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OEM企业升级的动态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毛蕴诗 吴瑶 邹红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9,77,共8页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OEM企业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企业升级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升级路径选择影响企业的升级效果,企业升级效果反作用于影响因素,进而影响后续过程。我国OEM企业只有认清现阶段...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OEM企业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企业升级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升级路径选择影响企业的升级效果,企业升级效果反作用于影响因素,进而影响后续过程。我国OEM企业只有认清现阶段所处的国内与国际位置,在自身资源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采取适合自己的升级路径,并通过企业升级实现企业利润与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新的起点为下一次升级做准备,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M 企业升级 影响因素 升级路径 升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SSCI和CSSCI(2002—2013年)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82
2
作者 毛蕴诗 张伟涛 魏姝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2,159-160,共11页
企业转型升级是新兴经济体企业的重大实践,也是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作者以国内外对企业转型和企业升级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研究文献的类型与研究问题两个维度,对SSCI和CSSCI近12年(2002—2013年)来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企业转型升级是新兴经济体企业的重大实践,也是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作者以国内外对企业转型和企业升级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研究文献的类型与研究问题两个维度,对SSCI和CSSCI近12年(2002—2013年)来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研究特点与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动因、全球价值链、战略与路径、转型升级的风险6个方面进行综述,力图展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全貌,并就与之有关的若干前沿问题进行探讨。文章着重论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重新认识全球价值链及其有关的国际分工理论,立足中国优秀企业丰富的转型升级实践与创新进行理论探讨与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转型升级 全球价值链理论 微笑曲线 前沿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生国际化OEM企业的影响及其战略反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覃大嘉 吴东旭 毛蕴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1-69,共9页
文章通过整合全球价值链、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生国际化OEM企业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主要体现为需求下降与财务困难。另一方面,危机也有利于获取战略性资产与优秀人才,迅速强化OEM企业的国际竞争优... 文章通过整合全球价值链、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生国际化OEM企业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主要体现为需求下降与财务困难。另一方面,危机也有利于获取战略性资产与优秀人才,迅速强化OEM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其应对危机所采用的战略主要有:实行电子商务、创新升级、成本控制战略和政府支持。其中创新升级战略对销售增长的贡献度最大,并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生国际化 金融危机 OEM 全球价值链 资源基础观 制度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功能拓展的企业升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毛蕴诗 温思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往关于企业升级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研发和营销功能升级方面。然而,产品功能拓展也是企业升级,特别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与升级的有效途径,其内涵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和产品使用领域的拓展,包括四个策略维度... 以往关于企业升级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研发和营销功能升级方面。然而,产品功能拓展也是企业升级,特别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与升级的有效途径,其内涵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和产品使用领域的拓展,包括四个策略维度:拓展互补或替代功能、冗余功能、模块化功能、跨产业功能。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因素影响产品功能拓展策略的形成,推动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最终达到企业升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功能拓展 企业升级 产品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研究——以移动通信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舒兆平 毛蕴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7,共4页
从历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形成过程来看,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基于市场标准形成机制,第二代的基于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代的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这种机制... 从历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形成过程来看,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基于市场标准形成机制,第二代的基于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代的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与委员会混合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这种机制对标准的形成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探讨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网络效应 标准形成机制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央企业的成长特征与战略重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向龙 毛蕴诗 《产经评论》 2010年第3期60-68,共9页
