5%内,体现出了反问题模型在低质量数据下进行未知动力学参数反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无氧芳构化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反应动力学模型 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氧化酶模型化合物对乙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乙酮的催化性能及机理
20
作者 刘晓辉 黄佳莹 +1 位作者 薛灿 周贤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8-2545,共8页
温和条件下实现C—H键的选择性氧化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半乳糖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循环启发,合成了模型化合物N,N'-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2,2'-二氨基联萘合铜〔CuL,L=N,N'-双(2-羟基-3... 温和条件下实现C—H键的选择性氧化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半乳糖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循环启发,合成了模型化合物N,N'-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2,2'-二氨基联萘合铜〔CuL,L=N,N'-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2,2'-二氨基联萘〕。以CuL为催化剂、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助催化剂,考察了乙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乙酮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初始O_(2)1.0 MPa、75℃、反应时间8 h),乙苯转化率可达99%,苯乙酮选择性可达99%。CuL与NHPI形成了活性中间体,通过电子转移,高效促进了NHPI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N-氧基(PINO)自由基,从而实现了乙苯C—H键的活化。由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推测,NHPI的活化可能为决速步骤(NHPI和氘代NHPI的反应速率比值约为3.4)。电子顺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烷基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氧化酶 仿生催化 乙苯 自由基 氧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