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68
1
作者
刘厚荣
杜志成
杨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采用自制手卫生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日常督导问题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月起持续...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采用自制手卫生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日常督导问题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月起持续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落实措施,2015年1月—2020年12月为干预后阶段,比较2014年1—12月与干预后阶段手卫生相关指标及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2014年12月共发放问卷2513份,有效回收1806份,其中调查医生507名,占28.07%,护士1185名,占65.61%。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2020年手卫生设施完善率、依从率、正确率、知晓率分别为99.36%、86.87%、86.55%、96.24%,高于2014年的41.19%、49.90%、13.46%、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4—2020年手卫生依从率(β=6.248,P<0.001)、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β=1.182,P=0.013)和擦手纸(β=0.508,P<0.001)床日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β=-0.326,P<0.001)则逐年下降;手卫生依从率、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擦手纸床日消耗量分别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77、-0.793、-0.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持续PDCA循环法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手卫生
依从性
快速手消毒剂
擦手纸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比较
2
作者
刘裕
卓冰婷
+2 位作者
陈俊宏
杜志成
郝元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0-545,548,共7页
目的回顾和评估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为有效、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潜伏期数据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利用COVID-19疫情早期发表的数据,比较分析单区间删失、双区间删失和随机过程三类方法不同分布假设下获得的COVID-19...
目的回顾和评估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为有效、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潜伏期数据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利用COVID-19疫情早期发表的数据,比较分析单区间删失、双区间删失和随机过程三类方法不同分布假设下获得的COVID-19潜伏期分布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结果同类方法不同分布假设间,非参数方法要比参数方法拟合效果更好,但非参数方法存在较多的跳跃点,且无法获得估计的95%置信区间;同类方法相同分布假设条件下,最大似然估计与贝叶斯估计结果和拟合效果相近;同类方法的对数正态假设条件下获得的潜伏期分布的大分位数(>90%分位数)可能较大地偏离非参数估计结果;从数据利用的角度,双区间删失方法对数据的利用率最高;由于数据收集和利用的差异,不同方法得到的潜伏期分布估计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采用双区间删失观测的参数模型获取传染病潜伏期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可提高数据的收集、利用和分析效率;仔细比较不同分布假设下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的结果,并谨慎解释潜伏期大分位数的估计结果,将有利于作出正确的防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
分布估计
区间删失数据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束化干预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
22
3
作者
刘厚荣
杜志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2017年1—6月对某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基线调查(干预前期),7—12月结合PDCA(plan-do-check-act)工具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过渡期),2018年1...
目的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2017年1—6月对某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基线调查(干预前期),7—12月结合PDCA(plan-do-check-act)工具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过渡期),2018年1—6月落实干预措施(干预后期),对比干预前后导尿管使用率、人均留置导尿管日数、日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防控措施执行率、防控措施知晓率分别为81.94%、95.37%、97.98%,高于干预前的64.66%、66.31%、65.02%,干预后每日评估执行率达96.15%。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1.71‰降至干预后的1.22‰,导尿管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2%降至干预后的7.69%,内科系统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3.73‰降至干预后的1.56‰,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CAUTI目标性监测,结合PDCA工具能发现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制定专项防控措施提供循证依据,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CAUT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目标性监测
集束化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68
1
作者
刘厚荣
杜志成
杨文
机构
南方医科
大学
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系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8-753,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采用自制手卫生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日常督导问题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月起持续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落实措施,2015年1月—2020年12月为干预后阶段,比较2014年1—12月与干预后阶段手卫生相关指标及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2014年12月共发放问卷2513份,有效回收1806份,其中调查医生507名,占28.07%,护士1185名,占65.61%。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2020年手卫生设施完善率、依从率、正确率、知晓率分别为99.36%、86.87%、86.55%、96.24%,高于2014年的41.19%、49.90%、13.46%、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4—2020年手卫生依从率(β=6.248,P<0.001)、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β=1.182,P=0.013)和擦手纸(β=0.508,P<0.001)床日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β=-0.326,P<0.001)则逐年下降;手卫生依从率、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擦手纸床日消耗量分别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77、-0.793、-0.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持续PDCA循环法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PDCA循环
手卫生
依从性
快速手消毒剂
擦手纸
医院感染
Keywords
PDCA cycl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lcohol-based hand rub
paper towel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比较
2
作者
刘裕
卓冰婷
陈俊宏
杜志成
郝元涛
机构
广州中医药
大学
公共
卫生
与管理
学院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系
北京
大学
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0-545,548,共7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1591)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21104)。
文摘
目的回顾和评估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为有效、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潜伏期数据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利用COVID-19疫情早期发表的数据,比较分析单区间删失、双区间删失和随机过程三类方法不同分布假设下获得的COVID-19潜伏期分布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结果同类方法不同分布假设间,非参数方法要比参数方法拟合效果更好,但非参数方法存在较多的跳跃点,且无法获得估计的95%置信区间;同类方法相同分布假设条件下,最大似然估计与贝叶斯估计结果和拟合效果相近;同类方法的对数正态假设条件下获得的潜伏期分布的大分位数(>90%分位数)可能较大地偏离非参数估计结果;从数据利用的角度,双区间删失方法对数据的利用率最高;由于数据收集和利用的差异,不同方法得到的潜伏期分布估计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采用双区间删失观测的参数模型获取传染病潜伏期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可提高数据的收集、利用和分析效率;仔细比较不同分布假设下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的结果,并谨慎解释潜伏期大分位数的估计结果,将有利于作出正确的防控决策。
关键词
潜伏期
分布估计
区间删失数据
COVID-19
分类号
R195.1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束化干预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
22
3
作者
刘厚荣
杜志成
机构
南方医科
大学
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系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5,共6页
文摘
目的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2017年1—6月对某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基线调查(干预前期),7—12月结合PDCA(plan-do-check-act)工具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过渡期),2018年1—6月落实干预措施(干预后期),对比干预前后导尿管使用率、人均留置导尿管日数、日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防控措施执行率、防控措施知晓率分别为81.94%、95.37%、97.98%,高于干预前的64.66%、66.31%、65.02%,干预后每日评估执行率达96.15%。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1.71‰降至干预后的1.22‰,导尿管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2%降至干预后的7.69%,内科系统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3.73‰降至干预后的1.56‰,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CAUTI目标性监测,结合PDCA工具能发现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制定专项防控措施提供循证依据,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CAUTI发病率。
关键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目标性监测
集束化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
Keywords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argeted monitoring
bundle intervention measure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刘厚荣
杜志成
杨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的统计学方法比较
刘裕
卓冰婷
陈俊宏
杜志成
郝元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集束化干预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
刘厚荣
杜志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