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与胎儿生长的关联 被引量:4
1
作者 徐金辉 韩娜 +8 位作者 苏涛 林力孜 计岳龙 周双 包鹤龄 刘峥 罗树生 徐相蓉 王海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6-892,共7页
目的:研究孕早期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与胎儿生长的关联。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研究设计,选取末次月经在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且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6446名单胎孕妇,按照孕早期甲... 目的:研究孕早期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与胎儿生长的关联。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研究设计,选取末次月经在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且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6446名单胎孕妇,按照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单纯TPOAb阳性组(n=1654)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4792)。三次超声测量胎儿生长指标由超声科医生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时按照统一方法测量得到,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参数的广义加性模型,校正胎龄及性别计算超声测量胎儿生长指标Z评分,胎儿生长结局指标包括预测胎儿体质量、腹围、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股骨长和头围的Z评分以及胎儿生长受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单纯TPOAb阳性与多次重复测量的胎儿生长结局指标的关联。对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果,进一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单纯TPOAb阳性与不同孕周的结局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三次超声测量孕周中位数分别为23.6(23.3,24.1)、30.3(29.7,30.9)和37.3(37.0,37.7)周。单纯TPOAb阳性组BPD的Z评分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组高0.057(95%CI:0.014~0.100,P=0.009)。进一步根据孕周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比较稳定(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较,单纯TPOAb阳性组BPD的Z评分在21~25孕周高0.052,在29~32孕周高0.055,在36~40孕周高0.068。单纯TPOAb阳性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预测胎儿体质量、腹围、股骨长和头围的Z评分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单纯TPOAb阳性略微增宽胎儿BPD,但未见其影响其他生长指标,该结果的可重复性与实际意义有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初期 胎儿发育 甲状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成年人脊柱相关疾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思翰 汪乐炳 +3 位作者 龚彦晨 林科宇 董光辉 胡立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成年人的脊柱健康状况,探究脊柱相关疾病的影响因素,提高人们脊柱保护意识,为科学防范脊柱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共纳入59051名成人,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脊柱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社会经济学基本特征、生活...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成年人的脊柱健康状况,探究脊柱相关疾病的影响因素,提高人们脊柱保护意识,为科学防范脊柱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共纳入59051名成人,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脊柱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社会经济学基本特征、生活习惯以及居住环境,并以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脊柱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的59051名深圳市成人的平均年龄为54.6±14.7岁,其中女性占比50.9%,调查人群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肩周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6%、1.4%和1.0%,其自报的脊柱患病相关自测指标(高低肩、两侧肩胛骨高低不等、腰线不对称、脊柱歪斜、弯腰时后背两侧高低不等、骨盆/臀线不一样高、脊柱侧弯)患病率为0.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女性(OR=1.58,95%CI:1.42~1.75)、BMI增高(OR=1.03,95%CI:1.02~1.05)、饮酒(OR=1.22,95%CI:1.09~1.37)、工作时间保持固定姿势(OR=1.96,95%CI:1.71~2.24)以及住房附近没有公园(OR=1.14,95%CI:1.05~1.25)是脊柱相关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经常锻炼(OR=1.20,95%CI:1.02~1.41)为肩周炎的特异危险因素,而大学及以上学历(OR=0.84,95%CI:0.73~0.96)则可能是脊柱相关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成人脊柱相关疾病患病率较低,但仍需要注意减少与危险因素相关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相关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兢兰 刘汝青 胡汝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3508-3514,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高居不下,该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就诊体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促进其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 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高居不下,该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就诊体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促进其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情况,分析其与户籍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差异,旨在为提高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利用质量、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9—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由广州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全科医生团队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初级卫生保健评估量表成人简化版(PCAT-AE)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情况。比较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中文版PCAT-A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68份。1568例患者中,186例(11.86%)为流动人口。1568例患者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3.19(1.22)分,户籍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3.24(1.23)分,流动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2.93(0.75)分。户籍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流动人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整体体验水平比户籍人口低〔b(95%CI)=-0.128(-0.218,-0.037),P=0.006〕,体现在首诊利用〔b(95%CI)=-0.245(-0.341,-0.148),P<0.001〕、连续性照护〔b(95%CI)=-0.175(-0.292,-0.059),P=0.003〕、以家庭为中心〔b(95%CI)=-0.112(-0.225,0.001),P=0.050〕、以社区为导向〔b(95%CI)=-0.176(-0.286,-0.066),P=0.002〕及文化胜任力〔b(95%CI)=-0.270(-0.383,-0.156),P<0.001〕5个方面。结论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体验比户籍人口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针对流动人口特征为其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可及、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服务 流动人口 户籍人口 健康公平 初级卫生保健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