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63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雷 刘双高 +4 位作者 黄翠 余丹媛 郑莉 成建定 唐双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主;常见死亡原因为心脏压塞;临床症状以中腹痛最为常见,但其疼痛部位和主动脉夹层部位吻合度不高,部分可无明显症状;破裂口多在升主动脉,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理改变。结论熟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对此种疾病生前诊断及死因鉴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到实践:法医病理学心脏性猝死研究新动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坤 郑大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5-456,共2页
猝死(sudden death)在本质上是指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急速而出乎意料的自然性死亡[1];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特指由于心脏病所引发的猝死,居猝死的各类病因分布之首,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严... 猝死(sudden death)在本质上是指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急速而出乎意料的自然性死亡[1];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特指由于心脏病所引发的猝死,居猝死的各类病因分布之首,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由于此类突发死亡可能牵涉到暴力因素,或被怀疑为暴力死,或真正的暴力死被误报为猝死,故涉及SCD案件的确切死因鉴定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胡东阳 黄翠 +6 位作者 刘双高 黄雷 郑金祥 黄二文 吴秋萍 成建定 唐双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非过敏性休克死亡组的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死因鉴定应根据案情、解剖检验结果及血清IgE水平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大 殷坤 +4 位作者 郑晶晶 周南 刘洋 付翔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7-469,共13页
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 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了SCD的法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猝死的形态学鉴定、死亡原因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综述 流行病学 形态学 虚拟解剖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致婴儿死亡1例
5
作者 郑大 莫玉叶 +4 位作者 王宁 黎秋辰 张艺凰露 唐双柏 黄二文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诊后于6月14日09:30转入儿科,10:20患儿突发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婴儿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郑金祥 赵溯 +4 位作者 黄文丽 黄雷 唐双柏 贲驰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云南猝死综合征(Yunnan sudden death syndrome,YSDS)是一种每年6~9月份发生在云南省中部和西北部海拔1815~2225 m的山区、半山区,以突然发病并死亡为特征且病因不明的疾病。该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傈僳族、彝族和苗族... 云南猝死综合征(Yunnan sudden death syndrome,YSDS)是一种每年6~9月份发生在云南省中部和西北部海拔1815~2225 m的山区、半山区,以突然发病并死亡为特征且病因不明的疾病。该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傈僳族、彝族和苗族发病率较高,具有家庭聚集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学特点缺乏特异性,发病原因与卫生、经济条件、硒铬微量元素缺乏、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食用蘑菇及当地特殊地质条件相关。本文综述了YS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性特点、病因研究及假说,以期对YSDS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流行病学 综述文献类型 云南猝死综合征 review[publication 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脾脏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凋亡 被引量:4
7
作者 成建定 陈玉川 +2 位作者 竞花兰 郭薇 刘水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 :探索病毒性心肌炎 (VMC)发病的脾脏机制。方法 :运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实验组 (VMC猝死者 ,8例 )及对照组 (非心性死亡者 ,4例 )脾组织中细胞凋亡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 目的 :探索病毒性心肌炎 (VMC)发病的脾脏机制。方法 :运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实验组 (VMC猝死者 ,8例 )及对照组 (非心性死亡者 ,4例 )脾组织中细胞凋亡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脾组织内可见大量的凋亡细胞 ,脾组织MHCⅡ类抗原高表达 ,动脉周围淋巴鞘MHCⅡ类抗原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 ;对照组脾组织内罕见凋亡细胞 ,MHCⅡ类抗原阳性细胞较少 ,主要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外围。结论 :VMC患者脾脏免疫细胞的活化与凋亡相伴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脾脏淋巴细胞 细胞活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3信号通路在人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婧 刘水平 +1 位作者 古力娜尔.库尔班 成建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3(TLR3)信号转导通路与人类病毒性心肌炎(VMC)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TLR3、干扰素β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核因子κB(NF-κB)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心肌组...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3(TLR3)信号转导通路与人类病毒性心肌炎(VMC)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TLR3、干扰素β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核因子κB(NF-κB)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心肌组织中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比较VMC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心肌组织中TLR3、TRIF、NF-κB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LR3和TRIF、TLR3和NF-κB、TRIF和NF-κB、NF-κB和caspase-3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一致。结论:通过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在VM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其活化有可能成为治疗VMC的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TOLL样受体3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抗-HBs Fab片段 被引量:4
9
