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卫星DNA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易冰 李卓雅 +2 位作者 孟锦绣 雷智刚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微卫星DNA 寄生虫学 短小串联重复 多态性遗传标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3年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刊载中国学者论文分析
2
作者 宋兰桂 牛中正 +4 位作者 解辉 罗诗琪 贺平 吴晓瑛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6-891,共6页
目的了解2003—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方法选择17种国际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为调查对象,对2003—2013年期间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研究虫种及种类、研究... 目的了解2003—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方法选择17种国际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为调查对象,对2003—2013年期间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研究虫种及种类、研究对象、类型及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文献量从2003年的23篇快速增长,至2013年达到230篇,主要发表在《Parasitology Research》(39.3%)、《Veterinary Parasitology》(16.0%)等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在机构分布中,中山大学为发表文献量最多的机构(145篇),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吉林大学,文献量分别是76篇和50篇;在研究虫种与种类方面,以原虫和吸虫为主,如血吸虫(185篇)、弓形虫(110篇)和艾美球虫(81篇),居所有研究种类发文量的前3位;研究对象以动物模型为主(80.7%),研究类型以原著为主(82.1%),研究领域则主要是基因或蛋白的功能研究(19.7%)。结论 2003-2013年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其研究领域及特点不完全同于国内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的特征。因此,分析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现状时应关注我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寄生虫学期刊 中国学者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00a&c在改善广州管圆线虫诱导的Balb/c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中的作用
3
作者 马芷璇 牛珍 +3 位作者 杨亮 吴小杰 吴忠道 冯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NA-200a&c后对广州管圆线虫诱导的Balb/c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3周SPF级Balb/c小鼠分成4组,即正常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7 d、14 d、21 d组。分别记录不同时间分组小鼠的体质量及其生...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NA-200a&c后对广州管圆线虫诱导的Balb/c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3周SPF级Balb/c小鼠分成4组,即正常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7 d、14 d、21 d组。分别记录不同时间分组小鼠的体质量及其生存情况,并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视觉评分。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不同时间分组小鼠视觉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分组小鼠眼球组织结构变化。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第7天时通过立体定位注射向小鼠侧脑室注射miRNA-200a&c外源性类似物,同时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21 d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阴性对照(NC)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过表达miRNA-200a&c类似物组。VEP检测以上分组小鼠视觉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以上分组小鼠眼球组织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以上分组小鼠眼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OLs)的数量变化。【结果】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第21天,部分Balb/c小鼠眼睑完全闭合(32.52±4.67)%或出现眼球萎缩(15.79±3.23)%等现象,同时出现小鼠体质量下降(21 dpi:P<0.05)和神志不清等表现,感染21 d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转棒实验时长缩短68%(21 dpi:P<0.01),部分小鼠出现偏瘫而无法正常行走,甚至部分出现行动迟缓、共济失调、定向障碍;另外有部分小鼠出现刺激感觉反应迟钝,单侧视力缺失,视动反应阈值下降83%,视觉功能明显下降(21 dpi:P<0.05)。VEP结果显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21 d时Balb/c小鼠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轻度延长(21 dpi:P<0.05),且多为单侧眼部发病。过表达miRNA-200a&c后,与感染21 d组相比,VEP检测结果显示,P1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透射电镜结显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胞质肿胀情况较感染21 d组对比有所减轻,视神经髓鞘结构较感染21 d组对比相对紧密,厚度也较均匀(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GCs和OLs数量较感染21 d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且细胞排列紊乱的现象也有所改善(P<0.05)。【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Balb/c小鼠后引起脱髓鞘性视神经炎,过表达miRNA-200a&c可减轻脱髓鞘性视神经炎造成的损伤,改善小鼠眼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00a miRNA-200c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弓形虫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申川军 詹希美 +5 位作者 杨绍基 何蔼 郑焕钦 张瑞琳 李卓雅 曹爱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弓形虫病 小鼠 实验 动物模型 磺胺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的构建及EST测序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江 胡旭初 +4 位作者 徐劲 余新炳 包怀恩 郎书源 廖兴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构建猪带绦虫(Taeniasolium)成虫全长cDNA表达文库,为获取猪带绦虫成虫的基因信息,建立基因表达谱,并为筛选疫苗基因和诊断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猪带绦虫成虫mRNA,构建pBluescriptIISK全长cDNA质粒文库,测定扩增文库的滴度;... 目的构建猪带绦虫(Taeniasolium)成虫全长cDNA表达文库,为获取猪带绦虫成虫的基因信息,建立基因表达谱,并为筛选疫苗基因和诊断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猪带绦虫成虫mRNA,构建pBluescriptIISK全长cDNA质粒文库,测定扩增文库的滴度;用载体克隆位点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检测所构建文库的质量。