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智力水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庄思齐 刘美娜 张红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 :测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对 12 9名ADHD患儿和 87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但VIQ与P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 目的 :测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对 12 9名ADHD患儿和 87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但VIQ与P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 :ADHD患儿的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水平为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力 学习困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移植1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培吾 张希 +6 位作者 陈国桢 罗红鹤 徐颖琦 吴钟凯 钟佛添 唐白云 童萃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1-263,282,共4页
【目的】报告 1例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5 2d婴幼儿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切除病心 ,主动脉弓成形术 ,原位心脏移植。【结果】原位心脏移植术毕恢复循环心脏自动复跳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 ,术后10h术... 【目的】报告 1例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5 2d婴幼儿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切除病心 ,主动脉弓成形术 ,原位心脏移植。【结果】原位心脏移植术毕恢复循环心脏自动复跳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 ,术后10h术儿因急性排斥反应、严重低心排、肾衰而死亡。【结论】婴幼儿原位心脏移植对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预防排斥反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片 心脏移植 婴幼儿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念平 詹文华 +2 位作者 晏仲舒 郭漫红 吕新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214-217,共4页
了解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通过患者表现的症状估计基因突变的位置,间接了解基因蛋白质产物的功能。方法在诊断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后,收集其各种临床表现,与通过截... 了解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通过患者表现的症状估计基因突变的位置,间接了解基因蛋白质产物的功能。方法在诊断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后,收集其各种临床表现,与通过截短蛋白检测得出的患者基因型进行分析,了解其内在的联系.结果表明3例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患者的突变位置均在第15号外显子中,突变的位置及类型不全相同,患者分别表现各自不同的临床症状.不同位置的基因突变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产物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出现。FAP基因型的可能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 基因 突变 基因型 表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庄思齐 刘美娜 张红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测试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对 12 9名ADHD患儿和 87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但VIQ与P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 ADHD患儿的智商... 目的 测试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对 12 9名ADHD患儿和 87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但VIQ与P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 ADHD患儿的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水平为低 ,且智力发展不平衡者较多 ,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力 学习困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振宇 丘小汕 +5 位作者 李文益 谢衍铭 程少杰 区文玑 袁世珍 陈述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 :观察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月和 1 999年 1 1月~ 2 0 0 0年 1月在广州市四家大医院住院或门诊的 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病程在 2天以内。共观察 ... 目的 :观察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月和 1 999年 1 1月~ 2 0 0 0年 1月在广州市四家大医院住院或门诊的 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病程在 2天以内。共观察 3 2 2例 ,其中双盲对照试验 2 43例住院患儿 (治疗组 1 2 8例和对照组 1 1 5例 ) ,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双盲设计 ,分别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或安慰剂 ;开放试验(开放组 ) 79例门诊患儿给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3组的剂量均为 0 .5ml·kg-1次 ,每日 3次口服 ,疗程 3天。所有患儿均予同样支持治疗 ,有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 :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 )和痊愈率分别为 73 .5 %和 3 8.3 % ,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1 .3 %和 1 4.8% (P <0 .0 1 )。开放组的疗效与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相近 ,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 81 %和 3 9.2 % ,(P >0 .0 5 )。结论 :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免疫球蛋白 治疗 轮状病毒肠炎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淋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耘 李树浓 +1 位作者 罗学群 覃肇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骨髓基质细胞 (BMSC)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TRA加进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 ,培养 1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6例ALL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粘附分子ICAM 1和VCAM 1阳性率 ,用MTT...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骨髓基质细胞 (BMSC)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TRA加进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 ,培养 1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6例ALL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粘附分子ICAM 1和VCAM 1阳性率 ,用MTT方法检测ALL骨髓基质细胞对正常骨髓造血细胞或淋巴瘤Raji细胞的粘附率。