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通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2 位作者 罗汉川 陈建萍 吴伟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静脉注射pit后,分别于即刻,1.5 min,2 min,3 min,4 min,8 min,10 min,用二道仪记录心电图,随后分别取血和心尖部心肌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结果: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和地奥组分别在注射pit后 8 min,4 min和 2 min心电图的 ST-T振幅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5),用药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用药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和心肌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中医药疗法 血栓通 SOD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嗜肺军团菌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扣兴 唐英春 +7 位作者 张天托 饶宪 龙伟潮 比嘉太 小出道夫 新里敬 草野展周 ■藤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种。Nested PCR法所用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按编码24 kDa嗜肺军团菌表面抗原的基团片段序列设计的。用此两对引物对实验的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种细菌DNA进行扩增,只有嗜肺军团菌种DNA被扩... 用Nested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种。Nested PCR法所用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按编码24 kDa嗜肺军团菌表面抗原的基团片段序列设计的。用此两对引物对实验的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种细菌DNA进行扩增,只有嗜肺军团菌种DNA被扩增,而其他军团菌种和非军团菌属细菌没有被扩增。第1步和第2步PCR分别检测到最小量为10pg和10 fg的靶DNA。对不同量的嗜肺军团菌配制成的痰标本进行检测,能检测到0.1cfu/ml的嗜肺军团菌,只需12h。这些结果显示Nested 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此方法为从临床标本和环境材料中早期、快速检测到嗜肺军团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扩增 PCR法 实验研究 痰标本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临床标本 DNA PCR) 序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与神经精神性狼疮
3
作者 张晓 汤美安 +1 位作者 余步云 刘仁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检测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非NPLE狼疮患者、SLE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及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结果提示NPLE组ACL抗体阳性率在血清中为90.0%、脑脊液为33.0... 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检测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非NPLE狼疮患者、SLE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及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结果提示NPLE组ACL抗体阳性率在血清中为90.0%、脑脊液为33.0%,非NPLE狼疮组ACL阳性率在血清中为44.0%、脑脊液为8.3%,非SLE脑血管疾病组ACL阳性率在血清中为50.0%、脑脊液为40.0%,正常人组ACL阳性率在血清及脑脊液中均为0.0%。ACL抗体在NPLE组与其它组之间(除非SLE脑血管疾病组脑脊液中ACL抗体)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尼丁和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差异探讨
4
作者 刘品明 戴冽 +2 位作者 张旭明 伍卫 李健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从心室复极化时程、时相及复极化离散性和心室肌电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口服奎尼丁和胺碘酮4周后对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奎尼丁和胺碘酮有相似的心室电生理效应,包括延...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从心室复极化时程、时相及复极化离散性和心室肌电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口服奎尼丁和胺碘酮4周后对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奎尼丁和胺碘酮有相似的心室电生理效应,包括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复极化时程。但是奎尼丁对延长复极化后期的作用尤为突出,且使复极化离散性增加,对心室纤颤阈值无显著影响;而胺碘酮均一同步地延长复极化时程,不影响复极化离散性,且使心室纤颤阈值上升,提高心室肌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 胺碘酮 电生理学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