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佳心 孙培吾 +3 位作者 张希 罗红鹤 徐颖琦 王治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了 9例左旋心和 3例孤立左位心的临床资料 ,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左旋心平均心... 【目的】分析探讨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了 9例左旋心和 3例孤立左位心的临床资料 ,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左旋心平均心血管畸形数为 4 8± 1 8,孤立左位心为 3 0± 1 7。手术方法主要有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Rastelli术、手术探查等。手术存活 6例 ,其中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 肺动脉吻合术占 3例 ,Rastelli术为 1例。【结论】①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②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为治疗复杂先心病较有前途术式。③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发育不良、房室瓣返流和心肌损伤是外科治疗复杂先心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心 孤立左位心 诊断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4 位作者 张丽蓉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7,I001,共4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巯基乙醇和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巯基乙醇和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 5× 10 7个细胞。加入巯基乙醇等或硫代甘油等诱导剂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神经系统疾病 M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13
3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5 位作者 王连荣 陈振光 张丽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I001,共5页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 )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NF M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0 5× 10 6,15代可获得 (2~ 3)× 10 12 个细胞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丹参注射液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项鹏 张丽蓉 +4 位作者 陈振光 夏文杰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8-601,T001,共5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诱导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检测中性脂肪 ,光镜下细胞计数。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得 1× 10 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4、CD34、CD45、CD11a为阴性。诱导 48h后 ,细胞内有脂滴出现 ,随着时间延长 ,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85 %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丽蓉 项鹏 +4 位作者 夏文杰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6-899,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 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 :MSC体外扩增 1 5代可获得 (3 - 4 )× 1 0 1 2 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 ,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 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98059 骨髓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蛋白激酶类 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 难治性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12例胸骨裂开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殷胜利 张希 +2 位作者 孙培吾 王治平 姚尖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了解胸骨裂开的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要点。【方法】对近 10年 12例胸骨裂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胸骨裂开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 ,10例痊愈 ,2例死亡。伤口渗血增多、呼吸改变可能为胸骨裂开早期表现 ,治疗... 【目的】了解胸骨裂开的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要点。【方法】对近 10年 12例胸骨裂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胸骨裂开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 ,10例痊愈 ,2例死亡。伤口渗血增多、呼吸改变可能为胸骨裂开早期表现 ,治疗时改进缝合方法和胸骨后冲洗 ,积极治疗伴发病与并发症能提高治愈率。【结论】术中改进缝合技术 ,术后防止并发症可能降低胸骨裂开的发生率 ,及早发现与正确的术中和术后处理是治疗胸骨裂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外科伤口裂开 胸骨裂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cAMP浓度的增加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8
7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4 位作者 张丽蓉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4-1327,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胞内cAMP浓度的增加与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液 (1 0 77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采用含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及磷脂酶抑制剂 3-异丁基 - 1 -甲基黄嘌呤 (IBMX... 目的 :探讨胞内cAMP浓度的增加与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液 (1 0 77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采用含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及磷脂酶抑制剂 3-异丁基 - 1 -甲基黄嘌呤 (IBMX)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1 0 5,1 0代可获得 2× 1 0 1 0 个细胞。加入Forskolin、IBMX以及两者联用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呈典型神经元样形态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cAMP浓度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腺苷环-磷酸 福司柯林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梁世考 巫国勇 +2 位作者 钟佛添 罗红鹤 黄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 76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38例和实验组 38例。常规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各种手术 ,均采用 4℃ThomasⅡ号液间断顺灌行心肌保护。实验组在灌注液中... 目的 :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 76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38例和实验组 38例。常规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各种手术 ,均采用 4℃ThomasⅡ号液间断顺灌行心肌保护。