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勇 陈维真 +1 位作者 梁昌盛 陈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目的】探讨舒拉明联合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SA表达。【结果】舒拉明和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单独作用LNCaP细胞后,细胞^3H-TdR掺入率、bcl-2蛋白表达以及PS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二者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舒拉明和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减少舒拉明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脱氧寡核苷酸类 反义 基因 BCL-2 舒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BAC5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2
作者 吴涛 唐彩华 +2 位作者 肖锡宾 梁昌盛 刘长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6-9,共4页
【目的】构建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 BAC5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为开展抗鼻咽癌单链抗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 RT-PCR 技术,扩增出鼻咽癌单克隆抗体 BAC5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一段编码肽的序列进行连接... 【目的】构建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 BAC5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为开展抗鼻咽癌单链抗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 RT-PCR 技术,扩增出鼻咽癌单克隆抗体 BAC5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一段编码肽的序列进行连接,构建 BAC5单链抗体表达载体 pET22b-scFv,导入 BL21(DE3)表达菌,并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 凝胶电泳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克隆基因序列符合小鼠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特征;pET22b-scFv 表达质粒拼接正确;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为主。【结论】成功构建了能表达 BAC5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基因克隆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影响的自显影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玲 黎锦如 +3 位作者 刘长征 叶俊鹏 吴克宁 刘焯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4-567,572,共5页
【目的】研究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美多巴灌胃治疗5周。分4组(正常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美多巴治... 【目的】研究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美多巴灌胃治疗5周。分4组(正常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美多巴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放射自显影,每组4只。图像分析得到左、右侧纹状体及小脑的光密度值,计算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比较各时间点(正常、术后4周、术后9周)多巴胺转运体比值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对99mTc-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周大鼠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大鼠两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比值较正常均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明显。术后9周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比值均较4周刚成为模型时明显升高;经美多巴治疗后,双侧的比值均较未服药组明显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幅度更大。【结论】长期美多巴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多巴 帕金森病 多巴胺转运体 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D_2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玲 叶锦辉 +5 位作者 黎锦如 刘长征 吴琪 高锦辉 杨敏 刘焯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对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术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 目的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对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术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吡贝地尔治疗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125I-依匹必利(125I-epidepride)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放射自显影。图像分析得到纹状体与小脑的平均光密度值,计算并比较各组左、右两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对依匹必利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右侧(损毁侧)比值较正常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比值较刚成模型时均明显降低,右侧(损毁侧)比值仍较左侧高;经吡贝地尔治疗后,双侧比值较未治疗组进一步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甚,比值较左侧低。结论长期吡贝地尔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数量减少,损毁侧减少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帕金森病 吡贝地尔 依匹必利 放射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影响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玲 黎锦如 +6 位作者 刘长征 叶俊鹏 吴克宁 高锦辉 刘焯霖 陈正平 潘勇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泰舒达)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 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帕金森病模... 目的 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泰舒达)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 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吡贝地尔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田99Tcm-TRODAT-1放射自显影。图像分析得到纹状体与小腑的平均光密度值,计算并比较各组左、右两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对99Tcm-TRODAT-1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两侧比值较正常均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叫显。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比值均较刚成模型时明显升高;经吡贝地尔治疗后,双侧比值均较未治疗组显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更甚。结论 长期吡贝地尔(泰舒达)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贝地尔 帕金森病 大鼠 动物模型 脑多巴胺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