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1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0,共18页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梁栋材、黄维垣、江元生、苏锵、姜中宏、黄翠芬院士等一批学界翘楚。化学学科在建设与发展上,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搭平台,聚人才,重交叉,促进学产研用结合,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大批科研成果走向应用,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化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无机化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绮琴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①杨绮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殊性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发展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①杨绮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殊性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发展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例如磁性、磁光、超导、贮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熔盐电沉积 稀土金属 稀土合金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成功召开
3
作者 肖小华 李攻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99,共1页
2012年12月19日,由广东省化学学会、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 2012年12月19日,由广东省化学学会、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庄乾坤主任莅临论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中山大学 青年学者 广东省 论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化工学会 工程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4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5,共18页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历了陈焕镛和植物研究所调出的削弱、蒲蛰龙调入的补强。改革开放后,屈良鹄、徐安龙等一批学人归国创业,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生物学科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关键问题,在寄生虫研究与实践、生物防治、植物区系与分类、水产养殖、作物育种、RNA组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动物学、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中大生物学和生态学均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山芝麻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新东 安林坤 +2 位作者 徐迪 马林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从山芝麻Heliicteres angustifolia Linn.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葫芦素E,小麦黄素,2,6-二氧基对醌,乌苏酸,3.O-[β-D-吡喃葡萄糖]-谷甾-5-烯-3β-醇甙和麦角甾醇。
关键词 中药 山芝麻 化学成分 葫芦素E 小麦黄素 2 6-二甲氧基对醌 乌苏酸 麦角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六平 陈小娟 +2 位作者 曾锋 巢晖 毛宗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99,共7页
以先进的、强大的、卓越的文化作支撑,实施精细管理,追求卓越管理,实现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中心的软实力,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从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的特殊性出发,将中心文化解... 以先进的、强大的、卓越的文化作支撑,实施精细管理,追求卓越管理,实现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中心的软实力,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从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的特殊性出发,将中心文化解构为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行为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7个要素,旨在引起化学同仁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中心文化建设,促进中心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文化 实验室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36
7
作者 邹世春 陈六平 +3 位作者 余小岚 卢江 张仁俊 童叶翔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2期5-9,共5页
自2000年以来,中山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实践。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和教学实践为重点,对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规律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实完善了“一体化、... 自2000年以来,中山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实践。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和教学实践为重点,对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规律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实完善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设置“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增开了一批基础性实验、“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渗入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化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对兄弟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该文介绍中山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历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示范中心 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何春 安太成 +3 位作者 熊亚 舒东 胡慧玲 朱锡海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能有效地去除苯胺 ,但其去除率受外加电压、溶液中Fe2 +的浓度、pH值及处理时间 (t)的影响较大 .该项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效果明显 ,主要是基于电致过氧化...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能有效地去除苯胺 ,但其去除率受外加电压、溶液中Fe2 +的浓度、pH值及处理时间 (t)的影响较大 .该项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效果明显 ,主要是基于电致过氧化氢 ,在Fe2 +存在情况下迅速生成对有机物有很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器 三维电极 电化学降解 有机废水 羟基自由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低温熔盐中Y-Ni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常威 袁定胜 +2 位作者 童叶翔 刘冠昆 沙励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7-128,共2页
用恒电流电解法在乙酰胺-尿素-溴化钠熔体中电沉积出Y的质量分数(w(Y))高达87.50%的Y-Ni合金,在铜片上获得附着力强的合金薄膜.实验结果显示电沉积出的Y-Ni合金中的。w(Y)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在低电... 用恒电流电解法在乙酰胺-尿素-溴化钠熔体中电沉积出Y的质量分数(w(Y))高达87.50%的Y-Ni合金,在铜片上获得附着力强的合金薄膜.实验结果显示电沉积出的Y-Ni合金中的。w(Y)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在低电流密度获得的是带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合金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流电解法 乙酰胺-尿素-溴化钠 电沉积 钇-镍合金薄膜 电流密度 电化学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71
10
作者 黄志纾 张敏 +1 位作者 马林 古练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3-82,共10页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药用植物紫草的化学成分、它们的提取分离及生物合成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为研究和开发利用紫草提供依据。
关键词 紫草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生物合成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糊修饰电极测定氨基酸的伏安法研究 Ⅰ.色氨酸和酪氨酸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9
11
作者 邹永德 王进 +1 位作者 莫金垣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用含10%聚酰胺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伏安法,发现在0.2mol/L盐酸-醋酸钠底液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有良好的氧化峰响应。结合2.5次微分技术,两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良好,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相对标... 用含10%聚酰胺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伏安法,发现在0.2mol/L盐酸-醋酸钠底液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有良好的氧化峰响应。结合2.5次微分技术,两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良好,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7.0%,检测限分别为0.024μmol/L和0.034μmol/L。检测特性比文献报道有较大的改善。文中对电极过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酪氨酸 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灵仙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阳 梁丽珍 +2 位作者 李厚金 文诗雅 蓝文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威灵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运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威灵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是松脂素(Pinoresinol,1),Epipinoresinol(2),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3),Salicifoliol(4),3,4,5-三羟基苯甲... 威灵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运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威灵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是松脂素(Pinoresinol,1),Epipinoresinol(2),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3),Salicifoliol(4),3,4,5-三羟基苯甲酸(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6),异阿魏酸(7),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MR和MS的分析得到确定。