实验组在灌注液中加入磷酸肌酸 2g L ,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前和开放主动脉后 0min ,1,6 ,2 4h测定心肌酶 ,比较两组自动复跳率、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时间、复跳后血流动力学、围术期升压药应用、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术后心功能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心肌酶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余各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心肌缺血有良好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 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血清S-100蛋白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熊迈 张希 +3 位作者 姚尖平 唐白云 童萃文 孙培吾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术 )术后血清S 10 0蛋白浓度变化 ,判断体外循环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7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75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46 8min。术前、术后 30min、6h、2 4h取颈...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术 )术后血清S 10 0蛋白浓度变化 ,判断体外循环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7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75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46 8min。术前、术后 30min、6h、2 4h取颈内静脉血标本 ,离心后取血清检测S 10 0蛋白浓度。【结果】血清S 10 0蛋白浓度从术前平均 0 44 μg/L上升至术后 30min的2 6 9μg/L ,随后下降 ,至术后 2 4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2例转机时间超过 12 0min者术后血清S 10 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 ;血清S 10 0蛋白浓度水平与转机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清S 10 0蛋白浓度显著升高 ,特异性的提示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体外循环 脑损伤 心脏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先心病病变类型以及与心脏位置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培吾 胡佳心 张希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8,132,共5页
【目的】分析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心病 )变类型与心脏位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1986年 9月至2 0 0 0年 2月期间 81例复杂先心病资料 ,就病变类型与心脏位置相关性作一分析。【结果】在正常或镜面右位心中 ,复杂先心病发... 【目的】分析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心病 )变类型与心脏位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1986年 9月至2 0 0 0年 2月期间 81例复杂先心病资料 ,就病变类型与心脏位置相关性作一分析。【结果】在正常或镜面右位心中 ,复杂先心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 ,但在心脏位置异常情况下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别 ( 4∶1) ,本组就诊年龄平均在 4岁 ,肺动脉瓣闭锁及左心室发育不全综合症常构成新生儿急诊。主要病变为 :大动脉错位 38%、单心室 16 %、动脉共干 13%、三尖瓣闭锁 10 %。正常或镜面右位心中大动脉转位 71%系完全型 ,而心脏异位中 6 9%系矫正型 ,此类畸形常伴畸形为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左旋心、孤立左位心常伴有最复杂心内畸形、畸型数达 2~ 8(平均 4 89± 1 76 )。本组病例中镜面右位心伴复杂心内畸形并非少见。还发现 2例完全型体静脉异位引流。【结论】复杂先心病病变类型与心脏位置有一定联系。左旋心、孤立左位心常系最复杂心内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心 孤立左位心 右旋心 镜面右位心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病变类型 心脏位置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移植1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培吾 张希 +6 位作者 陈国桢 罗红鹤 徐颖琦 吴钟凯 钟佛添 唐白云 童萃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1-263,282,共4页
【目的】报告 1例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5 2d婴幼儿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切除病心 ,主动脉弓成形术 ,原位心脏移植。【结果】原位心脏移植术毕恢复循环心脏自动复跳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 ,术后10h术... 【目的】报告 1例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5 2d婴幼儿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切除病心 ,主动脉弓成形术 ,原位心脏移植。【结果】原位心脏移植术毕恢复循环心脏自动复跳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 ,术后10h术儿因急性排斥反应、严重低心排、肾衰而死亡。【结论】婴幼儿原位心脏移植对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预防排斥反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片 心脏移植 婴幼儿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可减少心内直视手术后肺不张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白云 陈光献 +4 位作者 张希 熊迈 陈振光 姚尖平 童萃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 (沐舒痰 )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0 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实验组术后开始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 ,对照组应用LP(陈皮、茴香、远志、吐温的合剂 )。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 (沐舒痰 )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0 0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实验组术后开始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 ,对照组应用LP(陈皮、茴香、远志、吐温的合剂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3~ 14d咳痰困难程度、痰液粘稠度、排痰难度、肺部罗音、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痰液粘稠度、排痰难度、肺部罗音明显低于对照组 (14% ,P<0 0 5 ) ,肺不张发生率为 4% ,明显低于对照组 (14% ,P <0 0 5 ) ,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氨溴索应用于心内直视术后可显著减少肺不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 肺不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希 王治平 +5 位作者 殷胜利 姚尖平 王业松 唐白云 巫国勇 曾讯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 ,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 ,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 ,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 ,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 ,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 ,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计用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心房纤颤的治疗。【结果】开放主动脉后 ,心脏自动复跳 ,心房纤颤消失。【结论】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疾病 心房纤颤 迷宫术 射频消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与缺血预处理的心脏保护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钟凯 张希 +3 位作者 王治平 徐颖琦 姚尖平 Matti TARKKA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冠状动脉外科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43例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及 32例不停跳手术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 2周期阻断前降...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冠状动脉外科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43例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及 32例不停跳手术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 2周期阻断前降支 2min ,然后开放 3min。