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沈沛阳
冼文光
+3 位作者
刘红山
曾明兵
徐力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02-1208,共7页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视野检查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检查,使用OCT明确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首次手术后28眼的黄斑裂孔闭合,平均logMAR视力由术前的0.72±0.22提高到术后的0.29±0.18(P<0.001)。中心10°视野检查中,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由术前的-3.59±1.83 dB减少到术后的-2.51±1.36dB(P<0.001),平均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由术前的1.86±0.68 dB减少到术后的1.33±0.32 dB(P=0.001)。MfERG中可见术后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域的平均振幅明显升高,而4-6环区域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疾病病程长短(P<0.001)和1环区域的术前N1波振幅(P=0.001)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作用。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后保持1d的面向下体位,有很好的解剖成功率和视功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填充
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4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军
何宏
+2 位作者
陈晓莲
丁辉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0-523,共4页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Corvist ST对28例患者术前1d,术后3、6d,1mo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比较。结果:受检眼术前术后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时间(A2T)、中央角膜厚度(CCT)比较均有差异(F=10.534、11.655、14.734,均P<0.05)。术后3d测得A1L较术前及术后6d显著升高,A2T则显著降低(P<0.05)。术前1d与术后6d比较,A2L、A2T均无差异(P>0.05)。术后3、6d CCT大于术前1d(均P<0.05)。CCT在术后3d达到最大值,术后1mo恢复术前水平。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术后1mo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可视化角膜力学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省8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何宏
刘红山
+2 位作者
陈晓莲
吴娇婵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确诊病例81例81眼的基本资料。分析致病真菌种群分布特点、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确诊病例81例81眼的基本资料。分析致病真菌种群分布特点、患者年龄分布特点、患病季节分布构成比以及疾病危险因素。回顾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式,计算角膜溃疡坏死组织的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涂片结果阳性率,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选取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1例81眼,其中男54眼,女27眼,年龄中位数51岁。角膜外伤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0岁患病人数45眼(55%),占比最大;其次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组28眼(35%);≤30岁人群组8眼(10%),占比最小。第一季度是全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高发时段,患病人数占36%。81份真菌培养样本阳性例数71眼,阳性率88%。80份角膜坏死物涂片样本,阳性样本共41眼,阳性率51%。真菌涂片阳性检出率低于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0,P<0.01)。主要致病性真菌依次为镰刀菌属34眼(48%),不产孢子菌11眼(15%)。治疗上均采用了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23眼(28%)联合角膜清创+结膜瓣遮盖术治疗;9眼(11%)联合角膜移植术;7眼(9%)联合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中国海南省本岛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主要致病菌是镰刀菌属、不产孢子菌,高发季节为1~3mo。患者多有角膜外伤史。抗真菌药物及手术治疗是目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与真菌涂片相比较,真菌培养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溃疡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ITS测序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宏
杨军
+1 位作者
陈晓莲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菌的真菌菌株19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感染性眼病患者眼部感染组织,接种于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沙氏培养基37℃温箱孵育7~21d后,镜检未发现生殖结构。采用玻璃研磨器研磨联合化学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核糖体ITS保守序列,通过GenBank基因数据库对扩增出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致病菌种属。结果:经PCR扩增后19株样本菌均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9株不产孢子菌分属12个种属,包括可可毛色二孢子菌6株,月状弯孢霉1株,节菱孢霉菌2株,neodeightonia subglabosa 2株,红贝菌1株,肉座菌1株,多喙茎点霉1株,红色毛藓菌1株,深海曲霉菌1株, roussoella siamensis 1株,撕裂蜡孔菌1株、茄病镰刀菌1株。结论:ITS基因测序技术可较准确地鉴定不产孢子菌的种属,是对传统真菌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我国海南岛这一热带地区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种属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产孢子菌
病因学
ITS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快速评估(英文)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海生
何宏
+3 位作者
劳伟
蒙标
邢健强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白沙县、保亭县、临高县、昌江县7个调查市县抽取小学生共计356名进行了沙眼快速评估工作,其中男192人,女164人,平均年龄7(1~9)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眼简化分级系统,对以上小学生进行沙眼快速评估调查。结果:在受检的356名小学生中,未发现有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结论:海南省1~9岁儿童的沙眼患病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
快速评估
海南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沈沛阳
冼文光
刘红山
曾明兵
徐力
钟兴武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海南
眼科
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02-1208,共7页
文摘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视野检查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检查,使用OCT明确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首次手术后28眼的黄斑裂孔闭合,平均logMAR视力由术前的0.72±0.22提高到术后的0.29±0.18(P<0.001)。中心10°视野检查中,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由术前的-3.59±1.83 dB减少到术后的-2.51±1.36dB(P<0.001),平均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由术前的1.86±0.68 dB减少到术后的1.33±0.32 dB(P=0.001)。MfERG中可见术后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域的平均振幅明显升高,而4-6环区域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疾病病程长短(P<0.001)和1环区域的术前N1波振幅(P=0.001)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作用。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后保持1d的面向下体位,有很好的解剖成功率和视功能结果。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填充