随机挑选质粒文库转化的阳性重组克隆,进行较大规模的5’端测序,归并unigene。结果文库库容达到1×106pfu/ml,插入片段的大小主要在1000bp以上。获得有效EST序列2000条,归并为1171条unigene。结论已成功获得一高质量的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表达文库,并获得了较丰富的成虫表达基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成虫 全长cDNA质粒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武英 黄江 +4 位作者 胡旭初 余新柄 徐劲 廖兴江 戴佳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A 序列分析 克隆表达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与其寄主豆蚜的相互作用:寄主龄期选择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 ,为 2 6 4 % ;其次是 1龄若蚜 ,为 2 0 6 % ;无翅成蚜与 3、 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相对被寄生率较低。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豆蚜若蚜的发育 ,其中 1龄若蚜被寄生后 ,1~ 3龄历期显著延长 ;有翅 3龄若蚜被寄生后 ,3、 4龄历期明显延长 ;但无翅和有翅 4龄若蚜被寄生后的发育历期均不受影响。各龄若蚜被寄生后羽化的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其中 ,被寄生的 1龄若蚜不能发育至成蚜 ,其它较早龄期被寄生的若蚜羽化的成蚜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寄生时寄主的发育期也影响寄生蜂的发育 ,2龄豆蚜被寄生时的日本柄瘤蚜茧蜂个体发育最快 ,为 194 10h ;1龄寄主被寄生时蚜茧蜂的发育最慢 ,需 2 15 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主-寄生蜂的相互关系 寄主龄期选择 繁殖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品系福寿螺主要形态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志坚 曾清香 +5 位作者 张波 彭东觉 曲振宇 杨潇 詹希美 吴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结果对三类福寿螺的足及呼吸管进行HE染色分析,显示软体部颜色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黑色颗粒的有无和沉积数量的多少。对福寿螺齿舌的观察显示,灰色福寿螺第一、第二突起与中央齿宽的比值明显大于黑色福寿螺和黄色福寿螺;在扫描电镜下,三类福寿螺的齿舌未见明显不同。结论我国广州地区的福寿螺存在三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螺壳 软体部 齿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致大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凤玉 胡旭初 +2 位作者 马长玲 徐劲 余新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以大鼠为对象,初步探讨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CsESAs)在华支睾吸虫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无菌培养华支睾吸虫成虫,收集CsESAs;腹腔注射CsESAs,Masson染色观察CsESAs对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的影响,HE染色和... 目的以大鼠为对象,初步探讨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CsESAs)在华支睾吸虫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无菌培养华支睾吸虫成虫,收集CsESAs;腹腔注射CsESAs,Masson染色观察CsESAs对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的影响,HE染色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α-smooth muscle actin)的表达以观察CsESA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CsESAs抗体滴度以探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致病作用。结果腹腔注射CsESAs,大鼠肝脏表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但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注射的CsESAs量有关而与大鼠血清中抗CsESAs抗体存在量无关。结论CsESAs可以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发生,但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是CsESAs引起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分泌/排泄抗原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MIC 6羧基端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斌 何蔼 +4 位作者 李卓雅 郑小英 张瑞琳 杨潇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0-874,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蛋白片段(Tg MIC6C),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GEX-4T-1载体上,构建MIC6C/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IPTG诱导表达GST-MIC6C融合蛋白,亲和层析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 目的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蛋白片段(Tg MIC6C),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GEX-4T-1载体上,构建MIC6C/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IPTG诱导表达GST-MIC6C融合蛋白,亲和层析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混合免疫佐剂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纯化并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构建了MIC6C/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得纯化的GST-MIC6C融合蛋白;获得了抗目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抗体能特异地识别目的蛋白,抗体效价为1∶8 000。结论在体外获得了纯化的GST-MIC6C融合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GSTpull-down筛选与MIC6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微线体蛋白6 蛋白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亚洲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与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申萍香 黄艳 +4 位作者 黄江 胡旭初 余新炳 徐劲 廖兴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 asiatica,T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以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 asiatica,T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以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中有关基因和蛋白序列、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DNAman和Vector NTI 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TaLDH)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酶的活性中心在拓扑结构和空间构象中的位置分布等。