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PK1基因开放读码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诱导Raji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海涛 朱振宇 +4 位作者 吉琼梅 李秀英 李民友 马涧泉 梁念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K1)在肿瘤的形成、转移中所起作用 ,克隆DAPK1基因的开放读码序列 (ORF)。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核苷酸序列 ,自行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K562细胞中扩增DAPK1基因的ORF ;用质脂体将pcDNA3 1(+ ) -DA...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K1)在肿瘤的形成、转移中所起作用 ,克隆DAPK1基因的开放读码序列 (ORF)。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核苷酸序列 ,自行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K562细胞中扩增DAPK1基因的ORF ;用质脂体将pcDNA3 1(+ ) -DAPK1转染到Raji细胞 ,Hoechst 3 3 2 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 ,MTT法观察DAPK1基因对细胞生存的影响。结果 :DAPK1基因的ORF克隆到质粒pMD18-T ,测序鉴定 ;分析结果显示 ,从K562细胞成功扩增 43 0 0bp的DAPK1基因ORF有 7处突变 ,其中 6处是同义突变 ,1处是基因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 ;DAPK1基因的ORF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 ,转化到Raji细胞 ;转染 48h后 ,可以检测到DAPK1的表达 ,并可以观察到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大片段的基因可以采用RT -PCR法直接克隆 ,采用常规的转染技术可以将大片段基因转染到宿主细胞 ;成功克隆具有活性功能DAPK1基因OR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甲基化 RAJI细胞 K562细胞 DAPKl基因 开放读码序列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小洪 张焰 +13 位作者 陈小林 郑振声 詹澄扬 柳俊 伍贵富 方典秋 梁陆光 钱月桃 凌桂芳 戴刚 冯铭喆 马虹 王奎健 朱振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0-733,T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雄性乳猪1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2h体外反搏治疗。用cDNA基因芯片对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雄性乳猪1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2h体外反搏治疗。用cDNA基因芯片对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腹主动脉苏丹Ⅲ染色图像定量分析,高脂组:7.84%±2.37%;高脂加反搏组:1.26%±0.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冠状动脉左旋支内膜1:500扫描电镜显示:高脂+反搏组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有序,细胞呈梭型排列与血流方向一致,表面光滑;高脂组血管内膜细胞排列紊乱,表面不光滑,有大量脱落细胞。显著改变的基因:芯片1(反搏组Cy3/高脂组Cy5):锌指蛋白0.33、MAP4K30.13、长链脂肪酸合成酶0.35、神经介素B受体0.19、GPX-13.26、整合素β10.06、CTGF0.28、eNOS3.1、VCAM-10.50;芯片2(高脂组Cy3/正常组Cy5):锌指蛋白23.06、MAP4K36.75、长链脂肪酸合成酶2.71、神经介素B受体6.68、GPX-10.63、整合素β16.29、CTGF2.45。结论:长期体外反搏可以改善内皮形态与功能,增加内皮细胞抗氧化作用,下调内皮细胞机械性刺激感应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血管內皮细胞对LDL的摄取,及下调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 mRNA和NF-κB2 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远能 曹骥 +2 位作者 苏建家 李瑗 朱振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Rel及NF-κB2的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elmRNA和NF-κB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elmRNA及NF-κB2m... 【目的】探讨Rel及NF-κB2的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elmRNA和NF-κB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elmRNA及NF-κB2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分别为0.315±0.142对0.505±0.225;0.273±0.141对0.491±0.242,均P<0.05)。这两种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肝外转移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及血清AFP水平等无明显关系。【结论】提示Rel、NF-κB2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 MRNA NF-κB2 MRNA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任明 周俊宜 +3 位作者 高国全 杨光 陈瑞莞 宋志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苦瓜(BM)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CCl4,M组);BM低剂量组(BM100g/kg饲料+CCl4,BM-L组)、BM高剂量组(BM200g/kg饲料+CCl4,BM-H组... 目的:探讨苦瓜(BM)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CCl4,M组);BM低剂量组(BM100g/kg饲料+CCl4,BM-L组)、BM高剂量组(BM200g/kg饲料+CCl4,BM-H组)。饲养中除C组外的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2mL/kg,2次/周,共8周,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脏和血清。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肝匀浆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变性与胶原沉积病理改变。结果:与M组比较,摄入BM后的各剂量组大鼠肝体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MDA含量及肝匀浆HYP含量和MA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SOD活性、肝组织TP和Alb含量、GSH-Px活性明显增强(P<0.01)。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BM组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坏死与胶原沉积等病理变化,以高剂量组更明显。结论:BM具有抗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肝HYP含量及MAO活性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四氯化碳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酶切联合MALDI-TOF/MS分析重组蛋白二硫键分布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祖敏 程锐 +5 位作者 杨霞 杨中汉 刘少军 黎明涛 蔡卫斌 高国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9,共7页
