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貂在抗感染药物非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学武 唐梓宁 +2 位作者 彭冬冬 杜艳华 姜德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18,共20页
雪貂应用于抗感染药物评价的优势在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株)能不经宿主适应直接进行感染和传播,且动物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人极为相似。虽然雪貂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用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雪貂... 雪貂应用于抗感染药物评价的优势在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株)能不经宿主适应直接进行感染和传播,且动物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人极为相似。虽然雪貂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用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雪貂缺少相应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应用的国家级标准,缺乏特异性的诊断和检测试剂等因素有关。本文对雪貂作为感染疾病模型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汇总分析了雪貂在抗感染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方向,旨在促进雪貂作为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貂 抗感染药物 标准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抗脂多糖诱导的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熙 祈洁珍 +1 位作者 邱鹏新 陈家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用LPS诱导兔DIC模型。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用LPS诱导兔DIC模型。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全自动血浆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血尿素氮(BUN);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LPS诱导的兔DIC的拮抗作用。结果:兔耳缘静脉持续滴注LPS,观察到:APTT和PT显著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ALT和BUN显著升高;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明显降低。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后,APTT和PT的延长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均明显恢复;ALT和BUN显著下降;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显著改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LPS诱导的兔DIC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肝素 脂多糖类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梅 蓝育青 +3 位作者 刘嫣芬 文艳玲 朱邦豪 李海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1-374,F002,共5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鼠右眼CRA的血流参数,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管内径。检查结束后,立即摘除大鼠右眼,进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结果]光镜下,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在12周,始观察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周时,糖尿病大鼠CR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PSV及EDV显著下降;12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I、PI则显著增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出现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改变,并进行性加重。视网膜血流减少与血液灌注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视网膜中央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55通过下调清道夫受体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 被引量:11
4
作者 尚菲 曾德意 +5 位作者 杨慧 黄琳燕 刘捷 吕晓飞 关永源 周家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A类清道夫受体SR-A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R-155对THP-1结合、摄...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A类清道夫受体SR-A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R-155对THP-1结合、摄取DiI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能力的影响。【结果】80μg/m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巨噬细胞miR-155表达上调。过表达miR-155抑制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降低。而反义-miR-155则明显上调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MiR-155通过降低巨噬细胞SR-A和CD36的表达抑制巨噬泡沫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动脉粥样硬化 THP-1巨噬细胞 清道夫受体 泡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C-3氯通道对H_2O_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园 周家国 +3 位作者 丘钦英 黎小妍 刘捷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研究C lC-3氯通道蛋白过表达对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 lC-3蛋白表达;形态学方法、DNA琼脂糖电泳、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DNA断裂、... 目的研究C lC-3氯通道蛋白过表达对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 lC-3蛋白表达;形态学方法、DNA琼脂糖电泳、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DNA断裂、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C lC-3蛋白过表达对其影响。结果C lC-3蛋白过表达减轻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DNA断裂及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存活。结论提示C lC-3氯通道蛋白过表达保护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 CIC-3 凋亡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及其亲脂性衍生物抑制恶性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5