【结果】药理浓度的ATRA(1 0 μmol/L)使ALL骨髓基质细胞ICAM 1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使ALL骨髓基质细胞对正常骨髓造血细胞或肿瘤细胞的粘附率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基质细胞粘附能力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6、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易娟 曾瑜 +1 位作者 林穗珍 关智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 6、sI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出生时、第 3天、第 7天血清IL 6、sICAM 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 【目的】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 6、sI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出生时、第 3天、第 7天血清IL 6、sICAM 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IL 6的水平生后 1周内无明显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组血清IL 6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生后第 3天达高峰 ,第 7天下降 ,较出生时水平低 ,随着HIE程度的加重 ,IL 6水平呈上升趋势。对照组血清sICAM 1水平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重度HIE组各天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窒息组及轻度、中度HIE组各天的水平 (P <0 0 5或 0 0 1) ,其余 4组间各天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血清IL 6水平与血清sICAM 1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IL 6、sICAM 1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围生期窒息 血清 IL-6 S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转归探讨:附72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兆珏 陈述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77,共2页
本文报道7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与转归。发现以感染性疾病和急进性肾炎为原发病者的预后最差;有高分解代谢与高危症状如昏迷抽搐、出血症状、重度贫血等死亡率高;治疗措施是否合理及时与转归有关。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瑞珊 黄耘 +2 位作者 赵源 朱春浓 许郁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2-283,305,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对近5年诊断的17例小儿MDS进行分析,其中RA1例,RAEB 7例,RAEB-t 5例,CMML 4例,外周血均有一系或一系以上血细胞减少,骨髓各细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本文对小儿低增生型MDS、C...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对近5年诊断的17例小儿MDS进行分析,其中RA1例,RAEB 7例,RAEB-t 5例,CMML 4例,外周血均有一系或一系以上血细胞减少,骨髓各细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本文对小儿低增生型MDS、CMML的分型诊断进行讨论,并提出淋巴系统病态造血可能是小儿MDS的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态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7例的肝心毒性损害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光宝 许元文 +3 位作者 梁艳冰 刘美娜 毛海萍 朱兰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67-768,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肝脏、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17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学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17例均出现血清酶学异常:谷草转氨酶(169.5±166.9)U/L、磷酸肌酸激酶(821&...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肝脏、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17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学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17例均出现血清酶学异常:谷草转氨酶(169.5±166.9)U/L、磷酸肌酸激酶(821±47.2)U/L、磷酸肌酸激酶-MB(50.1±39.7)U/L,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7例中3例(l.6%)出现黄疸,12例出现心动过速,6例(35.3%)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5例(29.4%)出现肾功能不全,3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肝脏、心脏损害很常见,血清酶学改变,心电图变化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肝损害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型类风湿病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运泉 丘福珊 罗学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9期573-574,共2页
对82例幼儿类风湿病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本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外伤作为一个诱因,应引起注意。重点应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结核、感染性疾病、血液病鉴别。治疗首选阿斯匹林,但应注意肝损害。
关键词 类风湿病 鉴别诊断 JRD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IgA肾病32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述枚 魏仁桂 牟一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文报告32例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6%。临床表现以单纯性血尿为主,占75%,肾病综合征占15.6%。有3例以持续肉眼血尿1~2 1/2月起病,似未见于文献报告。病理改变以轻、中度为多见(93.1%).对18例进行平均5.5年随... 本文报告32例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6%。临床表现以单纯性血尿为主,占75%,肾病综合征占15.6%。有3例以持续肉眼血尿1~2 1/2月起病,似未见于文献报告。病理改变以轻、中度为多见(93.1%).对18例进行平均5.5年随访,58.8%已临床痊愈,无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血、尿白介素-8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良忠 汤洁如 +2 位作者 岳智慧 杨基龙 牟一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为探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患儿血、尿白介素-8(IL-8)的变化和意义。用ELISA方法检测34例APSGN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及16例对照组儿童血、尿IL-8浓度。急性期患儿肾功能降低11例,肾功能正常23例。结果:APSGN患儿急性期尿IL-8水平(... 为探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患儿血、尿白介素-8(IL-8)的变化和意义。用ELISA方法检测34例APSGN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及16例对照组儿童血、尿IL-8浓度。急性期患儿肾功能降低11例,肾功能正常23例。结果:APSGN患儿急性期尿IL-8水平(55.84pg/mg肌酐)较恢复期(32.55pg/mg肌酐)和对照组(11.21pg/mg肌酐)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肾功能降低患儿尿IL-8水平(89.97pg/mg肌酐)较肾功能正常患儿(41.00pg/mg肌酐)显著升高(P<0.05)。