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介质中吡咯的电化学聚合反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发良 宁满霞 +1 位作者 莫金垣 戴晓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研究了扫描电位上限对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吡咯膜性能的影响 ,吡咯在水溶液中于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8V ,在聚吡咯 (Ppy)修饰电极表面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5V ,当聚合电位上限在0.80V以上时 ,Ppy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变差 ... 研究了扫描电位上限对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吡咯膜性能的影响 ,吡咯在水溶液中于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8V ,在聚吡咯 (Ppy)修饰电极表面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5V ,当聚合电位上限在0.80V以上时 ,Ppy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变差 ,同时 ,氧化电位过高将导致Ppy膜导电性能下降 ;研究了聚合介质对循环伏安法制备导电聚吡咯膜的影响 ,实时观察了吡咯 (Py)聚合过程溶液中质子含量的动态变化 ,发现Py聚合伴随有质子的掺杂 释放过程 ;结合Ppy膜的元素分析、ESR分析和IR光谱分析 ,总结出了水介质中电化学聚合高导电性聚吡咯膜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质 吡咯 电化学聚合反应 聚吡咯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类脂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荫 梁汝萍 +3 位作者 邱建丁 谭学才 邹小勇 蔡沛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详细评述了双层类脂膜(BLM)免疫传感器在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双层类脂膜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 生物膜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酸性岩类风化壳稀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及矿体贫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炳辉 毋福海 +3 位作者 黄丽玫 王智美 徐文烈 陈敬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05-808,共4页
本文简述了华南酸性岩类风化壳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研究了几种氨基酸对稀土元素从花岗岩中溶出和在花岗岩风化壳中迁移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多数氨基酸可以促使稀土元素从花岗岩中溶出和在风化壳中迁移,尤以长链酸的作用较为明... 本文简述了华南酸性岩类风化壳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研究了几种氨基酸对稀土元素从花岗岩中溶出和在花岗岩风化壳中迁移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多数氨基酸可以促使稀土元素从花岗岩中溶出和在风化壳中迁移,尤以长链酸的作用较为明显。对比研究了华南停采的风化壳稀土矿的矿体表层和内部的品位变化,显示了矿体表层发生了贫化,其结果会对矿山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岩 风化壳 稀土元素 氨基酸 矿体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红 江琳才 计亮年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用电位扫描、旋转环盘电极和微分电容等方法研究了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6的介质中,观察到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波,它是可逆的二电子反应,其还原产物RFH2在电极上的吸附为弱吸附,溶出性能良好,在6<pH<... 用电位扫描、旋转环盘电极和微分电容等方法研究了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6的介质中,观察到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波,它是可逆的二电子反应,其还原产物RFH2在电极上的吸附为弱吸附,溶出性能良好,在6<pH<10的介质中,出现两个分离但仍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相应于两步单电子反应,还原所生成的RFH和RFH2发生强吸附,很难溶出.在pH>10的介质中,仍然出现两个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电化学还原 玻碳电极 吸附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椿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吕金顺 刘岚 邓芹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1,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甘肃天水产的臭椿籽挥发油进行提取 ,挥发油得率约为2.1%(w)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鉴定了43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6.3 % ;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酯、脂肪烃及甾族化合物 ,其中含...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甘肃天水产的臭椿籽挥发油进行提取 ,挥发油得率约为2.1%(w)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鉴定了43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6.3 % ;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酯、脂肪烃及甾族化合物 ,其中含量较高的有亚油酸、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籽 挥发油 化学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草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翟海云 陈缵光 +1 位作者 蔡沛祥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阐述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包括安培法、电导法、电化学发光法和联用电化学法)的研究进展 ;对各种电化学检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着重讨论了不同材料检测电极在安培检测中的应用 ;接触式电导和非接触式电导的应用... 阐述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包括安培法、电导法、电化学发光法和联用电化学法)的研究进展 ;对各种电化学检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着重讨论了不同材料检测电极在安培检测中的应用 ;接触式电导和非接触式电导的应用情况 ;展望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W_(11)O_(39)Fe(Ⅲ)(H_2O)^(5-)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 被引量:1
