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锐 利天增 +4 位作者 祁少海 李叶扬 谢举临 徐盈斌 赵继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和烧伤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VEGF在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选择临床手术切除的新鲜烧伤创面肉芽及各个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制成匀浆液 ,应...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和烧伤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VEGF在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选择临床手术切除的新鲜烧伤创面肉芽及各个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制成匀浆液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匀浆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VEGF可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 ,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其表达量进一步增加 ,在 4— 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 ,表达量达到峰值。瘢痕成熟后 ,VEGF的组织表达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组织匀浆液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甙加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国 利天增 +3 位作者 曾运泉 钟泉 黄丽燕 邹升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690-691,共2页
目的 :探讨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90例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应用积雪甙 +中药外洗剂治疗 ,第 2组单用积雪甙治疗 ,第 3组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 (对照组 ) ;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的... 目的 :探讨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90例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应用积雪甙 +中药外洗剂治疗 ,第 2组单用积雪甙治疗 ,第 3组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 (对照组 ) ;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的变化以及毒性与副作用。结果 :在缓解症状、改善体征 ,以及不同阶段的疗效方面 ,效果依次是第 1组 >第 2组 >第 3组 ,其中第 1组明显好于第 3组 (P <0 0 5 )。结论 :积雪甙结合中药外洗剂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 ,是一种安全、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增生性瘢痕 积雪甙 中药外洗剂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利天增 朱家源 +1 位作者 陈宝珠 黎志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对26例烧伤面积超过90%,其中Ⅲ度烧伤面积超过70%的病人休克期处理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发现:①补胶体和电解质液的量,伤后第2个24h为第1个24h的2/3。而非习用的1/2;第3个24h接近第2个24h,也非第... 对26例烧伤面积超过90%,其中Ⅲ度烧伤面积超过70%的病人休克期处理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发现:①补胶体和电解质液的量,伤后第2个24h为第1个24h的2/3。而非习用的1/2;第3个24h接近第2个24h,也非第1个24h的1/4。②休克期尿量30~50ml/h是不够的,要达80~100ml/h。③补液后要尽快简单清创,随即用“四合一”方法保痂。④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治肠源性感染。⑤必须注意保护各脏器,防治多脏器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肠源性感染 多器官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面部电烧伤治疗临床分析
4
作者 祁少海 利天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58-659,共2页
关键词 头面部 电烧伤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65
5
作者 谢举临 利天增 +3 位作者 祁少海 黎志明 梁惠珍 吴义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47,共4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3 H TdR、3 H脯氨酸掺入及MTT比色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核DNA合成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积雪草甙不仅能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 ,而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3 H TdR、3 H脯氨酸掺入及MTT比色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核DNA合成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积雪草甙不仅能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 ,而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结论】积雪草在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中有重要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甙 增生性瘢痕 药物疗法 治疗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祁少海 利天增 +4 位作者 何洁华 黄文革 吴义方 谢举临 贲晓松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建立人增生性瘢痕 (HTS)裸鼠模型和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将HTS移植至裸鼠的皮下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TS的形态学、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分布变化特点。... 【目的】建立人增生性瘢痕 (HTS)裸鼠模型和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将HTS移植至裸鼠的皮下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TS的形态学、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分布变化特点。【结果】术后裸鼠全部成活 ,植入的瘢痕无坏死。在 6~ 7周内均能保持其原有的组织结构。光镜、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 (FB)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 ;移植后瘢痕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分布和TGF β1免疫反应强度与移植前相似。【结论】在裸鼠体内建立的HTS模型是一个可行和可靠的动物模型 ,移植的HTS在 6~ 7周内仍能保持其原有的组织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病理学 疾病模型 增生性瘢痕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免疫组化定位 被引量:5
7
作者 黎志明 利天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β2、β3在瘢痕增生病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了解它们在瘢痕中的组织学定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比较3型TGFβ在增生期和成熟期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增生期瘢痕大... 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β2、β3在瘢痕增生病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了解它们在瘢痕中的组织学定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比较3型TGFβ在增生期和成熟期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增生期瘢痕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持续高水平表达,远远高于在成熟期瘢痕中的表达水平;另外,TGFβ2、TGFβ3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远远不如TGFβ1。结论:增生期瘢痕组织中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持续高水平表达的TGFβ1可能是引起瘢痕持续增生的重要因素;TGF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瘢痕/免疫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生长激素对烫伤创面PDGF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祁少海 利天增 +4 位作者 梁惠珍 贲晓松 沈锐 徐盈斌 唐冰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生长激素 (rhGH)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rhGH对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Ⅰ、Ⅲ型胶原... 【目的】研究重组生长激素 (rhGH)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rhGH对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Ⅰ、Ⅲ型胶原、组织形态学和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变化的影响。【结果】用rhGH治疗 5、10d后 ,其创面PDGF、PDGF α受体、PDGF β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 ,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rhGH组血IGF Ⅰ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提前 3d。【结论】rhGH可通过增加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生长激素 创面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