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进展——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题代序 被引量:105
1
作者 周永章 陈烁 +4 位作者 张旗 肖凡 王树功 刘艳鹏 焦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降维旨在从初始高维特征集合中选出低维特征集合,有效地消除无关和冗余特征,增强学习结果的易理解性。哈希算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是较常用的数学降维工具。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深度学习的训练模型往往需要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因此迁移学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图像模式识别是大数据挖掘的重要技术。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识别对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价值,可帮助分析、预测网络各元素间的交互关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大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方向,对具有多元、异构、时空性、非线性、多尺度地质矿产勘查数据的展示要求有特别的价值。引入VR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大数据的可视化,可实现大数据时代矿产勘查数据的新认知。无限数据流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监测中大量存在,甚至可以持续自动产生。对数据流数据的计算包括对点查询、范围查询、内积查询、分位数计算、频繁项计算等。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是大数据挖掘中的重要算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贝叶斯原理在大数据时代有独特的价值,贝叶斯网络是成因建模的一个革命性工具。智能地质学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是智能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矿床模型研究方式的变革,将出现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环境下全球各地的矿床研究团队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高维数据降维 图像数据处理 无限数据流挖掘 机器学习 关联规则 人工智能地质学 智能矿床模型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沿岸土壤对上游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以广西刁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永章 宋书巧 +2 位作者 杨志军 陈炳辉 曾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5-951,共7页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响应 重金属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矿山环境 广西刁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迁移模型--重点对粤北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山的观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周永章 付善明 +8 位作者 张澄博 杨志军 杨小强 党志 陈炳辉 李文 赵宇端 龙云凤 赵宇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8-255,共8页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疑似症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下游引发的严重污染,该矿山成为研究湿热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的理想场所。以Zn为例,该矿山重金属元素从矿体中向生物体迁移过程经过尾砂/水反应界面、水/沉积物反应界面、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和土壤/植物界面4个重要的反应界面。其中,尾砂/水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从源头尾砂中的释放;水/沉积物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在水体中与河流沉积物的沉淀与释放的平衡;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控制土壤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界面控制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利用。4个界面的介质间相互作用较好地刻画大宝山矿山因为开采,重金属元素从内生环境中曝露出来,然后在表生环境中释放、迁移、转化、归宿的迁移模式。上述认识对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改变重金属迁移反应界面的条件,可以阻断矿山元素的迁移,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污染 重金属 环境地球化学 迁移模型 矿山生态环境系统 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对矿山及矿山开发的水环境地球化学响应——以广西刁江水系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永章 宋书巧 +2 位作者 张澄博 杨小强 刘春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刁江流域对上游的矿山开发存在着显著的环境响应现象,在距矿区200km以外的下游地带仍然可以观察到这种响应;刁江河水被严重污染,河床上沉积了大量尾砂。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曾造成刁江中上游河段鱼虾绝迹。河床上的尾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重金属As、Pb、Zn、Cd含量非常高,除直接危害了水环境质量外,还造成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和洪水淹没范围的扩大,构成对沿江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污染 重金属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水环境响应 广西刁江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矿酸性排水中铅元素环境地球化学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善明 周永章 常向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2-349,共8页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开发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采选冶产生的酸性排水及固体废弃物堆积的淋滤酸水,携带浸滤出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流入下游河道,严重影响矿区及酸水流域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河流水中高Pb含量直接源于尾砂,并受水...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开发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采选冶产生的酸性排水及固体废弃物堆积的淋滤酸水,携带浸滤出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流入下游河道,严重影响矿区及酸水流域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河流水中高Pb含量直接源于尾砂,并受水体pH值的显著影响。河流底泥能够大量聚集水体中的Pb,在水体pH值降低时,相对稳定存在的Pb会被再次从河流底泥中释放出来,形成河流二次污染。