对比常规手术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心功能及心肌酶改变。【结果】术后右室射血分数和心指数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组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也显著性降低。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缺血预处理显著性降低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缺血预处理有效保护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动脉分流术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逆行结合灌注冷停搏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希 姚尖平 +4 位作者 熊迈 吴钟凯 吴晓颖 唐白云 王治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6,291,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顺逆行结合灌注冷停搏液的研究 ,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选用 1997~ 1998年连续 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 ,随机分为 :顺逆行结合组 16例 ,首剂顺行灌注 ,然后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顺逆行结合灌注冷停搏液的研究 ,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选用 1997~ 1998年连续 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 ,随机分为 :顺逆行结合组 16例 ,首剂顺行灌注 ,然后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 2 0 0mL/h ,30min增加灌注 2 0 0mL ,控制灌注压力 4 0~ 5 3kPa(30~ 40mmHg) ;顺行灌注组 14例 ,首剂灌注后每 2 0min重复灌注 1次。监测桡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的pH值 乳酸浓度 乳酸摄取率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顺逆行结合组pH值降低程度较顺行灌注组少 (P <0 0 5 ) ;乳酸摄取率顺逆行结合组较顺行灌注组高 (P<0 0 5 ) ;心肌酶释放水平及手术后降低恢复程度 ,顺逆行结合组较顺行灌注组低及快。【结论】顺逆行结合灌注使心肌灌注更均匀 ,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期间的能量利用 ,减少心肌损害 ,促进心肌的修复 ,使心肌得到较好的保护 ,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 灌注 心肌酶 体外循环 冷停搏液 心脏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常温不停跳心内矫治术——经正中小切口途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希 王治平 +3 位作者 姚尖平 顾勇 唐白云 熊迈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F002-F002,F003,F004,共3页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在常温体外循环下 ,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在常温体外循环下 ,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损 (ASD) 7例 ,室间隔缺损 (VAD) 3例 ,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狭窄 (PS) 1例 ,肺动脉狭窄 1例。年龄 4~ 44岁 ,中位数16 1岁。【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 14~ 48min ,中位数 30min ,7例术后即拔管 ,平均辅助呼吸时间 1 8h ,术中平均用血 140mL ,术后平均输血 110mL ,无低心排综合症 ,心律失常 ,栓塞、肺部和脑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病人恢复快 ,疤痕隐蔽。随访无残余漏。【结论】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 ,可提高心肺保护效果 ,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常温不停跳 正中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心热缺血期间ATP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佛添 巫国勇 +2 位作者 刘初生 张希 王治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供心不同热缺血期间ATP下降程度和超微结构改变 ,以确定供心的热缺血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分成 4组 ,每组 6只 ,按常规取心方法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后 0min ,5min ,10min ,15min取左室心肌组织测ATP值 ,用电镜... 【目的】探讨供心不同热缺血期间ATP下降程度和超微结构改变 ,以确定供心的热缺血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分成 4组 ,每组 6只 ,按常规取心方法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后 0min ,5min ,10min ,15min取左室心肌组织测ATP值 ,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4组心肌ATP含量分别为 (5 72± 0 31) ,(4 2 9± 0 19) ,(3 47± 0 39) ,(2 6 0± 0 42 ) μmol/g ,P <0 0 1,各时期的心肌超微结构亦有明显差别。ATP下降与超微结构改变呈平行关系 ,热缺血 10~ 15minATP下降至缺血前 5 0 % ,超微结构出现不可逆改变。【结论】ATP值是衡量供心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下降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呈平行关系 ,热缺血 10min以上的供心不宜用于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病理学 三磷酸腺苷 供心热缺血 ATP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综合症主动脉根部病3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颖琦 孙培吾 +2 位作者 张希 唐白云 程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外科手术 主动脉根部病 BENTALL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移植心心电图改变与急性排斥相关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振光 孙培吾 +4 位作者 李树浓 蔡丽娥 李艳 张秀明 张希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7,273,共4页
【目的】观察体表心电图指标与移植心脏心肌排斥病理改变和主要组织相容性 (MHC)Ⅱ类抗原表达的相关程度 ,探讨其监测术后急性排斥的可能性。【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 ,记录心电图 ,同时摘取供心检测排斥病理改变和MHCⅡ类抗... 【目的】观察体表心电图指标与移植心脏心肌排斥病理改变和主要组织相容性 (MHC)Ⅱ类抗原表达的相关程度 ,探讨其监测术后急性排斥的可能性。【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 ,记录心电图 ,同时摘取供心检测排斥病理改变和MHCⅡ类抗原表达。【结果】QT间期和R R间期标准差随着心肌急性排斥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增加 ,同时与心肌急性排斥病变和MHCⅡ类抗原表达相关 ,QRS电压降低和R R间期的改变并不显著。【结论】心电图QT间期和R R间期标准差也许可用于心脏移植术后监测急性排斥 ,为选择心内膜心肌活检时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心电图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ott’s手术建立兔单侧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治平 曾亚辉 +4 位作者 孙培吾 童萃文 张希 钟惠芬 武亚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利用Pott’s手术 ,在新西兰白兔建立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将兔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进行侧 侧吻合 ,并将吻合口近端的左肺动脉环束 ,结扎左上肺叶动脉的上部分枝 ,使分流血液大部分进入左中、下肺叶。【结果】术后观察 ... 【目的】利用Pott’s手术 ,在新西兰白兔建立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将兔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进行侧 侧吻合 ,并将吻合口近端的左肺动脉环束 ,结扎左上肺叶动脉的上部分枝 ,使分流血液大部分进入左中、下肺叶。【结果】术后观察 1~ 3个月 ,分流兔的左肺动脉高压形成率为 86 7% ,其中 3个月组全形成左肺动脉高压并有肺小动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左肺动脉压力高于右肺 ,右肺小动脉的病理改变亦较左肺为轻。【结论】利用Pott’s手术可在新西兰白兔成功建立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学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