7
作者 华英杰 王崇太 +4 位作者 刘希龙 吴春燕 周方 毛彦超 刘晓旸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8,共6页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详细研究了SiW11O39Fe(Ⅲ)(H2O)5-(SiW11Fe)的电化学性质和对H2O2还原的间接电催化作用,并与PW11O39Fe(Ⅲ)(H2O)4-(PW11Fe)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电催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PW11Fe类似,SiW11Fe在酸...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详细研究了SiW11O39Fe(Ⅲ)(H2O)5-(SiW11Fe)的电化学性质和对H2O2还原的间接电催化作用,并与PW11O39Fe(Ⅲ)(H2O)4-(PW11Fe)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电催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PW11Fe类似,SiW11Fe在酸性水溶液中也有3对还原氧化伏安响应,分别归属于Fe(Ⅲ)/Fe(Ⅱ)电对和W-O骨架的还原氧化反应。但SiW11Fe的3对还原氧化波的峰电位与PW11Fe相比明显负移,且均受溶液pH的影响。SiW11Fe中Fe(Ⅲ)/Fe(Ⅱ)电对传递电子的可逆性比PW11Fe的差,但同样对H2O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受溶液pH的影响。随着溶液pH的增加,Fe波和W-O骨架波的还原氧化峰电位均负移,Fe波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降低甚至被完全抑制,相反,第一个W-O骨架波对H2O2的还原却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取代硅钨杂多阴离子 电催化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格式的小波变换用于处理化学信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燕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13,共5页
将提升haar小波变换应用于对不同类型含高噪声化学信号的处理 ,提出1种用于高噪声化学信号中滤除噪声的快速新方法———提升小波滤噪法 ,并使之与重叠峰分辨技术联用 ;以优选的小波分解层数对低信噪比的分析化学信号进行基于提升格式... 将提升haar小波变换应用于对不同类型含高噪声化学信号的处理 ,提出1种用于高噪声化学信号中滤除噪声的快速新方法———提升小波滤噪法 ,并使之与重叠峰分辨技术联用 ;以优选的小波分解层数对低信噪比的分析化学信号进行基于提升格式的小波变换处理 ,取得满意的结果 ;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易行 ,运算速度是传统小波变换的一半 ,对高噪声化学信号的处理结果信噪比提高几百倍 ,峰位置相对误差小于1.5 % ;应用于氨基酸体系毛细管电泳检测信号的处理 ,有效降低了实验噪声的影响 ,分辨提取了难以察觉的信号 ,结果峰形变窄 ,峰高增加 ,大大提高了峰的分辨率 ,验证和显示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化学信号处理 高噪声信号 提升小波滤噪法 重叠峰分辨技术 提升格式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膦过渡金属结构基元化合物Ni(PPh_3)_2Cl_2的电化学行为
9
作者 童叶翔 康北笙 +2 位作者 陈忠宁 苏成勇 刘冠昆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含膦过渡金属结构基元化合物Ni(PPh3)2Cl2的电化学行为童叶翔康北笙陈忠宁苏成勇刘冠昆(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结构基元,Ni(PPh3)2Cl2,三苯基膦,电化学行为分类号O641.4... 含膦过渡金属结构基元化合物Ni(PPh3)2Cl2的电化学行为童叶翔康北笙陈忠宁苏成勇刘冠昆(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结构基元,Ni(PPh3)2Cl2,三苯基膦,电化学行为分类号O641.4近年来,随着硫、膦混配配位化学的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基元 三苯基膦 电化学行为 过渡金属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胺类Corey化学酶的合成及其应用
10
作者 钟增培 曹承君 +1 位作者 朱良 周志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Corey化学酶 二胺类 铜配合物 化学与化工 氧化偶联反应 手性催化剂 酚类化合物 光学纯度 中山大学 不对称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光产碱剂的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能
11
作者 钟荣 杨建文 +1 位作者 曾兆华 陈用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7-601,共5页
以对甲氧基苯乙酮、萘乙酮生色团为母体、杂环叔胺三亚乙基二胺,吡啶,3-甲基吡啶和四苯硼盐为原料,合成了6种四苯硼季铵盐光产碱剂。考察了其荧光光谱特性,发现甲氧基苯甲酰亚甲基光产碱剂的荧光量子效率较低,而萘甲酰亚甲基光产碱剂较... 以对甲氧基苯乙酮、萘乙酮生色团为母体、杂环叔胺三亚乙基二胺,吡啶,3-甲基吡啶和四苯硼盐为原料,合成了6种四苯硼季铵盐光产碱剂。考察了其荧光光谱特性,发现甲氧基苯甲酰亚甲基光产碱剂的荧光量子效率较低,而萘甲酰亚甲基光产碱剂较高。利用稳态光解法研究了其不同条件下的光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四苯硼盐 光产碱剂 光物理 光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广东省分析化学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12
作者 邹小勇 肖小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115,共1页
