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BBNJ协定关于传统知识的利用与保护及我国的因应
- 1
-
-
作者
黄瑶
高晨晨
-
机构
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法团队
中山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1,F0002,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实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20VHQ0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BBNJ协定前所未有地强调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其对传统知识的利用与保护模式包括两方面:对“海洋遗传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承继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利用与保护的模式;对广义的海洋传统知识,发展出“利用为主、保护为辅”的新框架,这种新框架首次被确立为一项国际协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贯穿BBNJ协定的四个主要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传统知识作为基准,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ABNJ)建立海洋保护区等划区管理工具。“当地社区”作为权利主体,是BBNJ协定对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的重要落脚点。我国沿海当地社区所持有的丰富传统知识可以为我国海洋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对在ABNJ建立划区管理工具等措施产生影响。但我国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存在被盗用的风险;在利用传统知识作为划定保护区的基准时,我国当地社区的权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被削弱,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对此,我国应着手调查、收集和研究沿海当地社区的海洋传统知识,并根据BBNJ协定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应对BBNJ协定批准及生效后的可能影响。
-
关键词
BBNJ协定
传统知识
当地社区
划区管理工具
海洋遗传资源
-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