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思凡 柯梁汝 +3 位作者 郑琳 单智铭 周妮曼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和抵抗素(resistin)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胰岛素刺激,0.01、0.1、1μmol/L的Res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4倍(P<0.05),添加Res可促进脂联素、瘦素mRNA的表达,降低抵抗素mRNA表达,增加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es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细胞葡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脂联素、瘦素表达,降低抵抗素表达从而介导AMPKα磷酸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瘦素 抵抗素 脂肪细胞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冯晓翎 曹诗瑜 +3 位作者 徐晓瑜 刘庆 赵彩宁 唐国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TPC),分析FRAP、TEAC、TPC之间的关系,并依据FRAP、TEAC和TPC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皮、肉、籽FRAP范围分别为(112.86±5.98)~(658.93±28.63)、(6.89±0.39)~(79.04±3.10)、(723.61±29.20)~(1608.34±66.55)μmol Fe (Ⅱ)/g DW,TEAC范围分别为(37.56±1.17)~(374.52±15.90)、(3.02±1.02)~(32.50±1.75)、(440.00±19.61)~(887.38±36.18)μmol Trolox/g DW,TPC范围分别为(12.09±0.40)~(73.12±4.28)、(1.51±0.13)~(9.37±0.35)、(74.01±1.46)~(133.53±1.43) mg GAE/g DW。此外,对于不同溶解性部分,其FRAP、TEAC、TPC为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结合态部分。FRAP、TEAC、TPC两两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 <0.05)。结论:不同葡萄品种、不同葡萄部位、不同溶解性部分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别较大。葡萄皮、肉、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且这些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中,同时具有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脂溶性 水溶性 结合态 抗氧化活性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