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 被引量:5
1
作者 吕丹妮 李容林 +1 位作者 杨光伟 李春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循环内皮细胞 循环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胚叶发育不全患儿的颅颌面影像学分析
2
作者 李思洁 赵琪 +3 位作者 肖雪 曾秉辉 朱玲 赵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患儿牙列情况、上下颌骨发育情况及蝶鞍大小,分析与同龄人间的发育差异。【方法】收集六名6~7岁的ED患儿头颅侧位X线片,其中男性5名,女性1名。记录患儿牙列情况,选择与上下颌及蝶鞍发育相关的17个测量项...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患儿牙列情况、上下颌骨发育情况及蝶鞍大小,分析与同龄人间的发育差异。【方法】收集六名6~7岁的ED患儿头颅侧位X线片,其中男性5名,女性1名。记录患儿牙列情况,选择与上下颌及蝶鞍发育相关的17个测量项目,与国内健康的同龄人相比较并作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ED患儿恒牙列平均缺牙数为22.3个,乳牙列人均缺牙数为16.2个;尤以恒侧切牙及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乳侧切牙和下颌乳中切牙最常缺失,且余留牙均呈圆锥形小牙;头影测量结果显示全部病例ANS-Ptm减小,提示上颌骨发育不足;头影测量结果显示所有病例的Co-Po、ANB、NA-PA、N-Me、N-ANS和ANS-Me均减小,部分病例的SNA、Y轴角、MP-FH、S-Co显著减小,部分病例的SNB、NP-FH、NP-FH增大,提示下颌发育不足,下颌前伸,向上前旋转;部分病例的ANS-Me/N-Me~*100%显著减小,N-ANS/N-Me~*100%显著增高,提示面下高度不足;5例患儿的蝶鞍长度、直径低于正常值,2名患儿的蝶鞍深度低于正常值,提示蝶鞍发育异于常人。【结论】ED患儿的牙齿、上下颌骨及蝶鞍的发育均异于常人,上下颌均发育不足,面下高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 头影侧位分析 牙列 蝶鞍 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环境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婷 徐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环境对饥饿期粪肠球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了解氢氧化钙影响细菌粘附的机制。方法收集饥饿期粪肠球菌,在pH值为7.3、8.3、9.3、10.3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孵育15 min和1 h,采用微生物粘着碳氢化合物法(MATH)检测细菌表面疏水率... 目的研究碱性环境对饥饿期粪肠球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了解氢氧化钙影响细菌粘附的机制。方法收集饥饿期粪肠球菌,在pH值为7.3、8.3、9.3、10.3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孵育15 min和1 h,采用微生物粘着碳氢化合物法(MATH)检测细菌表面疏水率;扫描电镜观测不同pH值的碱性环境中粪肠球菌对人牙本质片粘附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氢氧化钙溶液pH值上升,饥饿期粪肠球菌表面疏水率逐渐升高(P<0.01);相同pH值条件下,1 h细菌表面的疏水率高于15 min(P<0.05);电镜下细菌对牙本质粘附量随溶液pH值上升而增多。结论碱性环境可提高饥饿期粪肠球菌表面疏水性,促进细菌初始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饥饿 疏水性 氢氧化钙 碱性环境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