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与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传统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兆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4-61,共8页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注不足。本文试图从口述传统的发生性原理,特别是对口述/书写的"形"与"理"关系进行阐释,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写权力 文类 民族志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种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与艺术史意识——《汉剧史论稿》的启示
2
作者 董上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朱伟明、陈志勇、孙向峰合著的《汉剧史论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是近些年来剧种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如今,在弘扬戏曲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戏曲研究者负有的历史使命,剧种史写作就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课题。在一... 朱伟明、陈志勇、孙向峰合著的《汉剧史论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是近些年来剧种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如今,在弘扬戏曲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戏曲研究者负有的历史使命,剧种史写作就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课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汉剧等地方剧种,也就没有日后大放异彩的京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化 戏剧活动 陈志勇 著名艺人 西秦腔 青阳腔 田氏 弋阳 时代语境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