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的抗心肌缺血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丘瑞香
贺敬波
蓝军
邝翠仪
刘红健
冯君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
-
出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课题! (995 5 4)
-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胶囊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MDA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心脉通胶囊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心脉通组ET显著下降 (P <0 .0 1) ,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 (P <0 .0 5 ) ,而心脉通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心脉通胶囊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
关键词
心脉通胶囊
心肌缺血
药物疗法
疗效
作用机制
TIB
ET
NO
SOD
-
Keywords
Xinmaitong capsule/therapeutic use
myocardial ischemia/drug therapy
total ischemia burden
endothelins/blood
nitric oxide/blood
super oxide dismutase/blood
malonyldialdehyde/blood
-
分类号
R286.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59.422.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冠心病血瘀症患者血液理化特性与中医证型关系
被引量:8
- 2
-
-
作者
丘瑞香
罗致强
朱雅宜
秦鉴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6-28,共3页
-
基金
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
文摘
检测216例冠心病各国血瘀证患者高、低切速全血粘度(分别表示为ηHB和ηL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教(AI)、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清总胆固醇(CH)、三酸甘油酯(TG)、血浆纤维蛋白原(Fb)、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A2)的浓度。结果显示:气滞血瘀组ηLB、AI显著升高,PCI2/TXA2明显下降;阴虚血瘀组CH、HCT、Fb、AI明显增高;痰浊血瘀组TG、ηP显著升高;气虚血瘀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提示血瘀证不同证型有不同的生化基础,血液理化特性与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血瘀证微观辨证提供实验指标。
-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血液
辨证分型
-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曾群英
张育君
罗致强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67-68,共2页
-
-
关键词
冠心病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通心络联合心痛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吴国珍
刘红健
丘瑞香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31-932,共2页
-
-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心络
心痛定
-
分类号
R541.4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绝经期前后诸证与血液流变学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赖慧红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
出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
文摘
中医认为,绝经期前后诸证的产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关系甚大,故临床上多从虚证治疗。为了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有相关的因素存在,作者对40例患有绝经期前后诸证的妇女,按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二组,用XN-5型带微电脑毛细血管粘度计,对其分别作了血液流变学的5项测定,以20例处于更年时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教及红细胞压积值均明显低于肝肾阴虚组,这改变为临床鉴别两型的病变程度提供了微观辩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今后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辩证和用药。
-
关键词
绝经期前后诸证
血液流变学
-
Keywords
asthma/drug therap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drug therapy
ranitidine /pharmocology
-
分类号
R271.116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R331.11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播散性嗜酸细胞胶原病并发金葡败血症——附1例报告
- 6
-
-
作者
佟菊贞
吴小凡
张玉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海南第一农垦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7-78,共2页
-
文摘
本病于1956年被Eugfeldt等人报告,并命名为播散性嗜酸细胞胶原病(Diseminated Eosinophilic Collagen Disease 简称DECD),亦称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简称HES),为极罕见疾病,迄今国内报告10余例,按Chusid等人对DECD诊断标准本例是符合的,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金葡败血症
Collagen
诊断标准
金葡球菌
组织细胞增生
嗜酸细胞
嗜酸粒细胞
皮肤干燥
淋巴结活检
生脉散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