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五指山市青少年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谭倩 张亮 +4 位作者 郭惠宇 矫操 钟兴武 刘俐娜 王丹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3-500,F0003,共9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五指山市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五指山市16所中小学、8所幼儿园青少年儿童共17948人,有效调查15307人,应答率85.29%。对... 【目的】了解海南省五指山市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五指山市16所中小学、8所幼儿园青少年儿童共17948人,有效调查15307人,应答率85.29%。对纳入对象接受视力、裂隙灯,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检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年级、民族及性别间近视眼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幼儿园及学前班、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年级)、初中、高中的近视检出率分别为:1.8%,9.6%,17.7%,28.5%,57.1%,各年级近视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1707.74,P<0.001)。幼儿园汉族与黎族及苗族之间近视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2.221,P=0.426),小学低年级到初中3个民族之间近视检出率存在差异(χ^2=28.908,6.502,19.684,P<0.001,0.039,<0.001);高中近视检出率3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197,P=0.550)。女生的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χ^2=214.19,P<0.001),女生近视的机会是男生的2.71倍(OR=2.71,P<0.001)。【结论】五指山市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检出率为18.4%,近视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其中汉族与黎族、苗族青少年儿童的近视检出率在幼儿园和高中无明显差异,女生的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检出率 横断面研究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儿童眼球后极部脉络膜厚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丹阳 谭倩 +4 位作者 秦嘉敏 郭惠宇 矫操 张亮 钟兴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学龄儿童黄斑中心凹及周围3mm范围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海南省眼科医院的健康学龄儿童195人,测量眼轴(A XL)、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黄斑中...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学龄儿童黄斑中心凹及周围3mm范围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海南省眼科医院的健康学龄儿童195人,测量眼轴(A XL)、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1mm及3mm脉络膜厚度。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及低中高度近视组,比较各组黄斑区不同位点脉络膜厚度分布。跟踪观察香港特区新界东华三院马锦灿纪念小学二年级同学45人,根据儿童屈光状态分为近视组(基础SE<-0.25D或者1年后SE<-0.25D)和正视远视组(基础SE和1年后SE均≥-0.25D),比较1年前后黄斑区不同位点脉络膜厚度变化,并研究其变化与SE、眼轴改变的相关性。[结果]7~16岁学龄儿童脉络膜厚度在黄斑中心凹下为(SF)250(204~314)μm,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向鼻侧和下方变薄,向颞侧和上方变厚,最薄点位于鼻侧3mm处,最厚位于颞侧1mm处,随近视度数增加,黄斑区各测量点脉络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变薄,且黄斑中心凹及周围1mm处脉络膜变薄较周边更加显著(成组秩和检验,P<0.05)。45名香港小学生随访1年后观察结果显示被检儿童各测量点脉络膜厚度与一年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配对t检验,P<0.05)。近视组与正视远视组比较AXL增长、SE减少明显,SFCT和周围各点脉络膜厚度减少均大于正视远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秩和检验,P<0.05)。[结论]学龄儿童的后极部黄斑区的脉络膜厚度呈现不均匀分布,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周边脉络膜厚度对近视的发展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脉络膜厚度 纵向研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