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兔眼内窥镜下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疆
余敏斌
+2 位作者
黄圣松
方敏
张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进行对比。方法正常灰兔5只,1只为正常对照,余每只兔随机选择1只眼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另1只眼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第1、2、4、6周分别处死1只兔...
目的探讨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进行对比。方法正常灰兔5只,1只为正常对照,余每只兔随机选择1只眼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另1只眼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第1、2、4、6周分别处死1只兔,取兔眼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睫状体病理改变及光凝部位的炎症反应。结果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光凝组织炎症反应轻,但均出现晶状体局限性混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但无色素上皮细胞有部分残留。结论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相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对无色素上皮细胞作用更彻底,对光凝部位的损伤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睫状体光凝术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化学疗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2 位作者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内化学疗法的效果。方法88只荷瘤兔眼,按兔眼前房内Rb肿物大小及眼内化学疗法剂量和途径随机分为11组(包括对照、前房注射、结膜下注射及全身注射组),每组8只眼,眼内化学疗法后每天观察兔眼局部及全身情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内化学疗法的效果。方法88只荷瘤兔眼,按兔眼前房内Rb肿物大小及眼内化学疗法剂量和途径随机分为11组(包括对照、前房注射、结膜下注射及全身注射组),每组8只眼,眼内化学疗法后每天观察兔眼局部及全身情况,30d处死动物,做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前房内肿物治愈率或控制率及治愈时间等。结果眼内化学疗法组兔眼前房内肿物治愈率均为100%。前房内肿物消失时间、肿物高度相同而化学疗法剂量不同的各组之间,以及化学疗法剂量相同而肿物高度不同的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下注射组及全身注射组兔眼前房内肿物治愈率均为0%,只有不同程度的前房内肿物控制。结论眼内化学疗法与结膜下注射及静脉注射化学疗法相比治愈率较高;眼内化学疗法的效果与肿物的大小及化学疗法时所采用的药物质量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内化学疗法
环磷酰胺
环孢素
前房注射
足叶乙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网膜母细胞瘤3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2 位作者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7-629,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6~2005年收治的317例(362眼)R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b患儿初诊症状最常见的是白瞳症,占81.39%,初诊年龄平均为30.18个月,主诉时间平均为117.86d,眼内Rb肿瘤厚度...
目的分析和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6~2005年收治的317例(362眼)R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b患儿初诊症状最常见的是白瞳症,占81.39%,初诊年龄平均为30.18个月,主诉时间平均为117.86d,眼内Rb肿瘤厚度平均为10.71mm。有家族史者占总体的1.89%;单眼为0.37%,双眼为10.42%。Rb分期:眼内期占总体的55.33%,青光眼期为10.00%,眼外期为32.67%,远处播散期为1.00%,自发萎缩者为1.33%。治疗包括传统治疗方法和保守治疗方法,放弃治疗者占总体的9.39%,保守治疗者占治疗患儿的12.50%,眼球摘除者占治疗患儿的91.46%。结论Rb患儿就诊较晚且病情严重,眼内Rb肿瘤体积较大,眼外期患儿所占比例较大。目前Rb保守治疗率较低,眼球摘除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兔眼前房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2 位作者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动物模型。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兔眼前房Rb细胞注入量及免疫抑制因素随机分为10组,除正常组(A组)2只(4只眼)外,其余B~J9组每组各4只(8只眼),兔眼前房注入Rb细胞后每天观察兔眼前房内Rb肿物...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动物模型。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兔眼前房Rb细胞注入量及免疫抑制因素随机分为10组,除正常组(A组)2只(4只眼)外,其余B~J9组每组各4只(8只眼),兔眼前房注入Rb细胞后每天观察兔眼前房内Rb肿物的生长情况,30d后处死动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分析其成瘤率及维持时间等。结果C、D、F、G、H、I、J组动物前房内均有不同程度的Rb肿物生长,成瘤率为100%;C组与D、F、G组3组和H、I、J组3组之间前房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胞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表达较强,S100表达较弱。结论兔眼前房内注入Rb细胞的密度大于4×107个/mL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肿物生长;单独应用环孢素A(CsA)滴眼液、环磷酰胺(CTX),或二者联合应用,均能使兔眼前房内肿物在30d内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成瘤率
动物模型
环磷酰胺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在上斜肌麻痹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余焕云
麦光焕
+3 位作者
叶秀兰
余新平
陈静嫦
顾欣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正常人垂直扫视运动峰速的参数;了解该检查的可重复性;研究上斜肌麻痹患者垂直扫视运动的峰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运动EOG法检查22例正常人(青年组12例和中老年组10例)及18例上斜肌麻痹患者的垂直扫视运动峰速,正常人中1...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正常人垂直扫视运动峰速的参数;了解该检查的可重复性;研究上斜肌麻痹患者垂直扫视运动的峰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运动EOG法检查22例正常人(青年组12例和中老年组10例)及18例上斜肌麻痹患者的垂直扫视运动峰速,正常人中10例在1周至1个月内重复本检查。结果正常人4个方位的平均峰速均较对称,各方位向上与向下运动、左右眼各相对应方向、中老年组与青年组相对应方向、重复性试验者前后两次检查相对应方向平均峰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斜肌麻痹眼内下方向下运动平均峰速较向上运动平均峰速降低大约20%,而其余方位无明显差异。结论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作上斜肌麻痹的定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电图
垂直扫视运动
上斜肌麻痹
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尼古丁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加重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