6
作者 付胜楠 张国光 +4 位作者 庹珏 杨小晓 朱文博 颜光美 胡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1-536,F0002,共7页
【目的】考察小檗碱及其亲脂性衍生物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四种小檗碱衍生物9-O-十二烷基小檗碱(B3)、9-O-十六烷基小檗碱(B4)、9-O-十八烷基小檗碱(B5)、9-O-苄基小檗碱(B6)。采用1H NMR、13C NMR及... 【目的】考察小檗碱及其亲脂性衍生物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四种小檗碱衍生物9-O-十二烷基小檗碱(B3)、9-O-十六烷基小檗碱(B4)、9-O-十八烷基小檗碱(B5)、9-O-苄基小檗碱(B6)。采用1H NMR、13C NMR及ESI-MS确证其结构。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对C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衍生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强于对照组与小檗碱组(P<0.05);其中,B3的抑制作用最强。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及其衍生物能明显抑制C6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其中,B3与B4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小檗碱的亲脂性衍生物能有效地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为开发新的恶性胶质瘤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恶性胶质瘤 迁移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ARNT2的克隆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林光 银巍 +4 位作者 苏涛 江伟健 苏兴文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凋亡与非凋亡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CGN)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出与大鼠CGN凋亡相关的基因。【方法】用荧光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fl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研究凋亡与非凋亡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CGN)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出与大鼠CGN凋亡相关的基因。【方法】用荧光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fl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DD PCR)从低钾诱导的大鼠CGN凋亡模型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反向Northern blot杂交进一步验证后,用cDNA 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5’Ends,5’RACE)克隆差异表达EST的目标基因,用RT-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目标基因mRNA 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用FDD PCR筛选出5号差异表达EST,经反向Northern blot验证后,用5’RACE法成功地克隆到5号EST完整开放阅码框,序列同源性分析证实为大鼠基因ARNT2,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低钾诱导后ARNT2 mRNA与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显著地上调,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ARNT2在低钾诱导的大鼠凋亡CGN中表达上调,提示ARNT2与CGN凋亡相关并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凋亡 基因 克隆 聚合酶链反应 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Toll样受体9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碧莹 马珊珊 +3 位作者 潘经锐 纪原 彭晴霞 王艺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OGDR法建立BV-2细胞缺氧、缺糖模型,以常氧培养的BV-2细胞作为对照。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BV-2细胞在OGDR后0、6、12、24、48...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OGDR法建立BV-2细胞缺氧、缺糖模型,以常氧培养的BV-2细胞作为对照。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BV-2细胞在OGDR后0、6、12、24、48、72 h形态的变化,CCK8法检测OGDR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LR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OGDR后BV-2细胞由原来静止的分枝状变成激活的阿米巴状。②OGDR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0 h为对照组的(65.7±9.2)%;12 h下降至最低,为对照组的(44.8±2.3)%,后逐渐升高,48、72 h分别为对照组的(60.8±10.2)%、(72.3±10.0)%。③OGDR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LR9 mRNA表达逐渐升高,24 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但72 h仍高于0 h时间点的表达。TLR9蛋白表达亦呈升高趋势,在72 h达高峰。对照组各时间点TLR9 mRNA、TLR9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相同时间点的比较,OGDR组OGDR后6~72 h,TLR9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72 h,TLR9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OGDR后BV-2细胞被激活,其细胞内TLR9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 小神经胶质细胞 氧葡萄糖剥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LPS诱导的肾纤维蛋白沉积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熙 陈家树 +2 位作者 陈琪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五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LPS诱导的兔肾纤维蛋白沉积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兔肾血栓模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方法。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尿激酶作阳性对照组。兔肾组织学检查及测定血浆FDP含量以观察五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兔... 目的观察五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LPS诱导的兔肾纤维蛋白沉积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兔肾血栓模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方法。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尿激酶作阳性对照组。兔肾组织学检查及测定血浆FDP含量以观察五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兔肾纤维蛋白沉积的溶解作用。