结果该基因全长1285bp,编码区为92bp-1084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乳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50%左右,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量理论预测值和等电点分别是35268.9Da和8.03。其编码的蛋白有3个跨膜区、没有其它亚细胞定位序列。α螺旋(H)、β折叠(E)和无规卷曲(L)的比例分别是36.56:22.96:40.48,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位于189-195aa,TaLDH氨基酸序列中有16个潜在抗原表位,酶催化位点的关键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保守,在空间结构中3个关键氨基酸相互靠近。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aLDH的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牛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 结构与功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长玲 胡旭初 +3 位作者 胡凤玉 周红娟 薛玲 余新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重组蛋白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重组蛋白是否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应用MTT方法,测定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重组蛋白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重组蛋白是否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应用MTT方法,测定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卵圆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slysoPLA重组蛋白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MT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有一定促增殖作用(P<0.05),20mg/L重组蛋白可促进大鼠卵圆细胞进入G2期,但高浓度重组蛋白可导致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结论:低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在体外可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增殖,表明CslysoPLA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导致胆管上皮增生、腺瘤样病变和肝纤维化的效应分子之一。而高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可引起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表明CslysoPLA亦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化学损伤的毒力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溶血磷脂酶 肝星状细胞 卵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智华 何蔼 +4 位作者 程梅 李卓雅 于彦杰 贺华良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作出初步鉴定。方法将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克隆入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融合蛋白隔周免疫小...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作出初步鉴定。方法将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克隆入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融合蛋白隔周免疫小鼠1次,共3次,设GST免疫及未免疫对照组,末次免疫后1w用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攻击感染,3w后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及保护率,并测定小鼠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4T-1/cystatin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可溶性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58.1%的减虫率及20%的保护率,与对照组相比减虫效果显著(P<0.01)。结论广州管圆线虫cystatin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保护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分子克隆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MIC6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斌 尹志奎 +1 位作者 何蔼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筛选与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GST-MIC6C蛋白作为探针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从弓形虫裂解液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SDS-PAGE分析实验产物;将目标蛋白条带转印至PVDF膜,测蛋白序列,BLAST2在... 目的筛选与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GST-MIC6C蛋白作为探针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从弓形虫裂解液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SDS-PAGE分析实验产物;将目标蛋白条带转印至PVDF膜,测蛋白序列,BLAST2在线对比搜索相似蛋白序列,初步确定目标蛋白。制备目标蛋白的抗体,Western blot分析GST pull-down实验产物。结果 GST pull-down实验筛选到的目标蛋白的序列与弓形虫醛缩酶的序列一致;制备了醛缩酶的多克隆抗体,目标蛋白条带能被该抗体特异地识别。结论采用GST pull-down技术,初步筛选出与弓形虫MIC6C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醛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微线体蛋白6羧基端 GSTpull-down 醛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带绦虫烯醇酶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艳 黄江 +5 位作者 胡旭初 徐劲 曹开源 余新炳 包怀恩 郎书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带绦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带绦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结合其他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Pcgene和Vector NTIsuite,从亚洲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该基因全长1737bp,编码区为第205~1503bp,编码433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GenBank中与棘口吸虫烯醇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78%。相对分子量理论预测值为46653.5 Ku。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预测编码蛋白有1个跨膜区,3个亲水性部位。与吸虫属的烯醇酶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亚洲带绦虫烯醇酶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烯醇酶 结构 功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多药物/代谢产物外排蛋白样基因的识别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旭初 赵宇 +3 位作者 黄灿 刘玲 余新炳 徐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预测华支睾吸虫假想的多药物/代谢产物外排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及其应用前景。