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Keywords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pars plana vitrectomy
air tamponade
perimetry
multifocal e lectroretinograph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4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军
何宏
陈晓莲
丁辉
钟兴武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海南
眼科
医院海南省
眼科
医院海南省
眼科
学
重点
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0-5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0681)
2017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7CXTD011,817364)。
文摘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Corvist ST对28例患者术前1d,术后3、6d,1mo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比较。结果:受检眼术前术后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时间(A2T)、中央角膜厚度(CCT)比较均有差异(F=10.534、11.655、14.734,均P<0.05)。术后3d测得A1L较术前及术后6d显著升高,A2T则显著降低(P<0.05)。术前1d与术后6d比较,A2L、A2T均无差异(P>0.05)。术后3、6d CCT大于术前1d(均P<0.05)。CCT在术后3d达到最大值,术后1mo恢复术前水平。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术后1mo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可视化角膜力学分析仪
Keywords
corneal biomechanics
phacoemulsitication
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省8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何宏
刘红山
陈晓莲
吴娇婵
钟兴武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海南
眼科
医院海南省
眼科
重点
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基金
2016年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F2016111)
2016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o.20168335)~~
文摘
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确诊病例81例81眼的基本资料。分析致病真菌种群分布特点、患者年龄分布特点、患病季节分布构成比以及疾病危险因素。回顾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式,计算角膜溃疡坏死组织的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涂片结果阳性率,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选取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1例81眼,其中男54眼,女27眼,年龄中位数51岁。角膜外伤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0岁患病人数45眼(55%),占比最大;其次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组28眼(35%);≤30岁人群组8眼(10%),占比最小。第一季度是全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高发时段,患病人数占36%。81份真菌培养样本阳性例数71眼,阳性率88%。80份角膜坏死物涂片样本,阳性样本共41眼,阳性率51%。真菌涂片阳性检出率低于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0,P<0.01)。主要致病性真菌依次为镰刀菌属34眼(48%),不产孢子菌11眼(15%)。治疗上均采用了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23眼(28%)联合角膜清创+结膜瓣遮盖术治疗;9眼(11%)联合角膜移植术;7眼(9%)联合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中国海南省本岛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主要致病菌是镰刀菌属、不产孢子菌,高发季节为1~3mo。患者多有角膜外伤史。抗真菌药物及手术治疗是目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与真菌涂片相比较,真菌培养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溃疡
病原学
Keywords
fungal
keratitis
pathogeny
分类号
R772.2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ITS测序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宏
杨军
陈晓莲
钟兴武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海南省
眼科
医院海南省
眼科
重点
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6-18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371046)
2016年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F2016111)
+2 种基金
2016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68335)
2017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7CXTD011
817365)~~
文摘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菌的真菌菌株19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感染性眼病患者眼部感染组织,接种于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沙氏培养基37℃温箱孵育7~21d后,镜检未发现生殖结构。采用玻璃研磨器研磨联合化学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核糖体ITS保守序列,通过GenBank基因数据库对扩增出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致病菌种属。结果:经PCR扩增后19株样本菌均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9株不产孢子菌分属12个种属,包括可可毛色二孢子菌6株,月状弯孢霉1株,节菱孢霉菌2株,neodeightonia subglabosa 2株,红贝菌1株,肉座菌1株,多喙茎点霉1株,红色毛藓菌1株,深海曲霉菌1株, roussoella siamensis 1株,撕裂蜡孔菌1株、茄病镰刀菌1株。结论:ITS基因测序技术可较准确地鉴定不产孢子菌的种属,是对传统真菌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我国海南岛这一热带地区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种属多样。
关键词
不产孢子菌
病因学
ITS测序
Keywords
nonsporulating molds
etiology
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 alignment
分类号
R394.8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快速评估(英文)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海生
何宏
劳伟
蒙标
邢健强
钟兴武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海南
眼科
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2-1214,共3页
基金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Hainan(No.ZDYF2016111)~~
文摘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白沙县、保亭县、临高县、昌江县7个调查市县抽取小学生共计356名进行了沙眼快速评估工作,其中男192人,女164人,平均年龄7(1~9)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眼简化分级系统,对以上小学生进行沙眼快速评估调查。结果:在受检的356名小学生中,未发现有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结论:海南省1~9岁儿童的沙眼患病率<5%。
关键词
沙眼
快速评估
海南省
儿童
Keywords
trachoma
rapid assessment
HainanRrovince
children
分类号
R777.32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英文)
沈沛阳
冼文光
刘红山
曾明兵
徐力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4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
杨军
何宏
陈晓莲
丁辉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南省8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原学分析
何宏
刘红山
陈晓莲
吴娇婵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ITS测序研究
何宏
杨军
陈晓莲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快速评估(英文)
郑海生
何宏
劳伟
蒙标
邢健强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