土壤中Pb含量受土壤pH值和土壤粒度的影响,食用蔬菜中Pb的高含量由土壤Pb高含量决定,并受土壤pH值的影响,通过改善农业灌溉水质,提高土壤pH值,可以降低蔬菜重金属Pb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排水 环境地球化学 大宝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反思——《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大数据专辑代序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旗 周永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1-885,共5页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是从个别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是从个别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方法不同于上述方法,大数据的本质是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的宏观性和直接性是传统的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的。大数据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是继演绎法和归纳法之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3种工具。大数据研究的结果具有真理性和预测性,是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真理性 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矿废水中锌的环境地球化学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善明 周永章 +3 位作者 张澄博 杨丽 丁健 曾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1,共5页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开发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采选产生的酸性废水携带浸滤出的重金属离子流入横石河,严重影响矿区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从尾砂、水体、河流底泥、土壤以及食用蔬菜探讨整个环境系统对锌的环境响应。结果表...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开发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采选产生的酸性废水携带浸滤出的重金属离子流入横石河,严重影响矿区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从尾砂、水体、河流底泥、土壤以及食用蔬菜探讨整个环境系统对锌的环境响应。结果表明,河流水中高锌含量直接源于尾砂,并受水体pH值的显著影响;河流底泥能够大量聚集水体中的锌,在pH值高时,相对稳定存在,当水体pH值降低时,锌会被再次从河流底泥中释放出来,形成河流二次污染;土壤中锌含量和土壤pH值有良好正相关关系;食用蔬菜中锌的高含量受土壤的锌总量决定,并受土壤pH值的影响,通过改善农业用灌溉水质,可以降低蔬菜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废水 重金属 生态效应 大宝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山环境及尾矿资源化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俊杰 周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05-806,共2页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矿业生产方面,中国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加...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矿业生产方面,中国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矿山本身能否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区域和全局能否持续发展(邹知华灯,1994;王志宏等2005)。在矿产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中,尾矿的堆积既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还很容易引发二次污染。中国大量伴生矿的尾矿中有用组分价值大大超过了主矿产的价值,这使得开发利用尾矿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经济双丛效益。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资源化 研究展望 矿山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 持续发展 矿山开采 有用组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矿产资源探查中的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乐 王琨 +1 位作者 李红中 曾长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78-778,共1页
地球物理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手段,反映了地质异常体与周围环境在物质和结构方面的差异性。随着信息以及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地质体的异常可以通过地球物理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获得,并在资源评价、成矿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 地球物理方法 矿产资源 地质异常体 地球物理勘探 成矿预测 地质体 资源评价 数据资料 差异性 周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红中 杨志军 +2 位作者 周永章 古志红 吕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41-443,共3页
  在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   在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基本构造单元:华北陆块、扬子陆块及其之间的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地史上,受加里东-海西期俯冲-碰撞作用,致使扬子大陆被动陆缘在地幔热流上涌时引发南秦岭陆缘裂谷作用,继而在古特提斯扩张叠加下勉略洋扩张打开,并直接造成南秦岭陆内地壳伸展及断陷盆地形成.除在古生代沉积建造中酿造多种类型的含矿岩系外,重要的是在断陷盆地中形成一大批超大、大、中小型热水沉积型层控铅锌矿床.硅质岩是造山带中分布较为广泛的岩石类型之一,在秦岭地区也同样广泛发育,并且与矿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经济特区土壤环境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11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3 位作者 万洪富 窦磊 付善明 蔡立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6,共7页
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各区(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区土壤中Hg、Pb两元素分别有70.43%和56.52%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除As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各区(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区土壤中Hg、Pb两元素分别有70.43%和56.52%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除As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对照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其中Cd元素更是100%超标。各区(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由于地理位置及工业分布不同而产生差异。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归因为4个主因子,并分析了主因子对应的污染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重金属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热水沉积铅锌矿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介棠 周永章 +4 位作者 陈炳辉 郭晓昱 杨威 虞鹏鹏 李兴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81-182,共2页
