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走进古典世界 传承文明精神
- 1
-
-
作者
陈建洪
-
机构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
文摘
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希望中山大学“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关键词
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古典世界
中山大学
传承文明
-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视角下的中国涉海智库实践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杰
-
机构
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1,共6页
-
文摘
[目的/意义]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可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助力。涉海智库以专业性优势可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战略的正确理解,引导国际舆论走向,助力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近年来涉海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重咨政研究、轻国际交流,重“请进来”、轻“走出去”,重主权和安全议题、轻发展议题,重危机情境、轻常态情境等不平衡问题。[结果/结论]提出涉海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能力-行动-话语”范式;指出为提升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的效能,亟需引导不同性质智库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责任意识、重视协同模式、确定重点目标、启动海外布点以及改善操作性细节。
-
关键词
智库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强国战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Keywords
think tanks
a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maritime power strategy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
分类号
D82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公共外交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陈杰
-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东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66,共13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18ZD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建设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公共外交提供助力。中国海洋公共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部分,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阐释中国海洋战略、讲好海洋合作故事、扩大蓝色朋友圈、传播传统海洋文化、提升蓝色软实力为使命。中国的政府部门、沿海城市、中央企业、主流媒体以及智库机构普遍具有政治可靠性高、易于统筹协调的特点,因此可重点发挥其优势,形成“五位一体”的海洋公共外交主体布局,协力讲好海洋领域的“中国故事”。
-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公共外交
海洋强国
-
Keywords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maritime public diplomacy
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
-
分类号
D82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