由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举办的“2006广东省分析化学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7月7—8日在中山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和张新荣教... 由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举办的“2006广东省分析化学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7月7—8日在中山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和张新荣教授、中科院化学所陈义教授和毛兰群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攻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家瑞,国家基金委庄乾坤教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陈小明教授分别致辞。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山大学科技处夏亮辉处长、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黄乐览研究员、中山大学分析化学博士生导师张展霞教授,来自全省20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质检部门的分析化学工作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广东省 中山大学 纪要 会议 中科院化学所 化学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腙化合物的分类、配位和性质 被引量:24
13
作者 肖文 张华新 +2 位作者 卢忠林 苏成勇 康北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综述酰腙化合物的种类,酮式、烯醇式、单齿和多齿配位形式,生物和药物活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关键词 酮式 烯醇式 药物活性 非线性光学性质 酰腙化合物 生物活性 配位形式 单齿配位 双齿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刁江沿岸农田受矿山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60
14
作者 宋书巧 梁利芳 +3 位作者 周永章 吴欢 周兴 张新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刁江流域的源头区域是我国著名的矿区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导致了刁江沿岸农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金洞村农田进行典型调查与分析 ,根据两个剖面不同深度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认为该农田... 刁江流域的源头区域是我国著名的矿区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导致了刁江沿岸农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金洞村农田进行典型调查与分析 ,根据两个剖面不同深度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认为该农田受到了严重的As、Pb、Cd、Zn复合污染。由于土壤污染十分严重 ,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或者改变污染农田利用模式 ,即根据新的土壤资源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田 矿山 重金属污染 刁江流域 形态分析 土地利用模式 土壤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等样品中的氟乙酸钠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萍 施文兵 +2 位作者 周海云 刘岚 邓芹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样品中灭鼠剂氟乙酸钠的方法。在0 2mL血液样品中加入1mL纯水,然后用乙腈沉淀蛋白质,待蛋白沉降后取上清液经0 45μm过滤头过滤,滤液注进离子色谱仪进行氟乙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IonP...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样品中灭鼠剂氟乙酸钠的方法。在0 2mL血液样品中加入1mL纯水,然后用乙腈沉淀蛋白质,待蛋白沉降后取上清液经0 45μm过滤头过滤,滤液注进离子色谱仪进行氟乙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IonPacAS11阴离子交换柱(250mm×4mmi.d.)及其相应的AG11保护柱(50mm×4mmi d ),流动相为2 0mmol/LNa2B4O7,微膜自再生阴离子抑制器,电导检测,25μL定量进样环。氟乙酸钠在0 10~10 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8),实测溶液的检测限为0 05mg/L,血样中的检测限为2.5m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5%以上。该法也可用于食物中氟乙酸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剂 血液 食物 氟乙酸钠 离子色谱法 刑事中毒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一宁 谢天尧 +2 位作者 莫金垣 韦寿莲 邓光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1-24,共4页
建立了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 ;以未涂层融硅毛细管 (75μm×50cm)为分离柱 ,Tris-H3BO3 为电泳介质 (15mmol/LTris ,1.5mmol/LH3BO3) ,在18kV、pH8.5的碱性环境下 ,柱端电导检测双黄连粉针剂中的黄... 建立了双黄连粉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 ;以未涂层融硅毛细管 (75μm×50cm)为分离柱 ,Tris-H3BO3 为电泳介质 (15mmol/LTris ,1.5mmol/LH3BO3) ,在18kV、pH8.5的碱性环境下 ,柱端电导检测双黄连粉针剂中的黄芩苷含量 ;重点探讨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对检测的影响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0~720mg/L,检出限为2.5mg/L;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适用于含黄芩苷的制剂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导检测器 双黄连粉针剂 黄芩 中药 黄芩苷 药物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卟啉化合物的构象平衡及π-π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任奇志 黄锦汪 +1 位作者 林翠梧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制备并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烷氧链相连的自由双卟啉及其锌配合物,以1HNMR考察了烷氧链长度及锌离子对双卟啉构象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卟啉存在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平衡,随烷氧链的增长,构象平衡由开放式向闭合式移动,当链上... 