5
6
作者
巩亚军
赖坤贝
+4 位作者
李龙辉
黄创新
许发宝
周立军
金陈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尼古丁加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饮用尼古丁水溶液(100 mg/L)4周后,使用激光诱导小鼠CNV模型,7 d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心脏灌注,测量CNV面积。分别于激光后1、3、7和14 d采用免疫荧光...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尼古丁加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饮用尼古丁水溶液(100 mg/L)4周后,使用激光诱导小鼠CNV模型,7 d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心脏灌注,测量CNV面积。分别于激光后1、3、7和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采用RT-qPCR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激光后第1和3天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尼古丁显著增加CNV的渗漏程度及CNV的面积,尼古丁组的重度渗漏率和CNV面积分别为56.25%和(17569.96±1444.00)μ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5%和(10158.63±711.00)μm^2(P<0.05)。尼古丁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了M2/M1型巨噬细胞的比率(P<0.05)。尼古丁也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RNA表达,并且促进了VEGF、ICAM-1、TNF-α和IL-6的分泌(P<0.05)。结论:尼古丁可以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增加M2/M1巨噬细胞的比例,从而促进CNV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巨噬细胞极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特性
7
作者
吴德正
梁炯基
+1 位作者
高汝龙
江福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mfOPs)的特性。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正常人40例40眼的mfOPs,年龄13~74岁,平均38.2岁。选取放大器的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100Hz,高频截止为1000 Hz。结果 在整个测试区、上半视网膜...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mfOPs)的特性。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正常人40例40眼的mfOPs,年龄13~74岁,平均38.2岁。选取放大器的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100Hz,高频截止为1000 Hz。结果 在整个测试区、上半视网膜和下半视网膜、4个象限和5个环的一阶反应于37 ms内,二阶反应于47ms内可见3个振荡电位OP1、OP2和OP3,二阶反应OPs振荡波形较一阶反应更明确。性别和眼别在潜伏期和振幅总和的各项反应均值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组间(<50岁和≥50岁)部分值差弃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结果提供了视网膜不同区域的mfOPs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振荡电位
正常人
VERIS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
视网膜病变
眼底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兔眼内窥镜下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疆
余敏斌
黄圣松
方敏
张平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项目(2002C30901)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350)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进行对比。方法正常灰兔5只,1只为正常对照,余每只兔随机选择1只眼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另1只眼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第1、2、4、6周分别处死1只兔,取兔眼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睫状体病理改变及光凝部位的炎症反应。结果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光凝组织炎症反应轻,但均出现晶状体局限性混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但无色素上皮细胞有部分残留。结论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相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对无色素上皮细胞作用更彻底,对光凝部位的损伤轻微。
关键词
内窥镜
睫状体光凝术
组织病理学
Keywords
endoscope
cyclophotocoagulation
histopatholog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化学疗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1-42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内化学疗法的效果。方法88只荷瘤兔眼,按兔眼前房内Rb肿物大小及眼内化学疗法剂量和途径随机分为11组(包括对照、前房注射、结膜下注射及全身注射组),每组8只眼,眼内化学疗法后每天观察兔眼局部及全身情况,30d处死动物,做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前房内肿物治愈率或控制率及治愈时间等。结果眼内化学疗法组兔眼前房内肿物治愈率均为100%。前房内肿物消失时间、肿物高度相同而化学疗法剂量不同的各组之间,以及化学疗法剂量相同而肿物高度不同的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下注射组及全身注射组兔眼前房内肿物治愈率均为0%,只有不同程度的前房内肿物控制。结论眼内化学疗法与结膜下注射及静脉注射化学疗法相比治愈率较高;眼内化学疗法的效果与肿物的大小及化学疗法时所采用的药物质量浓度有关。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内化学疗法
环磷酰胺
环孢素
前房注射
足叶乙苷
Keywords
retinoblastoma
intraocular chemotherapy
cyclophosphamide
cyclosporin A
intra-anterior-chamber injection
etoposide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母细胞瘤3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7-629,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和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6~2005年收治的317例(362眼)R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b患儿初诊症状最常见的是白瞳症,占81.39%,初诊年龄平均为30.18个月,主诉时间平均为117.86d,眼内Rb肿瘤厚度平均为10.71mm。有家族史者占总体的1.89%;单眼为0.37%,双眼为10.42%。Rb分期:眼内期占总体的55.33%,青光眼期为10.00%,眼外期为32.67%,远处播散期为1.00%,自发萎缩者为1.33%。治疗包括传统治疗方法和保守治疗方法,放弃治疗者占总体的9.39%,保守治疗者占治疗患儿的12.50%,眼球摘除者占治疗患儿的91.46%。结论Rb患儿就诊较晚且病情严重,眼内Rb肿瘤体积较大,眼外期患儿所占比例较大。目前Rb保守治疗率较低,眼球摘除率较高。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Keywords
