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被引量:35
1
作者 汪凡 黄文起 +3 位作者 黄雄庆 陈旭素 谭洁芳 陈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 高血压 发生率 低血压 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恶性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2
2
作者 江楠 黄文起 +1 位作者 肖亮灿 金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注药速度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中下腹及下腹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霞 黄文起 +3 位作者 孙来保 何广芬 金沐 李冬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中下腹手术 下腹手术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华海音 杨广 +4 位作者 刘克玄 陈秉学 黄文起 何广芬 冯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唑安定 0 5mg/kg ;D组 ,口服咪唑安定0 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1)B组与A组相比 ,起效更快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 <0 0 5 ) ,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C组与A组相比 ,小儿更为合作 (P <0 0 1) ,HR增加不明显 (P >0 0 5 ) ,但起效更慢 (P <0 0 5 ) ,镇静程度不如后者 (P <0 0 5 ) ,但 80 %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 ,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基础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对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来保 金沐 +3 位作者 黄雄庆 谭洁芳 黄文起 陈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 40例 ,随机双盲等分两组。腰麻用药分别为罗比卡因 (R组 )或布比卡因 (B组 ) 1 0~ 1 5ml。术中麻醉效果下降时可从硬膜外置管中补...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 40例 ,随机双盲等分两组。腰麻用药分别为罗比卡因 (R组 )或布比卡因 (B组 ) 1 0~ 1 5ml。术中麻醉效果下降时可从硬膜外置管中补充 1 6 %利多卡因。围术期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 ,定时测产妇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 ,评估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 ,记录术中产妇安全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清醒合作 ,麻醉效果均可以满足手术要求。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 10分 ,脐动脉血气结果正常。术中R组产妇胎儿娩出和术毕时MAP下降明显 (P <0 0 5 ) ,且组间差异明显 (P <0 0 5 ) ,同时胎儿娩出时HR增快 (P <0 0 5 ) ,术毕HR减慢 (P <0 0 5 ) ;B组产妇仅胎儿娩出时MAP下降 (P <0 0 5 )。两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和术毕时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5 ) ,皮质醇浓度仅B组产妇术中明显升高 (P <0 0 5 )。R组HR减慢次数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0 75 %罗比卡因适用于椎管内联合麻醉剖宫产 ,麻醉效能与同等浓度布比卡因相近 ,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但罗比卡因对交感神经的阻滞性强于布比卡因 ,术中易有BP波动 ,抑制皮质醇分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椎管内联合麻醉 剖宫产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自体输血综合措施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杰华 黄文起 +1 位作者 肖亮灿 陈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0-302,共3页
目的 观察骨科重大手术围术期综合应用自体血回输措施的适用价值。方法  2 0例骨科重大手术 ,包括脊柱侧弯矫治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等 ,均于全麻后手术前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采血 2 0 0~ 40 0ml。术中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机回... 目的 观察骨科重大手术围术期综合应用自体血回输措施的适用价值。方法  2 0例骨科重大手术 ,包括脊柱侧弯矫治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等 ,均于全麻后手术前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采血 2 0 0~ 40 0ml。术中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机回收术野出血 ,以洗涤红细胞的形式回输。术后除脊柱侧弯矫治术外 ,其余病例均回收手术创面引流血经过滤后回输。结果 除 3例脊柱侧弯矫治术术中输入库血外 ,其他病例均可做到不输库血。ANH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术中自体血回收后以洗涤红细胞回输及术后创面引流血回输 ,均未见输血并发症。结论 应用A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骨科手术 自血回输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钢生 靳三庆 +2 位作者 黄文起 卢女 江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60-461,共2页
本文作者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作气管插管应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取得了很多经验 ,并认为有一定的优点。从文中操作过程看是 :静注芬太尼或氯胺酮→切口局麻→静输异丙酚→CO2 气腹同时出现呼吸抑制。虽然经过处理病人均安全无恙和及... 本文作者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作气管插管应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取得了很多经验 ,并认为有一定的优点。从文中操作过程看是 :静注芬太尼或氯胺酮→切口局麻→静输异丙酚→CO2 气腹同时出现呼吸抑制。虽然经过处理病人均安全无恙和及早出院 ,但仍不能不认为有一定的风险 ,从随后的RR增快和VT 减少的幅度来看 ,病人仍是作出较大的“努力”。