成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重组是企业成长永恒的主题。公司重组是破解成长难题、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2006年,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行中央企业重组,解决中央企业做大做强问题。时至2009年,与世界优秀企业相比,中央企业不大不强... 成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重组是企业成长永恒的主题。公司重组是破解成长难题、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2006年,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行中央企业重组,解决中央企业做大做强问题。时至2009年,与世界优秀企业相比,中央企业不大不强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目标实现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面对国际产业升级、产业融合的趋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进一步加大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力度,提升重组效率水平已成为现阶段中央企业改革的关键。本文在对中央企业成长特征和重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促进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实现中央企业做大做强目标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成长特征 战略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研究--以台湾自行车产业整体升级及其竞合机制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毛蕴诗 林晓如 李玉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0,共8页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中国台湾自行车产业的经验表明可以达到3-6倍。在研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中国台湾与大陆自行车产业之间的差距,探讨台湾自行车产业整体升级的经验,包括结合产业转移进行产业重新定位、研发新...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中国台湾自行车产业的经验表明可以达到3-6倍。在研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中国台湾与大陆自行车产业之间的差距,探讨台湾自行车产业整体升级的经验,包括结合产业转移进行产业重新定位、研发新材料与新工艺实现产品与技术的跨越升级、利用品牌并购获取新市场机会与新技术,OEM/ODM、OEM/OBM混合并存发展沿着价值链升级;并着重从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角度,探讨台湾战略联盟群体A-Team实现协同发展,主导企业带动众多中小企业形成互动的竞合共同体,对我国大陆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整体升级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升级 战略联盟 竞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角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以大岭山家具集群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戴勇 温思雅 毛蕴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70,共7页
目前对集群升级的研究多从单个角度来考量,缺乏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整合性框架。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大多重视外部联系而忽视集群内部网络的构建,地方集群的文献重视集群内部网络而较少关注外部联系。事实上,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内治外功共... 目前对集群升级的研究多从单个角度来考量,缺乏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整合性框架。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大多重视外部联系而忽视集群内部网络的构建,地方集群的文献重视集群内部网络而较少关注外部联系。事实上,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内治外功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系统观的视角,选取大岭山家具集群升级作为案例研究,详细分析了家具集群中核心企业的主动升级、集群系统结构的优化升级、集群通过与外界的联系获取升级所需资源和市场等三个层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集群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竞合互动,促进集群内知识分享以实现升级;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是外生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视角 外生型产业集群 大岭山家具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产业跨向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广东德豪润达的跨产业升级案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毛蕴诗 孙赛赛 李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10,178,共7页
以珠海德豪润达为例,探讨了企业由传统小家电产业跨越到LED新兴产业,通过合作创新并协同利用原有业务生产研发与采购体系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小家电与LED双主业协同发展的跨产业升级过程。研究指出:跨产业升级,立足相关性资源... 以珠海德豪润达为例,探讨了企业由传统小家电产业跨越到LED新兴产业,通过合作创新并协同利用原有业务生产研发与采购体系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小家电与LED双主业协同发展的跨产业升级过程。研究指出:跨产业升级,立足相关性资源是一有效途径;通过收购研发或品牌企业,获取战略性资产,推动传统企业跨产业升级;通过打通全产业链,掌握微笑曲线的两端,促进传统企业跨产业升级;传统企业升级可以是多种升级模式相结合,OEM与OBM协同发展,多种业务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升级 技术创新 自主知识产权 跨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特征识别模型——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的识别例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蕴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1,共7页
本文在对企业家不同观点研究、述评的基础上 ,从企业家的企业与现代公司的特征和企业家与经理的职能出发 ,提出识别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的特征变量 ,包括雇佣契约、创业作用、出资与承担企业风险、所有权与控制权、担任企业主管与否、激励... 本文在对企业家不同观点研究、述评的基础上 ,从企业家的企业与现代公司的特征和企业家与经理的职能出发 ,提出识别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的特征变量 ,包括雇佣契约、创业作用、出资与承担企业风险、所有权与控制权、担任企业主管与否、激励问题、创新功能等。并就企业家与经理的不同角色、相同之处进行识别 ,建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特征识别模型 ,同时特别就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的识别例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契约 创业作用 企业风险 所有权 控制权 识别模型 经济转型期 中国 企业家 职业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产业竞争力分析——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毛蕴诗 徐向龙 陈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2,共9页
论文基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竞争等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主体分散、联盟创新动力不足和缺少研发经验积累与资源共享,导致中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牌企业利润微薄。论文提... 论文基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竞争等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主体分散、联盟创新动力不足和缺少研发经验积累与资源共享,导致中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牌企业利润微薄。论文提出要加快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明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与关键零部件创新目标,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协同整合各种创新主体,建立广泛国际与国内技术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共享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跟踪国际前瞻性研究,集中资源构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技术 关键零部件 共性技术 标准竞争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边界模糊背景下的跨产业升级与S-O-S模型--基于乔布斯苹果成功实践的理论提炼 被引量:13
12
