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心肌β受体脱敏现象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唐铁军 吴伟康 +2 位作者 别平华 卢汉平 刘秀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3-55,76,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状态下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β1 AR)脱敏现象 ,探讨其脱敏的机制。【方法】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 (Pit)造成大鼠心肌缺血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测定心肌细胞膜 β1 AR密度 ,放免测定大鼠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cAMP...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状态下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β1 AR)脱敏现象 ,探讨其脱敏的机制。【方法】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 (Pit)造成大鼠心肌缺血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测定心肌细胞膜 β1 AR密度 ,放免测定大鼠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cAMP水平 ,定量RT PCR方法测定β1 AR及β1 AR激酶 (βARK 1)mRNA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时 β1 AR密度上调 ,但亲和力下降 ,血浆及心肌cAMP水平低于正常组 (P <0 0 1或P <0 0 5 ) ,βARK 1mRNA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心肌缺血时β AR数目和功能存在分离现象 ,这种现象是β AR脱敏而引起的 ,其脱敏的机制与 β ARK1mRNA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1 脱敏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内皮素与前列环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彭新生 陈友明 +1 位作者 龙朝仪 徐钟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与前列环素(PGI2)变化的相互关系与意义。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Alens法中度量(50g·cm)损伤脊髓。测定伤段脊髓中内皮素与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与前列环素(PGI2)变化的相互关系与意义。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Alens法中度量(50g·cm)损伤脊髓。测定伤段脊髓中内皮素与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结果:内皮素含量在伤后30min显著升高,2h急剧升高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在伤后30min即升高,2h达到较高水平,其升高程度较内皮素小,以后缓慢上升。结论:脊髓损伤早期内皮素含量的急剧升高和前列环素的相对不足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早期缺血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皮素 前列环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