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畜的消化系统增生性病变与癌前病变的研究
1
作者 陈玉汉 许家强 +1 位作者 李淡薇 肖振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增生性病变与癌前病变的研究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以及认识肿瘤在形态学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均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医学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视,但在兽医科学领域中,尚未引起注意。本文作者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家畜和一部分野... 增生性病变与癌前病变的研究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以及认识肿瘤在形态学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均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医学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视,但在兽医科学领域中,尚未引起注意。本文作者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家畜和一部分野生动物的食管、胃和大小肠等消化系统组织共1,037例进行了研究,检出了一批增生性病变和癌前病变,它们是:上皮的单纯性增生、上皮的乳头状增生、粘膜白斑、慢性溃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和腺瘤性息肉。研究中并发现上皮的异型性增生、乳头状瘤癌变为原位癌与浸润癌,以及腺瘤性息肉恶变为腺癌等移行现象。 本文重点描述检出的各种增生性病变与癌前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并对某些病变向癌转变的移行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癌变 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 病毒核抗原(EBNA)的表达与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詹德进 陈剑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平的 EBNA2表达.对比起无 EBNA2表达的 CH-2细胞,CH-1细胞具有较低的接触抑制能力和附壁性,并且细胞蛋白质的代谢也有较明显的改变,提示 EBNA2和 EBNA5均与细胞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病毒核抗原 WESTERN 印渍 细胞转化 大鼠成纤维细胞 免疫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甲砜霉素同型物的合成(Ⅴ)
3
作者 郑懿雅 曾朴 +1 位作者 郭慧艳 潘启超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选用l-β-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为载体与植物生长控制剂作用合成了6个新的化合物:l-α-(2,3,5-三氯苯甲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Ⅰ),l-α(α’-萘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Ⅱ),l-α-(β’-萘氧乙酰氨基∫-β-... 选用l-β-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为载体与植物生长控制剂作用合成了6个新的化合物:l-α-(2,3,5-三氯苯甲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Ⅰ),l-α(α’-萘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Ⅱ),l-α-(β’-萘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Ⅲ),l-α-(4-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Ⅳ),l-α-(2,4-二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Ⅴ)和l-α-(2,4,5-三氯苯氧乙酰氨基)-β-(对-甲砜基苯基)丙酸乙酯(Ⅵ)。试验表明:化合物(浓度100μg/ml)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抑制率,Ⅲ为53.9%,Ⅵ为70.5%,其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控制剂 甲砜霉素中间体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胆管乳头状腺瘤及其病因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陈玉汉 李淡薇 +1 位作者 陈灼怀 肖振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作者在29例肝内胆小管上皮有艾美耳(E.stiedae)球虫寄生的家兔中,除了发现由于球虫寄生致胆管上皮破坏外,并见上皮显著增生及乳头状腺瘤形成。上皮的增生率为100%(29/29),增生类型包括单纯性增生和乳头状增生。其中由增生发展形成的乳... 作者在29例肝内胆小管上皮有艾美耳(E.stiedae)球虫寄生的家兔中,除了发现由于球虫寄生致胆管上皮破坏外,并见上皮显著增生及乳头状腺瘤形成。上皮的增生率为100%(29/29),增生类型包括单纯性增生和乳头状增生。其中由增生发展形成的乳头状腺瘤计7例(7/29),肿瘤的发生率占所研究病例的24.13%。病理形态学研究结果提示:胆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腺瘤的形成与球虫寄生存在着相关关系,但球虫是否为此瘤的唯一病因,则需通过实验复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艾美耳球虫 乳头状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基因片段转化细胞的基因定位与移植裸鼠的致瘤性检測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宏光 陈剑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12,共7页
EB病毒是DNA肿瘤病毒,它与人类的两种恶性肿瘤Burkitt氏淋巴瘤和鼻咽癌相关,前者是B淋巴细胞的肿瘤,而后者是低分化的鼻咽上皮癌。用EB病毒基因片段(BamHI W及相邻片段)通过转染的方法已成功地转化Rat-1细胞并接种裸鼠形成移植瘤。用~3... EB病毒是DNA肿瘤病毒,它与人类的两种恶性肿瘤Burkitt氏淋巴瘤和鼻咽癌相关,前者是B淋巴细胞的肿瘤,而后者是低分化的鼻咽上皮癌。用EB病毒基因片段(BamHI W及相邻片段)通过转染的方法已成功地转化Rat-1细胞并接种裸鼠形成移植瘤。用~3H标记的EBV DNA探针与转化细胞染色体作核酸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B病毒的BamHI W片段与1、8号染色体DNA有同源性。经统计证明W片段定位在这两个染色体上,转化细胞与对照细胞结构及数目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但转化细胞DNA合成是对照细胞的5.69倍。转化细胞接种裸鼠形成移植瘤后并可传代。移植存活率达93.3%。随着传代代数的增加,肿瘤增大的速度有加快的倾向,细胞染色体众数逐渐增加,接近三倍体(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细胞转化 核酸杂交 染色体显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