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常光其 王深明 +4 位作者 林勇杰 陈国锐 詹世光 刘奕山 黄灿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 2 6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比较 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同时施行“开源”和“节流”手术者 10例 ,患肢大、小腿周径分别缩小(2 ... 【目的】评估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 2 6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比较 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同时施行“开源”和“节流”手术者 10例 ,患肢大、小腿周径分别缩小(2 5± 1 4)cm和 (2 9± 1 8)cm ;单纯施行“开源”手术者 7例 ,患肢大、小腿周径分别缩小 (2 1± 1 2 )cm和 (2 4± 1 5 )cm ;单纯施行“节流”手术者 6例 ,患肢大、小腿周径分别缩小 (1 0± 0 6 )cm和 (1 3± 0 8)cm。【结论】联合施行“开源”和“节流”手术可能取得较单纯施行“开源”或“节流”手术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手术 K-T综合征 静脉畸形骨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小勤 郑克立 +3 位作者 梁力建 陈规划 徐哲 吴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对1993年级学生进行外科临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方法:通过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开发腹外疝及前列腺增生症教学软件,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认知水平测量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较... 目的:探讨对1993年级学生进行外科临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方法:通过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开发腹外疝及前列腺增生症教学软件,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认知水平测量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较大兴趣(F>0.5);认知水平测量分析表明其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佳心 孙培吾 +3 位作者 张希 罗红鹤 徐颖琦 王治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了 9例左旋心和 3例孤立左位心的临床资料 ,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左旋心平均心... 【目的】分析探讨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了 9例左旋心和 3例孤立左位心的临床资料 ,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左旋心平均心血管畸形数为 4 8± 1 8,孤立左位心为 3 0± 1 7。手术方法主要有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Rastelli术、手术探查等。手术存活 6例 ,其中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 肺动脉吻合术占 3例 ,Rastelli术为 1例。【结论】①左旋心和孤立左位心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门切层片或高KV胸片和胸腹部平片。②改良Fontan术和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为治疗复杂先心病较有前途术式。③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发育不良、房室瓣返流和心肌损伤是外科治疗复杂先心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心 孤立左位心 诊断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活检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红鹤 孙培吾 +9 位作者 童萃文 王泰来 熊敏 伍联近 麦惠成 苑惠然 钟佛添 张希 武亚莉 黄素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疗效众说纷纭,作者就肺活检定量与定性分析肺血管病变进行比较。在研究组30例先心病并肺高压与对照组11例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移行段”肺小动脉壁中层厚度定量分析比Heath-Edwards定性分析优越,与临...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疗效众说纷纭,作者就肺活检定量与定性分析肺血管病变进行比较。在研究组30例先心病并肺高压与对照组11例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移行段”肺小动脉壁中层厚度定量分析比Heath-Edwards定性分析优越,与临床手术疗效相关性好,可重复性高、与肺动脉及动脉收缩压之比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性好。作者推荐经电脑分析的以心导管指标反映定量活检的方程:M%=2.54+8.69(Pp/Ps)+0.23(Rp)-0.04(DPA),以及国人“移行段”肺小动脉中层厚度的分析标准,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 肺性高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加强医疗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敏英 林志华 +2 位作者 管向东 欧阳彬 陈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通过分析我院外科加强医疗病区(SICU)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的资料,总结引起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6年1月~1998年12月入SICU的1069例患者资料,按感染细菌分为MRSA组和非MRSA组,比较两组的发病率及... 通过分析我院外科加强医疗病区(SICU)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的资料,总结引起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6年1月~1998年12月入SICU的1069例患者资料,按感染细菌分为MRSA组和非MRSA组,比较两组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应用、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计算各因素的优势比(OR)。结果:MRSA20例,非MRSA57例,MRSA感染患者病死率为非MRSA的1.9倍,P<0.05;MRSA感染相关因素有ICU住院时间(P=003,OR=252)、广谱抗生素的应用(P=004,OR=16.10)、低白蛋白血症(P=0.01,OR=234)。结论:MRSA感染病死率高,ICU住院时间长、应用广谱抗生素、低白蛋白血症是引起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加强医疗病区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6
作者 钟佛添 孙培吾 +1 位作者 麦惠成 殷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术后病人无压力阶差;另3例隧道型狭窄者施行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2例,存活的1例病人的压力阶差随术后时间的推延而增加。术后随访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病人 外科治疗 部分切除术 部分性 合并畸形 手术死亡 根据 施行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7
作者 梁力建 吕明德 黄洁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2-363,共2页
