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者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东升 曾勉 容中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20例正常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及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慢阻肺呼衰)患者进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研究,并与死腔气量/潮气容积(VD/VT)和气... 对20例正常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及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慢阻肺呼衰)患者进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研究,并与死腔气量/潮气容积(VD/VT)和气道阻力(Ra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组及慢阻肺组PaCO2和PetCO2间无明显差异(P>0.05),PetCO2可反映PaCO2变化。慢阻肺呼衰者PaCO2和PetCO2间有明显差异,其中PetCO2较PaCO2低,平均相差达2.13kPa±1.26kPa(P<0.01)。故在慢阻肺呼衰时PetCO2不能反映PaCO2变化,此时如以PetCO2来估计PaCO2是不可靠的。慢阻肺呼衰时PaCO2-PetCO2之差异与VD/VT(r=0.81,P<0.01)和Raw相关(r=0.4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在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禹标 李志平 +2 位作者 谢灿茂 陈永雄 尹培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静注后 4h ,测定血气 (左心PaO2 )、肺泡通透指...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静注后 4h ,测定血气 (左心PaO2 )、肺泡通透指数等肺损伤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巨噬细胞比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 1)水平。用原位杂交检测ICAM - 1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化双重套染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ICAM - 1表达的关系。结果 :油酸组PaO2 低于对照组、肺泡通透性指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ALF中巨噬细胞比例 ,sICAM -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油酸组肺组织ICAM - 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数、ICAM - 1表达水平和肺损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巨噬细胞浸润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I CAM - 1参与介导了巨噬细胞对组织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巨噬细胞 大鼠 油酸 急性发病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禹标 陈永雄 +2 位作者 谢灿茂 杨惠玲 尹培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的表达与血气改变、肺系数及肺脏病理变化、炎症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静脉注射油酸制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组。静脉注射油酸或生...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的表达与血气改变、肺系数及肺脏病理变化、炎症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静脉注射油酸制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组。静脉注射油酸或生理盐水 6h后 ,测定左心PaO2 、PaCO2 及肺系数 ,同时采用微波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方法 ,对比研究对照组和急性肺损伤组肺组织中MIF表达及肺间实质中MIF+、鼠抗CD68抗体 (ED1)、MIF+/ED1+细胞数与血气指标、肺系数改变的关系。结果 :油酸组P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CO2 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油酸组肺系数 ( 1 0 2± 0 0 8)高于对照组 ( 0 70± 0 0 5 ) ,P <0 0 1。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MIF表达明显多于和强于对照组 ,ALI肺组织中MIF+、ED+1、MIF+/ED1+细胞数与PaO2 、肺系数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MIF在介导急性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表达强弱可反映肺组织损害及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6
4
作者 唐可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结构 功能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膜弥散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勉 谢灿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肺膜弥散功能 肺功能 测定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孔 容中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气胸 自发性气胸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功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化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曾勉 谢灿茂 +1 位作者 李志平 邢浩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05-606,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弥散功能中肺膜弥散量(Dm)和肺毛细血管血量(Vc)的变化及弥散功能下降的机制。方法:测定24例SLE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容量、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Dm和Vc。结果:DLco...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弥散功能中肺膜弥散量(Dm)和肺毛细血管血量(Vc)的变化及弥散功能下降的机制。方法:测定24例SLE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容量、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Dm和Vc。结果:DLco603±31,Dm511±34,Vc563±47。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正常,分别为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93±29,最大通气量(MVV)879±35,肺总量(TLC)976±47。24例患者中21例有弥散功能减退,Dm下降例数与DLco相似,而Vc下降例数较少(16例)。其中5例低DLco同时伴Dm下降,而Vc正常。Dm与DLco、Vc与DLco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m=0833,P<00001,rc=0615,P=0004。Dm和Vc与DLco明显正相关,以Dm与DLco关系更显著。结论:SLE弥散功能减低主要是Dm下降引起,部分伴有Vc的轻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弥散能力 呼吸功能试验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米配能治疗难治性肺炎32例
8
作者 陈亚利 容中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伊米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上消化道病变发病机制探讨
9
作者 黄平 容中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5-48,共4页
40例慢阻肺者五肽胃泌素泌酸试验,胃粘膜屏障功能、空腹胃液胆酸及空腹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发现无论在低氧血症或高二氧化碳血症状态,胃酸分泌均增高,胃粘膜屏障功能亦受损,与血P_aCO_2值呈一定的正相关,胃粘膜屏障损害比胃粘膜形态学改... 40例慢阻肺者五肽胃泌素泌酸试验,胃粘膜屏障功能、空腹胃液胆酸及空腹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发现无论在低氧血症或高二氧化碳血症状态,胃酸分泌均增高,胃粘膜屏障功能亦受损,与血P_aCO_2值呈一定的正相关,胃粘膜屏障损害比胃粘膜形态学改变更早出现。慢阻肺者空腹胃液胆酸与正常人比较并未增高,空腹血清胃泌素在慢阻肺及正常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胃泌素在呼衰胃损害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上消化道病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