钦-杭结合带是指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构造结合带,西南由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南和赣中,往北东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呈北东向反S形展布,全长约2000 km,宽100~150km。前人对结合带北东段界限划分比较清楚(水涛等,1987;杨明桂... 钦-杭结合带是指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构造结合带,西南由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南和赣中,往北东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呈北东向反S形展布,全长约2000 km,宽100~150km。前人对结合带北东段界限划分比较清楚(水涛等,1987;杨明桂等,2009;饶家荣等,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 成矿带 地球化学研究 热水沉积 结合带 成矿物质来源 赣中 矿床成因类型 江西萍乡 南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艳鹏 朱立新 马生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75-77,共3页
自20世纪30年代起,勘查地球化学就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矿业界对勘查地球化学回归到基础勘查理论研究有着明确的需要。多维异常体系应用基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积极响应。多维异常体系定义为"在特定的... 自20世纪30年代起,勘查地球化学就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矿业界对勘查地球化学回归到基础勘查理论研究有着明确的需要。多维异常体系应用基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积极响应。多维异常体系定义为"在特定的成矿地质时期,成矿系统中存在的空间有序共存、成因机理各异、成矿指示递进的多属性异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吉口 浅成低温 铅锌矿床 硫异常 负异常 多属性异常 异常结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旬阳盆地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微组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14
作者 陈铄 周永章 +5 位作者 何俊国 林振文 周维丽 张彦龙 牛佳 虞鹏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01-,共1页
旬阳盆地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南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重点研究旬阳盆地吕河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在分析其野外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微组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旬阳盆地硅质岩... 旬阳盆地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南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重点研究旬阳盆地吕河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在分析其野外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微组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旬阳盆地硅质岩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旬阳盆地古生代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和南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吕河硅质岩产于泥盆系石家沟组地层中,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与上覆的板岩整合接触。硅质岩颜色多为灰黑色,具块状、层状、纹层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秦岭造山带 地球化学特征 南秦岭 石家沟组 沉积环境 和南 大地构造背景 透镜状 整合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地球科学跨越发展的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改变地质学 被引量:102
15
作者 周永章 左仁广 +6 位作者 刘刚 袁峰 毛先成 郭艳军 肖凡 廖杰 刘艳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573,共18页
近十年是科学研究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转折时期,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势而生。这期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数学地球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正在改变地质学。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 近十年是科学研究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转折时期,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势而生。这期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数学地球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正在改变地质学。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深度学习,即多层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是过去几年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热点。贝叶斯网络是贝叶斯公式和图论结合的产物,可用来建立矿床地质的成因网络,进而理解矿床成因。地质大图形问题可以转化为大型的复杂网络空间问题和社区结构问题,社区分析技术可用于地震预报、地质网络分析、特殊地质现象识别、矿床预测。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在地质研究中已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化探数据及其异常经常包含复杂和非线性模式,深度学习在智能识别与提取复杂地质条件下地球化学异常具有优异的能力,卷积神经网络、堆叠自编码机等是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基于GIS和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成矿预测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得到持续改进。三维虚拟仿真建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模态、跨尺度地学虚拟现实与多维交互,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等已有创新性进展。