当今可能国内有些城市正在或已经开展非住院病人的麻醉 (ambulatoryanesthesia)和快通道处理(fast frackin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二氧化碳气腹 呼吸功能 妇科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肖亮灿 孙来保 +1 位作者 黄文起 靳三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994-995,共2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总结 12 30例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以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方法 :随机选择 40例肾移植术受者 ,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 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总结 12 30例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以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方法 :随机选择 40例肾移植术受者 ,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 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 :硬膜外阻滞后 30min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 (SVR)下降明显 ,阻断髂内动脉后MAP ,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肺循环阻力 (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 2 0min内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及PVR明显升高 ,CVP、SVR明显下降。开放后 6 0min循环趋于稳定。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 ;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 ,并相对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肾移植 同种移植 血流动力学 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肖亮灿 谭洁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1-251,共1页
病例概况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20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48~7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心肌梗塞2例,隐性糖尿病2例,除4例外术前均有不同程度ECG改变。手术采取进腹在肾动脉下阻断腹主动脉后切除瘤体,... 病例概况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20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48~7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心肌梗塞2例,隐性糖尿病2例,除4例外术前均有不同程度ECG改变。手术采取进腹在肾动脉下阻断腹主动脉后切除瘤体,然后植入人造血管。手术历时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肾下型 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复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千克以下新生儿麻醉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霞 孙来保 +2 位作者 袁宝龙 何广芬 黄文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低体重儿 麻醉 围麻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宇 黑子清 黄文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98-999,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我院 1995~2 0 0 0年通过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共 2 0例的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我院 1995~2 0 0 0年通过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共 2 0例的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多为青壮年发病 ,体格肥胖 ,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选择局麻安全有效 ,但术中患者仍觉伤口疼痛 ,小儿不能合作 ,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局麻时辅助静脉用镇静剂 ,术中患者SPO2有下降趋势。全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但拔管后 2例出现严重的舌根后坠及低氧血症 ,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全麻是最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麻醉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术毕应等病人清醒方拔除气管导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颈丛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红鹰 孙来保 +3 位作者 杨广 黑子清 陈秉学 黄文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92-893,共2页
目的:观察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在颈丛阻滞中的效能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ASAI~II级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 0.3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共 20ml,行颈深浅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 目的:观察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在颈丛阻滞中的效能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ASAI~II级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 0.3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共 20ml,行颈深浅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同,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手术应用罗哌卡因颈丛阻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颈丛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处理和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钢生 王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84-385,共2页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施行的76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年龄组患儿麻醉处理的经验与教训。资料与方法本组新生儿76例,占同期小儿外科手术总数6%,其中男52例,女24例,体重2~4.8kg。出生24h以内8例,...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施行的76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年龄组患儿麻醉处理的经验与教训。资料与方法本组新生儿76例,占同期小儿外科手术总数6%,其中男52例,女24例,体重2~4.8kg。出生24h以内8例,1~10天26例,10~30天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症 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行Kasai术的麻醉处理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窦云凌 李喜荣 黄文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19-920,共2页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先天性 外科手术 Kasai术 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联胎三足畸形儿分体手术的麻醉处理