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多药物/代谢产物外排蛋白样基因,分析蛋白的拓扑学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 目的预测华支睾吸虫假想的多药物/代谢产物外排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及其应用前景。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多药物/代谢产物外排蛋白样基因,分析蛋白的拓扑学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根据结构与功能预测其应用前景。结果该基因编码189个氨基酸;含有5段跨膜区,N端在胞内,C端在胞外,具有主要协助因子超家族的结构特征。与日本血吸虫同源蛋白(一致性为67%,相似性为80%)相比,该蛋白的4段跨膜区中含有保守的精氨酸和组氨酸残基。该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T、B细胞表位,且线性B细胞表位均位于胞外区。结论所克隆的华支睾吸虫基因可能编码一个小蛋白型阴离子多药物/代谢物外排蛋白;该蛋白可能定位于华支睾吸虫皮层表膜,是一个潜在的诊断和疫苗候选抗原和药物靶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小蛋白型多药物/代谢物外排蛋白 耐药性 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牛带绦虫Spef1-Like基因及其蛋白结构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江 黄灿 +4 位作者 胡旭初 徐劲 包怀恩 余新炳 郎书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的Spef1-Like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的Spef1-Like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所提供的有关基因和蛋白序列和结构功能分析工具,以及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如pc-gene,VectorNTI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当中识别该基因及编码区,分析和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级结构中的修饰位点及模序,亚细胞定位特征,二级结构特征以及蛋白三维空间构象,蛋白亲水性及潜在抗原表位。结果该基因全长1099bp,编码区为117-929bp,编码271个氨基酸,与GenBank当中的其他序列比对,预测该基因为全长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含有多个能被其他酶修饰的位点,无跨膜区,预测其主要含有三个亲水性较强的抗原表位,空间结构上相距较近。结论生物信息方法可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Spef1-like基因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牛带绦虫 SPEF1-LIKE-Like蛋白 生物信息学 结构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建立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金保 刘敏 +4 位作者 李华 罗宇利 李晓旭 陈晓光 詹希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幼虫,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粪便内一期幼虫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二代褐云玛瑙螺白化种白玉蜗牛25只,3周后解剖螺镜检三期幼虫并计数。将阳性螺直接喂食饥饿SD大鼠10只,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6周后镜检鼠粪,并分别于3、5、8周时解剖大鼠观察虫体。结果感染3周后解剖白玉蜗牛镜检可见三期幼虫,大鼠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6周后镜检鼠粪可见一期幼虫,3周后脑部解剖可见四期幼虫,5周、8周后心肺部解剖可见成虫与虫卵。结论利用SD大鼠与白玉蜗牛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 白玉蜗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重组蛋白免疫反应性的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斌 余南 +3 位作者 李卓雅 郑焕钦 何蔼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1,114,共4页
目的将克隆入pGEX-4T-1的致密颗粒蛋白基因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进行评价。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GRA7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进行SDS变性蛋白质电泳,分别以Anti-GSTAntibody、免抗弓形虫阳性血清和人抗弓形... 目的将克隆入pGEX-4T-1的致密颗粒蛋白基因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进行评价。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GRA7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进行SDS变性蛋白质电泳,分别以Anti-GSTAntibody、免抗弓形虫阳性血清和人抗弓形虫阳性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分析。用GSTrapFFHiTrapaffinitycolumns纯化重组蛋白,以此蛋白作为包被抗原,BLISA法检测抗弓形虫阴性、阳性血清。结果SDS变性蛋白质电泳显示在43KDa~66KDa蛋白条带之间有特异蛋白的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为GST融合蛋白,且该蛋白能被人抗弓形虫阳性血清、兔抗弓形虫阳性血清所识别。ELISA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人抗弓形虫阳性血清、兔抗弓形虫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而与抗弓形虫阴性血清无反应。结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表达;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致密颗粒蛋白7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γ-丁基甜菜碱羟化酶基因的获得与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锦绣 梁瑜 +5 位作者 何蔼 李卓雅 雷智刚 易冰 张瑞琳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 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进行研究。方法 铺平板培养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 ,从中挑选生长、分离良好的噬菌斑进行PCR扩增 ,根据PCR产物电泳结果挑选较大的cDNA插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原核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 目的 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进行研究。方法 铺平板培养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 ,从中挑选生长、分离良好的噬菌斑进行PCR扩增 ,根据PCR产物电泳结果挑选较大的cDNA插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原核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学鉴定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结果 获得了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广州管圆线虫全长基因 ,该基因长 14 16bp ,编码由 4 2 1个氨基酸组成的γ -丁基甜菜碱羟化酶 (gamma -butyrobetaine ,2 -oxoglu taratedioxygenase ,GAMMA -BBH ,EC 1 14 11 1) ;免疫学鉴定结果显示GAMMA -BBH不能与大鼠的抗血清结合。 结论 首次获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GAMMA -BBH表达基因 ,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γ-丁基甜菜碱羟化酶 基因 CDNA文库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