尿IL-8浓度与尿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1)。提示APSGN患儿尿IL-8水平与临床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白细胞介素8 儿童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诱导大鼠神经元毒性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穗珍 黎明涛 +1 位作者 李晓瑜 颜光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直接作用及Ber与间接胆红素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和Hoechst33258DNA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用琼...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直接作用及Ber与间接胆红素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和Hoechst33258DNA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Ber诱导神经元死亡的生化学特征。结果:Ber呈剂量(0~20μmol/L)依赖性地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死亡。其死亡的机制呈现坏死的特征:包括神经元胞体肿大、无明显核染色质浓缩、DNA随机断裂而在凝胶电泳图上呈弥散样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未见凋亡峰。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预处理神经元,不能阻断Ber的神经毒性作用。无毒性剂量下的Ber(1μmol/L)与无毒性剂量下的胆红素相加,可产生神经元的毒性。结论:Ber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坏死,并增强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神经元 毒性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堵闭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桢 覃有振 +2 位作者 李运泉 朱延力 李格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堵闭器对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Amplatzer堵闭器和主动脉造影及6F长鞘输送器置入Amplatzer堵闭器 ,治疗 1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结果】堵闭成功率 10 0 % ;随访 2月~ 1年 ,全部病例无残... 【目的】评价Amplatzer堵闭器对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Amplatzer堵闭器和主动脉造影及6F长鞘输送器置入Amplatzer堵闭器 ,治疗 1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结果】堵闭成功率 10 0 % ;随访 2月~ 1年 ,全部病例无残余分流和任何并发症。【结论】应用Amplatzer堵闭器治疗PDA操作简便 ,安全 ,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性栓塞 导管插入术 AMPLATZER堵闭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Ca^(2+) 、Na^+ 和ATP的稳定性介导NMDA诱导兴奋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穗珍 RobertP.Irwin +1 位作者 颜光美 李晓瑜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兴奋毒性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用Ca2+和Na+敏感的染料Fura2/AM和SBFI/AM测定胞内Ca2+和Na+浓度[(Ca2+)i,(Na+)i]。并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兴奋毒性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用Ca2+和Na+敏感的染料Fura2/AM和SBFI/AM测定胞内Ca2+和Na+浓度[(Ca2+)i,(Na+)i]。并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①在NMDA预处理组与非处理组,谷氨酸均迅速触发胞内Ca2+反应高峰,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后在NMDA处理组,胞内Ca2+迅速下降,并维持在高于静息Ca2+水平的平台状,撤离谷氨酸后,[Ca2+]i迅速下降并恢复至静息水平;而NMDA非处理组则相反。②谷氨酸均诱发上述两组神经元[Na+]i升高,在NMDA非处理组,[Na+]i均高于NMDA预处理组。③谷氨酸消耗胞内ATP,而NMDA预处理组则减少胞内ATP的耗竭。结论:NMDA诱导兴奋毒性保护作用是通过减少ATP的消耗而增强胞内Ca2+和Na+的自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神经元 MK801 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易娟 曾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37-638,共2页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皮肤粘膜完整性的破坏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行血培养检查及结合临床。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抗生素。强调...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皮肤粘膜完整性的破坏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行血培养检查及结合临床。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抗生素。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败血症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元文 李运泉 林佳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2期795-796,共2页
报道2例心电图特征具有正常QT、极短联律问期的伟短暂晕厥的多形性空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对维拉帕米治疗反应不佳,而对胺碘酮或合用利多卡因治疗有效,不同于文献报道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对维拉帕米治疗十分敏感的同类型多形性室速... 报道2例心电图特征具有正常QT、极短联律问期的伟短暂晕厥的多形性空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对维拉帕米治疗反应不佳,而对胺碘酮或合用利多卡因治疗有效,不同于文献报道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对维拉帕米治疗十分敏感的同类型多形性室速。提示该类型室速可能有不同的病理基础,容易误诊,当对维拉帕米治疗反应不佳时,应及时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室性 心动过速 极短联律间期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0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肇源 郑铠军 何兆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4,共2页
肾小管酸中毒(RTA)临床通常分4型。其中以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多见。RT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1年~1995年6月间收治的10例dRTA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肾小管酸中毒 酸中毒 儿童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7780名新生儿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克明 刘勇 +1 位作者 赖锋 官希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6-28,共3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甲低)的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如能在新生儿期进行甲低筛查,作出诊断和治疗,对于避免由于甲低所致的生长发育和智力障碍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甲状腺 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 甲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