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升平 张昌卿 +4 位作者 冯凯涛 吴秋良 石明 陈敏山 李锦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检测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55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瘤外肝实质内亚临床转移灶;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微血管密度。结果:全组36例(65.5%)瘤外肝... 目的:检测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55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瘤外肝实质内亚临床转移灶;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微血管密度。结果:全组36例(65.5%)瘤外肝组织内存在亚临床转移灶。肝癌亚临床转移灶与年龄、性别、AFP浓度、Edmondson分级、HBsAg等无关(P>0.05)。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大于3cm、微血管密度高者亚临床转移灶多见。亚临床转移灶距原发肿瘤边缘的最大距离超过1cm者为42.0%(15/36),超过1.8cm者为8.0%(3/36),最远者达3.5cm。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复发率(69.4%)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29.4%)高(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和50.0%,无亚临床转移灶者分别为84.2%和57.9%,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52.8%,33.3%)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94.7%,63.2%)低(P<0.01)。结论:肝癌亚临床转移灶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内丰富的新生微血管是肿瘤发生肝内亚临床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病理大切片检测肝癌手术标本内亚临床转移灶可能是预测肝癌预后重要的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亚临床转移灶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P53,PCNA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浸润及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吴秋良 傅思莹 +2 位作者 赵美卿 侯景辉 梁建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nm2 3 ,P5 3 ,PCNA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 (MM)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 3 0例MM组织中nm2 3 ,P5 3 ,PCNA表达进行研究 ,分析其与MM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 0例MM组织中原位及浅表浸润型 ... 目的∶探讨nm2 3 ,P5 3 ,PCNA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 (MM)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 3 0例MM组织中nm2 3 ,P5 3 ,PCNA表达进行研究 ,分析其与MM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 0例MM组织中原位及浅表浸润型 6例 ,中等及强阳性表达分别为 :nm2 3 4例 ,P5 3 3例 ,PCNA 4例 ;浸润型MM (浸润皮下组织 ) 2 4例分别为nm2 3 2 2例 ,P5 3 2 1例 ,PCNA 2 2例 ;伴有淋巴结转移组 :nm2 3 14例 ,P5 3 17例 ,PCNA 17例 ;无淋巴结转移组 :nm2 3 10例 ,P5 3 8例 ,PCNA 9例。结论 :nm2 3 ,P5 3 ,PCNA的高表达与MM的侵袭程度相关 (P <0 0 5 ) ,PCNA及P5 3的高表达与MM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P53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NM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 c-erbB-2 VEGF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余辉 吴一龙 +5 位作者 戎铁华 李锦添 王思愚 区伟 侯景辉 林素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p53、c-erbB-2、VEGF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18例根治术后行含铂类辅助化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中p53、c-erbB-2、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同期单独手术的1... 目的:探讨p53、c-erbB-2、VEGF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18例根治术后行含铂类辅助化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中p53、c-erbB-2、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同期单独手术的15例Ⅲa期患者作对照,分析三项指标在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化疗组中的表达以及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对预后和辅助化疗的预测作用。结果:1)p53、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72%和47.17%,两组中阳性者和阴性者的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54.72%,在单纯手术组中阳性者和阴性者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化疗组中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3)在单纯手术组中,将p53、c-erbB-2、VEGF3项指标分为3项全阳性、3项全阴性、3项中任1~2项阳性3组,3组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在术后化疗组中,将p53、c-erbB-2两项指标分为2项全阳性、2项全阴性、其中任1项阳性3组,3组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p53、c-erbB-2是影响术后化疗效果的独立指标。结论:p53、c-erbB-2、VEGF蛋白表达是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预测p53、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较阴性者对化疗不敏感,将p53、c-erb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p53蛋白 C-ERBB-2蛋白 VEGF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中p21^(ras)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云径平 李锦添 刘克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p21ras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过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62例未治疗的鼻咽癌活检组织,其中分化型非角化癌15例,未分化癌47例;未转移组24例,转移组38例... 目的:探讨p21ras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过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62例未治疗的鼻咽癌活检组织,其中分化型非角化癌15例,未分化癌47例;未转移组24例,转移组38例。结果:p21ras在鼻咽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总阳性率是56%,分化型非角化癌33%,未化分癌64%,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未转移组38%,转移组6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21ras蛋白过表达与有无伴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鼻咽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预示p21ras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病理 P21^RAS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5
作者 侯景辉 林素暇 +1 位作者 赵美卿 吴秋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95-595,I077,共2页
目前已证实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水平的检测作为一种肿瘤细胞的分化标记对乳腺癌、妇科肿瘤等的预后估计和指导内分泌治疗... 目前已证实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水平的检测作为一种肿瘤细胞的分化标记对乳腺癌、妇科肿瘤等的预后估计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常用的两种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妇科肿瘤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派杰氏病合并汗腺腺鳞癌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碧霞 吴秋良 匡亚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16-1016,共1页
关键词 外阴汗腺腺鳞癌 合并症 病例报告 外阴派杰氏病 汗腺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