作者 毛蕴诗 李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通过对企业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认识,结合文献研究,明晰企业跨产业升级的概念内涵。并基于产业交叉融合的趋势以及乔布斯与苹果的跨产业升级实践,借鉴行业边界模糊理论与价值网分析模型,提炼出苹果公司在研发领域跨越多重技术,在应用领域... 通过对企业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认识,结合文献研究,明晰企业跨产业升级的概念内涵。并基于产业交叉融合的趋势以及乔布斯与苹果的跨产业升级实践,借鉴行业边界模糊理论与价值网分析模型,提炼出苹果公司在研发领域跨越多重技术,在应用领域跨越多个行业的跨产业升级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模型一般化为S—O—S(Several techniques crossed-One company-Several sectors crossed),对其进行理论解释。文章最后讨论了S—O—S模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布斯苹果 跨产业升级 S-O-S模型 行业边界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基于台湾美浓镇的实地调研与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毛蕴诗 陈嘉殷 李田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4期96-104,共9页
选取台湾美浓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研究该地区通过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实现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效果。调研发现,美浓镇从种子、农药等生产准备,到种植过程,再到物流、营销等环节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整合农业产业链。另一... 选取台湾美浓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研究该地区通过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实现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效果。调研发现,美浓镇从种子、农药等生产准备,到种植过程,再到物流、营销等环节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整合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美浓镇通过引入认股模式、推广农事体验服务和使用包括"脸书营销"等多种创新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美浓镇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大幅度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创业发展氛围。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当地农会发挥了重要的中介组织作用。最后是借鉴台湾美浓镇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阐发其对大陆农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升级 农业产业链 休闲农业 台湾农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内部创业行动的逻辑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任荣伟 毛蕴诗 《现代管理科学》 2004年第7期3-5,共3页
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hip)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得到组织授权和资源保证的组织内部的创业行动。通过这种行动,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实现细分市场的新价值。本文尝试通过内部创业的理... 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hip)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得到组织授权和资源保证的组织内部的创业行动。通过这种行动,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实现细分市场的新价值。本文尝试通过内部创业的理论分析,探讨跨国公司在内部创业过程中的三维行动要素以及内部创业的行动逻辑,进而探讨大公司如何通过内部创业机制引入内部创业精神,克服大企业病,并创造市场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内部创业 市场细分 市场竞争 创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物品理论为政府支出行为提供依据的困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燕 杜慕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6,120,共8页
公共物品理论是公共支出理论的基础,它为政府的支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然而,近年来"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介入"的观点正遭受越来越多的置疑。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往往识... 公共物品理论是公共支出理论的基础,它为政府的支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然而,近年来"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介入"的观点正遭受越来越多的置疑。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往往识别困难,其带来的"搭便车"和"边际成本为零"问题又经常被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所推翻,因此,公共物品理论在很多领域已无法为政府的支出行为提供充分依据。相反,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或方法,私人部门往往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 政府支出 搭便车问题 共用品的私人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中观视角:连接宏观与微观的创新探索--评陈云贤博士的《中观经济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蕴诗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134,共2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走向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运行的主体,二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向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转换。以中国之大,有若干省区的GDP都可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水平。而且早在1957年毛泽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走向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运行的主体,二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向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转换。以中国之大,有若干省区的GDP都可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水平。而且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就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问题。从早期的“经济特区”到目前的“自由贸易区”,以及“一带一路”概念,中国的重大改革措施往往是在区域内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的经验再扩大实验范围,继而推向全国。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区域政府的作用,又有效降低了试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经济学 陈云贤 区域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 论十大关系 两个积极性 试错 经济活动 市场机制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公司重构:背景与动因
17
作者 毛蕴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27,共8页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的公司重构代表着全球化新时期世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它以战略 -结构 -过程为思路 ,进行公司战略调整 ,结构重组 ,以及业务、财务、组织方面全面跟进 ,是从总体到局部的全面变革。重构是公司对环境变动的...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的公司重构代表着全球化新时期世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它以战略 -结构 -过程为思路 ,进行公司战略调整 ,结构重组 ,以及业务、财务、组织方面全面跟进 ,是从总体到局部的全面变革。重构是公司对环境变动的战略反应与战略调整 ,是对企业过度膨胀、过度多元化的反思与矫正。本文从委托 -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环境理论、公司目标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的边界以及速度经济性与网络经济性等方面理论解释公司重构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重构 竞争优势 环境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