结果阴性对照组,给药2、6h后,兔肾组织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的沉积,FDP含量分别为(7821±479)%和(8427±621)%;阳性对照组,给药2、6h后,肾组织有少量纤维蛋白的沉积,FDP含量分别为(13334±427)%和(21017±542)%。FⅡ分别以01mg·kg-1·h-1(低)、03mg·kg-1·h-1(中)、06mg·kg-1·h-1(高)3个剂量滴注。低剂量组的兔肾组织有纤维蛋白的沉积,但比阴性对照组减少;中剂量组的兔肾组织有少量纤维蛋白的沉积;高剂量组的兔肾组织几乎无纤维蛋白的沉积;血浆FDP含量在低、中和高剂量组均比阴性对照组增加,并有量效关系(P<005)。结论步蛇毒纤溶酶FⅡ对LPS诱导的兔肾纤维蛋白沉积有良好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毒 纤溶酶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异氟醚麻醉引起的老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德雄 李玉娟 +2 位作者 王飞 苏兴文 曹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对异氟醚引起的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36只11个月大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on)、异氟醚组(Iso)、吡格列酮...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对异氟醚引起的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36只11个月大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on)、异氟醚组(Iso)、吡格列酮(10 mg/kg)+异氟醚组(Pi10+Iso)、吡格列酮(20 mg/kg)+异氟醚组(Pi20+Iso)和单纯吡格列酮(20 mg/kg)组(Pi20)。各异氟醚处理组的小鼠吸入混合1.4%异氟醚的氧气2 h;Con和Pi20组的小鼠仅吸入氧气2 h。吡格列酮溶于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小鼠吸入异氟醚或单纯氧气前2 h,按10 mg/kg或20 mg/kg灌胃,Con组和Iso组小鼠仅给予相同容量的1%CMC。在异氟醚处理结束后48h行恐惧记忆实验以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6 h时取部分小鼠分离皮质和海马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蛋白及ELISA法检测脑组织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Iso组的僵住行为减少(P<0.05),海马IL-1β水平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Pi10+Iso组的僵住行为和PPARγ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Pi20+Iso组的僵住行为和PPARγ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且海马中IL-1β水平降低(P<0.05)。各组海马和皮质TNF-α水平以及皮质中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减轻异氟醚引起的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可以缓解异氟醚引起的小鼠海马IL-1β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认知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4 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大鼠Nor 1全长cDNA 被引量:2
11
作者 银巍 黄奕俊 +3 位作者 苏兴文 赵灵芝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克隆75AEST全长cDNA序列。方法:抽提在25mmol/L KCl条件下培养7d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总RNA后,用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75A表达序列标签(EST)cDNA5’端未知序列,其产物亚克隆到pGEM-Teasy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性。... 目的:克隆75AEST全长cDNA序列。方法:抽提在25mmol/L KCl条件下培养7d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总RNA后,用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75A表达序列标签(EST)cDNA5’端未知序列,其产物亚克隆到pGEM-Teasy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性。结果:首轮5’RACE扩增出2.5kb序列后,75A EST鉴定为神经来源孤儿受体1(Nor1)基因的部分序列;再经过二次轮5’RACE,我们首次克隆Nor-1的全长cDNA序列。结论:T_4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克隆mRNA5’端未知序列的好方法,为进一步研究Nor1在小脑颗粒神经元存活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DNA连接酶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Nor1 小脑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3A相互作用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说 肖海鹏 +4 位作者 李延兵 陈松锦 银巍 修玲玲 曹筱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FAM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memberA)为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FAM3的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检测FAM3A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克隆FAM3A并连接到pGB载体,转化酵母Y190宿主菌,加入含主要信号传导细胞因子人cDNA文库,... 【目的】FAM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memberA)为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FAM3的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检测FAM3A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克隆FAM3A并连接到pGB载体,转化酵母Y190宿主菌,加入含主要信号传导细胞因子人cDNA文库,按标准程序进行酵母双杂交,以X-Gal显色评估活性。提取扩增阳性克隆,连接pACT2载体,测序、检索基因库确定阳性克隆基因。克隆阳性基因并与FAM3A质粒共转染酵母进一步确定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检测到一个与FAM3A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提取扩增后测序分析此相互作用蛋白为一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SSK4),一种与精子的发育、成熟、及生育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共转染pGB-FAM3A质粒与pACT2-TSSK4质粒入Y190酵母证实上述相互作用。【结论】FAM3A可能通过与TSSK4的相互作用参与精子功能与生育能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3A 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 si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雪坤 梁景耀 李光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8,443,共5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针对人抑凋亡基因livin的siRNA质粒载体,并研究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设计和合成针对人livin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mU6,脂质体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中,用RT-PCR技术检测livin基因的mRN... 