以Kringle环为分子模型,应用MALDI-TOF/MS联合特异性蛋白酶酶切技术,探讨建立蛋白质二硫键分布和定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pET22b(+)原核表达体系诱导表达重组人纤溶酶原K5蛋白(rhK5),经Ni2+-NTA resin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 以Kringle环为分子模型,应用MALDI-TOF/MS联合特异性蛋白酶酶切技术,探讨建立蛋白质二硫键分布和定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pET22b(+)原核表达体系诱导表达重组人纤溶酶原K5蛋白(rhK5),经Ni2+-NTA resin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初步鉴定;采用MTT法分析rhK5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活性;联合应用交叉酶切(Trypsin Gold单切或Trypsin Gold及Endoproteinase ASP-N双酶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rhK5的二硫键分布;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圆二色谱法进一步验证rhK5二级结构。应用原核体系高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rhK5蛋白,经交叉酶切联合MAL-DI-TOF/MS证实rhK5中的6个半胱氨酸正确配对形成了3对二硫键(Cys462:541,Cys483:524和Cys512:536),圆二色谱法测定发现rhK5为典型的β折叠型结构。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中半胱氨酸配对及二硫键分布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重组蛋白 蛋白质结构 二硫键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糖基磷脂酰肌醇(GPI)-B7-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熊茂林 宋畅 +4 位作者 罗荣城 罗超权 李民友 李秀英 朱振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在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高效表达糖基磷脂酰肌醇GPI-B7-1(B7-1即CD80)融合蛋白,获得大量融合蛋白以研究GPI-B7-1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31/GPI-B7-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其转染CHO细胞,G418加... 目的在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高效表达糖基磷脂酰肌醇GPI-B7-1(B7-1即CD80)融合蛋白,获得大量融合蛋白以研究GPI-B7-1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31/GPI-B7-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其转染CHO细胞,G418加压筛选抗性克隆,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上GPI-B7-1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SDS-PAGE、Westernblot分析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后,流式细胞分析证实为GPI锚定蛋白,SDS-PAGE在60kD左右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Westernblot在60kD左右有一条强的棕色条带,说明GPI-B7-1在CHO中得到表达。结论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GPI-B7-1融合蛋白,可获得大量融合蛋白,对进一步研究GPI-B7-1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酰肌醇类 基因 B7-1 CHO细胞 真核表达 印迹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外显子4区域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迎社 冯建生 +3 位作者 蒋建伟 吴美玉 杨中汉 周天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9-522,共4页
为了探讨广东地区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酸(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的分子变异,从258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SSCP方法分析外显子4及其附近区域,对SSCP带型异常样品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在2名高脂血症患... 为了探讨广东地区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酸(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的分子变异,从258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SSCP方法分析外显子4及其附近区域,对SSCP带型异常样品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在2名高脂血症患者LPL基因内含子3的3’端-6bP处发现C→T转换突变,252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IVS-3的C→T突变可能与高脂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脂蛋白脂酶基因 外显子4区域变异 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谷氨酸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蔡卫斌 臧颖 余明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对谷氨酸(glutamate)引起原代培养的脑皮质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方法原代培养胎鼠脑皮质神经元,用噻唑蓝(MTT)及乳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和损伤情况;用硫代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对谷氨酸(glutamate)引起原代培养的脑皮质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方法原代培养胎鼠脑皮质神经元,用噻唑蓝(MTT)及乳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和损伤情况;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并同时检测了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银杏内酯B(10~100μ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谷氨酸(0.8 mmol/L)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细胞损伤,同时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减轻细胞脂质过氧化。【结论】银杏内酯B可拮抗谷氨酸所致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提高神经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谷氨酸 大鼠 大脑皮质神经元 氧化损伤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抑制剂SP600125对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雅 谢元斌 +2 位作者 刘炜 朱振宇 黎明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把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从含去极化浓度钾离子(KCl 25mmol/L)的培养基中转移至低钾培养基(KCl 5mmol/L)中诱导神经元凋亡。... [目的]研究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把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从含去极化浓度钾离子(KCl 25mmol/L)的培养基中转移至低钾培养基(KCl 5mmol/L)中诱导神经元凋亡。以Western blot法检测JNK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低钾(KCl 5 mmol/L)磷酸化并激活JNK,诱导c-Jun磷酸化和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SP600125通过抑制c-Jun磷酸化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低钾环境中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存活。其保护作用的半数有效量(ED_(50))为1.01μmol/L。[结论]SP600125通过特异性地抑制JNK活性而对低钾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提示JNK是介导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关键激酶,它可能可以作为干扰神经元凋亡的药物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 氨基末端激酶 SP600125 细胞凋亡 小脑颗粒神经元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小洪 伍贵富 +15 位作者 张焰 陈小林 郑振声 詹澄扬 柳俊 何建桂 熊艳 方典秋 梁陆光 钱月桃 凌桂芳 戴刚 冯铭喆 王奎健 朱振宇 马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雄性乳猪2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h体外反搏治疗。对冠状动脉作透射电镜检查。对腹主动脉作苏丹III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 目的探讨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雄性乳猪22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h体外反搏治疗。