15
作者 林志华 谭洁芳 +2 位作者 崔社鎏 吴昌彬 陈卫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5-35,共1页
坐骨联胎三足畸形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联体畸形。文献报道手术分离成功的有7例,我院于1988年1月20日成功分离1例。 联体儿女性,年龄约19个月,总体重15公斤。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术前两婴分别肌注安定和... 坐骨联胎三足畸形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联体畸形。文献报道手术分离成功的有7例,我院于1988年1月20日成功分离1例。 联体儿女性,年龄约19个月,总体重15公斤。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术前两婴分别肌注安定和东莨菪硷,硬外穿刺点均是腰1~2椎间隙,气管内插管诱导,大婴用r-OH、氟哌啶和芬太尼,小婴用r-OH、氟胺酮和芬太尼。术中定时从硬外导管注入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联胎 气管内插管 连续硬膜外阻滞 静脉复合全麻 联体儿 氟哌啶 总体重 东莨菪 穿刺点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联合移植2例麻醉处理
16
作者 汪凡 黑子清 +1 位作者 黄文起 陈秉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 肾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手术麻醉对策
17
作者 孙来保 袁宝龙 陈秉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麻醉 围手术期监测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麻醉对策
18
作者 孙来保 黄文起 +3 位作者 黄雄庆 谭洁芳 陈秉学 李冬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554-555,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手术麻醉方法的改进。方法 :对麻醉记录资料较完整的 10 0 0例烧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手术方法主要是清创切痂、植皮、整形及换药等。 (2 )头颈面部手术占 16 1% ,胸部手术占 3 2 % ,腹部手术占 3 2 % ,背...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手术麻醉方法的改进。方法 :对麻醉记录资料较完整的 10 0 0例烧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手术方法主要是清创切痂、植皮、整形及换药等。 (2 )头颈面部手术占 16 1% ,胸部手术占 3 2 % ,腹部手术占 3 2 % ,背部手术占 1 4% ,上肢手术占 33 5 % ,下肢手术占 2 5 8% ,复合部位联合手术占 16 8%。 (3)未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占 92 3% ,其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占 33 0 % ,臂丛神经复合全麻占 45 6 % ,局麻复合全麻占 13 7%。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占 7 7%。 (4 )未插管全麻术中短暂SpO2 <93 %者占32 5 % ,血压较基础值下降 2 0 %者占 5 6 % ,血压有过升高者占 2 1% ,有过心动过速者占 15 4% ,心动过缓者占 6 3 % ,其他心律失常占 3 1% ,困难气管插管占 1 2 %。术中无一例死亡 ,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未插管的静脉全麻复合区域阻滞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各种烧伤患者是临床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麻醉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安定与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秉学 谭洁芳 +1 位作者 林志华 毛振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报道6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以芬太尼-安定和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分为两组,芬太尼及安定剂量分别为25.6±3.6μg/kg及0.61±0.17mg/kg。吗啡及安定剂量分别为0.8±0.12mg/kg及0.72±0.08mg/kg。应用肺漂浮导管及... 本文报道6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以芬太尼-安定和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分为两组,芬太尼及安定剂量分别为25.6±3.6μg/kg及0.61±0.17mg/kg。吗啡及安定剂量分别为0.8±0.12mg/kg及0.72±0.08mg/kg。应用肺漂浮导管及热稀释心排血量计测量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两种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后MAP、HR、SVR、MPAP有不同程度下低,这对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有利。然而CO、CI亦降低。芬太尼组的降低轻微,无临床意义,吗啡组的降低较显著。提示芬太尼-安定优于吗啡-安定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 心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防腰麻硬膜外穿刺针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循环抑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戴载深 孙来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70-371,共2页
目的 :评价 4种不同方法预防腰麻硬膜外穿刺针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循环抑制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随机分A ,B ,C ,D 4组 (均n =2 0 ) ,麻醉前以 15~ 2 0ml·kg-1·h-1输液 ,A组输入平衡液 (L R)5 0 0ml,B组输入羟乙基淀粉 (H... 目的 :评价 4种不同方法预防腰麻硬膜外穿刺针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循环抑制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随机分A ,B ,C ,D 4组 (均n =2 0 ) ,麻醉前以 15~ 2 0ml·kg-1·h-1输液 ,A组输入平衡液 (L R)5 0 0ml,B组输入羟乙基淀粉 (HES) 5 0 0ml,C组输入L R 5 0 0ml+HES 5 0 0ml,D组腰麻后输液 (包括L R和HES各 5 0 0ml) ,同时立即静注麻黄素 10mg(应用生理盐水稀释 10ml)。结果 :(1) 4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P >0 0 5 ) ,术中麻醉效果满意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 >95 %。 (2 )A ,B两组产妇麻醉后一段时间循环抑制较明显 (P <0 0 5 ) ,表现为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并伴有恶心不适症状。C组仅有麻醉后舒张压下降现象(P <0 0 5 ) ,D组无任何循环抑制表现。结论 :平衡液和羟乙基淀粉各 5 0 0ml以 15~ 2 0ml·kg-1·h-1速度静脉输液 ,结合静注麻黄素 10mg对预防腰麻硬膜外穿刺针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循环抑制 ,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剖宫产术 血液循环 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