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逆汤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蛋白谱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伟康 李劲平 +1 位作者 罗汉川 许传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6-510,共5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相关蛋白改变谱。方法 :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 ,通过PDQuest7 1 1软件分析 2 -DE图谱 ,比较各组间蛋白的表达量 ,然后利用MALDI -TOF -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 ,通过... 目的 :探讨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相关蛋白改变谱。方法 :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 ,通过PDQuest7 1 1软件分析 2 -DE图谱 ,比较各组间蛋白的表达量 ,然后利用MALDI -TOF -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所得蛋白的功能。结果 :四逆汤调节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机能、心肌细胞修复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等多组相关蛋白的表达 ,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结论 :四逆汤具有良好的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中草药 心肌缺血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酰胺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慧兰 吴伟康 +1 位作者 罗汉川 梁天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用垂体后叶素造模,取小鼠心肌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通过DNALadder和Dap i荧光染色考察心... 目的:探讨四逆汤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用垂体后叶素造模,取小鼠心肌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通过DNALadder和Dap i荧光染色考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高效薄层层析及薄层层析扫描,用随引标准曲线计算心肌组织中神经酰胺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有凋亡特有的DNA ladder,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及MDA含量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有效部位组的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神经酰胺含量与凋亡指数和MDA含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70,P<0.01;r=0.974,P<0.001)。结论:四逆汤有效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增高的心肌神经酰胺的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有效部位 神经酰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多糖保护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及其抗内质网应激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颖 纪超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并探讨附子多糖的保护机制是否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3 h后复氧6 h)和不同浓度附子多糖(0.1... 目的:观察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并探讨附子多糖的保护机制是否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3 h后复氧6 h)和不同浓度附子多糖(0.1g/L、1g/L、10g/L、20g/L)+缺氧/复氧组。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CHOP及caspase-12 mRNA表达。结果: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GRP78表达增加,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CHOP及caspase-12蛋白和mRNA表达亦明显升高。与缺氧/复氧组相比较,附子多糖预处理24 h后可以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上调,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附子多糖的保护效应呈剂量依赖形式,10 g/L剂量时达到峰值。结论:附子多糖保护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可能机制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所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多糖 内质网应激 缺氧/复氧损伤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人胃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闵存云 李庆明 梁蔚文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党参、五灵脂、水蛭等对胃癌细胞生长及P5 3和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高、中、低等不同的剂量的中药制剂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灌胃 ,制备含药血清 ,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组的含药血清培养...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党参、五灵脂、水蛭等对胃癌细胞生长及P5 3和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高、中、低等不同的剂量的中药制剂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灌胃 ,制备含药血清 ,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组的含药血清培养胃癌细胞 ,以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测各组胃癌细胞的生长状况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P5 3和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用药组胃癌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周期明显改变 (P<0 .0 5 ) ;P5 3和VEGF的表达明显减弱 (P<0 .0 5 ) 。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对胃癌细胞的生长、P5 3和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VEGF P53 益气活血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3 位作者 刘勇 周彬 陈璘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与3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消心痛组、通心络组和通心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85.00%和88.37%,后两组与消心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而ET-1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通心络和通心络联合组患者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而ET-1和MDA水平明显下降。而消心痛组患者在治疗后,除NO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SOD活性、ET-1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保护SOD、抑制ET-1和MDA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NF-κB p65介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彬 吴琳 +6 位作者 凌叶盛 余舒杰 刘定辉 柯世业 刘勇 郝宝顺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5-84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衰老;将复制性衰老模型细胞分为0、20、40、80、100μmol/L Rb1组,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处理衰老细胞48 h后观察衰老指标SA-β-Gal染色和PAI-1蛋白变化,每组3个复孔;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CPDL 2的HUVEC)、模型组(衰老细胞组)及人参皂苷Rb1组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每组3个复孔;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及人参皂苷Rb1组细胞培养液中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每组3个复孔。