对冠状动脉作透射电镜检查。对腹主动脉作苏丹III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片分析猪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高脂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可见巨噬细胞和分化的泡沫细胞,正常组、高脂加反搏组内皮细胞下层完整。正常组和高脂加反搏组与高脂组腹主动脉苏丹III染色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芯片检测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整合素β1、CTGF上调;与高脂组相比,反搏组整合素β1、CTGF,和VCAM-1下调,eNOS上调。结论慢性体外反搏可以下调动脉内皮细胞整合素β1、CTGF和VCAM-1基因的表达,降低动脉內皮细胞对脂质的摄取,改善动脉内皮功能,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ENOS 整合素Β1 CTGF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银巍 黄奕俊 +4 位作者 皮荣标 苏兴文 赵灵芝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克隆以及鉴定。方法: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逆转模型进行荧光mRNA差异显示逆转录PCR(FDDRT-PCR,fluorescent dif... 目的: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克隆以及鉴定。方法: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对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逆转模型进行荧光mRNA差异显示逆转录PCR(FDDRT-PCR,flu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EST片段亚克隆入pGEM-T Ea-syTM,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检索;反Northern杂交重鉴定与筛选。结果:通过DDRT-PCR获得164个在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中差异表达的ESTs;对其中的17个ESTs进行了克隆并测序;通过反Northern杂交的初步筛选初步鉴定出5个阳性片段。结论:阳性差异表达EST的筛选、克隆以及鉴定为神经元凋亡与保护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差异表达基因 小脑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栎 付静宜 +5 位作者 刘建彬 于立身 王烨 曹颖 罗超权 刘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1,57,共5页
[目的]探讨α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1296位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受体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基因组 DNA为模板,扩增α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5’侧翼序列(2 085 bp),-1296位分别为g或c,与报告基因载体pGL3-enhancer相连接,构... [目的]探讨α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1296位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受体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基因组 DNA为模板,扩增α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5’侧翼序列(2 085 bp),-1296位分别为g或c,与报告基因载体pGL3-enhancer相连接,构建重组载体,分别与pRL-CMV共转染人绒癌细胞JEG-3,检测荧光素酶相对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 pGL3FSg/pGL3FSc,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当5侧翼-1296位为g时,荧光素酶基因表达量高,而为c时,荧光素酶基因表达量低。[结论]a_(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5’侧翼-1296位为g时,基因转录活性较高;为c时,基因转录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遗传学 晕动病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 基因调控区 单核苷酸 基因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血管新生是肿瘤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抗血管新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抗血管新生的策略主要是应用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剂或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以恢复肿瘤中被打破的血管新生平衡。相比于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 血管新生是肿瘤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抗血管新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抗血管新生的策略主要是应用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剂或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以恢复肿瘤中被打破的血管新生平衡。相比于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剂,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展现了更好的治疗前景,但是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包括两类,一类是前体蛋白的水解片段,如人纤溶酶原K5(plasminogen kringle 5,K5)、血管抑素(angiostatin/kringle 1-4)、内皮抑素(endostatin)等;另一类是细胞分泌性的蛋白质,如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krein-binding protein,KBP/kallistatin)、抗凝血酶(antithrombin)等。本文以K5、PEDF、KBP为例,分别介绍其生物学功能、抗肿瘤血管新生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未来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凋亡 K5 PEDF K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国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6,共8页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导致糖尿病患者寿命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血管新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基本病理特征,而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血管新生平衡调控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新生抑制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导致糖尿病患者寿命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血管新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基本病理特征,而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血管新生平衡调控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与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和糖尿病肾病等)等的关系,最后概述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现状与内源性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在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抑制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NA聚合酶δ结合蛋白PDIP38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云 Rakhee Gupte +1 位作者 Marietta Y.W.T.Lee 梁念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野生型及3种缺失突变型人PDIP38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 S 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常规PCR扩增法得到野生型及3种缺失突变型人PDIP38的cDNA;4种cD-NA与GST融合载体pGEX-4T-1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野生型及3种缺失突变型人PDIP38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 S 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常规PCR扩增法得到野生型及3种缺失突变型人PDIP38的cDNA;4种cD-NA与GST融合载体pGEX-4T-1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采用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鉴定插入的DNA序列;采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结果]野生型和3种缺失突变型人PDIP38 GST融合蛋白在DH5α中高效表达;经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后,4种蛋白的纯度均达到85%以上。