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山大学中文系整理珍藏的“蒙古车王府曲本” |
|
《学术研究》
|
1960 |
0 |
|
|
2
|
民国政治与学术关系考论——以罗振玉为中心兼及其与王国维之关系 |
彭玉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古文字学”教学改革初探 |
杨鹏桦
杨泽生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王国维与民国大学之关系——以王国维与北京大学的离合关系为考察中心 |
彭玉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5
|
中山南蓢闽方言岛音系中的两个层次 |
陈小枫
许冬晖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6
|
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系统——《六艺流别·诗艺》研究 |
吴承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电影本体性反思与中国电影美学重建的现实路径 |
陈林侠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沙家浜》阿庆嫂原型演变释读 |
张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那份荡气回肠的坚韧和生气——读张欣的《如风似璧》 |
谢有顺
张琦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个人经验与日常中国——读魏微 |
郭冰茹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隐”与中国当代文学——论汪曾祺《菰蒲深处》的虚实之辨 |
张均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中国精神与新主流电影的话语形态 |
陈林侠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白鹿原》与改革开放文学之“革命重述” |
张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地方写作与当代文学史的重写路径 |
郭冰茹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元明清散曲“嘲体”考论 |
黎国韬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学术史视野下“戏曲选本”的概念生成与跨学科研究 |
陈志勇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四部法”视野下戏曲书归类的分歧及其逻辑涵蕴——以明清公私综合书目、书志为中心的考察 |
陈志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章学诚文史融通观念的内在理路 |
刘湘兰
陈柏安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汉语教材中成语的系统考察——基于31册综合(读写)教材与《大纲》的分析 |
周小兵
程燕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20
|
刘基与谶纬术数关系平议 |
周松芳
范颖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