作者 安峰 陈玉川 +1 位作者 陆慧琦 韩焕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性抗-HBs F-ah。方法:将从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人源抗-HBs Fab基因克隆人pBAD/gⅢA载体,进而转化Top10大肠杆菌。对重组质粒菌发酵表达后,利用Ni-NTA-Agarose螯合层析柱纯化周质腔可溶性Fab 蛋白。对所得包... 目的: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性抗-HBs F-ah。方法:将从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人源抗-HBs Fab基因克隆人pBAD/gⅢA载体,进而转化Top10大肠杆菌。对重组质粒菌发酵表达后,利用Ni-NTA-Agarose螯合层析柱纯化周质腔可溶性Fab 蛋白。对所得包涵体依次变性、溶解、纯化后,利用透析进行复性。用Western blot检测Fab蛋白的特异性,Dot blot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经Ni-NTA-Agarose柱纯化的周质腔可溶性Fab蛋白,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并且总量达到80mg/L。对所获包涵体进行透析复性后,也可得到少量有活性的蛋白,但比例很小。结论:用pBAD/gⅢA-Top10表达系统表达人源抗-HBs Fab片段,发酵培养后,经有效纯化可得到生物学活性较好的可溶性蛋白,为人源抗-HBs Fab片段的大量制备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片段 六聚组氨酸尾 亲和层析 生物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伤大鼠血清促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水平 陈玉川 +3 位作者 王江峰 成建定 刘小山 李朝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培养1~3d龄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数量、蛋白质含量、犤3H犦-胸腺嘧啶核苷(犤3H犦-TdR)和犤3H犦-脯氨...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培养1~3d龄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数量、蛋白质含量、犤3H犦-胸腺嘧啶核苷(犤3H犦-TdR)和犤3H犦-脯氨酸(犤3H犦-Proline)掺入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挤压伤大鼠血清使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数量(×109/L)、总蛋白含量(μg/2mL)分别由0.33±0.01、163.3±24.1增加至0.50±0.02和324.6±52.2,犤3H犦-Proline和犤3H犦-TdR掺入后测得的每分钟脉冲数则分别由1211.7±140.7、1104.8±113.9上升至2000.7±96.2和2066.2±223.5。【结论】肢体挤压伤大鼠血清可促进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血清 促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 蛋白质 胸腺嘧啶核苷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钾离子通道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的变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乾皓 刘超 +5 位作者 卢龙武 吕国丽 刘宏 唐双柏 权力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37-341,34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SMDS)病例是否存在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的变异。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技术对116例SMDS散发病例的血样和125例健康者血样进行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变异... 目的研究中国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SMDS)病例是否存在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的变异。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技术对116例SMDS散发病例的血样和125例健康者血样进行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变异的检测。结果发现14个突变位点,14个多态性位点,其中2个编码区的非同义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而对照组中未发现非同义突变。结论中国人SMDS病例存在KCNQ1、KCNH2、KCNE1和KCNE2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与部分SMDS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突变 钾通道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水平 罗斌 +1 位作者 李朝晖 刘小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9-410,413,共3页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胞内钙浓度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胞内钙浓度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相比,挤压伤大鼠血清致细胞的凋亡百分数由(8.26±1.75)%降为(2.75±0.90)%,胞内钙浓度由(96.98±3.95)nmol/L增加到(118.79±3.22)nmol/L,挤压伤大鼠血浆内皮素-1和心钠素含量显著增高。结论肢体挤压伤大鼠血清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此效应可能与内皮素-1和心钠素诱发胞内钙浓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NOS1AP基因常见遗传变异与QTc间期及心源性猝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雷 袁自闯 +1 位作者 余彦耿 成建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1-1183,共3页
心肌细胞复极化延长与普通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增高密切相关。长QT综合征易感基因突变能显著增加患者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的风险。SCD是发达国家最常见死因之一。体表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间期(corrected... 心肌细胞复极化延长与普通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增高密切相关。长QT综合征易感基因突变能显著增加患者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的风险。SCD是发达国家最常见死因之一。体表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间期(correctedQTinterval,QTc间期)是心律失常发生与SCD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QTC间期 遗传变异 P基因 心脏 长QT综合征 疾病发病率 体表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羊水与RBL-2H3肥大细胞共培养后脱颗粒的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峰 陈玉川 郭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羊水与 RBL-2H3肥大细胞共培养后是否有脱颗粒现象发生。[方法]取大鼠不同稀释度的羊水与大鼠来源的RBL-2H3肥大细胞系共培养,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间样品上清的组胺、自发释放的组胺和总组胺,计算组胺释放率。对细胞... [目的]探讨大鼠羊水与 RBL-2H3肥大细胞共培养后是否有脱颗粒现象发生。[方法]取大鼠不同稀释度的羊水与大鼠来源的RBL-2H3肥大细胞系共培养,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间样品上清的组胺、自发释放的组胺和总组胺,计算组胺释放率。对细胞用阿利新蓝染色,计算脱颗粒指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RBL-2H3细胞Annexin Ⅴ标记后的阳性细胞率。[结果]与不同稀释度的羊水共培养后,细胞的组胺释放率有显著差异,组胺的释放和羊水浓度正相关。阿利新蓝染色后计算的脱颗粒指数与组胺释放率测定结果一致。细胞Annexin Ⅴ标记后的阳性率在羊水刺激后明显上升,进一步证明了脱颗粒的发生。[结论]羊水中的物质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导致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为羊水栓塞时肥大细胞脱颗粒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 细胞脱颗粒 组胺 肥大细胞 羊水栓塞 酶联免疫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CN5A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一丁 刘超 +3 位作者 唐双柏 李越 刘长晖 成建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MDS)病例的SCN5A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120例中国汉族人群散发SMDS病例,提取其基因组DNA,对PCR产物(包含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进行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内的遗传变异,...