【结果】累计细胞群体倍增值(CPDL)16的HUVEC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与0μmol/L Rb1组相比,80μmol/L R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和PAI-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001);复制性衰老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而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NF-κB p65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SOD活力明显增加(P <0.05),MDA、IL-6、TNF-α的产量明显减少(P <0.05),NF-κB p65活性降低(P <0.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NF-κB p65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延缓复制性内皮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炎症 氧化应激 NF-ΚBP65 复制性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何穗智 吴伟康 +3 位作者 邓卓燊 欧顺云 刘素芳 曾百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与消心痛等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两名作者独立收集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运用meta分析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对17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与消心痛等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两名作者独立收集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运用meta分析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对17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2.38,其95%CI为[1.83,3.09](P<0.01);(2)对12项研究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2.08,95%CI为[1.54,2.82](P<0.01);(3)有4篇论文报道未发现通心络明显毒副作用,11篇报道胃肠不适、头痛等不良反应例数:通心络组17例,发生率为2.64%;对照组63例,发生率为10.92%;(4)在治疗前后对通心络组患者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和电解质的检验,均未发现异常变化。【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通心络胶囊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消心痛,且不良反应少。受纳入文献的质量限制,其疗效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心绞痛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SIRS大鼠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5
8
作者 曾萍 杨镒宇 +8 位作者 吴伟康 刘晓蔼 唐娟 梁宇峰 武志远 朱南方 李蔷华 缪湘伊 曾其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研究四逆汤对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二次打击SIRS模型,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30只,四逆汤模型治疗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组大鼠在一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模...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研究四逆汤对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二次打击SIRS模型,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30只,四逆汤模型治疗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组大鼠在一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模型对照组按相同溶液体重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 d分别活杀大鼠。剖开胸腔,暴露心脏,快速抽取主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和有关酶学指标的检测,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的含量。结果:治疗1 d组TNF-α为(35.0±14.9)ng/L,IL-6为(96.3±29.0)ng/L;5d组TNF-α为(20.9±13.7)ng/L,IL-6为(48.7±40.0)ng/L;四逆汤中药方剂能够下调实验大鼠血浆TNF-α和IL-6水平(P<0.05)。结论:四逆汤中药方剂起到抑制炎症、有效改善SIRS、MODS大鼠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防治MODS的目的,为四逆汤防治MODS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克玄 吴伟康 +2 位作者 罗汉川 赵明奇 赵丹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n =8) :对照组 (仅作假手术处理 )、模型组 (阻断肠系膜上动脉 1h后再灌注 3h)、SND1组 (SND 0 6g/ 2 0 0g大鼠灌胃 3d后手术 ... 目的 :观察四逆汤 (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n =8) :对照组 (仅作假手术处理 )、模型组 (阻断肠系膜上动脉 1h后再灌注 3h)、SND1组 (SND 0 6g/ 2 0 0g大鼠灌胃 3d后手术 )及SND 2组 (SND 1 2g/ 2 0 0g大鼠灌胃 3d后手术 )。实验时取回肠末端组织行电镜检查 ,并测量上皮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电镜下可见对照组上皮细胞柱状排列紧密 ,微绒毛细长、整齐、无水肿 ,线粒体丰富 ,无肿胀 ;模型组细胞间隙增宽 ,可见大量凋亡细胞 ,微绒毛脱落明显 ,线粒体严重肿胀 ,嵴断裂 ,内质网扩张。SND1组与SND2组均可见微绒毛及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整齐 ,有少量上皮细胞脱落 ,线粒体轻度肿胀 ,嵴清。线粒体体视学参数提示模型组上皮细胞单位胞浆内线粒体少 ,肿胀 ;而SND1及SND2组线粒体丰富 ,肿胀轻微。电镜及体视学参数均提示SND对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无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四逆汤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小肠 再灌注损伤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延迟预适应抗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颖 陈晨 +1 位作者 吴伟康 陈伟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4,i0001,共5页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24h后缺血1h,再灌1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Westernblotting分析及Caspase-3活性测定,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心肌缺血预处理24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抑制CytC和AIF自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及caspase-3的活化,上调HSP70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诱导HSP70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预适应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廖火城 刘勇 +3 位作者 周彬 吴琳 吴伟康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四逆汤组。模型组及四逆汤组给予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四逆汤组给予四逆汤灌胃,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四逆汤组。