【目的】构建和鉴定针对人抑凋亡基因livin的siRNA质粒载体,并研究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设计和合成针对人livin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mU6,脂质体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中,用RT-PCR技术检测livi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ivin蛋白表达水平。用MTT法分析HeLa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变化。【结果】livinsiRNA表达质粒能高效而特异地剔除HeLa细胞中livin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将HeLa细胞阻止在G1期。【结论】livin基因的siRNA对HeLa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有重要影响,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其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SIRNA 宫颈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贤璟 丘少鹏 +2 位作者 毛晓鹏 王杜渐 黎明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情况,以便进一步探讨重组人PSMA的免疫活性并完成抗前列腺癌PSMA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PSMA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情况,以便进一步探讨重组人PSMA的免疫活性并完成抗前列腺癌PSMA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PSMA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2/NT-PSMA,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尿嘧啶筛选出阳性克隆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全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PSMA的酵母真核表达重组子pYES2/NT-PSMA,并在酿酒酵母INVSc1中得到有效表达,Western blot显示两个特异性的人重组PSMA全蛋白片段,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00×103及Mr=85×103.[结论]人PSMA基因片段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并进行翻译后糖基化修饰,为下一步进行抗前列腺癌PSM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MA 酿酒酵母 基因表达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银巍 黄奕俊 +4 位作者 皮荣标 苏兴文 赵灵芝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克隆以及鉴定。方法: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逆转模型进行荧光mRNA差异显示逆转录PCR(FDDRT-PCR,fluorescent dif... 目的: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克隆以及鉴定。方法: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逆转模型进行荧光mRNA差异显示逆转录PCR(FDDRT-PCR,flu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EST片段亚克隆入pGEM-T Ea-syTM,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检索;反Northern杂交重鉴定与筛选。结果:通过DDRT-PCR获得164个在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的ESTs;对其中的17个ESTs进行了克隆并测序;通过反Northern杂交的初步筛选初步鉴定出5个阳性片段。结论:阳性差异表达EST的筛选、克隆以及鉴定为神经元凋亡与保护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差异表达基因 小脑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和CPA诱导的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的变化
16
作者 尹松梅 聂大年 +7 位作者 谢双锋 曾福仁 马丽萍 李益清 吴裕丹 王秀菊 冯坚红 关永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ytoplasmic free Ca2+ concentration,[Ca2+]i)的变化。[方法]采 用Fura-2/Am荧光双波长测定[Ca2+]i技术,动态观察激动剂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环匹阿尼酸 (cyclepiazoni...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ytoplasmic free Ca2+ concentration,[Ca2+]i)的变化。[方法]采 用Fura-2/Am荧光双波长测定[Ca2+]i技术,动态观察激动剂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环匹阿尼酸 (cyclepiazonic acid,CPA)对高血压病人血小板[Ca2+]i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病人静息血小板[Ca2+]i与正常人比较明显增高 (P<0.05);ADP和CPA激动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平台钙与静息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位钙-平台钙的差 (既钙释放)与正常人比较明显增高(P分别<0.05和<0.01);平台钙-静息钙的差(既钙内流)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静息血小板[Ca2+]i增高,平台钙水平明显增高,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 被ADP和CPA激活不能恢复至静息动状态;ADP和CPA激动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钙释放增多,钙内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人 血小板 [CA^2+]I 人血 胞浆游离钙 正常人 增高 钙释放 ADP 二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拮抗秋水仙碱诱导的乳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
17