肝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梁力建,吕明德,黄洁夫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广州市510080)我院外科手术切除肝血管瘤36例,现对有关问题提出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63年~1993年8月,我院手术切除... 肝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梁力建,吕明德,黄洁夫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广州市510080)我院外科手术切除肝血管瘤36例,现对有关问题提出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63年~1993年8月,我院手术切除肝脏血管瘤36例,男16例,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王深明 陈国锐 +3 位作者 林勇杰 詹世光 黄灿之 刘奕山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14.0±1.0)年。经彩色多普勒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有77%患肢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随访率73.1%,随访平均时间(6.5±0.5)年。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以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病 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4 位作者 张丽蓉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7,I001,共4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巯基乙醇和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巯基乙醇和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 5× 10 7个细胞。加入巯基乙醇等或硫代甘油等诱导剂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神经系统疾病 M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细胞钙内流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彭宝岗 吕明德 +1 位作者 肖定璋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七总皂甙(PNGS)对大鼠单离肝细胞Ca2+内流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单离大鼠肝细胞,用45Ca示踪技术测定三七总皂甙对新鲜分离大鼠肝细胞Ca2+内流... 目的:通过检测三七总皂甙(PNGS)对大鼠单离肝细胞Ca2+内流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单离大鼠肝细胞,用45Ca示踪技术测定三七总皂甙对新鲜分离大鼠肝细胞Ca2+内流的影响。结果:肝细胞孵育在含45Ca生理液中,其细胞内45Ca浓度随孵育时间延长逐渐增高,15min时达高峰;20nmol·L-1垂体加压素使45Ca浓度增高39%。Verapamil、Nifedipine和PNGS均能不同程度地阻断静息状态和垂体加压素激动下的肝细胞45Ca内流,PNGS阻断效果明显优于Verapamil和Nifedipine,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NGS具有特异性阻断肝细胞受体依赖性钙通道(ROC)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肝细胞钙通道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总皂甙 ^45Ca内流 钙通道阻滞剂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氏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检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雪玲 王深明 +1 位作者 常光其 叶有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氏综合征住院病人33例。结果 肝静脉阻塞5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17例,二者同时病变11例,全部经血管造影或MRA、核...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氏综合征住院病人33例。结果 肝静脉阻塞5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17例,二者同时病变11例,全部经血管造影或MRA、核素扫描及手术确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判断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布加氏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13
12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5 位作者 王连荣 陈振光 张丽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I001,共5页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 )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NF M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0 5× 10 6,15代可获得 (2~ 3)× 10 12 个细胞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丹参注射液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项鹏 张丽蓉 +4 位作者 陈振光 夏文杰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8-601,T001,共5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诱导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检测中性脂肪 ,光镜下细胞计数。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得 1× 10 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4、CD34、CD45、CD11a为阴性。诱导 48h后 ,细胞内有脂滴出现 ,随着时间延长 ,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85 %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12例胸骨裂开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14
14
作者 殷胜利 张希 +2 位作者 孙培吾 王治平 姚尖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了解胸骨裂开的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要点。【方法】对近 10年 12例胸骨裂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胸骨裂开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 ,10例痊愈 ,2例死亡。伤口渗血增多、呼吸改变可能为胸骨裂开早期表现 ,治疗... 【目的】了解胸骨裂开的早期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要点。【方法】对近 10年 12例胸骨裂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胸骨裂开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 ,10例痊愈 ,2例死亡。伤口渗血增多、呼吸改变可能为胸骨裂开早期表现 ,治疗时改进缝合方法和胸骨后冲洗 ,积极治疗伴发病与并发症能提高治愈率。【结论】术中改进缝合技术 ,术后防止并发症可能降低胸骨裂开的发生率 ,及早发现与正确的术中和术后处理是治疗胸骨裂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外科伤口裂开 胸骨裂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增生性疤痕移植于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家源 朱斌 +4 位作者 苏爱云 朱全胜 郭浩光 赖英荣 唐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7-29,共3页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量测定。结果: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移植物可成活80~90 d,无排斥反应,并保留原增生性疤痕特性;移植物体积随着移植时间而逐渐增加。