模型组及四逆汤组给予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四逆汤组给予四逆汤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各组测定左室心功能、心肌羟脯氨酸水平;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1)模型组羟脯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四逆汤组,而四逆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四逆汤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心肌舒张功能(P<0.05);(3)模型组血浆AngⅡ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四逆汤组和对照组(P<0.05);(4)模型组心肌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四逆汤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可以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ngⅡ生成,抑制大鼠心肌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四逆汤 异丙肾上腺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抗小鼠脑自然衰老及其对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彭沛 宋志明 +9 位作者 刘勇 郝宝顺 余舒杰 周彬 刘定辉 牛海名 熊肇军 朱洁明 吴伟康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脑组织自然衰老的作用,并探讨mTOR/p70S6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7只C57/B6雌性小鼠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7只3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青年组,20只22月龄C57/B6雌性小鼠为老年组,青年组小鼠予生理盐水(PBS)腹腔注射,老年组小鼠分别予PBS(对照)、低剂量Rb1(10 mg·kg-1·d-1)、高剂量Rb1(20 mg·kg-1·d-1)腹腔注射。6周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单胺氧化酶(MAO)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p-m 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小鼠比较,老年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增多,MAO活性增加,PAI-1蛋白表达增多,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注射Rb1的两组小鼠脑组织MAO活性,m TOR蛋白、p70S6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此外,高剂量Rb1组MDA含量、PAI-1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剂量(20 mg·kg-1·d-1)人参皂苷Rb1可以减轻小鼠脑自然衰老;人参皂苷Rb1的这一抗衰老作用可能与m TOR/p70S6K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自然衰老 小鼠 脑组织 mTOR/p70S6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SOD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余舒杰 王敏 +4 位作者 周彬 宋志明 吴琳 陈璘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测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在所研究人群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 【目的】测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在所研究人群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参与者的血压均由水银式血压计测定。人群血浆的visfatin浓度和SOD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而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和血脂有相应方法测定。【结果】单纯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质量指数(BMI)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BMI和腰围(WC)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7.6±16.0、118.3±21.7 vs 21.4±8.2,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visfatin浓度(ng/m L)更高,且差异也有显著性(118.3±21.7 vs 57.6±16.0,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SOD活性(U/m L)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157.1±18.6、145.1±31.4 vs 168.4±23.1,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血浆SOD活性(U/m L)更低,且差异同样有显著性(145.1±31.4 vs 157.1±18.6,P<0.05)。对整个研究人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isfatin浓度与SOD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5)。【结论】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且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visfatin浓度升高可能与SOD活性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VEGFR2与SOD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余舒杰 周彬 +7 位作者 宋志明 刘勇 郝宝顺 王敏 吴震 陈璘 钱孝贤 朱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参与者的血压均由...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 VEGFR2)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参与者的血压均由水银式血压计测定。人群血浆的s VEGFR2和SOD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单纯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BMI和腰围(W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s VEGFR2和SOD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血浆s VEGFR2和SOD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5)。对整个研究人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 VEGFR2与SO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s VEGFR2水平均降低,而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s VEGFR2水平降低更明显,SOD水平下降可能与s VEGFR2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尿病 高血压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缺血后处理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克玄 李毅 +3 位作者 李云胜 刘家欣 黄文起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研究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对照组),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肠I/R损伤组,阻断SMA1 h后再灌注1 h;缺血预处理(IPC)组,在长时间阻断... 目的:研究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对照组),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肠I/R损伤组,阻断SMA1 h后再灌注1 h;缺血预处理(IPC)组,在长时间阻断SMA前预先阻断SMA10 min然后开放10 min;缺血后处理(IPo)组,在阻断SMA1 h后连续进行3个循环的开放SMA30 s/阻断SMA30 s(总时间为3 min),然后开放1 h;延迟后处理(delay)组,在再灌注3 min(IPo的总时间)后行3个循环的30 s缺血/30 s再灌注的缺血后处理,余同IPo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于再灌注1 h后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并计算肺通透性指数,称肺湿重及干重并计算肺含水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检测血清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能显著改善肺损伤,显著降低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含水率,同时降低血浆TNF-α与IL-6的浓度、肺组织MDA含量及MPO活性,升高SOD活性。后处理被延迟3min后,其肺保护作用消失,且不能显著改变上述指标。