制备并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烷氧链相连的自由双卟啉及其锌配合物,以1HNMR考察了烷氧链长度及锌离子对双卟啉构象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卟啉存在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平衡,随烷氧链的增长,构象平衡由开放式向闭合式移动,当链上碳原子数为4时最有利于双卟啉形成闭合式构象.锌离子与卟啉环配位后未改变构象平衡趋势.应用IR谱研究了双卟啉环间π-π相互作用,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双卟啉环间单重态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构象平衡 双卟啉锌 化学位移 锌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北坡苔藓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向 张干 +6 位作者 刘国卿 李军 彭先芝 张力 李向东 祁士华 邹世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柱(GPC)净化和GC-MS测定,对南岭北坡两个垂直剖面上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ae)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灰藓样品中的PAHs以菲的浓度最高,ΣPAHs范围为309.2~1342.4ng/g干重.其组成...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柱(GPC)净化和GC-MS测定,对南岭北坡两个垂直剖面上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ae)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灰藓样品中的PAHs以菲的浓度最高,ΣPAHs范围为309.2~1342.4ng/g干重.其组成与大气沉降PAHs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大部分PAHs的浓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通过与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的气溶胶与气相PAHs样品对比,发现苔藓更倾向于累积高环数的PAHs,大气与大灰藓中PAHs的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南岭 多环芳烃 高程 大气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体对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5 位作者 任祥忠 魏波 徐宏 张培新 刘建忠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Two polypyridyl ligands DCHIP (2 hydro 3,5 dichlorophenyl imidazo phenanthroline),MDHIP(2,4 dihydrophenyl imidazophenanthroline) and their ruthenium?complexes [Ru(phen)2 MDHIP]2+and [Ru(phen)2DCHIP]2+were prepared. Th... Two polypyridyl ligands DCHIP (2 hydro 3,5 dichlorophenyl imidazo phenanthroline),MDHIP(2,4 dihydrophenyl imidazophenanthroline) and their ruthenium?complexes [Ru(phen)2 MDHIP]2+and [Ru(phen)2DCHIP]2+were prepared. Their DNA binding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es both bound to DNA by partial intercalation mode, but [Ru(phen)2DCHIP]2+exhibited stronger binding affinity for DNA than [Ru(phen)2 MDHIP]2+due to the different planarities and steric effects of ligands.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binding to DNA,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u(phen)2MDHIP]2+decreased, whil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u(phen)2 DCHIP]2+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配合物 配体 DNA 作用机制 荧光性质 八面体构型 插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展霞 刘洪涛 何家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电荷耦合器件 (CCD)是基于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MOS)技术的光敏元件。目前CCD已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宽、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暗电流和读出噪声低以及具有积分信号、多道同时检测信号和实时监测等能力的优点。目前它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 电荷耦合器件 (CCD)是基于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MOS)技术的光敏元件。目前CCD已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宽、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暗电流和读出噪声低以及具有积分信号、多道同时检测信号和实时监测等能力的优点。目前它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本文扼要介绍了CCD的基本工作原理 ,特点及性能表征。评述了CCD在光谱检测和成象领域中较活跃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指出了CCD技术的发展给光谱分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光谱检测 光谱成象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