[结论]pGEX-4T-1 GST蛋白融合载体可高效表达人PDIP38蛋白;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法可简单、快速地得到高纯度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IP38 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 克隆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hTERT可诱导RNAi系统的建立及其对TREx-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柏芸 杜贻鹏 +5 位作者 骆晓枫 米洋 袁广卿 何霞 陈展辉 周俊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2,共6页
目的:建立可诱导性沉默hTERT的RNA干扰系统,并初步探讨端粒酶与细胞增殖调控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沉默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Tet-on可诱导性RNAi载体psiRNA-hH1/TO-hTERTshRNA,并稳定转染表达TR的TREx-HeLa细胞,用半定量RT-PCR检测hTER... 目的:建立可诱导性沉默hTERT的RNA干扰系统,并初步探讨端粒酶与细胞增殖调控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沉默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Tet-on可诱导性RNAi载体psiRNA-hH1/TO-hTERTshRNA,并稳定转染表达TR的TREx-HeLa细胞,用半定量RT-PCR检测hTERT的转录后水平,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构建了可诱导性沉默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重组体psiRNA-hH1/TO-hTERTshRNA,并建立了可诱导性沉默hTERT的TREx-HeLa细胞株。短期内的端粒酶活性降低后TREx-HeLa细胞生长增殖有下降趋势,而其凋亡情况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可诱导沉默hTERT的RNAi系统,为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四环素可诱导RNAi系统 端粒 末端转移酶 细胞凋亡 TREx—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adherin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艳梅 方珍珍 +2 位作者 杨霞 高国全 周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663,共7页
【目的】为了明确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探讨N-cadherin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Ad-N-cadherin(Ad-N-cad)、Ad-siN-cadherin(siN-cad)及... 【目的】为了明确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探讨N-cadherin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Ad-N-cadherin(Ad-N-cad)、Ad-siN-cadherin(siN-cad)及Ad-GFP、Ad-siControl(siCon)对照腺病毒处理细胞以过表达或沉默N-cadherin,采取葡萄糖(25mmol/L)处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以模拟高糖状态,使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垂直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结果】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N-cadherin使迁移至Transwell小室下室的细胞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处理使迁移和侵袭至小室下室的细胞数增加,而干扰N-cadherin的表达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迁移或侵袭(P<0.05)。CCK8结果显示,干扰N-cadherin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细胞增殖(P<0.05)。【结论】N-cadherin可促进细胞迁移,干扰N-cadherin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N-CADHERIN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研究状况
18
作者 郑一诫 周俊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6-158,162,共4页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一类死因不明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引入新研究技术,该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表明:在蛋白水平,心肌肌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肌动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改变;在基因水平,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一类死因不明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引入新研究技术,该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表明:在蛋白水平,心肌肌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肌动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改变;在基因水平,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的相关基因位点存在一定的突变现象,而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家系HLA-DRB1*12021和DQB1*0301/09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SCN5A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1,6-二磷酸酶与肿瘤代谢
19
作者 廖昆 杨时雨 +1 位作者 王江煌 李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38-42,共5页
代谢重编程已被定义为肿瘤细胞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果糖-1,6-二磷酸酶1(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1,FBP1是糖异生的限速酶,其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下调,可能的机制为DNA甲基化,转录因子、微小RNA及蛋白泛素化调控等。FBP1低... 代谢重编程已被定义为肿瘤细胞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果糖-1,6-二磷酸酶1(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1,FBP1是糖异生的限速酶,其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下调,可能的机制为DNA甲基化,转录因子、微小RNA及蛋白泛素化调控等。FBP1低表达与癌症低生存率和高复发率相关。FBP1抑制Warburg效应以及Wnt/β-Catenin、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及RAS/MAK等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进展。同时,FBP1在NK细胞的免疫杀伤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但FBP1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仍有众多问题需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1 6-二磷酸酶 Warburg效应 肿瘤代谢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