结论: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具有抗肠I/R后肺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而且,再灌注早期后处理对肺的保护作用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小肠 急性肺损伤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eNOS/NO通路在人参皂苷Rb1抗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彬 余舒杰 +7 位作者 刘定辉 吴琳 王敏 柯世业 刘勇 郝宝顺 朱洁明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62-1768,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 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 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 <0. 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 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 <0. 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 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 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SIRT1/eNOS/NO信号通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复制性衰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燕铭 吴琳 +7 位作者 刘勇 周彬 王敏 刘定辉 廖火城 吴伟康 吴以岭 钱孝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和通心络组,提取总RNA并纯化,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高通量Affymetric...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和通心络组,提取总RNA并纯化,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高通量Affymetric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含47 000个基因或基因片段)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和数字化处理,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推测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HUVECs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组有4 343个基因表达上调,316个基因表达下调;与Hcy组相比,通心络组有3 409个基因表达上调,12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共同的差异基因生物功能涉及转录因子调控、激酶、细胞骨架与蛋白合成、转运功能、细胞因子、细胞-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黏附因子等。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是与血管新生、凋亡、氧化应激、凝血纤溶和炎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如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通心络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改变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凝血纤溶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半胱氨酸 通心络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神经酰胺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克玄 吴伟康 +3 位作者 朱有凯 柳垂亮 孙惠兰 赵明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 研究四逆汤(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 (II/R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从神经酰胺信使通路探讨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n=8):对照组(仅分离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模型组 (阻断肠系膜上动脉 1h后再灌注 3h)、SN... 目的 研究四逆汤(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 (II/R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从神经酰胺信使通路探讨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n=8):对照组(仅分离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模型组 (阻断肠系膜上动脉 1h后再灌注 3h)、SND组(每天 3g·kg-1 SND灌胃,连续 3天后手术)。取回肠末端组织行电镜检查;检测肠粘膜组织SOD活性、MDA及神经酰胺含量的变化,TUNEL法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RT PCR法分析肠粘膜组织鞘磷脂酶(SMase)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电镜下可发现许多典型凋亡的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达 30 82%6 34%,SND预处理后凋亡指数为 14 91%±5 40%,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1);模型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0 01),MDA与神经酰胺含量以及SMase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且神经酰胺含量与凋亡指数具有良好的正相关 (r=0 852,P<0 01),与SOD活性具有负相关(r= -0 775,P<0 01 )。SND预处理能明显增强SOD活性,降低肠粘膜组织MDA及神经酰胺含量,减少肠粘膜组织SMase的基因表达(P<0 01)。SND组凋亡指数与神经酰胺的含量亦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832,P<0 01 )。结论 SND具有抗II/R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它清楚氧自由基、抑制SMase的基因表达、减少神经酰胺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肠粘膜 再灌注损伤 凋亡 神经酰胺类 鞘磷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9
作者 谢和平 李跃 +2 位作者 王凤林 吴伟康 杨宏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21-2823,共3页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KPS评分、有效率、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数值改善程度及上升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50. 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 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AFP阳性率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为恶心及发热,对照组6例出现恶心,4例出现腹痛,17例合并发热;治疗组2例出现恶心,6例合并发热。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康莱特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有效降低TACE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的一氧化氮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颖 吴伟康 +1 位作者 赵明奇 刘克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 min,再灌5min,...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 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24h后缺血1h,再灌1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mL·kg·d-1)连续3d, 末次灌药24h后缺血1h,再灌1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 及一氧化氮的含量,通过RT PCR检测eNOSmRNA及iNOSmRNA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明显减少,SOD的活性升高,MDA的生成减少,NO含量显著增加伴随 iNOS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eNOS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 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NO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延迟预适应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