区块链技术以及OneGeology、玻璃地球、深时数字地球等大地质科学计划,将在整合全球地质大数据、共享全球地学知识、推动数学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方面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算法 区块链 深时数字地球 矿产资源预测 数学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5 位作者 杨志军 古志宏 吕文超 何俊国 李文 安燕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94-3102,共9页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块状、层纹状、角砾状构造,致密坚硬,经受过轻微变质作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炭质。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八方山-二里河地区沉积成因硅质岩的SiO_2含量均大于80%,最高者可达95.3%,TiO_2和Al_2O_3明显偏低,高FeO,Al/(A1+Fe+Mn)值落在0.13~0.64之间。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远小于地壳元素丰度,但Ba、As、Sb、B、Ag、Hg含量较高。在V/Y-Ti/V和Ti-V图解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在洋中脊→大陆边缘的洋盆位置,大部分落在远洋区域,部分靠近大陆边缘。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仅为3.28×10^(-6)~20.6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H和S两组。H组曲线左倾,富集重稀土(HREE),具有明显的热水成因特征。S组与H组稍有差异,是受非热水沉积作用影响所致。(La/Lu)_N介于0.36~1.99,多分布于0.36~0.70和1.00~1.99两个区间内,分别代表与洋中脊环境相似的的洋盆喷口或断裂附近环境和受一定陆源物质影响的远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La/Yb)_N值介于0.32~2.21,多分布0.32~0.72和1.74~2.21两个区间内,地质意义与(La/Lu)_N类似。硅质岩样品的(La/Ce)_N值在1.04~3.28,多数大于1,平均为1.62,主要反映大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个别样品也表现出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历了后期成岩作用等,但硅质岩仍整体上较好地保持了初始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热水沉积 造山带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属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3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张澄博 杨海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2-300,共9页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降低,MnO、TFe等组分逐渐升高;稀土元素显示出一定的铈负异常,ΣREE偏低,且向上ΣREE逐渐减少而HREE LREE逐渐增高;一些热水沉积诊断性微量元素如As、Sb、Hg等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这些特征均表明硅质岩的成岩过程中包含有正常沉积和热水沉积的共同作用,且自下而上热水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种成岩作用的演化特征,代表了下扬子地台拉张裂陷盆地对晚古生代伸展背景的沉积响应,对于探讨裂谷盆地阶段性发育的动力学特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指示意义 二叠系 热水沉积 地球动力学 孤峰组 REE 诊断 中南 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4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聂凤军 李文 赵文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0-608,共9页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 Si、高 Fe、低 Al 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 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_2含量稍低,Al_2O_3.TiO_2则相反。V、Th、Hf、Ta 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 Ce 正异常,负 Eu 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参数 稀土元素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部近代沉积物中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卫东 沈平 +1 位作者 徐永昌 周永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测试了 37个南海中部北部、南部陆坡以及深海平原表层近代沉积物中的烃类气体的组成和 14个样品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北部陆坡区甲烷的归一化平均含量 94%,南部陆坡区 91%,深海平原 95%,重烃含量分布在 0 ~20%,总体平均为 9%,甲烷的碳同... 测试了 37个南海中部北部、南部陆坡以及深海平原表层近代沉积物中的烃类气体的组成和 14个样品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北部陆坡区甲烷的归一化平均含量 94%,南部陆坡区 91%,深海平原 95%,重烃含量分布在 0 ~20%,总体平均为 9%,甲烷的碳同位素陆坡区为-30‰^-40‰,深海平原区在-24‰到-36‰之间。陆坡区烃类气体主要为热成因气,深海平原中的烃类气体可能由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有机成因气以及通过断裂到达海洋表层沉积物的无机成因气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烃类气体 地球化学特征 深海 无机成因 沉积物 火山活动 热成因 碳同位素组成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丰村铅锌矿区下园垌矿段围岩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兴远 周永章 +2 位作者 安燕飞 吕文超 白明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丰村下园垌铅锌矿是区内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通过系统采集不同位置处的围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Cu含量相对较低,其变化范围为1.164×10-6~33.8×10-6,且不同位置丰度...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丰村下园垌铅锌矿是区内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通过系统采集不同位置处的围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Cu含量相对较低,其变化范围为1.164×10-6~33.8×10-6,且不同位置丰度相差不大,Cu元素未发生明显迁移;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低;变化范围分别为4.73×10-6~35.7×10-6、4.06×10-6~521.1×10-6、23.04×10-6~320.6×10-6,Mn、V、Co、Ni等亲铁性元素中,Mn最为富集,V、Co、Ni相对亏损;∑REE较低,LREE/HREE较大,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围岩样品Eu中等负异常,Ce呈现微弱负异常。Sr/Ba、Sr/Cu及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沉积环境可能为一封闭还原的浅海海湾。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其微量元素可分为3类,各自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此外,La/Y-Sc/Cr图解对矿区构造环境进行了指示。围岩中较高的Pb、Zn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很可能是矿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矿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