结论: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的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是一成功、稳定的动物模型,为疤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应用该动物模型时,作者建议把移植后3~10 周的动物作为增生性疤痕的标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 肥大性 皮肤移植 小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绍强 梁力建 黄洁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I007,共5页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 :肝缺血前给予 1个IPC处理 (缺血 5min ,灌注 5min) ;B组 :肝缺血前给予 1个IPC处...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 :肝缺血前给予 1个IPC处理 (缺血 5min ,灌注 5min) ;B组 :肝缺血前给予 1个IPC处理 (缺血 10min ,灌注 10min) ;C组 :对照组 ,单纯肝门血流阻断。肝缺血时间为 30min ,再灌注 6h。测定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肝组织Fas mRNA表达、caspase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结果 :经IPC处理后 ,大鼠 7d生存率为 10 0 % ,而无IPC处理组即为 6 2 5 %。再灌注 6h ,A、B 2组的ALT明显低于C组 ,P <0 0 1,A组的ALT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检测A、C 2组的肝组织Fas mRNA表达、caspase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发现 ,A组的上述指标均比C组低 ,P <0 0 1。结论 :IPC对肝硬化大鼠肝I/R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其中以缺血 5min和灌注 5min的IPC的作用较强。IPC的保护机理是通过下调Fas mRNA的表达、抑制caspase 3活性 ,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缺血 肝硬化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丽蓉 项鹏 +4 位作者 夏文杰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6-899,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 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 :MSC体外扩增 1 5代可获得 (3 - 4 )× 1 0 1 2 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 ,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 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98059 骨髓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蛋白激酶类 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 难治性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单侧鼻内切口及鞍底修复的改良 被引量:7
18
作者 耿军 陈明振 +2 位作者 黄正松 吴新建 陈晓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有关切口、鞍底修复等改良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对 71例经蝶垂体腺瘤 (包括微腺瘤 10例 ,鞍内大腺瘤 2 6例 ,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9例 ,侵及海绵窦并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1例 ,复发性垂体腺瘤 5例 )手术采用... 目的 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有关切口、鞍底修复等改良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对 71例经蝶垂体腺瘤 (包括微腺瘤 10例 ,鞍内大腺瘤 2 6例 ,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9例 ,侵及海绵窦并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1例 ,复发性垂体腺瘤 5例 )手术采用单侧鼻内粘膜切口 ,49例肿瘤残腔及鞍底修复皆简化为仅用Tachocomb粘贴 ,骨性鼻中隔回复两侧粘膜之间原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 5 6例 ,次全切除 15例。视力下降者术后视力皆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改善 ,无 1例并发脑膜炎、鼻中隔穿孔。 49例鞍底修复采用Tachocomb者 ,无 1例发生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随访 2个月至 4年 ,5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 ,66例生活自理 ,40例恢复原工作。结论 这些手术方法的改良简化并方便了手术 ,减少了损伤 ,防止了术后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手术切口 鞍底修复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肝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绍强 梁力建 黄洁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是否与肝细胞凋亡相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 3(caspase- 3)活性变化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2组 :A组 :单纯肝门阻断 ;B组 ...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是否与肝细胞凋亡相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 3(caspase- 3)活性变化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2组 :A组 :单纯肝门阻断 ;B组 :血流阻断 +抑制剂 :N -苯甲基氧化碳酰 -缬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氟化丙酮(ZVAD -fmk) 15mg/kg ;取无肝硬化大鼠 ,作单纯肝门阻断为C组。各组肝门阻断时间均为 30min ,再灌注 72h。比较 3组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肝组织的caspase -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结果 :A组大鼠肝组织caspase - 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在再灌注后 6h达高峰 ,分别为 (18 1± 1 8) μmolAMC·h-1·g-1(tissue)和 2 0 9%± 4 9% ,与I/R前的 (6 6± 2 0 ) μmolAMC·h-1·g-1(tissue)和 0 5 %± 0 3%相比 ,P <0 0 1。肝细胞凋亡数、caspase - 3的活性随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 ,两者随时间的变化一致。 3组中A组肝损伤最严重 ,表现为再灌注后 6h血清AST最高 ,与B、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大鼠 7d生存率只为 6 2 5 %。进一步研究表明 ,再灌注后 6h ,A组的肝组织caspase - 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亦明显比B、C组高。结论 :肝细胞凋亡是肝硬化大鼠肝I/R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肝硬化 局部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宝岗 丁健 +3 位作者 吕明德 陈陵际 黄洁夫 陆丽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10,共4页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BsAg阳性,细胞图像分析DNA含量呈异倍体。但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腹腔浸润转移、腹水等表现仅见于原位移植瘤模型。本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用可靠。同时表明原位移植瘤模型在肝癌研究中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瘤 肿瘤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