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农科建设的“三优两合”教学模式构建——以农业文明与智慧农业导论课程为例
1
作者
徐晨阳
谢若瀚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6期92-95,共4页
为破解大类培养中学科间壁垒、课程内容繁杂、实践场景缺失难题,中山大学创新构建“三优两合”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三优”为支撑:一优知识体系,构建“历史脉络+学科交叉”的经—纬知识框架,实现多个学科的深度耦合;二优实践条件,...
为破解大类培养中学科间壁垒、课程内容繁杂、实践场景缺失难题,中山大学创新构建“三优两合”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三优”为支撑:一优知识体系,构建“历史脉络+学科交叉”的经—纬知识框架,实现多个学科的深度耦合;二优实践条件,开发虚拟农田系统与“一分田”实体试验田,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三优师资配置,组建涵盖多个前沿研究领域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以“两合”为保障:强化课程思政与农业文明发展的情感耦合,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和学生反馈的“闭合”。实践显示,94%学生认为课程促进专业认知,26%学生表示高度满意,印证了“三优两合”模式可为新农科建设提供改革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新农科
农业文明
智慧农业
教育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多花黑麦草引种研究
2
作者
曹孟岩
项瑶
+3 位作者
何宏斌
张楚婷
何春桃
辛国荣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了提高两熟制地区冬闲稻田利用率,构建两熟制地区冬种黑麦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系统比较冬种国内外7个不同品种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雷鸟、大老板、特高、邦德、宽叶、长江2号、川农1号)的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
为了提高两熟制地区冬闲稻田利用率,构建两熟制地区冬种黑麦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系统比较冬种国内外7个不同品种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雷鸟、大老板、特高、邦德、宽叶、长江2号、川农1号)的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筛选适宜在湘西两熟制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雷鸟品种的鲜重、干重均在各品种间最高,分别达75800 kg·ha^(–1)、11130 kg·ha^(–1),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P<0.05);雷鸟品种的粗蛋白、粗纤维、钙和磷的品质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P<0.05),分别达到1660.90 kg·ha^(–1)、569.86 kg·ha^(–1)、43.59 kg·ha^(–1)以及30.56 kg·ha^(–1);冬种黑麦草可以缓解稻田土壤酸化,对土壤全氮、有效氮和全钾具有积极的影响,种植雷鸟品种黑麦草后土壤全氮、有效氮、全钾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对不同黑麦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雷鸟品种的综合评价最高,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最好。综上所述,雷鸟具有最佳的生产性能,是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黑麦草的首选品种,适合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生产性能
饲草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植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吕乐福
杨水波
+2 位作者
苏诗豪
李晓云
辛国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39-43,共5页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的大型科研仪器是推动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开展高质量实验教学的宝贵资源。为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丰富植物学本科实验教学内容,选取蕨类植物蜈蚣草为观察案例,研究设计出一套涵...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的大型科研仪器是推动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开展高质量实验教学的宝贵资源。为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丰富植物学本科实验教学内容,选取蕨类植物蜈蚣草为观察案例,研究设计出一套涵盖实验原理阐释、电镜制样、操作步骤及植物微细结构表面形貌准确表述等环节的实验教学方案。该实验设计能让本科生深入认识扫描电子显微镜,切实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加深对植物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植物微观世界的兴趣与创新思维,为培养引领未来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电镜观察
植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农科建设的“三优两合”教学模式构建——以农业文明与智慧农业导论课程为例
1
作者
徐晨阳
谢若瀚
机构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6期92-95,共4页
文摘
为破解大类培养中学科间壁垒、课程内容繁杂、实践场景缺失难题,中山大学创新构建“三优两合”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三优”为支撑:一优知识体系,构建“历史脉络+学科交叉”的经—纬知识框架,实现多个学科的深度耦合;二优实践条件,开发虚拟农田系统与“一分田”实体试验田,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三优师资配置,组建涵盖多个前沿研究领域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以“两合”为保障:强化课程思政与农业文明发展的情感耦合,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和学生反馈的“闭合”。实践显示,94%学生认为课程促进专业认知,26%学生表示高度满意,印证了“三优两合”模式可为新农科建设提供改革范式。
关键词
大类培养
新农科
农业文明
智慧农业
教育教学新模式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多花黑麦草引种研究
2
作者
曹孟岩
项瑶
何宏斌
张楚婷
何春桃
辛国荣
机构
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
出处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68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22)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494)
“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专项(2015YT02H032)。
文摘
为了提高两熟制地区冬闲稻田利用率,构建两熟制地区冬种黑麦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系统比较冬种国内外7个不同品种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雷鸟、大老板、特高、邦德、宽叶、长江2号、川农1号)的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筛选适宜在湘西两熟制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雷鸟品种的鲜重、干重均在各品种间最高,分别达75800 kg·ha^(–1)、11130 kg·ha^(–1),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P<0.05);雷鸟品种的粗蛋白、粗纤维、钙和磷的品质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P<0.05),分别达到1660.90 kg·ha^(–1)、569.86 kg·ha^(–1)、43.59 kg·ha^(–1)以及30.56 kg·ha^(–1);冬种黑麦草可以缓解稻田土壤酸化,对土壤全氮、有效氮和全钾具有积极的影响,种植雷鸟品种黑麦草后土壤全氮、有效氮、全钾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对不同黑麦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雷鸟品种的综合评价最高,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最好。综上所述,雷鸟具有最佳的生产性能,是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黑麦草的首选品种,适合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生产性能
饲草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Italian ryegras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orage quality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543.6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植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吕乐福
杨水波
苏诗豪
李晓云
辛国荣
机构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302590)
中山大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7000-11250001)。
文摘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的大型科研仪器是推动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开展高质量实验教学的宝贵资源。为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丰富植物学本科实验教学内容,选取蕨类植物蜈蚣草为观察案例,研究设计出一套涵盖实验原理阐释、电镜制样、操作步骤及植物微细结构表面形貌准确表述等环节的实验教学方案。该实验设计能让本科生深入认识扫描电子显微镜,切实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加深对植物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植物微观世界的兴趣与创新思维,为培养引领未来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电镜观察
植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Keyword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botany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desig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农科建设的“三优两合”教学模式构建——以农业文明与智慧农业导论课程为例
徐晨阳
谢若瀚
《农村农业农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多花黑麦草引种研究
曹孟岩
项瑶
何宏斌
张楚婷
何春桃
辛国荣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植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吕乐福
杨水波
苏诗豪
李晓云
辛国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