运用分析型HPLC和GC-MS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在威灵仙药材提取物中快速、准确地鉴定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2,3,4是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潜在药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木脂素 松脂素 化学成分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宋光泉 卜宪章 +1 位作者 古练权 陈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用GCMS分析了荔枝果皮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图谱库检索,并与标准谱图集对照,鉴定出包括酯、饱和脂肪酸、桥环、环醚、环烯等22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在所检化合物中大多化合物具有较高化... 用GCMS分析了荔枝果皮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图谱库检索,并与标准谱图集对照,鉴定出包括酯、饱和脂肪酸、桥环、环醚、环烯等22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在所检化合物中大多化合物具有较高化学活性,与荔枝果皮褐变的化学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皮 化学成分 保鲜 提取物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波 彭爱云 +2 位作者 庞冀燕 佘志刚 瞿俊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服务学习性社会的功能,指出有必要将具有广泛适用领域的国家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然后介绍了建设实践过程与体会,指出完备优质的课程基本资源、合理... 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服务学习性社会的功能,指出有必要将具有广泛适用领域的国家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然后介绍了建设实践过程与体会,指出完备优质的课程基本资源、合理的课程框架以及丰富的拓展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而人性化的网络建设平台以及后台服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实践 服务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中国海海藻叶托马尾藻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超杰 阎素君 +1 位作者 曾陇梅 苏镜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6-399,共4页
采自南中国海的海藻叶托马尾藻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水分配后,乙酸乙酯相中的提取物经硅胶减压柱色谱分离得到甾醇和脂肪酸两大组分。用GC/MS联用技术对它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从混合甾醇中分离出一个主成... 采自南中国海的海藻叶托马尾藻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水分配后,乙酸乙酯相中的提取物经硅胶减压柱色谱分离得到甾醇和脂肪酸两大组分。用GC/MS联用技术对它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从混合甾醇中分离出一个主成分,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岩藻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托马尾藻 甾醇 脂肪酸 海藻 南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茜素红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谭学才 麦智彬 +2 位作者 邹小勇 邱俊明 蔡沛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lizarin red(AR) and Chitosan(CS) was investigated in (0.1 mol/L) HAc-NaAc buffer solution(pH=4.5) on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 by cyclic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The resul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lizarin red(AR) and Chitosan(CS) was investigated in (0.1 mol/L) HAc-NaAc buffer solution(pH=4.5) on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 by cyclic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R and AR-CS complex have a well-defined quasi-reversible redox wave(Vpc=-0.46 V, Vpa=-0.41 V) with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 transfer coefficient(α) and reaction rate constant(Ks) of AR and AR-CS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maximum binding numbers m between AR and CS was found to be 2 500. The experiment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ower concentration of CS can enhance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whil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S can lower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2.0×10-5 mol/L AR, the peak current of system are proportional to CS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1.25×10-8~2.5×10-7 mol/L,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CS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2.5×10-7~1.25×10-5 mol/L, respectively.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茜素红 相互作用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小娟 李洁 +1 位作者 陈六平 曾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8,共7页
从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仪器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管理中的应用,表明了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中心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实验室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中心执行精... 从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仪器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管理中的应用,表明了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中心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实验室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中心执行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及成效,其有效实践和经验对其他实验教学中心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管理 仪器管理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一宁 谢天尧 +1 位作者 莫金垣 韦寿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研究了电极电位、不同浓度的甲酰胺 (FA)、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 mmol/ L Tris-2 ...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研究了电极电位、不同浓度的甲酰胺 (FA)、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 mmol/ L Tris-2 5 mmol/ L H3BO3(表观 p H=8.5 )运行介质中 ,日夜百服宁中的 4种有效成分即扑热息痛 (AP)、盐酸伪麻黄碱 (PH)、氢溴酸右美沙芬 (DM)和扑尔敏 (CM)在 1 2 min内完全分离 .检测电位为 +0 .9V(vs.SCE) .线性范围分别为 AP0 .5~ 2 0 0 mg/ L;PH0 .8~ 3 0 0 mg/ L;DM2 .5~ 3 5 0mg/ L;CM0 .5~ 3 3 0 mg/ L;检测限分别为 AP0 .1 mg/ L;PH0 .5 5 mg/ L;DM1 mg/ L;CM0 .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介质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有效成分 日夜百服宁 扑热息痛 扑尔敏 盐酸伪麻黄碱 氢溴酸右美沙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脉汤复方与单方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丽仙 黄忠京 +1 位作者 谭倪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研究中药复方和单方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中药传统煮法制备复脉汤复方和单方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复脉汤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其HPLC图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加醇合煎... 研究中药复方和单方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中药传统煮法制备复脉汤复方和单方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复脉汤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其HPLC图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加醇合煎、水合煎、水分煎的提取物均未发现明显新峰,但三者各共有峰相对积分面积存在差异,加醇合煎和水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水分煎提取物,且共有化学成分的比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化学成分 HPLC 合煎 分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处理氨氮废水的电化学反应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辉 周德鸿 +2 位作者 陈卫国 罗斌 范忠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51-2555,共5页
采用无短路电流的电极粒子串作为三维电极的填充材料,以更好地揭示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证实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两个阶段,80min前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是与在粒子电极阴极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发生电氧化反应,80min后少量的中归反应... 采用无短路电流的电极粒子串作为三维电极的填充材料,以更好地揭示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证实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两个阶段,80min前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是与在粒子电极阴极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发生电氧化反应,80min后少量的中归反应起到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佳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还说明随着槽电压的增大,氨氮去除率不断增大;当电压为25V,pH值为10的情况下得到较大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氨氮废水 电极粒子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