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SMDS)病例的SCN5A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120例中国汉族人群散发SMDS病例,提取其基因组DNA,对PCR产物(包含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进行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内的遗传变异,以相同人群健康组作对照。【结果】120例SMDS散发病例中共发现SCN5A的11个突变位点,其中,Y1434Y、L1566L为编码区同义突变,V95I、R121Q、R367H、R1512W为已报道的错义突变,R513H、D870H、V1202M、V1764D、S1937F为本研究新发现的错义突变。【结论】首次较全面地获得了中国人SMDS病例SCN5A基因型特征,丰富了SMDS的分子病理学数据库,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心脏钠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与SMDS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中猝死 SCN5A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16
作者 赵乾皓 卢明放 +2 位作者 唐双柏 权力 成建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利用Brugada综合征患者尿液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i PSC)。【方法】通过携带有OCT4、SOX2、KLF4和C-MYC四个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尿液细胞,将其诱导成人胚胎干细胞(ESC)样的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对获得的... 【目的】利用Brugada综合征患者尿液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i PSC)。【方法】通过携带有OCT4、SOX2、KLF4和C-MYC四个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尿液细胞,将其诱导成人胚胎干细胞(ESC)样的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对获得的克隆进行以下鉴定: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AP)活性、多能性基因的表达、核型及体内外分化能力等。【结果】诱导获得的i PSC克隆在细胞形态、多能性基因的表达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此外i PSC克隆体外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并能够分化成3个胚层;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向3个胚层分化的畸胎瘤。【结论】成功建立了Brugada综合征患者i PSC细胞系,为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药物筛选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尿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5A基因变异H558R携带者轻度心脏挫伤后死亡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小兵 侯一丁 +6 位作者 黄雷 吴赵斌 刘超 巫坚 郑金祥 余彦耿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7-308,共2页
1 案 例 1.1简要案情一非洲籍黑人男子,31岁,某日因纠纷与他人发生打斗,有拳、脚接触胸背部外伤,被送至某派出所。在派出所等待调查期间,该男子突然昏迷,经医护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受伤至死亡约6h。死后24d尸体检验。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心脏损伤 变异(遗传学) SCN5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看护人员死亡原因鉴定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大 唐双柏 +6 位作者 叶伟权 刘水平 李朝晖 刘小山 权力 罗斌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85-288,294,共5页
目的探讨被看护人员死亡原因鉴定的方法和策略,为潜在增长的此类死亡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受理的13例被看护人员死亡案件,对被看护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以膳食能量、... 目的探讨被看护人员死亡原因鉴定的方法和策略,为潜在增长的此类死亡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受理的13例被看护人员死亡案件,对被看护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以膳食能量、居住面积及环境、就医情况分别评估营养状况、环境条件、医护条件。结果13例被看护人员中,有11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最长者74岁,最小者9岁;在福利机构居住时间最长者5.6年,最短者0.4年。法医病理学检验发现13例均患有感染性疾病,11例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所有被看护人员均未检见致命性机械性损伤及中毒情况。4例经分子病理学检测未发现猝死易感基因的致病性突变。被看护人员饮食营养、生活环境、医疗护理状况存在不足。13例被看护人员的直接死亡原因均被鉴定为疾病,营养、居住、医护等条件不足在12例被看护人员的死亡后果参与程度中占主要因素。结论被看护人员死亡鉴定应遵照司法程序开展,其死亡原因鉴定及死亡后果参与程度分析须综合考虑营养、环境、医疗护理、损伤及疾病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被看护人员 虐待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结区间皮瘤4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伟权 谢剑捷 +2 位作者 郑大 罗斌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86-488,共3页
康某,女,38岁,某年6月19日因“左手损伤”入某医院就诊,当日行“清创术及腹部皮瓣修复术”。7月8日16:45许出现胸闷不适、乏力、呼吸困难,双肺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渗出性病变。急邀内科会诊,考虑有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并进行抢救,人工... 康某,女,38岁,某年6月19日因“左手损伤”入某医院就诊,当日行“清创术及腹部皮瓣修复术”。7月8日16:45许出现胸闷不适、乏力、呼吸困难,双肺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渗出性病变。急邀内科会诊,考虑有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并进行抢救,人工心肺复苏后心率达150~160次/min,经抢救无效,于7月8日24:00许宣告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脏肿瘤 房室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型毛霉病致死1例
20
作者 马钳钳 张云 秦丽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07-509,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68岁,于某年9月11日因“上腹疼痛1周”入住某医院治疗。10月30日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当天下午开始出现血压低,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该男病情仍持续恶化,逐渐出现少尿、神志昏迷症状...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68岁,于某年9月11日因“上腹疼痛1周”入住某医院治疗。10月30日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当天下午开始出现血压低,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该男病情仍持续恶化,逐渐出现少尿、神志昏迷症状。血常规检查提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持续减少。11月13日20:55突然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22:45宣告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毛霉病 播散型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