作者 黄晓卉 朱小南 +2 位作者 王琴 陈汝筑 汪雪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烟碱拮抗秋水仙碱诱导乳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prague-Dawley(SD)乳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Hoechst33258核荧光染色进行凋亡率计数检测神经元凋亡,Akt(ser473)Western blotting分析试剂盒做激酶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烟碱拮抗秋水仙碱诱导乳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prague-Dawley(SD)乳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Hoechst33258核荧光染色进行凋亡率计数检测神经元凋亡,Akt(ser473)Western blotting分析试剂盒做激酶分析。结果:0.1μmol/L秋水仙碱可降低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但是,当10μmol/L烟碱预孵2 h后再加入0.1μmol/L秋水仙碱作用24 h,烟碱可拮抗秋水仙碱的此种凋亡作用,将凋亡率从(62±1)%降低到(38±2)%,P<0.05。Akt(ser473)磷酸化在0.5 h时开始下降,于6 h时最低,仅为对照组的1/3。且Akt(ser473)磷酸化水平随时间(0.5、1、6、12和18 h)呈钟型性改变,分别是对照组的1.3、3.7、2.4、2.1和1.9倍,P<0.05。结论:烟碱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k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大脑皮质 神经元 秋水仙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磷脂酶A_2非酶活性依赖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18
作者 黎明涛 马驰 +11 位作者 谢元斌 叶彦颖 朱小南 闫霞 施乐瑜 袁衡新 陈汝筑 李文明 皮荣标 韩怡凡 Igor Krizaj 黄守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鉴定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中的神经保护因子,研究其抗神经元凋亡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神经保护因子。用EdmanN-末端测序法取得蛋白质一级序列,BLAS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使用低钾诱导体外培养... 【目的】鉴定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中的神经保护因子,研究其抗神经元凋亡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神经保护因子。用EdmanN-末端测序法取得蛋白质一级序列,BLAS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使用低钾诱导体外培养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研究其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从中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神经保护因子(Cobravenomneu-ronalprotectivefactor,CVNPF)此神经保护因子N-末端20个氨基酸序列为NLYQFKNMIQCTVPSRSWWD-,BLAST序列同源比对确定该保护因子为中华眼镜蛇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edphospholipaseA2,sPLA2)。进一步发现来源于蜂毒、莫桑比克眼镜蛇(Njajanajamossambica)蛇毒、西部菱斑响尾蛇(Crotalusatroxalso)蛇毒的sPLA2也对小脑颗粒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不为磷脂酶A2酶活性抑制剂7,7-Dimethyleicosadienoicacid(DEDA)和Manoalide阻断。【结论】CVNPF属于sPLA2。多种sPLA2可以抗神经元凋亡,其保护机制与磷脂酶A2的酶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磷脂酶A2 非酶活性依赖 神经元 保护作用 蛇毒 神经保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蝰蛇(缅甸亚种)毒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Ⅴe-1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活性的研究(英文)
19
作者 林熙 辛淑波 +4 位作者 祈洁珍 梁秀霞 陈家树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纯化一种凝血活性因子Ⅹ激活物FⅤe-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序列测定以及凝血活性。【方法】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蛇毒,采用MALDI质谱测定法测定分子质量,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 【目的】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纯化一种凝血活性因子Ⅹ激活物FⅤe-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序列测定以及凝血活性。【方法】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蛇毒,采用MALDI质谱测定法测定分子质量,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发色底物法和SDS-PAGE等方法测定FⅤe-1的酶学特征和凝血活性。【结果】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得到的FⅤe-1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 808,等电点4.6,0.5 mg FⅤe-1的凝血活性与1.5625 u的凝血酶或与54.93 ng RVVⅩ的凝血活性相当;可激活FⅩ,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无作用;酶活性的适宜pH为6.5~7.5,适宜温度为25~60℃;为钙依赖性,凝血活性可被EDTA和DTT抑制;FⅤe-1的N端序列为NH2-N-L-Y-Q-F-G-E-M-I-N;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血浆凝固作用。【结论】从蝰蛇(缅甸亚种)毒纯化出一种FⅤe-1是一个凝血因子Ⅹ的激活物,可激活凝血因子Ⅹ,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蝰蛇 凝血因子Ⅹ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珊珊 朱文博 +6 位作者 颜敏 林园 张海鹏 邱鹏新 苏兴文 颜光美 胡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目的:研究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Triol)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riol作用于C6细胞和A172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活性... 目的:研究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Triol)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riol作用于C6细胞和A172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活性变化,蛋白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家族蛋白的变化。结果:Triol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C6细胞和A172细胞的存活率;Triol处理细胞48 h,C6细胞和A17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7.8±0.6)μmol/L和(20.6±0.2)μmol/L。Hoechst 33342染色、TUNEL检测和凋亡执行酶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中2种细胞都出现明显凋亡核象、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和caspase-3的激活。Triol作用于C6细胞12 h、24 h和48 h后,在凋亡外通路中激活的caspase-8和在凋亡内通路中激活的caspase-9活性均随时间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量随时间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量随时间升高。结论:Triol通过激活内、外凋亡通路引起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凋亡,且Bcl-2家族蛋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β-三羟基胆甾烷 神经胶质瘤 细胞凋亡 BCL-2家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