retinoblastom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pproach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兔眼前房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动物模型。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兔眼前房Rb细胞注入量及免疫抑制因素随机分为10组,除正常组(A组)2只(4只眼)外,其余B~J9组每组各4只(8只眼),兔眼前房注入Rb细胞后每天观察兔眼前房内Rb肿物的生长情况,30d后处死动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分析其成瘤率及维持时间等。结果C、D、F、G、H、I、J组动物前房内均有不同程度的Rb肿物生长,成瘤率为100%;C组与D、F、G组3组和H、I、J组3组之间前房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胞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表达较强,S100表达较弱。结论兔眼前房内注入Rb细胞的密度大于4×107个/mL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肿物生长;单独应用环孢素A(CsA)滴眼液、环磷酰胺(CTX),或二者联合应用,均能使兔眼前房内肿物在30d内稳定生长。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成瘤率
动物模型
环磷酰胺
环孢素A
Keywords
retinoblastoma
emerging rate of tumor
animal model
cyclophosphamide
cyclosporin A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在上斜肌麻痹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余焕云
麦光焕
叶秀兰
余新平
陈静嫦
顾欣祖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8-461,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正常人垂直扫视运动峰速的参数;了解该检查的可重复性;研究上斜肌麻痹患者垂直扫视运动的峰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运动EOG法检查22例正常人(青年组12例和中老年组10例)及18例上斜肌麻痹患者的垂直扫视运动峰速,正常人中10例在1周至1个月内重复本检查。结果正常人4个方位的平均峰速均较对称,各方位向上与向下运动、左右眼各相对应方向、中老年组与青年组相对应方向、重复性试验者前后两次检查相对应方向平均峰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斜肌麻痹眼内下方向下运动平均峰速较向上运动平均峰速降低大约20%,而其余方位无明显差异。结论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作上斜肌麻痹的定量检查。
关键词
眼电图
垂直扫视运动
上斜肌麻痹
峰速
Keywords
electrooculography
vertical saccades
superior oblique palsy
peak velocitisy
分类号
R777.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尼古丁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加重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
5
6
作者
巩亚军
赖坤贝
李龙辉
黄创新
许发宝
周立军
金陈进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70866
No.8160074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7A020215038)
文摘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尼古丁加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饮用尼古丁水溶液(100 mg/L)4周后,使用激光诱导小鼠CNV模型,7 d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心脏灌注,测量CNV面积。分别于激光后1、3、7和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采用RT-qPCR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激光后第1和3天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尼古丁显著增加CNV的渗漏程度及CNV的面积,尼古丁组的重度渗漏率和CNV面积分别为56.25%和(17569.96±1444.00)μ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5%和(10158.63±711.00)μm^2(P<0.05)。尼古丁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了M2/M1型巨噬细胞的比率(P<0.05)。尼古丁也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RNA表达,并且促进了VEGF、ICAM-1、TNF-α和IL-6的分泌(P<0.05)。结论:尼古丁可以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增加M2/M1巨噬细胞的比例,从而促进CNV的发展。
关键词
尼古丁
巨噬细胞极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
炎症
Keywords
Nicotine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flammation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R36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特性
7
作者
吴德正
梁炯基
高汝龙
江福钿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9,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mfOPs)的特性。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正常人40例40眼的mfOPs,年龄13~74岁,平均38.2岁。选取放大器的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100Hz,高频截止为1000 Hz。结果 在整个测试区、上半视网膜和下半视网膜、4个象限和5个环的一阶反应于37 ms内,二阶反应于47ms内可见3个振荡电位OP1、OP2和OP3,二阶反应OPs振荡波形较一阶反应更明确。性别和眼别在潜伏期和振幅总和的各项反应均值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组间(<50岁和≥50岁)部分值差弃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结果提供了视网膜不同区域的mfOPs正常参考值。
关键词
多焦振荡电位
正常人
VERIS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
视网膜病变
眼底病变
Keywords
multifocal oscillatory potentials normal subject
分类号
R770.4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兔眼内窥镜下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
郭疆
余敏斌
黄圣松
方敏
张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化学疗法的研究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视网膜母细胞瘤317例临床分析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兔眼前房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郑嵩山
吴中耀
杨华胜
颜建华
毛羽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在上斜肌麻痹中的应用
余焕云
麦光焕
叶秀兰
余新平
陈静嫦
顾欣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尼古丁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加重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巩亚军
赖坤贝
李龙辉
黄创新
许发宝
周立军
金陈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特性
吴德正
梁炯基
高汝龙
江福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