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增生性疤痕移植于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家源 朱斌 +4 位作者 苏爱云 朱全胜 郭浩光 赖英荣 唐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7-29,共3页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量测定。结果: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移植物可成活80~90 d,无排斥反应,并保留原增生性疤痕特性;移植物体积随着移植时间而逐渐增加。结论: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的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是一成功、稳定的动物模型,为疤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应用该动物模型时,作者建议把移植后3~10 周的动物作为增生性疤痕的标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 肥大性 皮肤移植 小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增生性疤痕中α1(Ⅰ)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片段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家源 徐兵 +3 位作者 苏爱云 郭浩光 朱斌 唐庆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胶原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分之一 ,它的过量沉积是创伤后增殖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克隆出疤痕中α 1(Ⅰ )型及 (Ⅲ )型前胶原基因片段并进行鉴定。【方法】本研究根据α 1(Ⅰ )型及 (Ⅲ )型前胶原... 【目的】胶原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分之一 ,它的过量沉积是创伤后增殖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克隆出疤痕中α 1(Ⅰ )型及 (Ⅲ )型前胶原基因片段并进行鉴定。【方法】本研究根据α 1(Ⅰ )型及 (Ⅲ )型前胶原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 3条引物 ,从瘢痕组织中经RT PCR分别扩增Ⅰ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的第 2外显子 (Exon 2 )区域的基因片段 (ⅠF2 ,ⅢF2 ) ,克隆到T载体 (pGEM Tvector)。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后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PCR及测序加以证实。【结果】分别获得长度约为 12 9bp的DNA片段 (简称为ⅠF2 ) ,与长度约为 189bp的DNA片段 (简称为ⅢF2 ) ,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得到重组质粒 pT Ⅰ及 pT Ⅲ ,并得到证实。【结论】获得的α1(Ⅰ )型及 (Ⅲ )型前胶原基因片段是预期所要得到的正确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基因 基因扩增 创伤后增生性疤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3
作者 朱家源 利天增 +3 位作者 苏爱云 郭浩光 唐庆 朱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38-40,共3页
目的:对表皮细胞在不同的培养方法、不同的培养液及不同底物中的生长情况进行3方面的探讨,以便选出较好的一种组合进行表皮细胞培养,为改善烧伤皮源不足的问题打下基础。方法:①采用人包皮或体皮制成皮块、皮粒、表皮细胞悬液进行... 目的:对表皮细胞在不同的培养方法、不同的培养液及不同底物中的生长情况进行3方面的探讨,以便选出较好的一种组合进行表皮细胞培养,为改善烧伤皮源不足的问题打下基础。方法:①采用人包皮或体皮制成皮块、皮粒、表皮细胞悬液进行液体培养,比较3种方法中表皮细胞生长情况;②应用纯表皮细胞悬液进行空气液体界面培养,平铺平皿培养及培养瓶液体培养,比较表皮细胞贴壁、生长情况;③另将表皮细胞悬液接种于3种不同的培养液,即RPMI1640,RPMI1640+MEM及MEM比较细胞生长差异。结果:①在适当的条件下,离体的皮肤皮块、皮粒及表皮细胞悬液经培养皆能生长和分化,而表皮细胞悬液生长速度较快,纤维母细胞污染机会最少;②以Biofil为底物的空气液体界面法,细胞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出的单层表皮细胞膜片易取出,不收缩;③表皮细胞在MEM,RPMI1640及RPMI1640+MEM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结论:以Biofil为底物的空气液体界面培养法应得到推广应用,它不仅加快了表皮细胞的生长速度,减少了纤维母细胞的污染,易于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组织培养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一期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
4
作者 唐冰 祁少海 +3 位作者 利天增 沈锐 胡晓根 徐盈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 34例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创面特点、术前血糖的控制和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糖尿病病史 2~ 40年 ,平均 10 5年 ;6 0岁以上老年组较 45~ 5 9岁老年前期组的周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 34例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创面特点、术前血糖的控制和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糖尿病病史 2~ 40年 ,平均 10 5年 ;6 0岁以上老年组较 45~ 5 9岁老年前期组的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严重。 (2 )溃疡创面以足部最多 ,自发性溃疡、抓伤、烫伤、磨擦伤为常见诱因 ,创面细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3)术前、术后血糖控制为 (9 1± 3 3)mmol/L和 (8 7± 2 6 )mmol/L ,P >0 0 5。 (4)植皮 14例 ,成功 11例 ,随意皮瓣 7例均成活 ,截肢 (趾 ) 8例 ,6例Ⅰ期愈合 ,1例血管移植成功 ,溃疡自愈。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易合并糖尿病足和皮肤溃疡 ,术前、术后控制血糖 ,合理处理创面和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修复方式 ,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症 皮肤溃疡 修复术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